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443章

隋唐之谋国-第443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听从了刘文静的劝告,但他还有些犹豫让王威为主将,他背着手走了几步道:“先生为何不同意我亲自领兵北上?我认为这是我掌握河东之兵的一次机会,放弃了,着实可惜。”

    刘文静微微一笑:“皇帝落难之时,叔德亲率大军前去救援,他当然感激,但事后呢?将来事情平息,他不再有性命之忧,回过头再看叔德领军之事,他会不会生出疑心?叔德不可不防。”

    李渊点点头叹道:“还是肇仁兄看得远,我险些失了计较。”

    刘文静又道:“王威原本是屈突通副将,这次出兵,实际上还是以屈突通为主,王威为副,这样一来,圣上就不会有任何怀疑,只会赞扬叔德募兵及时,忠心可嘉,谶语之忧也就不攻而破。”

    李渊深为赞同,这时他又想起一事,连忙道:“此次三十万突厥骑兵,大举进攻,我很担心世民的安全呀!他毕竟只有十八岁,而且也没有统过兵。”

    刘文静意味深长笑道:“我相信二公子此次随驾出行,不但不会出什么问题,反而还有可能得到陛下的重用,从这一点上看就更能说明叔德兄你的忠心。”

第一0二章 林子轩来了(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欲龙为君死。

    天下九寨,雁门为首。后世之时,曾有一副对联是写雁门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雁门关就高踞在雁门山上,雁门山与馒头山,草垛山连成一体,正是北岳名山恒山。

    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隋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隋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一共分为西陉关寨和雁门关城两道要塞。

    杨广率大军刚刚进入雁门关城没有多久,李世民、司马德戡就率着剩余的几千军队随后赶到。李世民二人的败军刚刚进入关内,突厥人的金狼大纛已经和如潮水一般的突厥骑兵一起涌到关前。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不由的怀疑起自己是不是霉运当头。先前自认为有个好的立功机会,可是没有想到突厥的先锋大军没等自己高兴呢?就杀了过来。如果不是司马德戡来的及时,自己说不定就已经死在神武城里了。

    现在倒好,自己不顾自己部下的安危,率领玄甲军的主力仓皇逃窜,好不容易赶上最后一波进了雁门城,还没等自己喘口气的时候。突厥的主力也跟了上来,居然还围城了。你围城也就算了,可是居然自大的刚到这里就开始攻城。结果怎么样?还不是丢下一地的尸体,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七天的时间。

    第八天的时候,突厥人的攻击强度越发的大了。就在突厥人不计生死,将要攻破雁门城的时候,突厥人下令撤退了。李世民看着缓缓而去突厥人,他脑子一时之间转不过弯来。直到柴绍来的他的面前,他才知道突厥军为什么要撤退。

    林子轩来了,这个消息让筋疲力尽。浑身是血的李世民差点儿没跳下城墙。李世民心道,难道自己一辈子都要活在林子轩的阴影下吗?难道自己就没有超越他的一天吗?

    突厥人的金狼大纛迎风招展,不可一世。

    雁门城的城头上,大隋天子旌旗猎猎飘扬,关城之上是十几万大隋禁卫强军。护卫着天子杨广和随驾文武百官。

    而城下,则是整整二十万突厥狼骑,二十万大军铺天盖地,将整个雁门城围了一个水池不通。这还是因为林子轩的到来,突厥人调走了十万,否则这里将全是突厥人的旗帜。

    战鼓如雷,号角长鸣。

    歇息了片刻的突厥人再一次向雁门城展开了攻势,所有人都知道这次的攻势将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猛烈。都要难受。因为在突厥人的背后还有一个林子轩的存在,突厥可不想在他们攻城的紧要关头,林子轩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所以他们必须赶在林子轩到来之前攻下雁门城。

    那战鼓长角声中,伴随着喧天的吼声,突厥人凭着满腔血气,杀气腾腾的如蚁附膻的涌向关墙。关城之上的兵马,全都是大隋所有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禁卫强军,面对着城下如此密集的突厥兵。城上的各个军官都是早已经让守城士兵们换上了弩机弓箭。面对着如此密集攻城,却又大都是身着皮甲轻甲。甚至光着膀子的这突厥大汉。关城之上那一排排的弓弩手甚至都不须要去认真瞄准。

    所有的弓弩手只管漫天射击,一轮接着一轮的射击。数万把的弓箭弩机不停的上弦射击。上弦射击,将一*的箭雨倾泄在了突厥人的身上。

    和前几天的攻城时发生的情况一样,大多勇猛的突厥人根本还没有冲到关前的那道宽阔的濠沟之前,就已经中箭倒地,那一具具的尸体,在关外堆起了一道斜坡。不过突厥人此时早已经被城头上那面隋国天子旌旗给刺激的双目血红,热血沸腾,根本无人在意那巨大的伤亡。那前仆后继的突厥人甚至直接将前面倒下的同胞尸体给扔起了前面那空阔的濠沟。一具具的尸体被填进深沟,很快就在那濠沟之填出了数十条平坦的通道。

    后面的突厥弓箭手同样不断的在盾牌兵的掩护下缓慢移动前进,随着他们的前进,他们射出的箭雨终于也开始落在城头之上,不过的有守城的隋军中箭倒下。

    扑过护城濠沟,直抢到城墙之下的突厥人开始不要命的攀城。不过对于他们,城头的隋军也早有准备,除了那拼命倾泄下来的箭雨外,城头之下开始扔下石头、泼倒热油,甚至是用粪便熬制出来的金汁。这种金汁一落在人的身上,附着在上面不但烧伤烫伤而且还能使人中毒。

    而对于那些攻城云梯,城头的守军更是有专门的应对之策。那城头上一排排的桡勾手会将整个梯子向外推倒,要么就是使用滚木擂石,这些东西都是用绳子系住的,顺着云梯就滚下去,那两丈多长的滚木擂石将云梯上的人砸落后,城头的守军又会用上面的绳子将其再收回,如此反复使用,是对付云梯的最佳工具和方法。

    不过就算是隋军的城墙坚固,守备森严,但是悍不畏死的突厥人仍然不时有人冲上城头。一旦冲上城头,凶悍的突厥人往往能给守军造成很大的伤亡。而不断往前移到的突厥弓箭手的箭雨同样十分厉害,随着攻城越来越激烈,城头上守军也无法再压制住突厥弓箭部队。越来越多的箭支射上城头,无数的隋军中箭倒下。

    城头城下,双方喋血血战,死伤无数。尸横遍野。

    城下不远处的突厥人中军大阵金狼大纛之下,始毕可汗和各部族首领都肃立在那,目光遥望着城上城下的激烈撕杀。

    颉利看着不断倒下的阿史那部族兵马,眉头越皱越紧。眼下攻城的正是五万阿史那部族兵马,这也算是始毕可汗麾下最厉害的精锐了。让这些在马上以一挡十的精锐去攻城。这无异于飞蛾扑火。

    最让颉利心痛的是,他剩下的两万人全在里面,而余的三万,也是阿史那部族中的各位首领的兵马。始毕可汗自己的本部五万兵马,一个也没有派上去。眼看着再这样打下去,估计自己以后就要彻底当个光杆可汗了。颉利连忙出声。

    “大汗,攻城已经有两个时辰了,儿郎们刚刚赶到,又连续做战,怕是已经疲惫不堪了。”

    始毕可汗点了点头。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不想让军心士气因为林子轩的到来给泄掉,二来也是想趁着隋军以为他们士气大泄不会攻城的时候,出其不意说不定真能将城给攻下来。

    但是现在看来,虽然他们的出其不意差点儿就攻破了雁门城,但是得到林子轩支援信心大振的隋军却守住了关城,只不过双方付出的代价都有点太大了而已。

    “传令收兵”

    呜呜呜的牛角声响起,这是收兵的号角。攻城的阿史那部族兵马再没有半点犹豫。纷纷再次如同潮水一般的退去,留下了城头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

    始毕可汗打开张羊皮卷地图,指着上面说道:“现在。为了保证我们能成功的攻下雁门,活捉杨广,本可汗已经下令阿史那昆西率领十万大军去挡住林子轩。林子轩此次带来的兵马绝对不可能太多,所以十万大军足够挡住他,如果阿史那昆西指挥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生擒林子轩。所以,林子轩我们完全不必要担心。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将雁门城攻下,活捉杨广。”

    “谨遵大汗号令。”突厥众将大声的说道。

    一场迅猛惨烈的大战过后。城上城下又开始恢复了对峙。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惨叫之声,一队队突厥骑兵开始打扫战场。抬回受伤未死的兵卒。更多的突厥兵则是在安营扎寨,挖沟巡营。

    始毕可汗一直站在金狼大纛之下,目光一直盯着雁门城。城头上的天子旌旗猎猎飘扬,人影晃动。

    “颉利,你看那是什么?”

    始毕手指着雁门关上的天空道。

    颉利仔细的打量了一会,雁门的上宇有数只飞鸟飞入城中。不过距离太远,他并没有看出是什么鸟。

    “好像是什么鸟,有些远看不太清楚。”颉利如实的道。

    “那不是布谷鸟,那是鸽子,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就是信鸽,用来传递消息的信鸽。”一道声音自两人身后响起,始毕回头,却见崔文成正大步走来。

    “就是林子轩首创的那种飞鸽传书是吗?”始毕问道。

    “应该是的,幽州的军的消息之所以那么灵通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的存在。”崔文成道。

    始毕面色阴沉的看了颉利一眼道:“让射雕手出面,我要一只蚂蚁都不能进入雁门城内。”

    “可汗放心。”颉利答道。

    那只刚刚逃过一劫的信鸽飞落雁门城内,早有人忙从信鸽的腿上取下了装信的竹筒。

    此时的雁门城内也是一片忙乱,雁门虽然是天下第一雄关,但他的第一指的是他的险要,本身却并不是大城。能和京都洛阳相比险要的雁门城,城池的大小不要说和洛阳相比,就是连辽东城,太原城,甚至是马邑的郡城都不如。整个雁门城都建在雁门山上的一个狭长通道的最南边,关城本是一军事要塞,城中房屋等大都是兵营等军事设施,只有少部份军属等平民百姓居住。

    杨广站在大厅之中,脸上满是忧虑。退入雁门关不过七八天的时间,可他却觉得已经过了有七八年之久。

    进入雁门城时,杨广身边还有十五万禁卫军,再加上城内的一万驻军,杨广还有十六万人马。可是经过七八天的攻城,现在就雁门城内只有不到十万人了。可城外的突厥兵却远远的要多于城中的守军,这让杨广心忧如焚。

    “陛下。各位大人已经在前厅恭候陛下大驾。”内侍轻声来报。

    杨广在侍卫的拱卫下来到前厅,宽敞的前厅里已经挤满了随驾的文武大臣。

    被三十万突厥大军围在这孤城这之中,满厅的文武大臣们大多也是惊恐不已。此时站在厅中,一个个也是有些没精打彩,担惊受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