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帝国争锋 >

第147章

网游之帝国争锋-第147章

小说: 网游之帝国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乞命,却被杀;曹操欲释放陈宫,但陈宫却甘愿赴死慷慨就义;张辽破口大骂,却因关羽等将求情,而免死;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顺,《三国演义》上说,高顺被曹操俘虏后,曹操问他:“汝有何言?”高顺默然不语,无言中透出来的那种轻蔑,那是一种“老子不屑与你说话”的气魄!曹操怒而下令缢杀。

    这段描写很光彩照人,高顺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语”中得到了升华。他没有像张任那样,说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万世的言语;也没有像陈宫那样,做出激烈的反应,主动慷慨就义;更没有像张辽那样,顺应那个时代的处世理念——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

    就连王粲,在他的《英雄记》里,也对高顺赞誉有加: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高顺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军人”:他业务精,自己能打,还会训练士兵,在军中有威望;他有智慧,不是那种头脑简单的将领,对吕布忠心耿耿,不居功、不自傲,领导有对不住自己的地方也不在意,没有牢骚,没有怨言,面对生死考验,最后选择杀身取义,不管他对吕布的这个“义”值不值,单从人品和德行方面来说,高顺无疑是同时代军人的楷模。

    相比之下,他效忠的对象,号称三国天下第一武将的“飞将”吕布,虽然武功冠绝天下,但却有勇无谋,且反复无常,落得个“三姓家奴”的恶名!

    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发动叛乱,占据濮阳,但是两年间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和好一阵又相互攻伐一阵。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城破被俘,被处死。

    纵观吕布的一生,其有辉煌之时,受封温侯,仪比三司,尊贵之时几乎无人可比;亦有耀眼之时,营门射戟,一箭解除袁刘之战,真可谓“将军天威也”;更有狡诈之时,杀丁原,诛董卓,叛刘备,其死,也真不过也。

    这样的人物,就算给了李诺,李诺也要犹豫到底要不要用他,怕驾驭不了,一不小心就不知什么时候走上了董卓和丁原的老路。说实话,如果让李诺在吕布以高顺之间选择的话,李诺会放弃吕布选择高顺!

    这是因为,就算吕布投靠了诺国,李诺也担心桀骜不驯有反复无常的吕布,在诺国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他可不想步丁原、董卓的后尘。

    而高顺是和俞大猷是类似的人物,有能力,且忠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背叛。

    不过,如此忠诚的高顺,李诺有可能收归己有吗?

第一百七十九章 儒家至圣() 
“叮咚!系统提示!儒家至圣孔子定居彬国,彬国声望+10000,文化指数+10000,彬国获得‘儒家圣地’称号,孔门弟子、儒家学者似有归附之心。恭喜玩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玩家的反应之中,就可以看出有多惊人了!

    “我去,连孔圣人都给拿下了,郭美女是要逆天啊!”

    “同人不同命啊,我怎么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孔子来了,孟子、荀子还会远吗?孔门七十二贤还会远吗?”

    “现在彬国武有吴起,文有孔子,双翼已经成型,就只差起飞了。”

    “上帝为郭美女开了一扇美貌与智慧的窗子,还为她打开了好运的大门。”

    “孔子这样高难度系数的人物,她是怎么做到的?”

    ……

    这样一则系统公告无疑是游戏开始以来,最为重磅的消息。而除了孔子,恐怕也不会有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因为投靠玩家而被系统公告。当然,游戏之初的张仲景、廉颇和百里奚并不算。

    从sss级武将李存孝加入诺国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当时只有系统提示,并未公示出来。而孔子,他在华夏历史中的地位毕竟不同,所以才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待遇。

    ………………………………………………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华夏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华夏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华夏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华夏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到了宋朝以后,程颢、程颐和朱熹三人确立的程朱理学,彻底把儒家文化推向了顶峰。直到明朝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才渐渐走向衰落。

    而除了圣人孔子,儒家还出了很多了不得的人物,比如孟子、荀子、韩愈、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都是当时大儒,更不用说孔子门下三千客,以及最为出色的孔门七十二贤!

    而几千年来,华夏读书人,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是儒家弟子,他们自幼读的四书五经,皆是儒家经典,如果得知孔子这个千古之师在彬国,难道就没有去拜访之心?不然的话,系统公告里面也不会注明孔门弟子、儒家学者似有归附之心!

    孔子之所以会定居彬国,恐怕子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孔子都去了,以后彬国绝对不会再缺人才了。而彬国已经有了吴起这个军事名帅,还有武卒这支特殊兵种,谁还能挡得住彬国快速发展的脚步?

    不仅如此,彬国已经开始享有获得孔子的福利了。系统直接奖励了一万声望和一万国家文化指数!这两个数值实在是太恐怖了。除此之外,彬国还获得了“儒家圣地”这个称号,以李诺的分析,多半是对儒家门生有莫大的吸引力,说不定还会有加速文系人才成长的速度,以及对智力的直接加成!

    而且不要忘了,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这些著作,恐怕至少也是帝国级的宝物吧,还有儒藏之中十三经里面的其他著作!更不用说,儒家弟子之中,不知多少人留下了传世之作。

    算了算了,再眼红,孔子也是彬国的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虽然孔子是独一份的,但是数量庞大的历史人物之中,还有太多太多精英等待李诺去挖掘,比如李诺昨天发现的高顺?

    猫头鹰组建虽晚,但是在诺城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是能够完全覆盖的。在李诺的命令之下,韦一笑早就探知了吕布一行的落脚处,就在东城一家新成立不就的旅馆之中。

    本想等到比武大会之时,李诺再去接触吕布,但是受了彬国公的刺激之后,李诺就再也等不及了。于是,李诺带上了韦一笑以及李存孝就去拜访吕布他们了。

    作为猫头鹰的实际bss,韦一笑自然要陪同李诺一起行动。而叫上李存孝,是害怕担心万一和吕布发生冲突,至少李存孝在场,可以压得住吕布,毕竟历史上所说,吕布的脾气不怎么样!

    吕布一行是租下了一整间院子,供他们一行人落脚,韦一笑早就查探清楚了,于是到了地方之后,就亲自去敲门了。毕竟同行三人,李诺是国君,李存孝的名气和实力更在自己之上,敲门这种事情,也只有自己来了。

    门很快就开了,一个面如黄腊的三十左右的汉子出现在李诺面前。汉子脸色虽黄,但是身体健硕,手臂之上鼓起的肌肉,和犀利的眼神,无不表示,他不是普通人。恐怕这就是吕布麾下的八健将之一吧,就是不知道是谁。

    不过八健将之中,张辽、臧霸多半是在曹魏王国,宋献、魏续、侯成和郝萌曾经背叛过吕布,而且侯成现在就在诺国呢,那这样算下来,这个人不是成廉就是曹性了。

    汉子问道:“你们找谁?”

    李诺笑着说道:“这位不知是成将军还是曹将军?在下是诺国国君李诺,听闻温侯落脚于此,特携‘将不过李’李存孝和青翼蝠王韦一笑,拜会温侯,烦请这位将军代为通报。”

    汉子一惊,毕竟李诺所报的名头,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诺国国君,天下第一侯国之君,刚刚升级为大型侯国,比武大会就是他推动的。李存孝,那是与西楚霸王齐名的存在,自家温侯都未必是对手;至于青翼蝠王韦一笑,倒是没怎么听说过了。

    不仅如此,李诺竟然还差一点就猜出自己是谁,不过,转念一想,恐怕很多人都清楚吧。就算如此,他也不能怠慢了,连忙说道:“在下曹性,见过三位。请三位稍等,容我通报。”

    原来是曹性!曹性本是吕布麾下郝萌部将,他曾与身为自己上司的反叛者郝萌交战,并砍去郝萌一臂,曹性因为阻止郝萌的谋逆行为而得到吕布的赏识,被称为“健儿”,并得到了原本属于郝萌的兵权。

    据说曹性箭法出众,吕曹大战之时,高顺迎战夏侯惇,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夏侯惇纵马追赶,却被曹性拈弓搭箭,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中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

    三人就在门口等候,没过多久,就见曹性又出来了,但是并无其他人。韦一笑冷笑一声,这吕布好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