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装绅弄鬼 >

第431章

装绅弄鬼-第431章

小说: 装绅弄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墨分喝了,听我判断。”众人喝完,箕仙写道:“平时不读书,临时吃墨水;吾非吕祖师,前村赵酒鬼。”

    还有一位扶箕请仙,请来的神仙自称是李白,大家说好啊,李太白号称诗仙,今儿大驾光临,非请他作首诗不可。仙人毫不客气,说给个题目。大家正好看到有一只猫,就说咏猫,为了增加难度,还限定必须用九、韭、酒三个字作韵脚,箕仙倒也不含糊,只见筷子在沙盘上刷刷乱动,片刻写成。众人一看诗是这样的:猫形似虎十八九,吃尽鱼虾不吃韭。只因捕鼠太猖狂,翻倒床头一壶酒。整个一打油诗的水平,这李白的真假就不必多说了。

    又有一位姓吴的人家扶箕请仙,来的神仙自称是王重阳的得意弟子长春子丘处机,一个客人问道:“《西游记》真是您写的吗?是讲炼金丹秘诀的吗?”。箕仙说是。客人又问:“您的书是元初写的,为什么里面写的祭赛国、朱紫国、灭法国,都用的是明朝制度呵?”箕仙忽然不动了,再问也不回答,原来已经逃走了。其实,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确实写过一本游记《西游记》,但与吴承恩的游记》完全不同,可当时人们都认定丘处机是者。客人读书比较仔细,看出了情节与元代的情形有差异。号称“丘处机”的箕仙也肯定是假冒的,否则,怎么连自己弟子的大作都不清楚呵?

    因为请来的神仙太过杂乱,又经常戏弄请神的人,所以有时人们对箕仙也就不太尊敬了,碰到女神仙,甚至还要问些敏感问题,大吃其豆腐。有一个人请箕仙,请来了精于卜筮的何仙姑。一个小崽子嘴快,脱口问道:“吕洞宾先生也在吗?”。在传说中,吕洞宾和何仙姑是有点关系纠葛的,仙姑也没翻脸,还题了一首诗:开口何须问洞宾,洞宾与我却无情。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长河洗不清。意思是说,我和吕洞宾其实是清白的,就是你们这些俗人乱造谣,弄得我绯闻缠身。

    甚至扶乩术受到上位者青睐,成为党争权斗工具。明宪宗时,李孜省为了拉拢势力,通过乩仙说江西人赤心报国,启用了一大批亲信,顾王工以扶乩累官至太常少卿。此后扶乩术用于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嘉靖皇帝特别爱好扶乩,据《明史·世宗纪》载,嘉靖二十四年七月,他〃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对于这种〃焚修、斋醮之事〃耗费巨大。据载:宫中每年要用黄蜡二十余万斤,白蜡十余万斤,香品数十万斤,以供皇家斋醮之用。而朝臣只能奉承,不能持任何异议。奸臣严嵩,以虔奉焚修〃,遂〃蒙异眷者二十年〃,凡敢于进谏者,即其宗亲也将受到严厉惩处。

    于是有人借此发难,《明史·蓝道行传》记载:蓝道行以扶乩术得幸,他为了搞垮政敌严嵩,〃乩仙言嵩奸罪〃,世宗于是遣放了严嵩。只不过和汉武帝时代的巫蛊之乱不同,严嵩也是精通此道,反过来就与道士田玉勾结,田玉擅长扶乩术,诬蓝道行,蓝道行下狱死。另一个大臣徐阶极力反对扶乩术,他对世宗说:〃扶乩之术,惟中外交通,间有验者,否则茫然不知。今宫孽已失,仅非道行所致。且用此辈。孽未心消。小人无赖,宜治以法。〃后来,世宗杀了田玉等人。

    明朝俞如楫的《礼部志稿》载有马文升《复奏四事疏》:〃宜令各该巡城监察御史及五城兵马司并锦衣卫巡捕官逐一搜访,但有扶乩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更有某公在明朝崇祯皇帝时做谏官,曾经举行〃扶乩〃向伏魔大帝关羽求问自己的寿命,关羽判断他当死于某年某月某日。某公计算日期,已经不远了,因此常郁郁不乐。可是,到了他当死的那个日子,却安然无恙。

    后来此人进入满清朝,官至九卿。一次遇上同僚家举行〃扶乩〃,当年在明朝告诉他寿数的关羽又降临下来。他乘此机遇,叩问当年判断没有应验的原因。关公给他的判语说:〃你不去死,我有什么办法?〃某公仰首沉思,恍然大悟,急命备车告退。原来,神仙所判的某公死期是甲申年三月十九日,这天正是明朝覆亡,甲申天变,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百官从主赴难的日子,某公没赴难才存活下来。纪晓岚在其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数十例扶乩事例。以为:〃大抵幻术多手法捷巧,惟扶乩一事,则确有所凭附。然皆灵鬼之能文者耳。所称某神某仙,固属假托〃,但他也不否认有扶乩者系〃炼二话手法而为之〃等。

    石苓人谈兴大发,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近代人对待扶乩的态度长期莫衷一是。扶箕与其他预测性的巫术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几乎人人都可以设坛扶箕,请来各种各样的神仙。有点因缘的,还可以在家里设置常年的箕坛,一有问题,随时请示,方便快捷。而其他预测性巫术,像占星、风水,多半属于专业知识,一般人并不精通,临到需要请示时又来不及。所以明清以来,扶箕盛极一时。

    开放性的扶箕逐渐泛滥之时,其实也就是它的没落之际。到了满清中叶,叶名琛之父叶志诜笃信丹道,爱好扶乩,叶名琛特建长春仙馆,供奉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事无大小都要问于乩手。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叶名琛亲自扶乩,得吕洞宾语〃十五日后便无事〃,因此既不与联军交涉,也不防守,最后战败被俘,时人讥之〃六不总督〃。有人在扶乩时,遇到谭嗣同降坛作诗:〃亚陆已无华世界,轮回尚有泪汍澜。这回莫问人间世,渺渺天风送玉鸾。〃谭嗣同参与戊戌变法失败遇害,死后似乎也陷入悲苦无奈的处境。扶鸾就这样某种程度上这样推动了人类的历史。

    大烟战争后,西方模因大举进入中国,扶箕也开始大请国外神仙,什么古今中外神仙皇帝,都纷纷到中国来做客。比如清末民初,〃在'同善社'降坛的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拿破仑、托尔斯泰等等〃。在民国时期,大连有帮人扶箕请仙,谁知请来的是耶稣,耶稣他老人家满篇写英文,谁也看不懂,只好再请一位神仙来翻译,结果竟然请来了济公。耶稣不说挑筋语说英文,酒肉和尚做翻译,据说当时还有基督徒在场。这样的场景还能取信多少人呵?

    只不过与石苓人他们阴阳天师沟通阴阳幻影的预测方法比较起来,扶箕还是比较受读书人的青睐。民间用的沟通阴阳,跳大神、鬼上身、或者石苓人的伪读心术什么的,虽然检索方便,但只能看到粗略的过去景象,比较大路化。而读书人运用扶箕,则可以与箕仙诗词唱和、吟风弄月、讨论未来,充分展示文人的优越感和文字癖。因此人们对扶乩的真假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石苓人话锋一转,但也有扶乩预言国家大事的,例如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七,在燕京西山碧云寺旁,居士高静涵家中,请来隋代高僧天台步虚祖师飞鸾训文,预言中国的百年大事,从光绪帝的死期“云暗暗,雾愁愁,龙归泥土塑猕猴”,宣统帝的三岁即位“三岁孩童三载福”,大清的灭亡“月中无主水空流,万顷烟波一旦收”,以及孙文,袁世凯,空一格等乱世枭雄等的相继登上中国历史舞台,首都将会在南京“南朝金粉太平春,万里山河处处青”。一直到近代“四海水中皆赤色,白骨如丘满岗陵,相将玉兔渐东升”,并且预言未来的中国将会有圣君出现。无非是牵强附会。

    于祖佳看见石苓人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口沫横飞,赶紧把被科普的意犹未尽的部下轰出去,偷眼看去,守望禅师却是面不改色。

    老和尚从容的说:“就像波粒二象性一样,老和尚也说不准眼前所见,是先师的一缕精魂不灭,还是路过的孤魂野鬼,但如果没有对未来的估计预测,那么,人类的生活将永远沉浸于无边的黑暗之中。不管你们对老和尚沟通阴阳的活动进行多么苛刻的批判,也仅仅是对于预测手段……的否定,而非对预测活动的否定。先贤在研究时经常把民间集体无意识取向称为“小传统”,而把上层意识形态方面的取向称为“大传统”,其实如果从日常状态去观察,在很多方面古代人和现代人还真没有什么差别。

    譬如西方在成立各种协会之前,最灵验的预言方式是古希腊的德尔菲请神谕,在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里,女祭司皮提亚在进入一种类似昏迷的降神状态后,由别人提问题,而附身她的神做出对未来事件的预言。《柏拉图对话录》记载了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前往德尔斐,向预言女巫皮提亚询问谁是最有智慧的人。从此以后,德尔斐这个古希腊中可预测未来的阿波罗神殿所在地,就成为预测未来的代名词。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世界有什么新未来、给了西方人许多决定性的启迪。

    就以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地球上人类分布的不同部落都曾经过语言和文字的创始阶段,都曾经有过石器时代,都曾有过漫长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社会。不仅如此,人类在各民族文明的形成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上存在同一性,而扶乩之术,大唐时传入日本,由日本传入荷兰,再由荷兰传入欧美各国,在日本叫做〃灵子术〃,西方国家称扶乩的板为〃维吉板〃,研究扶乩的组织叫〃灵学会〃,能够组织扶乩和与神交流的人称〃神媒〃或〃灵媒〃。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的哥哥伊拉斯马斯·达尔文坚信扶乩,经常在自己家里组织扶乩会,达尔文曾经参加了一次扶乩会,但中途退场了,达尔文的好朋友、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对扶乩虽然持怀疑态度,但也经常参加扶乩会,而达尔文的另一位好友、著名科学家华莱士却是扶乩的坚决拥护者。

    美国一战前总统威尔逊生前笃信扶乩,有一次乩盘上写出了许多古代希伯来文,当时在场的人都不认识;后来才知道美国出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此有关。后来希特勒种族灭绝犹太人,据此作为犹太资本操纵一战的罪状之一。看起来……或许地球上不同民族各自形成的传统集体无意识在本质上也是同一的,由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所造成的差异仅处于次要地位。

    石苓人还要争辩,突然又〃呵〃的一声,身体向后倒去,于祖佳不愧训练有素,一闪身居然就到了石苓人身边,把人扶住了。

    石苓人惊恐地说:〃我看见、看见……一个人!”

    “什么人?在哪里?〃于祖佳急切问,枪已经在手!〃刚才、在那杯水上!〃石苓人指着那杯水说。

    于祖佳看过去,当然,于祖佳什么也没看见!

    〃他什么样子,在做什么呵?〃守望禅师好象恢复正常了,问道。

    石苓人镇静一下说:〃脸很黑,颧骨隆起,眼睛细长阴冷。他斜着眼看了我一眼。

    然后好象一挥手就不见了……不过那眼神非常特别,我觉得那目光象蛇一样阴冷。”

    “是吗?〃守望禅师脸色又变了。”你认识他?〃于祖佳问他。”不是,正因为不认识,我才觉得可怕。”守望禅师缓缓摆头,指着那杯水说:〃你看我这法事的摆法,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型梦幻法界。

    只有懂这个阵的魂魄才能进其中,比如我恩师。

    我之所以这样摆,就是为了让他老人家的魂魄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