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347章

隋唐之谋国-第347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放心,到时候我一定说服林子轩让你出去。”崔萍拍着自己的肩膀说道,“怀孕的女人偶尔出去走走是有好处的,这可是当初他说的。”

    “那是以前,现在我都快生了。”

    “那又怎么样?你放心,我是他大姨子,这个面子她肯定会给我的,大不了到时候多找几个人照顾你。”崔萍保证的说道。

    “如果你能够说服相公,我肯定去。”崔莹莹有些向往的说道。

    “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崔萍顿了顿道,“对了,到时候你最好将那个长孙姑娘也带上。”

    “这个你放心,我肯定会带上她的,我是不会把她一个人扔在这么一个偌大的府邸里。”崔莹莹说道。

    ………

    相对于林子

    轩府邸的冷清,此时的长公主府则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是因为上元灯节就要到了,每年的上元、中元等节日,乐平长公主都是不会错过的。不但不会错过,还会参与其中。比如每年的上元灯节,乐平公主亲手都会制作几个灯笼,而且每个灯笼都会体现出皇家的大气和奢华。

    而每年的中元节,她更不会错过了,因为笃信佛教,尽管她平时清淡朴素,亲近自然,但中元的盂兰盆节,她是不能免俗,她也会不惜拿出压箱底的珍宝珠玉,将她的盂兰盆好好装饰一番,以求佛光耀盛。

    而此时的她则是在指挥这下人们,摆弄一个长约有四五米左右的大灯笼。只见这个灯笼被红色的绸缎包裹着,而且绸缎的上面还画着好些山水和鸟兽。灯笼上的这些画都是乐平长公主亲自画上去的,就连那些字都是他亲手写的。

    别的不说,就凭这个灯笼上的画和字,这个灯笼就价值连城。

    杨丽华在大殿里正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看见了正在向自己走来的林子轩。

    “咱们的大将军,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看我这个老太婆呀!”杨丽华笑着说道。

    林子轩走到她的面前,跪下道:“孩儿给母亲大人叩头,祝母亲大人万世安康。”

    “起来吧!”杨丽华将林子轩扶起来道。

    “让他们在这里弄,咱们到里面去喝茶。”杨丽华说完,就带着林子轩走到偏殿之中。

    杨丽华指着一把椅子道:“坐吧,一年多没见,现在怎么越发的客气起来了,这可不像当初的你呀!”

    林子轩苦笑一声道:“人毕竟是会成长的,此次从辽东回来,我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朝廷的步伐了。”

    “你那是自欺欺人。对了,你前段遇到的刺杀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吗?”杨丽华有些关心的问道。

    “不知道。”林子轩摇摇头道,“这件事我相信朝廷会给我一个说法的。”

    “听你的语气怨气还不小呀!”杨丽华指着他道,“你也别怨圣上,他也有他的难处。”

    “我知道。”林子轩点点头道,“我也就是在你这里发发牢骚。”

    “这一点我知道,前些天莹莹来看我,我还问过她。”杨丽华喝了一口茶道,“否则你今天就进不了这个门。”

    “母亲大人,外面那个灯笼是你亲手做的吗?”林子轩有些尴尬的转移话题道。

    “你刚刚看了看,觉得怎么样?”杨丽华说起自己亲手做的这个灯笼,摒弃了自己以往的高贵和矜持,有些迫不及待的向林子轩训问道。

    “我早就听人说母亲大人心灵手巧,不但每年上元节的灯笼要自己做,就连上面的画都是自己亲手画上去的。”林子轩有些拍马屁的说道,“怪不得能够年年夺冠呢?就凭这一手,整个洛阳城恐怕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

    “虽然我知道你这话有拍马屁的成分,但是我爱听。”杨丽华此时早已经将自己公主的风度扔到一边了,她高兴的说道,“我没有什么别的爱好也就这点爱好了。”

    说到这儿,她的声音逐渐低沉下来道:“恐怕过段时间我连这点爱好都没有了。”

    对于她这句话,林子轩没有听清,但是他也看出了杨丽华的神情不对。开口问道:“母亲大人,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听到林子轩这句话,杨丽华回过神来道:“没有,我只是有感而发罢了,就是有点想念先皇了。”

    当然,林子轩很清楚这个先皇不是他的老子,而是他的丈夫。

    “你开春以后就要到辽东去了,这次去将莹莹他们带上吧!”杨丽华忽然间说道。

    “我当然想,可是朝廷的规矩……”林子轩苦笑道。

    所谓的朝廷的规矩就是官员在外任职,其家眷必须留在京城,这一来是为了解决官员的后顾之忧,二来则是充当人质。尤其是林子轩这样手握重兵的官员,朝廷又怎么会放心让他将家眷带着上任去呢?

    “这个你放心,我去和圣上说。”杨丽华明白林子轩的意思,所以才将这件事给包揽下来。

    “那我就多谢母亲大人了。”林子轩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给杨丽华施了一礼。

    “收起你这一套吧!我之所以帮你,并不只是因为你是我的义子,更重要的是你将崇玄给调教出来了。”杨丽华感叹道,“崇玄虽然和我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是因为阿云的关系,我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崇玄以前是什么样子,那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二世祖,可是自从这次从辽东回来以后,他稳重很多,也懂事了很多。而且从他的言谈中,我知道你对他的影响很大。这次本来李敏他们要亲自前往你府上致谢的,但是我怕引起不必要。”

    杨丽华口中的阿云就是她的女儿,北周皇室后裔宇文彩云,至于李敏则是她的女婿,出身李阀的礼部郎中。

    “母亲大人过誉了,崇玄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一切都是来自他自己的努力,事实上我什么都没有做。”林子轩自谦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崇玄能够有现在的表现,和你是脱不了关系的。”杨丽华说到这儿,见林子轩还要说什么,就抬手打断了他的话道,“好了,不提这些了,后天的上元灯节,你让莹莹陪我这老太婆转转,顺便看看我亲手做的灯。自从你回到京城之后,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她了,怪想她的。”

    “是。”林子轩发现今天的杨丽华和平时的杨丽华有些不一样,至于怎么不一样,他一时半会的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感觉怪怪的。

    不过林子轩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等回去以后一定要让人好好查查,看看乐平公主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你好不容易来一趟,等会儿陪我吃顿饭怎么样?”杨丽华忽然问道。

    “是。”(未完待续。。)

    。。。

第二十六章 上元节() 
上元节,为道教创始人老子的生日,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小4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元宵夜,人们要点燃彩灯,放孔明灯,燃放焰火,观灯赏月,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可谓是其乐融融。

    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上元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上元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这一天人们吃“药饭”或“五谷饭”,早晨还喝“聪耳酒”。据说喝“聪耳酒”可使人们耳聪目明,因此男女老少都要喝一杯,喝不了一杯也要喝一些。“药饭”以江米、蜂蜜为基本材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五谷饭”代替。“五谷饭”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等五谷代替,意在盼望当年五谷丰登。上元节的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把亮的时间长;车战,就是两台牛车相撞,看哪辆车更结实;拔河时,人们分两组,各抓一头麻绳,把对方拽进自己圈内就算赢。在做这种娱乐时,全村男女齐出动,或参加比赛,或敲鼓、吹萧助威,热闹异常。取胜者便唱歌、跳舞、欢庆胜利。晚上则进行“迎月”、“踏桥”、“解历数”等娱乐活动。

    上元节这一天,林子轩亲自将崔莹莹等女子送到了乐平公主的住处,让她们陪着杨丽华赏灯。本来崔萍等人是想就她们几个去玩,可是没想到林子轩从乐平长公主府回来之后,就让她们在上元节的时候陪着乐平长公主。

    崔萍是不愿意的,可是架不住崔莹莹的苦苦哀求所以她也只能陪同一起前往了。她之所以提到同意是因为崔莹莹提到了一句话,那就是乐平长公主现在是她的婆婆。

    崔萍身为崔家子弟,当初林子轩是怎么上门求亲的她知道的是一清二楚,就是有乐平长公主陪同一起去的。而且也知道乐平长公主认了林子轩做义子,甚至崔莹莹在林子轩前往辽东的这段时间,还经常到乐平长公主府去请安。

    林子轩虽然想在长公主府多呆一会儿,可是却被杨丽华给赶出来,美其名曰不要妨碍她们娘几个说点儿私房话。

    为此林子轩只能摇摇头无奈的离开。因为什么后来人的他深深的知道,女人往往是最不讲理的,尤其是几个女人聚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