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95章

隋唐之谋国-第95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一子一女,皆已长大成人,女儿在去年出嫁。儿子窦天顺也在去年娶了媳妇,昨天儿子去取水时扭了脚,窦建德今天只能自己去了。

    他看了一眼月色,只见月亮发红。很有点诡异,他想起一句谚语,‘月亮赤。大灾至。’俗话说,大旱必大涝。如果今天秋天发大水怎么办?

    他叹了口气,刚推车要走。便听见后面有人叫他:“窦大哥,我就估摸着你今天要去,特地在这里等你呢!”

    窦建德一回头,见是村里一个有名的无赖,名叫刘黑闼,年纪也就比窦建德少几岁,从少年起就偷鸡摸狗,不务正业,由于他身材高壮,从小跟窦建德一起习武,也练了一身好功夫,可惜功夫没有用到正途上,二十岁时离开家乡四处闯荡,十几年交了不少狐朋狗友,还是两手空空回来。

    随着年纪长大,他也渐渐收了心,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只是没有家业,靠租种窦建德的十几亩土地养家糊口,窦建德索性也免了他的租子,使刘黑闼对他一直心怀感激。

    刘黑闼也推一辆独轮车,车上放了几个盛水大陶罐,他快步向前笑道:“窦大哥,顺子的腿好点没有!”

    “有点红肿,我给他上过药了,估计休息几天就没事,唉!这小子从小不肯练武,现在知道吃苦头了。”

    窦建德笑了笑,又关心地问他:“家里还有多少粮食?”

    刘黑闼陪笑道:“还有二三十斤小麦,估计今年的豆子还能收一点,冬天实在不行,我再找大哥借点!”

    “自己兄弟不要说借,总归我有一口,就少不了你,走吧!”

    两人推着独轮车,借着昏红的月色,向十几里外永济渠走去,和他们一起取水的同村人大约有数十人,都一样推着独轮车,窦建德德高望重,众人纷纷和他打招呼。

    “建德,听说你明天要去县衙商量修水渠之事,是吧?”

    “嗯!春旱时我就去了,县令不肯,夏天时我又去,还是不肯,明天我再去,看他肯不肯!”

    提到修水渠之事,窦建德微微有些动怒,春天时他便知道今年会有大旱,特地去找县令,提出从永济渠引一条水渠出来,直通他们几个乡,可以解决粮食灌溉和人畜饮水,惠及上万户人家,他愿意承头动员乡亲们出力出钱修渠,不料县令竟一口回绝,夏天再去,还是回绝,眼看今年会出现饿死人的惨剧,便让他有点恼火了。

    刘黑闼哼了一声道:“这个县老爷不是不肯,而是不敢,如果他敢私自下令挖通永济渠,一旦被朝廷知道,他官帽保不住是小事,有可能会人头落地呀!”

    四周乡亲都一声叹息,今年冬天怎么过啊!刘黑闼笑道:“别傻了,咱们这里过不去,就去南方要饭,那边没有旱灾,或者去涿郡,拒马河、滹沱河都从哪儿留过,而且他们的太守林子轩爱民如子,为了是百姓们度过难关,招募流民以工代赈,到了那里只有有把子力气肯定饿不死。”

    有人嘟囔道:“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当官的有一个好人吗?”

    窦建德对于他话,却不发表任何言论,不过他对刘黑闼口中的涿郡却充满了兴趣。于是他向便笑问道:“黑闼,你经常在外面走,见多识广,还去过京城,你见过林子轩吗?他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呀!”

    “说实话我也没有见过林子轩本人究竟长什么样?不过我一个朋友在京城见过林子轩与贺若弼交手,他只用一招就将贺若弼从马上拍下来了,贺若弼是什么人。你们应该知道吧!那是大隋的开国元勋,武艺高强。既然连他都不是林子轩的对手。那么可想而知林子轩的本事有多大了。而且我还听说他的箭法天下无双,一百五十步外。能够射断头发丝一样的细绳,当年突厥可汗达头的金色狼群就是被他给射下来的。这么高明的箭法,你们谁见过或者听过呀!”刘黑闼一脸的崇拜道。

    “一百五十步外,射头发丝怎么可能?难道他是天神下凡吗?”有人惊嚷起来。

    “真是一群土包子,和你们说不通,算了,我不说了!”

    刘黑闼不高兴地一挥手,不肯再说,窦建德微微一笑。虽然以他的本事在百步外也能射穿铜钱,但一百五十步外射细绳,他绝对办不到,虽然他认为刘黑闼的言语中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林子轩的名声能够传出来,证明他的确有些本事。想到此他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种想法,有机会他倒想见识一下林子轩的箭法。

    不久,他们便上了官道。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取水农民也纷纷涌上官道,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取水大军。

    可就在这时,东天空隐隐传来一声闷雷声,窦建德惊讶地东方望去。只见远空黑云翻滚,乌黑如漆,铺天盖地向这边蔓延而来。

    四周爆发出一片欢呼声。这黑云对于大旱了大半年的农民们来说,简直就是生命之云来临。

    窦建德猛地回头向西天空望去。月亮更加昏红,被一层雾气笼罩。就仿佛染了血一样。

    他大叫一声‘不好!’对众人高声喊道:“各位乡亲,大旱必大涝,要发大水了,赶紧回家收拾东西吧!”

    队伍中很多老农民都有经验,他们见月亮红得诡异,便知道会来大灾了,很多人连独轮车都不要了,调头就往家里跑。

    一个时辰后,乌云遮蔽天空,白茫茫的瓢泼大雨铺天盖地落下,这一场大暴雨下了三天三夜,河水暴涨,漳水决堤,汹涌的河水向漳南县席卷而来,吞没良田,将农民的最后一线希望淹没在滔滔洪水之中。

    林子轩站在府衙的台前,看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大雨,心情很是沉重。连着几个月的大旱,自己通过各种手段好不容易让治下的百姓,没有产生骚乱。正当百姓们正在忙活着用拒马河的水补种的时候,这一场大雨将自己所有的努力化为了灰烬。

    而且据林子轩所知,这场灾难遍布整个北方,上百万的群众受灾,这个时候朝廷要做的就是赈灾和安抚。可是到目前为止自己没有接到一封来自朝廷的邸报,也没有得到任何命令可以赈灾。

    林子轩的历史知识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也知道从杨坚立国开始朝廷就开始大规模的囤粮,据说这些粮食一直用到了贞观十年还在用。要知道中间可是经历了很多年的战争,而且最大的洛口仓还被瓦岗军给攻破了,就这样还用了几十年,可以想象得到,隋朝二帝究竟囤积的多少的粮食。

    林子轩实在想不通,有这么多的粮食朝廷为什么不拿出来赈灾用,难道当初在各地建立粮仓不是为了防备灾年的吗?不是为了救助灾民的吗?

    林子轩忽然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提到的一种可能,历史上河北之地是北齐故地,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六镇士兵的后裔,而六镇多是杂胡子孙。杨广之所以不愿意赈灾就是想让这些人全部饿死,那样他好将南方的汉民迁往北地,好彻底扭转两晋以来胡强汉弱的局面。

    林子轩被自己这种的想法给吓呆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得死多少人呀!林子轩虽然也杀过人可是那毕竟是在战场上,现在让他看着这么多人活活的饿死,林子轩做不到。他毕竟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在后世没有什么胡人和汉人之分,有的都是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现在让一个长在红旗下的人看着这么多人非战争而死亡,林子轩做不到。所以为了救助百姓,他曾经想过开仓放粮,可是他做不到。

    林子轩看着依旧大雨不断的天空,苦笑道:“杨广,我虽然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是我知道你现在正在将大隋带上一条危险的道路,你的想法虽好,可是不能这么干呀!你现在的做法是在将这些人给逼反呀!如果你善用民力,不那么着急的修大运河,如果你不这么着急征伐高丽或许能够度过灭国的危机,可是你偏偏好大喜功,什么都要强行而为。幽燕之地向来以出精兵强将而著称,他们的强悍之风在你这样的逼迫下岂能不造反,那些野心的家伙们又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所以乱世要来了。”

    林子轩心道:杨广你不要怨我,以你对我的赏识,我应该帮你的,可是我就算是三头六臂也帮不了你了,因为是你自己将自己的王国带到了这个地步的。

    看来我得好好的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如果说以前林子轩对造隋朝的反还有点儿犹豫的话,现在是彻底的没有顾虑了。毕竟他是了解大势的,自己的力量在强大也阻止不了历史的潮流,所以他只能顺潮流而动。现在他要考虑的是,在接下来的历史大潮中怎么样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未完待续。。)

第七章 高丽使团() 
大业六年秋,随着百年的难遇的大旱和洪灾渐渐远去,北方各地也渐渐的投入到再生产和生活之中。趣*

    面对这么大的灾害,林子轩最终还是将涿郡粮仓的粮食分给了受灾的群众。林子轩也知道私自开仓放粮,是多么大的罪,但是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被活活的饿死。而且他也已经就此事向杨广上书请罪,只是都目前为止朝廷的处罚还没有下来而已。

    林子轩不仅自己出粮,还动员涿郡的大户们也参与进来,积极的救灾。这些大户们早就被林子轩给整怕了,见到太守亲自登门,就算他们心中再也不愿意,他们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粮来参与救灾。

    当然他们拿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被他们藏了起来,准备囤积起来买个好价钱。林子轩虽然知道他们的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毕竟处于救灾中,他还不想过分的刺激到这些人,否则一旦这些人闹出事来,自己虽然不怕他们闹事,但是毕竟会对现在真在进行的救灾产生影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户都囤积居奇,五姓七家中的卢家作为当地最大的一家,他们就拿出来很大的一部分粮食来进行救灾,而他们的这个行为让林子轩对这些豪门世家产生了一点好感。

    正当林子轩在自己的府中想着怎么给皇上解释自己私开粮仓的事情的时候,自己从林家村带出来的一个叫做林勇的人走了进来禀报道:“大人,我们今天在外面巡视灾情的时候。发现了一支很奇怪的团队。”

    当初林子轩从林家村带出来一百人,这些人现在均出任自己的侍卫。而这个林勇因为是这些中武功本事最高的一个,所以就出任了这支亲卫的头领。当然仅凭武功好还是不能让林子轩放心的。林子轩之所以放心的一点就是他的脑子很聪明,很善于学习。他自从成为林子轩的侍卫统领之后,每天都在不停的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林子轩每天都要给他们接触,他以前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林子轩知道的清清楚楚,而这恰恰是林子轩最欣赏他的地方。

    “团队。什么团队,不会是商队吧!”林子轩头埋在案牍里,并没有抬起来问道。

    “不是,这是一支二百余人的队伍,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使臣,但肯定不是咱们大隋的使臣,也不是突厥的使臣,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的服饰,不过听狗子说好像是。高丽的服饰。”

    “高丽人,他们怎么到中原来了。”林子轩心中有些奇怪,高丽使臣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心念一转,他便明白了。前段时间杨广在塞外召开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