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315章

隋唐之谋国-第315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去了快一个时辰了,就他们两人,林队长已经派了人在后花园的门外守着,保证主公不会出事。”这位侍卫说道。

    “那就好,记住今天的事你没有和我说,我也没有听到知道吗?”郑煌说道。

    身为林子轩的侍卫,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聪明,所以他很快就领会了郑煌的意思,主公的**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

    这位侍卫在郑煌这句话出口之后就后悔了,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已经上了贼船了。所以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委屈点点头应道,不过他也打定了主意,以后不管谁问都不能泄露主公的行踪。

    在这个侍卫的目光中,郑煌返回了厅中。刚一进到大厅,就看到那几个新罗花郎们已经聚到了一起,正在商量什么,一脸焦急的样子。

    他走过去,跟几个人打了个招呼,然后道:“你们公主正和我家主公商议要事呢,估计还要一会时间,大主公让我过来和你们说一声,省得你们着急。”几位年青的花郎面面相觑,这大晚上的,居然还商谈要事。

    什么样的大事要晚上谈呀!

    他们那里知道,二人谈得是人生大事,关乎人类幸福的大事。

    这一夜,林子轩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温柔乡,英雄冢。

    整个晚上他就没有再踏出过小楼,先是听着金胜曼讲了大半夜的新罗的故事。最后两个头一次发生了亲密关系的男女,都控制不住自己,结果到了最后,梅开二度,甚至是梅开三度。

    要不是金胜曼是头一次,以林子轩这从小在水中锻炼出来的大隋猛将的体质,不说什么一夜七次郎,做个五次郎是绝对没问题的。特别是这一夜来,金胜曼公主不但初次破瓜,还在林子轩这个过来人的调教下,还知道了什么叫观音坐莲,什么叫老树盘根,什么叫老汉推车……,总之以前自己只听过,没有尝试过的招式,林子轩几乎都尝试了一边。

    怪不得有人说为伊销的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样的美人在怀,又有哪个能控制的住。一直到了快天明的时候,两个人才终于渐渐相拥睡去。

    他们这一夜欢娱过后,睡的那是一个踏实,直到天光大亮时都不曾起来。可是辽东城中,这一夜不曾入眠的却有很多。

    城中新罗人居住的大宅之中,六位花郎和源花飞云郎,也是整整等了一夜,也没有等回公主的身影。在郑煌的在三暗示之下,他们都已经隐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只是除了无奈外,七人也不知道该要如何反应

    除了他们,剩下的就是林胜带着的近卫军同样一夜未眠!(未完待续)

第一九七章 黑暗时代的到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基本是自秦以来,所有造反者的造反时必喊的一个口号。这个口号由陈胜、吴广而起,但并没有随着他们的失败而消失,反之还影响着所有心怀不甘的后来者。在秦以后的接下来的上千年时间里,很多人喊过这句口号,只不过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而已。

    而现在,大隋朝同时喊出这个口号的两个人中,元寿已经死了,剩下的那个杨玄感虽然逃进了伏牛山中,但是此时的他在朝廷大军的威压下,已经是已经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

    如果说几个月以前的杨玄感还是一个意气风发,差一点就推翻了杨氏江山的枭雄的话,现在的他完全可以用丧家之犬来形容。

    想当初他拥兵十几万,威逼洛阳,那是何等的嚣张,可是现在身边除了几个至亲的人之外,也就只有几百残兵败将而已。

    杨玄感造反时,以蒲山郡公李密为谋主,以大将军李子雄主帅,声势甚至比在关中起事拥有蜀王杨秀这个傀儡的元氏还要强盛几分。在这样的声势下,符合从贼者不计其数,这些从贼者有的是心怀野心,想着拥从龙之功,好在新朝谋一富贵,有的是没落贵族,不甘于没落于隋朝,所以反了。

    但更多的还是那些无知的升斗小民,乱世当中,这些人不过是一根墙头的革。大风吹往哪边,他们只能无奈的跟着摆往哪边,为的不过是能在刀下多活几日,能有口饭吃。

    不得不说元杨二人的谋逆时机挑的不错。正是举国之兵征讨高丽之时,国内又因杨广不恤民力强修大运河,征召百万民夫前往高丽弄得国内民众不堪重负,民怨沸腾之时。

    如果他一开始听取李密的建议,和元家合伙攻下关中或者北出河北将杨广的回朝之路掐断。他说不定就真的有可能替代杨氏坐拥天下,最起码也可以成为一方诸侯。只可惜,他选择了下策,那就是攻取洛阳。

    虽然他他拥兵十几万,战将数十员,连大隋诸多贵族也已经投靠了他。可是他太低估洛阳的城防了,也太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了,最后只能自洛阳城下饮恨撤兵。

    在得知杨玄感谋反,尤其是林子轩分析杨玄感有可能封锁他们回家的路之后,杨广虽然表面上表现的无所谓。其实早就惊慌失措,所以再将辽东托付给林子轩之后,他就率领主力大军快速回师,为此不惜将大量的粮食以及器械和民夫全部留在辽东。

    最终,他安全的回到了洛阳,回到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从辽东回到右北平的时候,他就命令大将军宇文化及、杨义臣和屈突通三人统率十几万精锐铁骑,分两路前往平叛。而且在杨广的严令下。东都附近的各个留守的大将在樊子盖的率领下,也都带着或多或少的兵马进京勤王,其目的无外乎将杨玄感及元寿二逆消灭在萌芽之中。趁机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在感到攻取洛阳的希望不大之后,杨玄感召集麾下各大将密议。最终决定西进关中,驱逐元氏,占据关中拥四险之地以抗朝廷。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可是他却忽略了朝廷早就已经派了李渊为弘化留守,节制关右、陇西一十三郡。虽然杨玄感等人看不起李渊的为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身为关陇贵族之一的超级门阀。李氏在关陇贵族中的地位,所以他们即便这个时候去了。也不过是自投罗网而已。

    所以尽管知道这个计划的风险很大,但是在别无他去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赌上这一把。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战略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天下的归属还真有可能会形成特定的变化,因为它的可操作性确实很强!倘若杨玄感退出洛阳,在洛阳守军或者杨广回师的大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顺利拿下潼关、逼近长安,能不能夺取天下不好说,但至少不会败的那么快、那么彻底。最起码也能够和元氏合二为一,形成威胁朝廷的巨大的力量。

    不过,要想完美的执行这个战略,就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快,二是阴!快,则可以甩开朝廷军队,快速行军:二,则可以短时间内在朝廷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夺取潼关。这样就能够立马关中,凭借四险之地傲视天下。所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

    只可惜,他的计策是好的,可是他却太低估朝廷对他们的打击力度了,他也太低估他们反叛对朝廷的影响。

    他们早得到朝廷主力回师的消息之后,就立马开始组织撤军。这在其间身为谋主的李密走了,被杨玄感信任的姓韦的的谋士也看到他大势已去,也跑了。可以说此时的杨玄感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尽管手下的人纷纷逃窜,但是杨玄感依旧不管不顾的向关中挺近,只可惜当他们到达弦农的时候。杨玄感听说当地的太守为了响应朝廷的号召,不但将他们的家给烧了,甚至还将他们家的祖坟给刨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怒气大发的杨玄感不顾众人的劝慰,挥兵围攻弘农郡,连攻三天,城还没下,宇文化及、杨义臣二人统帅的铁骑却已经追上来了。

    宇文化及、杨义臣二人虽然比不上杨素那样世间称颂的名将,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带了半辈子兵的老将了。

    手下的骑兵又全都是杨广直接指挥的内军禁卫,十几万刚刚从高丽回来的精锐士兵对上一群由刚洗脚上岸的农民们组成的造反军,这结果可想而知。一通砍瓜切菜,和历史上所有的失败的造反的前辈一样,杨玄感的十余万人马一朝而散,被杀的哭爹喊娘,最后混乱中,杨玄感等人仅带着百余骑被他的侄子所救。脱离了战场,消失于茫茫的伏牛山中。

    尽管他们已经脱离了战场,但是他们仍旧处于朝廷大军的包围之中。

    在朝廷的围追堵截之下,尽管他们屡次逃脱朝廷的抓捕,但是他们的日子却越加的不好过。在进入伏牛山以前。杨玄感手下的士兵怎么着也有千余人,可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朝廷的封锁,他手下的人已经不足百人了。其中大部分人在朝廷的威压下选择了投降,尽管他们很多人都知道投降了朝廷未必会有好日子过,但是最起码还有希望,可是跟着杨玄感继续混下去的话。却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

    站在一条无名的河畔,这位大隋除了皇家之外最富贵的豪门公子,此时已经是满头的散发,一身的泥水。他抬起头来,无声的看着秋日里的白云。还有那一只孤独飞行的大雁,凉风嗖嗖的划过他的脸庞、吹散了他的头发!

    几个月前,他还是意气风发,向往着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坐上洛阳城的那把宝座,可是现在他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自从自己被自己的侄子所救带进伏牛山伺机而动之后,朝廷任命杨智积为五郡招讨大使,目的就是让要结束各郡之间的各扫门前雪的状态。将伏牛山周边的县市牢牢的团结起来,这样才能起到将杨玄感所率领的叛军牢牢的困在伏牛山之中。

    在朝廷日益加大的长达月余的搜捕之后,此时的杨玄感已经是万念俱灰。他静静的站在一处山岗上,看着远处树林中正在向自己走进的朝廷兵马。他知道在朝廷这么大规模的搜捕之下,他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逃不了了,所以转头对身边的最后一人,也就是他的族弟杨积善道:“现在大业已经失败,为了避免族人因为而受什么灾难。也避免我族中子弟因我而付出什么不好的代价,还请贤弟将我处死。只有这样我杨氏一族才能保全,而也使我避免受人侮辱。所以还请汝让我之人头取下!”

    尽管很悲痛,但是为了杨氏一族的生命安全,也为了杨氏族人能够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杨积善不得压抑着自己的苦闷,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悲痛,拔出横刀闭上了眼睛,然后用力砍了下去!就这样一颗大好的头颅滚在了草地上,在这个弱肉强食,在这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年代,杨积善的态度是那么的悲凉,是那么的无助。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大隋依旧固若金汤,如果不是朝廷横插一手的话,现在的朝廷根本就不会如此的被动。

    当然,在杨玄感被杀的那一可,除了草地中几只不知名的虫子外,再没有人见证他最后的时刻。隋着头颅的落地,大隋最大的一场叛乱,宣告终结。

    杨玄感虽然死了,可杨广却没有打算这事就这么完了。

    当日杨广得到东都急报之后率领数十万文军,紧随着宇文化及前锋大军的后面挺进中原。在北平郡稍事休息之后,到达涿郡,又一路到了河间郡的时间,

    当他快到达洛阳城的时候,洛阳已经将他坐上货车后的亲身体验详详细细的告诉了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