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310章

隋唐之谋国-第310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族北方的兵马全都丧失,可以说是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眼下渊太怯已经感受到了来自高丽王和其他贵族对己方的危机,如果他不能通过这次和谈,把渊氏的部族人口和兵马换回来,那么等到有南方支持的高丽王高元重新集大权于一身的时候,那么等着他们渊氏一族的将是家破人亡。甚至在大隋兵临平壤城下的时候,高元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有很大的可能将渊氏一族当做替死鬼推出去以平息隋军的愤怒。毕竟大隋发兵攻打高丽的名义就是高丽王不识抬举,不敬大隋。而此时在高丽当政的就是渊太怯,而高元众所周知就是一个傀儡王室。

    “郑大人,这是我来之前。我家族长亲拟的和谈提议,你看下。”渊太齐直接递上了一张纸。

    渊太怯的和议条件倒很简单,隋国和高丽以辽河为界。隋军兵马全部退过辽河。另外隋军释放所有被俘虏的高丽人,而高丽则归还他们手中的五万被俘虏的隋军将士。

    抖了抖手中的纸张,郑煌都不由的气乐了:“渊大人,这就是你们大冢宰的和议条件?你们当我们是三岁小孩,还是觉得你们高丽天下无敌无所顾忌,还是因为我们大隋真的怕了你们?你们要明白,刚刚打了大败仗。战死了二十多万兵马的是高丽,不是我们。我们大隋如今已经据我大粱河以西所有土地,麻烦你们在提条件前。也先用点脑子,如果你们就这样的诚意,我看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和谈的了。大家这就各自回城,点齐兵马。兵对兵。将对将,好好的决一死战。”

    说完郑煌起身一甩袖子,就要离开。

    渊太齐哪肯就这样,忙起身拉住郑煌的袖子,低声道:“郑大人,和谈和谈,总得谈了才行。如果大隋对这个条件不满意,可以再重新谈。本人代表大冢宰,全权做主。”

    “既然如此。那好,我家大帅的条件是两家休兵,从此以鸭绿水为界,互不侵犯。高丽必须释放所有被俘虏的隋军将士,并且得将平壤城外的隋军将士尸骨垒起的京观拆除,所有尸骨必须好好的收敛,送回我军。并且,高丽国王高元,必须上表向我大隋天子表示臣服,以后称臣纳贡,世代不绝。做为回报,我大隋愿意释放包括渊氏一族在内的所有被我军俘虏的高丽将士,并且以后只要高丽臣服一天,就一天不再起兵攻打高丽,两家从此世代友好。”

    郑煌的条件一说出来,那渊太齐的脸色一下子完全黑了。比之刚才郑煌的样子更加难看,隋军开出的这个条件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和谈条件,直接称之为他们高丽的投降条件还差不多。

    按照这个条件说的,等于高丽就要放弃掉整个大粱水以西的广袤领土。基本上就等于一半的高丽要割让给隋朝,这其中可是包括了辽东城、新城等两百多个大小山城,近百万的子民。不但如此,他们还得释放所有的隋军俘虏,还得上表称臣纳贡,这根本就是一个让高丽投降的条件。这样的条件,根本不会有任何人同意,只要是一个高丽人,就绝对不会同意这样的和谈条件。

    强自克制着要愤而离开的冲动,渊太齐咬牙切齿的道:“郑大人,这就是你们的诚意吗?如果你不是来戏耍我的,那么你们就应当拿出真正的和谈条件来,而不是开这样的玩笑。”

    郑煌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道:“既然渊大人对这个条件不满,那我们就重新开始商议这个和谈条件吧,不过,有件事情要先说在前头,在和谈期间,如果你们高丽人敢打破现在的局势,对我们用兵的话,那么就别怪我们不客气,到时我们会第一时间用数万渊氏族人的鲜血祭旗!”

    ……

    “竖子,安敢欺我。”

    渊太怯在接到从辽东回来的渊太齐的报告之后,大声的怒骂道:“等我整好兵马,一定要洗此屈辱。”

    在渊太怯的心里,他此次派渊太齐去与隋军谈判,其目的就是为了稳住隋军,好让他有充足的时间说服国内的国王和其他的贵族家族,可是还没等他说服他们呢?经过半个月的谈判,渊太齐将隋军的条件带了回来,这又怎么能够让渊太怯不生气呢?

    其实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先稳住隋人,把部族的子弟和族人给交换回来。只要等人换回来了,那么到时高丽马上北上攻打隋军,把隋人赶回辽河西岸去。攻打隋人的计划本就是他提出来的,整个高丽朝中所有贵族大臣们都一致同意的。所有人都明白,如果在明年之前不能夺回辽河一线,那么高丽灭亡就在不远处。

    而现在,他渊太怯为了能先把族人换回来,一边在暗中拖慢调动兵马,一边却在和隋人秘密和谈。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这些该死的隋人,却无比的麻烦。

    谈了这么长时间,对每一个条件都要斤斤计较。而他们本身提出的条件却又苛刻无比。以致于双方谈了半个多月,到如今,他们也只换回了三十来个部族旁系子弟。另加百来个老弱妇孺。让他最在意的儿子渊盖苏文和弟弟渊盖铜这两位领兵大将,隋军却死死的握在手中,不肯换回来。

    按这样的速度,再谈上半年都不一定能全部达成一致,把儿子换回来。可是如今整个高丽上下已经疯了一样,各部族领主大臣们,已经全都达成了一致。不管自己怎么表示要求他们克制,他们就像铁了心似的,叫嚷着要发大兵北上。收复辽河以西的所有领土。

    他明白这些人叫的如此响的原因,他们已经搞清楚了辽东的局势。他甚至更明白,这些人的背后肯定有高元的人在推波助澜。

    而且这些叫嚷着厉害的人,给出了一个他无法反驳的理由。那就是隋朝的主力大军已经回师中原平叛了。

    隋国皇帝杨广早在一个多月前已经带着几十万大军回到了中原。留守辽东的是一位新崛起的隋将林子轩,所统兵马不过只有几万余人,其余的全都是群民夫。

    了解这一点之后,所有的高丽人现在都急着北上,急着要去赶走那支隋军,然后重新瓜分整个辽东的势力分布。

    可是别人能这样做,偏偏他渊太怯不能这样做。那些该死的隋军手上有他渊氏一族的大半族人和他的儿子弟弟。如果他们现在北上了,那么隋军恼羞成怒了。必然要杀了他的族人和儿子。投鼠忌器,他现在只能小着心和隋人慢慢应对。其它的什么要求他都愿意答应,只要能把儿子弟弟及部族的族人和兵马换回来就行。

    发泄了一通之后的渊太怯,对一直站在那里的渊太齐信使轻声道:“还是我先前说的那些,不管隋军提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他们,关健是把族人先交换回来。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先想办法把盖苏文和盖铜两人交换回来了。我再给他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朝中大臣贵族们都在叫嚣着要早日北上。按现在的情况,最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军队就能准备的差不多了。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隋人纠缠了,为了表示诚意,先把我们手中的剩下的一万隋军俘虏拿去交换苏文和盖铜回来,最低限度,你们也得在一个月之内把苏文给我换回来。”满地狼籍之中,一头花白头发的渊太怯咬牙切齿的说道。为了能换回最有本事的嫡长子,渊盖铜已经冷血的表示在关健时刻可以放弃掉所有其它人。

    “在隋军手中的不只是大少爷还有大小姐。”渊太齐看着渊太怯那沮丧的样子,终于将自己在辽东得到的一些消息告诉了他。

    “盖玲珑,她是不是死在隋国了吗?”渊太怯问道。

    “没有,那是隋军放出的假消息。现在大小姐就在他们的手上,而且他们还让我亲眼看到过,所以我才能这么肯定。”渊太齐说道。

    “看来咱们以前收到的关于中原的消息都是假的。”渊太怯很快就明白随着渊盖玲珑的被抓,他们渊家的情报组织肯定被毁了。

    “那咱们是不是接受他们的条件。”渊太齐道。

    “现在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咱们经营多年的情报组织被人家给破获了,而且咱们还懵然不知,这代表什么?这代表人家已经彻底的掌握了这个组织,咱们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没有秘密的,咱们所有的一切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不接受,那么等着咱们将是彻底灭亡。”渊太怯消沉的说道。

    “那高元那里,怎么办?”

    “我去见他,我会告诉他我年纪大了,想回家休息休息了。另外我还会向他建议向隋朝称臣纳贡。”渊太怯苦笑一声道。

    “那高元会答应吗?”

    “会的,我会将所有的一切都告诉他。我相信他会做出正确选择的。”渊太怯意气消沉的说道,“更何况这个黑锅是由我来背,他没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老爷,这样一来,你可就太……”渊太齐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渊太怯明白他的意思,他会因为背了这个黑锅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我没有选择。我必须让我的儿子回来,只有他回来,我们渊氏一族才有重新发达的希望,我相信他能够做的比我好。他是我们渊氏一族的希望。”渊盖苏文说道,“大隋有句俗话,退,往往是为了向前进一大步。”、

    “老爷……”渊太齐哽咽道。

    “我只是没有想到,我的女儿居然成了压倒咱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渊太怯大叹一声道。

    几天之后,三万已经做了一年奴隶的隋军俘虏被分批秘密送到了大粱水边。

    不过任渊太齐巧舌如簧,费尽了唇舌,隋军最后在考虑了数天之后,结果只同意用渊盖铜和两千渊族妇女孩子交换。郑煌表示,如果高丽要换回渊盖苏文、渊盖玲珑以及其余的兵马,那么就必须将其余剩下的数万隋军俘虏一起交换。

    对于隋军来说,虽然他们是真的想着和谈,可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和谈会这么顺利。

    现在,通过半个月的谈判,换回了一万多的俘虏,这样的结果,对于林子轩等人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第一九三章 月下() 
时间渐渐走进了秋季,这个季节在中原各地可能正是赏秋作诗、游玩、收获的季节。可是在辽东,这里已经变得有些寒冷了。时间如果在过上十天半个月,恐怕就要下雪了。到时候整个辽东就会变得天寒地冻,所有的战事都必须停下来。

    为了防患于未然,林子轩下令让那些被俘获的高丽女俘虏们,开始加班加点的赶制冬衣夹袄,以备在冬季来领的时候,辽东的十多万隋军和几十万民夫工匠,能够穿上暖和的衣服。

    虽然这个时代棉花还只是一种供人观赏的花朵,还没有大规模的传入中原,就更没有人将其纺织成棉布了。但是现在的辽东物资充足,虽然没有棉花但是却有充足的布匹,将这些布匹制成厚达数层的夹袄罩衣,倒也能足够抵挡这辽东的严寒。

    今日一大早,全城都已经得到了大将军林子轩的命令,全军整装,出城列阵迎接那些刚被交换回来的隋军弟兄们。

    探察情况的人,飞马向林子轩冲来,对着林子轩说道:“主公,前去接人的侍卫亲军和虎豹骑的弟兄们,已经护卫着他们回来了。”

    林子轩一声令下,留守辽东城的几万将士,以及城中二十多万民夫在辽东城南一字排开了数百个方阵。阵阵萧瑟的北风之中,远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