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率土之滨 >

第22章

网游之率土之滨-第22章

小说: 网游之率土之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月儿能够说一下杨家将的事迹,那他准备让月儿试着说一说,然后他在直扣主题。

    月儿非常给力的点了点头。

    公孙信暗道:“自己猜的没错,这小丫头果然知道。没想到这小丫头岁数小点,知道的东西倒是挺多。”

    公孙信给了月儿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让她来说。

    月儿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似乎是接受了这次临时考核,开口说道:“此事当从杨信,杨老将军说起。”

    杨家将一听,顿时全都凝神看向月儿。

    杨业本名不叫杨业,叫杨贵重,杨业的名字是到了宋朝开始改叫杨业。

    刚才杨业留了一个心眼,在他的意识里,他只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刘继业,一个则是杨贵重。

    当月儿叫出他叫杨业后,他只是顺着月儿答应的,问及老道,则是想看看公孙信三人是否在编故事,假装认识自己,从而来骗自己。

    公孙信说自己有七个儿子,让他有些意外,他确实有七个亲儿子,但是论儿子,他还有一个义子。

    也有可能公孙信真的知道自己,但是道听途说,听的有些偏差,所以对公孙信还是有些期待。

    而公孙信没有直接说出自己儿子的名字更是让杨业感觉公孙信不知道自己的来历,刚刚更是将这个话题抛给了身边的小姑娘,这让杨业有些失望。

    但是此刻,杨月直接道出了自己父亲的名字,杨业越听,越相信公孙信三人是真的知道自己的来历。

    月儿此时可不知道杨业的想法,她正继续说着:“你父亲本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大约是在你父亲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的你到太原。

    后来你父亲投靠了后周,你则留在了太原。等你父亲去世后,以你弟弟杨崇勋继任刺史,他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

    虽然有这样的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你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年少英武的你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你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

    你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由于你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

    北汉灭亡以后,你归降北宋,宋太宗素知你的威名,授予你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

    你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

    宋太宗以你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派你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你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辽军,杀死辽国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很多兵甲战马。

    你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你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守边的主将忌你的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你。宋太宗封其奏交给了你,以表示对你的信任。

    而实际上书诽谤你的人,很可能就是潘美。潘美对你早就心存嫉妒,这样的心理,在某个特别的时刻就会表现出来。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你为副将。

    起初各路进展顺利,你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反击,攻破了寰州。

    时任大帅的当今国丈潘仁美因自己儿子潘豹比武打擂死于杨家七郎手上而对杨家怀恨在心,趁你于金沙滩奋勇抗敌之时,突然鸣金收兵,剩下你孤独作战,你虽已暮年,但仍奋勇杀敌,奈何以寡敌众身受重伤,被辽军围困两狼山山城。

    你虽获七子奋勇营救,但仍难以力挽狂澜,陷于苦战。最后你为免自己成为七子累赘以至杨家七子继续犯险,愤然撞向李陵碑自尽身亡,了结“无敌”的一生。

    杨延平(杨大郎)

    杨家七子之首,兄弟们都习惯对他马首是瞻,加上其个人魅力澎湃,培养成其独特的领袖风范,故深受杨家将领爱戴。

    在得知令公被困两狼山后,主动请缨出兵救父,得悉“七子去,六子还”的预言后,跪地承诺必会让老父及兄弟平安归来,令佘太君放行。

    大郎虽有出色的领军能力,但奈何兵力悬殊且未有援军,令杨家军陷入苦战。虽然最终成功救出老父,杨家军奋力抗敌亦落得全军覆没。

    大郎在令公死后,冷静地带领众兄弟退回宋国。在辽兵一路穷追猛赶之下,大郎脑海即闪出“七子去,六子还”的预言,故决定牺牲自己,以保众弟平安。

    杨延定(杨二郎)

    杨二郎是杨家众兄弟中最单纯,最率直,最无心机的一人。

    二郎十分敬重大郎,因为自己力大无穷。所以也是杨家将中作先锋、打头阵的角色,更是七子中最勇敢的一员。

    二郎与大郎感情最为要好,预感大郎将遭遇不测,他愤然回头激战辽军,激动的情感把他的力量发挥到无限大,二郎的狂态一度令辽兵难以靠近,奈何蛮劲未能助二郎脱险,最终被耶律原使计击杀二郎座骑,将二郎压倒在地,再以雄浑的战马连环践踏在二郎身上,一代力王就在咆哮声中战死沙场。

    杨延安(杨三郎)

    与口直心快的二郎相比,三郎沉默寡言,他最擅长的武器,正是极需观察力的弓箭。三郎的箭法无双,是一代神射手,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两狼山一役中,在辽军大举进攻之时,三郎担当起第一道防线的重任。在令公和众兄弟死后,三郎肩负起保护六郎和父亲尸首的使命,见辽国神射手萧风苦苦紧逼,便毅然停下与其单挑。

    在双方箭尽之际,三郎凭着胆色与勇气把握机会,用身体接下萧风最后一箭,并将其击杀。可惜不防耶律原在旁伏击,一代弓神就此撒手人寰。

    杨延辉(杨四郎)

    生性乐天的四郎喜爱无拘无束,是感情澎湃,重情重义之人。四郎在战事中负责进攻,与擅长防守的五郎一攻一守,是战场上的最佳拍档。

    得知老父、大哥及二哥相继身亡,悲痛之情未令四郎失去理智,反而更认清目标,就是要保护六郎安全带着老父尸首回国。

    四郎联同五郎合力抗敌,奈何辽军人多势众,四郎且战且退,最终面对熊熊烈火,别无退路下,遂与五郎一同跃下深海,生死未卜。

    杨延德(杨五郎)

    五郎比较内敛,精通医术。

    在与四郎阻挡辽军前进一役中,一向稳重的五郎也不能自控,悲愤的情感把隐藏在五郎体内的兽性爆发出来,与辽军追兵大战。二人最终硬生生将一众辽兵推下悬崖。

    可惜辽兵势大五郎无路可走,只得与四郎一同跃下悬崖,生死未卜。

    杨延昭(杨六郎)

    六郎天资聪敏且武艺高强,一手杨家枪法更是举世无双。六郎与柴郡主相恋多时,可惜天意弄人,国丈之子潘豹看上柴郡主,为免国家内乱,令公决意牺牲儿子的爱情,禁止六郎迎娶柴郡主。

    及后,七郎为六郎出头打擂而误杀潘豹,触发潘仁美公报私仇,六郎为此一直深感内疚,认为自己因儿女之情而祸及全家。杨令公于当晚自杀身亡,六郎彷似在一夜之间成长,主动要求保留令公尸体,誓要把父亲带回家交给母亲。

    众兄弟战至最后,为保住杨家一点血脉,众兄均誓死保护六郎周全,望六郎能杀出重围,安全回家。最后六郎不负众望,大战悍将耶律原时,在重要关头使出绝杀“回马枪”,手刃仇敌耶律原。

    杨延嗣(杨七郎)

    七郎个性冲动,误杀国丈潘仁美之子潘豹而闯下弥天大祸。得知父亲受困两狼山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七郎在杨家众将被围困山城之时,独自离队到寰州向潘仁美请救兵。

    但守在寰州城的潘仁美竟以七郎私通勾结辽国为由,拒绝打开城门、派出援兵。惨被诬蔑的七郎盛怒下以长枪掷向潘仁美,宋兵眼见主帅受袭,逼不得已向七郎发箭,一代少年良将就这样万箭穿心含冤而死。”

第0037章,探察实情() 
【感谢(书友161108165317156)打赏,各位小伙伴们在看书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给我投票哦。】

    杨家众人听的是目瞪口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

    “父亲。”杨大郎看向杨业,开口唤道。

    “小姑娘编的好故事,如果不是其中有在下的名字,在下都要感动的哭了。”杨二郎开口说道。

    “没想到,一切都因我而起,如果不上那擂台。”杨六郎神情低沉,他感觉到了深深的自责。

    “嘿,我居然死于乱箭之下。”杨七郎有些惘然,囔囔自语道。

    “生死未卜,到底是生是死?老五,咱俩都是不知生死之人,哈哈哈。”杨四郎看向杨五郎笑道。

    “是啊,就老六爽快,将仇人大卸八块,报了此仇。”杨五郎哈哈大笑道。

    “这里怎么好像没我什么事?”杨八郎苦笑道。

    只有老三没有说话。

    杨家将在听完月儿讲述之后,就像进入了魔咒一样。

    “这就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杨业眉头紧皱,凝神看向公孙信,沉声问道。

    “杨家从此无男儿,寡妇挂帅战辽国。”公孙信没有回避杨业的注视。

    “砰”

    杨业听后,勃然大怒,一掌拍在身前的桌案上。

    七郎八虎从恍惚中惊醒,自然是听到了公孙信说的,那句寡妇挂帅,纷纷怒视公孙信。

    “杨家壮烈,三代抗辽,纵有八子,只余一脉单传,三代男儿战死沙场,佘太君百岁高龄,亲自挂帅,十二寡妇西征,八姐,九妹终身未嫁。”公孙信却无视杨家众人怒视,铿锵有力的继续说道:“难道杨将军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么?”

    杨业听的目瞪口呆,七郎八虎亦是陷入沉思。

    “阿哼,是佘赛花。”在公孙信说道余太君的时候,月儿在一旁及时补充道。

    “贫道行走世间时,从说书先生处多有听闻杨家将的故事,对你们的事迹也感到钦佩。”老道开口说道。

    过了不知道多久,杨业长叹了口气,说道:“没想我征战一生,最后却遭受奸人陷害,落得如此下场。”

    “父亲,此三人所讲,看来并非胡编乱造。”大郎开口说道。

    “父亲,咱杨家一代忠良,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咱们不回去也罢。”杨七郎温怒,开口说道。

    其他众子纷纷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公孙寨主所讲,杨某自会探查清楚,今日公孙寨主来此,想必不会是只来讲故事吧?”杨业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

    “杨将军听一个流民的一面之词,就举大军来伐,我所讲杨家悲剧,将军却似信非信。”公孙信开口说道:“将军可敢随我入城?看一看我这到底是滥杀无辜的匪寨还是安居乐业的良民。”

    “这。”公孙信的这几句话,将杨家众将说的哑口无言,一时之间陷入两难之地。

    “一群大老爷们,男子汉顶天立地,我们三个都敢只身前来,难道你们就没人敢进关?”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