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装绅弄鬼 >

第326章

装绅弄鬼-第326章

小说: 装绅弄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倩娘病在闺房中好几年了,你胡说些什么呀?〃王宙说,〃倩娘现在就在船上。〃张镒更加吃惊,就派仆人到船上去看,一看倩娘果然在船上,神色非常吃惊,问仆人说〃我二老身体安康吗?〃仆人十分惊异,赶快跑回家向张镒报告。闺房中生病的女儿听说后,顿时高兴地起了床,梳妆更衣,只笑而不说话。梳汝完毕,她出门去迎正往家来的倩娘,两个倩娘突然轻轻合成了一体,只有衣服是两套重迭在一起。家中人认为这事太邪,一直保守秘密,只有亲戚有暗中知道的。过了四十年后,王宙夫妻去世,他们的两个儿子都被举为孝廉,官作到丞尉。这件事流传于世,其他的还有许多,但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过去我觉得这件事是虚假的。但因为戏曲说得特别详细,所以就记下来了。现在看来……还真是古今中外没什么新鲜事!“

    我赞同的说:“是啊,奉子成婚,还真是古今中外没什么新鲜事!”

    我们谈了一阵奇闻异事,因为大金牙,我这段时间对卸岭门这些盗墓贼也很感兴趣,我提到之前于祖佳的异常反应问石苓人知道吗?

    “知道!”于祖佳居然把矿工的事也给石苓人讲了。他都奇怪于祖佳对我的信任感特别强。

    “天啊!那说明他暴露啦?”

    “是。”石苓人很沉重,有点自言自语地说:“小默姐请了几天假,应该是很受打击。毕竟和他从进一市局就认识,他的能力也很强。为了重案支队队长职位,两个人一直暗暗叫劲,互相之间即佩服又不服气。直到于祖佳空降任命。据说局里上个星期已经下令招他回来,接其他人的工作。谁知临行前出这样的事……”

    “干吗要招他回来呢?”我不解。

    石苓人如数家珍:“因为局里已经很清楚,在东三省的所谓卸岭门,其实也就一帮骗子,骗骗吃喝钱财而已;核心成员还在首都,而且是真正的危险分子。”

    “那肚腩到底是不是他们坛主呢?”我想起那那胖子的话。

    “如果我判断不错:他只是个傀儡而已。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些核心成员的事。但他很可能有渠道接受那些人指挥。”石苓人顿一下说:“我猜那小默姐的同事很可能就是那边人干的。否则以他的能力,应付肚腩之流绰绰有余。”

    “那边那些核心成员怎么知道他的情况呢?”

    “我也不知道,但以我阴阳先生的角度来看,那些人确实很可怕,超出我的想xiàng。真的就象有鬼神一样。”

    “其实应付鬼神很简单啦。”他怕我害怕,又安慰说:“只不过是电磁波而已,你坚决不相信它,它就拿你没办法。因为你的意志也是一种激波阻力。”

    “石苓人,我知道。”我脱口而出:“可是在这个案子中,却不是这样。”话一出口,我心猛跳了一下。

    石苓人也意识到了我的潜台词,两人随即沉默了。我打破沉默说:“石苓人,我最近研究了一下缴获的卸岭门门规,发现很有意思!”

    “怎讲?”石苓人也恢复了自然。

    “门规上说:远古是天仙玉女的天xià,人们生活其乐融融。后出窃国妖道,怂恿天子用异术掠走了天仙玉女,将他用冰海封住。从此天xià暗无天日。所以卸岭门的最高目标就是救出天仙玉女,重新找回大同世界。为此门徒要不惜牺牲自己——为拯救天仙玉女牺牲。”

    “恩,这我知道,但这种传说能说明什么呢?”石苓人不解。“这些盗墓贼污的很,历史上掘墓盗陵者在掠窃珠宝外,还要辱尸。上至刘邦的老婆吕雉尸体遭赤眉军肆虐,下至东陵大盗麾下对慈禧太后尸体上下其手,都是道德败坏之极端。这些盗墓贼都是愚昧无知、凶残无xiàn,用宗教手段笼络人心也是情理之中。”

    “这其实很值得研究。我自从见到天仙玉女这个名zi,老觉得哪里听过。后来突然想起:大学里选修课老师谈起道教时,一本参考论文上好象说过:道教中有一类尊神,叫玉女、元君,脱胎于自然崇拜的琼台女神……那是指:“住在美玉筑就的,高台(高山)上的坤道神仙”。千百年来,生活在黑暗与苦难中的黎民百姓,面对残酷的现实,在长期的精神压抑中日益强烈的叶落归根心态,特别需要一些有力的偶像来作为精神的依托。应运而生了母亲神的角色,获得了民众的广泛信仰。因此古老民族的文化传承历史中,存在着许多关于社会生活系统中、母系社会的神话记录与仙神传说,按照地理天文区域讲,在社会生活系统中、大致可以分为八大地理天文区域:一者在东方的“广大的南美洲世界”如印加文明祖先崇拜。一者在东方的“广大的北美洲世界”如精灵神系。一者在西方的“广大的欧洲世界”如自然诸神。一者在南方的“广大的南极洲世界”如旧日众神。一者在南方的“广大的非洲世界”是图腾神。一者在南方沉默的的“广大的大洋洲世界”是死亡女神。一者在北方的“广大的亚洲世界”,以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作为文化核心区域的,亚洲的中华文化圈世界。其中的一位号称是碧霞元君,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民间则亲切地称之为“泰山老奶奶”。是不是似曾相识?“我用手机搜索到了一段记录拿给石苓人看。

    “碧霞元君(注)坤道神仙(注)黄帝迎请之玉女(注)泰山神之义妹。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中华文化区得坤道圣神仙尊之一。《太平御览》引《黄帝玄女战法》: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黄帝归于泰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玉女考》与《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迎请西昆真人与玉女前往泰山,作为泰山女神、凭灵泰岱。玉女冠云羽衣裳与华山玉女乃是修道而得成神仙者。明、王之纲《玉女传》载:“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

    “人首鸟形的女神?”石苓人喃喃自语,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始用语音搜索:

    “关jiàn字:泰山……人首鸟形!”

    手机语音响起:“东岳区域,人首鸟形的神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现代考古研究和大批出土文物证明,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发展到智人阶段的人类在泰山地区生息繁衍。距今约7500年的北辛文化,以及后来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标志着这一地区文化的连续性和分布的广泛性。这就是原始社会中东夷氏族的发祥地。古代东夷人传说是炎帝的子孙,其图腾为鸟。以鸟为图腾的泰山周围各氏族部落结成联盟,舜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居民传说是黄帝的后裔。经过夏、商、周三代,终于融为了一体。黄河中上游部落的集合图腾为龙,与中下游的凤(鸟)相结合,于是龙凤呈祥,形成了华夏族。而其图腾“鸟”,据学者考证,后来就演化成了西王母,“西”字在此不是指方位,古代“西”同“栖”,是鸟栖在树上的意思。再后来,虽然名称不断变换,但始zhong就没有离开过泰山,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因为曾拉出了黄帝来做赵家的祖宗,而这位泰山女神当年曾帮助黄帝战胜了蚩尤,宋代以后,碧霞元君的称谓才逐渐固定了下来。

    明末,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称宋真宗东封泰山,“命有司建山祠安奉(女神),号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清代福格的《听雨丛谈》说:“礼岱者皆祷于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岳神久矣。”明末著名散文家、游历甚广的张岱说:“元君像不及三尺,而香火之盛,为四大部洲所无”(《琅琊文集??岱志》)。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王锡爵在《东岳碧霞宫碑》中说:“齐鲁道中,顶斋戒弥陀者声闻数千里,策敝足茧而犹不休,问之,曰:‘有事于碧霞。’问故,曰:‘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亦靡诚弗愿。”泰山地区还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泰山老母与老佛爷争夺泰山,约好以先到者为胜,老母为女子,当然跑不过佛爷,但她小施智慧却成了胜利者。老佛爷不甘心失败,气得拔光了山顶上的树。这个故事的表层含义是解释泰山山顶上为什么没有树,而深层含义却表达了民众对泰山老母的信仰与喜爱。”

    “语焉不详!”石苓人摇头,“虽然有自古以来,但何时被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的,却语焉不详。宋代的史书《宋史》、《文献通考》等,对宋真宗封禅记述甚详,但均未提到给泰山女神加“碧霞”的封号:只有一则轶闻,宋真宗受封于泰山,玉女池中,石人浮出水面,乃玉女。宋真宗昭令疏浚汤池、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又命有司建祠并更名:“昭真祠”,遣使致祭,赠予“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圣帝女”之雅称。明代的各类著作中,多有提及泰山女神的,但也未说明何时加封。”他又换了几个关jiàn字,语气凝重起来:“关jiàn字,女神,元君、蚩尤……”

    “黄帝战蚩尤之迷蛮,咸所未禁,归息太山之上,太真西王母元君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砂为文得真符,裁其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法理则克成矣。再请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阳箓之会,灵宝五符五胜之文章。黄帝细心研读玄子之术,遂以法理克蚩尤成于中原。”

    “太一神、灵宝经、西王母氏族,原来如此!”石苓人神色激动,显然亟欲和人分享发现:“水月,你还了解崂山道士么?“

    “动画片?”我愕然。

    “当然不是,是治《灵宝经》,拜汉人张廉夫的崂山道士,不是现在的全真教崂山分支、武当山崂山道院。”

    “我查筒子楼案也博览群书,甚至接触了不少宗教人士,为什么从没怎么听说过这个道教分支?”

    “嘿嘿,据说是某一次改朝换代后没有被朝廷确认,自行消失了。因为他们好象不喜欢设庙住持,喜欢云游、好道术道法,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而且信奉的人员本来就很少。”

    “那,我们去拜访一下你那老师如何?”石苓人提议。

    “这……”我说:“那个老师也是照本宣科!“

    石苓人果然是神通广大,他给左博生打了电huà,一会就有回音,说写了那论文的教授也是首都大学的叫做余万里,不过因为有伤风化被开除了。直到现在都还臭名远扬,因此好久没回过学xiào!”

    “哦,那我更想找他了。”石苓人说。

    本书已上架,希望大家看完章节后进到《装绅弄鬼》熊猫看页给予支持,大家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月票,每一条评论,每一个订阅都是对《装绅弄鬼》莫大的支持,也是作者波将金写作的动力。

    思︽路︽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