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234章

隋唐之谋国-第234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建武一双眼睛没有焦点的看着前方,不甘的道:“辽东乃是我们高丽的国门,此是第一道天险。自我们从汉朝手中夺下此城后,我们就一直以此为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有了此城,我们才能让中原人次次无功而返,拿我们毫无办法。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拖下去,到时他们百万大军在这里,连后勤粮草都不能保证,只能退兵。现在我们放弃,无疑就给了隋人一个以后进攻我们的桥头堡,这将后患无穷。”(未完待续)

第一二四章 城破() 
ps:再次厚脸求票

    听完高建武的话后,高明立马跪倒在他的面前,泣声道:“王爷,辽东城重要,谁都知道。可是辽东城是死的,我们人是活的啊。辽东城再重要,也比不过王爷您重要。如今辽东城已经到了极限,将士们最多还能坚守住今天。王爷,是该到下决定的时候了。难道您真要与城俱亡,做此无意义的事情吗?”

    看着高建武那充满不甘的眼神,高明哀求道:“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完全可以将隋军拖到冬季去,这辽东不比中原,一到冬季那就是大雪封山,只有到明年的三月隋军才能再次进军。到时隋军肯定要退兵的,没有了数量上的优势,这些隋军又怎么可能会是我们的对手。现在我们先把辽东城让给隋人,等到时我们再夺回来就是了。”

    高建武叹息了一声:“就怕我们把辽东城给了隋军,他们还不知足,万一他们到时不退兵,以辽东为依靠,对我们步步推进,那我们又将如何?”

    “王爷,过了八月的辽东,连我们世代居于此的高丽人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动兵。要是那时隋军真的对我们用兵,那我们依靠着各个坚固的山城,一定能让隋军大败而归。而且有一事王爷不要忘记了,虽然如今的国王陛下是王爷的哥哥,可是朝中的那些贵族们却把持着朝政啊。王爷如今手中的军队,就是对国王的最大支持。要是王爷在此玉碎,那国王陛下还将依靠于谁呢?”高明道。

    高丽的虽然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如今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但是五百年的王朝。国内的贵族们也是掌握了大部份的权利。他们不但把持各地的政权,而且每个贵族都拥有着私兵。高建武想到这,不由得犹豫起来,高元虽然是国王,可是手中的军队却没多少。忠于陛下的最精锐的军队除了留守平壤的近卫外,如今全在他的手中。如果这些忠于国王的军队都丧失在辽东城,到时谁还能保证那些贵族们还继续效忠于国王。

    虽然他心里想着念着的是他的哥哥,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却在盼着他死,盼着他永远回不到平壤城。国王高元的心思,高建武不知道。可是作为高建武的心腹高明却很清楚,所有他绝对不能让高建武死在这里。尽管高明已经明着暗着提醒了他很多回,但是高建武从来不相信他的话,甚至还有好几次差点就杀了他。

    这次他之所以强烈的要求高建武离开辽东城,除了担心隋军势大不能受之外。还有就是他已经得到准确的消息,国王高元已经派了杀手到了辽东城。如果高建武死在辽东的话,他们就不会出手,如果高建武还活着的话,他们就立马动手,绝对不能让高建武活着回到辽东。

    这些杀手在辽东城的一举一动高明都知道的很清楚,所以他才要劝着高建武尽快的离开辽东。这些杀手现在之所以没有杀高建武,是因为辽东城还需要高建武来守。一旦等到辽东城破。那么等着他们的不是隋军的明刀就是这些杀手的暗箭。作为高建武的心腹,他绝对不能让高建武有事。高建武如果活着他的荣华富贵就跑不了,可是一旦高建武死了。那么等着他的就只有死亡。所以他一定要保住高建武的命,抱住他的命也就等于保住他自己的命。

    有人要问了,这个高明既然知道那些杀手的身份,那么他完全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吗?如果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高明之所以不能这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也是那群杀手的一员,否则他怎么会对杀手的行踪了解的那么透彻呢?

    高明虽然是杀手的中的一员。可是他对高建武是非常敬佩的,也知道只有高建武才能挡住隋军的攻击。所以他才不愿意杀了他,使得高丽损失一员大将。而且他和高建武接触的越久。他越是被高建武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所以他不愿意高建武死在自己哥哥的手上。

    听完高明的话后,高建武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放弃辽东城,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但如今,他却不得不如此做。就像高明所说的,自己如果死了,国内的那些贵族们还不都得翻了天呀!自己哥哥的王位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稳当了。

    好半天后,他睁开眼睛,眼中满是坚忍的道:“高明,你马上抽调三千最精锐的骑兵,让他们现在开始休息。再准备好一万匹马,给战马也都喂好。另外,你再将城中的各个粮仓、军械武库给堆上柴草,等到晚上我们一突围,立刻让断后的人将所有的粮草物资都给烧毁,既然我们不得不把辽东城先交给隋人代管。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得到一粒粮食,就连一根马草也不要给隋人留下。”

    高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色:“王爷,您尽管放心,我保证让隋军得不到一粒粮食。要不我们到时干脆将整个辽东城给烧了,一瓦一木也不要留给隋军,让他们得一座灰烬之城。得不到粮草补充,隋人就算得到辽东城,也不能安心南下了。”

    辽东城中此时还有所有附近迁入城中的百姓,加上城中原本的百姓如今城中一共还有着近十五万的平民,是高丽在辽东的最大一个城池,也是百姓最多的一个城池。辽东一城就占了高丽近二十分之一的百姓。

    如果真如高明所说的,将整个辽东城烧毁的话,那城里的百姓将要遭受到灭顶之灾了。这火一起,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丢掉性命呀!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高明这个人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

    高建武也被高明的这个提议吓了一大跳,可是仔细想想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最后仍然咬了咬牙道:“好。就按你说的办,等到我们一出城,马上将辽东城都烧了,到时大开四门,让百姓们自己逃命去吧!逃了的话。是他们运气好,逃不了就只能怪他们没运气么。这些百姓要怪就去怪隋人吧!如果不是隋人肆意的发动战争,他们也不会无家可归的。”

    “是,王爷,那我马上就去安排准备,你在城头多加小心。”

    高明跑下了城墙。他下去没一会,城头上的高丽士兵大叫道:“举盾,举盾,快举盾隋军的弓箭手又要射箭了。”

    听着那叫声,城头上歪着躺着的所有高丽士兵马上又都在各自将领的呼喝下。到处找盾牌摭挡,各种大盾小盾,门板、桌面都用上了,实在找不到的士卒们就扯过城头上还没有来的及丢下去的尸体摭挡。

    对于隋军的弓箭,这些人可是印像深刻,那万箭齐发的阵势和威力太吓人了。每一次万箭齐发的那一盏茶的时间里,哪怕是他们躲的再好,也一样会有大量的士卒淹没在这箭雨之中。

    好在交战这么半天。所有的高丽士卒们也摸到了一点规律。隋人的箭雨虽然厉害,但是每一次却只会最多射个十来波就会停止,然后就是那些在箭雨掩护下又冲到了城墙下的步卒和各种器械了。

    万箭齐发下。伴随着高丽守军的惨叫和嚎叫,隋军休息了一阵的士卒再次开始攻城。虽然攻了一上午,也没有拿下辽东城,但是隋军的这些经验丰富的将士们知道,高丽人已经快要不行了。

    之前他们要想冲上城头,十架云梯也不一定有一架上的士卒最终冲上城头。但是在上午的休兵之前,他们已经在短时间内数次冲上了城头。而且冲上城头他们才发现。城墙之上到处都是那结胡乱披着铠甲、拿着武器的民壮猎户一类的,正规的高丽守军反而是少数了。

    要不是最后大阵中传来鸣金之声。他们相信此时他们都已经拿下了辽东城了。前线的士卒们只当是皇帝体恤将士,不忍伤亡太大。但是依然列阵在一侧的幽州军将领们却明白皇帝的意思,虽然步军的士卒一度攻上城墙,但是高丽还没有垮掉,现在这样冲完全是拿命却填。

    在辽东城下不远处,就是皇帝杨广的御营,对于这次攻击杨广可以说是十分的有信心,完全拒绝了那些大臣们的劝说,直接坐阵中军。要不是大臣们的拼命劝说,他本来是打算直接到城下观战的。

    虽然离辽东城还有着十里地,那些被死死围困在城中的高丽人也不可能出城来攻击皇帝陛下,但是皇帝身边的天子六军却是异常认真,围绕着杨广的天子大旗,里里外外数围了近百层。

    而在这些最精锐的将士们的拱卫之中,是一座巨大的木制行宫,虽然偏处于辽东敌国境内,但是杨广好奢华的习惯没有半点改变。一来到这,他就让军中的众多军匠加紧制造这木制的行宫,这也是为了能移动方便,甚至能在战场上临高观战。

    此时杨广就站在这木制行宫的最高处,整个木制行宫耗费了近万工匠打造,虽然是木制,但在刷上漆后,却富丽堂皇,和真正的宫殿也不差多让。

    高达九层的观战台,就是特意为杨广观战用的。此时杨广端坐于一张玉榻之上,一旁诸多美貌宫女嫔妃侍坐两旁。而此时杨广也不是寂寞独享,在他的身后,除了一众没领兵的文武大臣外,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嘉宾。

    要不是这楼阁造的极大,也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多的贵宾,此时在杨广的左右有一百多位贵宾,却是杨广邀请而来的各个隋朝藩属使臣和小国国王。去年第一次伐高丽,丧师败绩,杨广很下不来台。这次他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耀武的机会。在所有的藩臣属国之中,也就只有东西突厥的没有派人来。对于这两家没有派人来,杨广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是很不高兴的。

    周边的一众小国国王、使臣、可汗等一上午也是看的十分过瘾,四五十万人的攻城战啊,特别是隋军那整齐的大军阵列,那数十万箭支齐发的遮天蔽日。那各种他们以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型攻城器械,真是让他们看的大开眼界,热血沸腾啊。

    一边看着城头大军喋血激战,一边却有着众多美貌歌姬陪酒。还有美貌宫女弹唱跳舞。喝着醉人的美酒,听着糜糜之音,再看着那数十万的大军热血拼杀,这不禁让这些偏处于各地的使臣、国王、可汗们羡慕不已。这才是中原繁盛啊,这才是中原之主啊。

    此时来自林邑的使臣端着美酒,捋着胡须道:“陛下的军队真是威武雄壮呀!我林邑地寡民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呀!”

    一个来自西域小国的国王对于林邑使臣的谄媚十分的不屑,他道:“陛下的军队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呀!就算草原最强盛的民族也没有这么厉害的兵势。”说道这儿,语气一转道,“只是可惜啊。刚才那些中原健儿们差一点就拿下西城头了,就差一点啊。要是陛下再等等,说不定我们一会就能在辽东城中饮酒庆祝了。”

    杨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