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431章

隋唐之谋国-第431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究竟是哪部人马,由谁统领,已经到了什么位置。一旦发现情况,立即传信回来。”

    “臣遵旨!”司马德堪也不敢犹豫,马上领命退出宫,召集有自己指挥的禁卫军中的探马北上去打探突厥人的动向。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千金之躯、坐不垂堂。更何况是天子乎,陛下之一身,关系责天下亿兆百姓,岂可置身于险地。老臣以为,当一边派出侦骑打探突厥人的动向。一边马上令车驾回返,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在此地停留了。”

    不少大臣也纷纷出言附合,不过如果这些人不出声还好,一出声,杨广心中最后的那点犹豫也没了。反而是坚定了要贸下来的念头,在他想来,突厥人就算南下,从定襄到这里,一路上也最近码有十多天的路程。而有这么多的时间,只要边境上的烽火燃起,到时他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的返回关内。

    在他的前方,定襄和马邑的交界处可是还有长城这道关口。突厥人不可能轻易就能突厥这道关口,就算他们过了长城,那时他也早退回了雁门关内。有着雁门这座天下第一雄关,杨广还真不怎么害怕突厥人。要是一听个突厥人他就跑,今后他还如何统帅天下。

第九十三章 李二出马() 
拒绝了众臣的提议后,杨广又下旨道:“敕令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左屯卫将军,立即领本部五千人马继续北上长城关口,防止突厥人入关。”

    李世民刚刚也是一直心中有些担忧,本来高高兴兴的事情,谁料会遇到突厥大举南下,突厥的大举南下不但将打断了圣上的巡视,还使得皇帝陷入到了危险之中,这种情况一个不好就会是大隋陷入无休止的征战之中。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就拿这次事情来说,对于李世民来说既是危险也是机遇,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功劳莫过于从龙之功和救驾之功。林子轩为什么能够那么快速的崛起呀!不就是因为他当初救了杨广吗?所以现在的这种状况在李世民看来,也是自己出头的机会。

    所以在杨广下令,让他北上防范突厥人的时候,他马上就高兴的接令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看到自己站在林子轩面前耀武扬威的样子,也看到长孙无垢对自己那崇拜的样子。

    李世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他从心里就不怎么担心突厥人,在他看来,有长城这样的天险,突厥人想入关也不是一件易事。而说不定,这反而是他李世民大显身手,在皇帝面前好好表面的机会。如果突厥人来的不多,到时他击败了突厥人,那绝对是大功一件,这可就是征突厥的首功。

    如果突厥人大举进攻的话,他完全可以凭借手里的五千人马拖住突厥人的行军速度,然后让人通知杨广撤退,到时候杨广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功劳。

    连接派出了司马德戡和李世民北上侦察之后。杨广的车驾也在百官的劝阻之上,暂时的驻扎在无定河边,等候司马德戡的情报结果。在没有确切的情况传回来,显示突厥人只是小股骚扰部队时,这些随驾大臣是不可能再让杨广的车驾继续北上的。

    对于义成公主的信。杨广和众臣看后,虽然相信了突厥人可能真的南下了。但是却都还以为,有着绵绵边境,再加定襄这个隔离缓冲地带,突然人就算是南下,他们也能随时得到消息。

    狂狂阵阵吹起。天空飘落无数雨丝,就在这细雨之中,一阵阵响亮的号角声呜呜响起。那号角声中还透着一比仓促,号角声很快传遍了整个营地。

    营地中的帐篷一个接一个的被掀开,李世民手下的五千府兵一个个提着头盔。拿着横刀长矛,急匆匆的跑出来与自己的队伍汇合在一起,列阵集结。

    站在队列中,士兵们一边继续整理着铠甲,一边不停的对左右旁边问道:“是突厥人来了吗?突厥人真的这么快就打过来了吗?”

    回答他们的却是一个又是一个的校尉队正们的吼声:“集合,马上集合,三遍号角不到者枭首示众!”有了这些军官们的吼叫,士兵也不敢再多抱怨。一个个老老实实的集结列队,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

    而在另一边的路上,一队骑兵正急驰而来。眼尖的士兵们一眼看出。这正是之前随将军李世民回去晋见皇帝的玄甲卫队。看到那一水的黑甲骑士中,一身明亮白甲白投风的将军李世民,不少军官已经猜测到,可能是将军已经从皇帝那里得到了什么任务。

    玄甲卫队如一阵风一般的疾驰而来,直到集结的阵列前丈多远才急急一勒马,战马堪堪就停在最前排的阵列前数尺远。李世民一身亮银明光麒麟战甲。白色的披风,亮银色马槊。整套装束像极了幽州军的装备。

    其实李世民的玄甲卫队就是仿照林子轩麾下的虎豹骑建立的,只不过虎豹骑全是重骑兵。而他的玄甲卫队虽然名义上重骑兵,但是从装备上看则是轻骑兵。

    李世民骑在那匹纯白色的战马之上,扫视了已经集结完毕的队伍一遍,高声喊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我们出战的时日终于来到了。陛下有旨,让本将率领麾下五千兵马,即刻北上长城关口,严防突厥人入口。现在,传本将号令,所有人马即刻拨营启程!全军不得怠慢,如有违令者,斩!出发!”

    五千兵马,虽然其中一千重步兵、两千轻步兵,一千五百轻骑兵。五百重骑兵。但是实际上,李世民的这支玄甲军,也只能算是三千轻步兵,两千轻骑兵,重步和重骑只是一个计划,现在什么装备都还没有。

    不过李世民仗着李阀如今的得势,又加上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得宠,兼之马邑又紧邻突厥,所以他的部队也装备了许多马匹。五千人马,虽然做不到人人双马,但是却可以做到骑兵步兵都有马,连后勤也全用马匹驮运,做到了快速机动。此时李世民一声令下,五千人马再没有半点犹豫停留,立即拨营北上。

    茫茫雨幕之中,塞外马邑的山丘丛林之中,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正疾驰北上。那一面面绣着李字的旗帜早已经被雨淋湿,被风卷在了旗杆之上。五千人马迅疾如飞,铁蹄纵横。隆隆的马蹄,将道路上那泥泞的道路踩的更加泥泞,快速翻动的马蹄将泥水践踏的四处飞溅。

    风雨之声,铠甲的碰触声,马蹄的奔跑声,汇聚成了一股无以言状的力量。李世民策马立于一处山坡之上,看着眼下这支在风雨之中行进的黑色战甲部队,心中涌现出一股豪情。这就是自己的部队,完全有他一手打造的精锐部队。他相信他的这支部队与林子轩麾下的那些精锐相比,也相差无几,就算是遇上虎豹骑和磐山营有毫不逊色。

    风雨无阻,马蹄翻飞,黑色的战甲,奔驰的战马,还有那一往无前的气势。所不同者。只是这支兵马的主将换成了自己,军队的名字也不是幽州军,而是他的玄甲军。

    下面的队伍已经很快,但是李世民仍然站在那里,高声大喊:“快。快,再快一点,我们的目标是长城关口。绝不能让突厥人比我们先到一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我们要好好的和突厥人打一仗,让突厥人明白我们的厉害。也要让朝中上下。知道我们玄甲军的厉害。我们是天下精兵,我们将是大隋最精锐的兵马。快!”

    疾驰战马上的骑兵们,一个个的低伏着身子,凭借着边关兵马的马上骑术优势,将骑术发挥到子最高。雨点打在铠甲之上。溅起一片片水雾,模糊他们前进的视线。

    李世民叫过身旁的一名亲卫:“你马上带一伙人火速赶到马邑郡城,告诉柴通守和李郡丞,本太守让他们马上将郡中的五千名乡兵也集结起来,让他们在城中待命,随时准备与我部汇合,一同北上长城。”

    由于李渊是太原留守,所以这河东各郡都要听从他的指令。自从李渊当上太原留守之后。就暗中将河东各城的主官用各种名义换成了李家的人。就像这五千乡兵其实也是李氏父子暗中掌握的,当然明面上这些乡兵都是由乡民自主发起的保境安民的民防组织。但是实际上,这五千乡兵只不过是打了个幌子。暗中这五千兵马依然是和他的五千府兵一样的训练,铠甲装备一样不少。且五千乡兵的所有大小军官都是李阀族人及他们的朋友。为的就是进行两手准备,暗中积聚实力。

    眼下他要北上长城,那么自然是兵越多越好。这一仗李世民十分看重,如果他能取得一个大捷,他也将在朝廷和杨广心中有更高的地位。就算在李阙。他也能得到更大的话语权。为了这必须胜的一仗,他将他手中的隐藏的这张王牌也拿了出来。

    半天之后。马邑郡城终于出现在了眼前,李世民没有下令停顿。全军继续前进。

    马邑。

    “大人!”几名骑士从后面赶了上来,却正是马邑郡通守柴绍、郡丞李孝恭和五千乡兵的统领李道宗和李道玄、史万宝等人。

    李世民放缓了骑马速度,摘下头盔,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怎么样,部队拉出来了吗?”

    风雨声和战马奔驰声太大,柴绍不得大声喊才能让李世民听见:“大人,五千乡兵已经全部出城,已经跟上了队伍。另外按大人的吩咐,我们还带了不少的弩箭和粮草,都由马匹驮运,不会耽误行军速度。”

    李世民暂时停下来,转头望去,果见后队之中,又增加了一支新的队伍。而且这支队伍看起来比自己先前的这支还要大一些,五千乡兵,还加上了众从用于补充消耗的铠甲器械粮草。这支兵马虽然没有朝廷的正式旗号,打的是各个乡兵团。

    但是这支兵马的装备同样都是黑色战甲,气势同样不容小觑。

    两支兵马加起来,一万人马,这就是如今李世民的全部家当。就连统兵的各个校尉队正,也都是他一手提拨委任,这是一支虽然名义上属于李阀的部队,但实际上只有他一人统率的兵马。看着这雄壮的气势,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笑容,向着柴绍等几人点头赞许。这些都是他的嫡系心腹,这是他们共同的事业。玄甲军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片期望,虽然成军后,大多还是没有见过血,但是光这气势就已经能和当年刚扩编时的幽州军相比了。

    一日夜,李世民的一万人马已经沿着桑干河一路北上,赶到了马邑的一个大城神武城。神武城是一个县城,但是人口却有数万人,乃是桑干河一线的一个重要城市。

    “前面就是神武城了!“李孝恭指着面雾之中的城池道。

    不用他说,李世民也看到了这座边塞城池。

    柴绍大声道:“大人,连续赶了一日夜的路,人累马乏,要不进城休息一晚,再补充一些物资,如何?”

    看了看自出发时就一直在下的雨,虽然不大,但是这样的雨天赶了一整天的路,将士们也是极度的疲劳了。

    现在进城休息一晚,士兵们不但可以不用扎营,还能洗个热水澡吃顿热饭,就是战马也能得到一晚上的好好歇休。按眼下的速度到达武周山长城关口,最起码还得要两天两夜,而这一路上已经没有几个这么大规模的城池。

    “好,马上传令,让将士们入城歇休一晚。明天一早,我们就得连续行军两昼夜,赶到长城关口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