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194章

隋唐之谋国-第194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说道。他当然不用惭愧,因为就算没有他林子轩,李靖照样是被后人记住的历史人物。

    “哈哈,早就听闻林子轩少年英雄,胸怀大志,今日一见果然不错。”李靖大笑道。

    “承蒙李先生赞誉。”林子轩抱拳说道,本文来源:,“不知先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上我的。”

    “从你在草原上的第一战我就已经注意到你了,敢用一万大军对抗十五万大军,只凭这份胆识就足以令人敬佩,而且很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要是我站在你的位置上,我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事实是我做不到。”李靖说道。

    “能得先生这份赞誉,林子轩此生足矣。”林子轩笑道。

    这句话他倒是没有说错,他很真的很高兴,要知道眼前这位可是与卫青、霍去病、李牧等名将公称于世的世之名将呀!而他们的功绩都体现在一个地方,那就是抵抗外族侵略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能够得到这样一位人物的称赞,林子轩怎么会不高兴呢?。…。

    “先生,我幽州现缺一位司马,不知先生能否屈就。”虽然这个李靖和自己印象中有些不同,甚至还有些功利之心,但他的本事林子轩还是相信的,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

    “将军,就凭三两句话就能吧这个重要的职位给我,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李靖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对于别人,我或许会考虑一下,但是对于先生,我还是相信的。”林子轩看着李靖的眼睛真诚的说道,“就凭先生刚刚那句话,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没有错。”

    “那不知我到幽州之后要负责什么?”李靖问道。他不问不行呀!因为这涉及到他以后的权利问题。

    “你当前的阶段就是练兵,帮我训练出一只所向披靡的军队。”说到这儿,林子轩又说道。“开春之后我就要陪同圣上征讨高丽,到时候幽州的军权我会全权交给先生。”

    听到林子轩这么说,李靖心中十分感动。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光是这份心意就足够他感动了。

    不光他吓了一跳,就连自从进来之后除了给他们二人互相做过介绍之后就一直没有说话的杜如晦都吓了一跳,他想出言阻止,可是看到林子轩那郑重的表情,看着李靖那感激的神色,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因为他相信林子轩这么做肯定会有他自己的理由的。。…。

    “属下李靖,拜见主公。”李靖在林子轩面前,最终选择臣服。

    他相信林子轩绝对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因为要想成就大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信于人。当然让他真正臣服的一点就是林子轩的胸襟,只凭三言两语就能够将所有的军权交给自己的人,这样的胸襟和气度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只有拥有这样胸襟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对于李靖这样的绝世人才。林子轩可不想错过。现在李靖的官职很低,四十多岁却是一个马邑郡丞,官居从五品,属于中级小官,虽然李靖在京城声名卓著,但他的官却升不上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和杨素关系太密。他曾为杨素幕僚,进了吏部的黑名单。而且是在马邑这样的边关四战之地。地处偏僻,生活艰苦。要不然他就不会主动通过杜如晦来见自己,林子轩相信只要自己对他代之以诚,他肯定也会以诚待自己。…。

    如果林子轩能让李靖带兵的话,

    相信这个痴迷于兵法的未来大帅,肯定会有些心动。自己手上现在能够带兵的人没有几个,真正能独挡一面的帅才就更没有了。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能求,而他林子轩对于李靖这样的帅才怎么能放过呢?。…。

    要知道整个隋末唐初时期,真正称得上是帅才的也就只有李靖和徐世蹟,相对来说眼前这个的本事比那个还大,而且那个现在应该就在瓦岗寨中还没有崭露头角呢?

    告别了李靖,在回去的路上,杜如晦问道:“主公,虽然他是我推荐的,本文来源:,但是他真的有这么大本事值得你这么相信他。”

    林子轩看着杜如晦心道:我怎么可能告诉你,我是从后世知道他的本事的。所以他只能找个借口道:“直觉,就像我当初见你和玄龄一样。这种直觉很奇妙,但是往往很重要。”

    “这……”杜如晦没有想到林子轩居然给出这样的一个答复,这让他还说什么呀!毕竟他和房玄龄就是前车之鉴,而且当时他们二人还没有和林子轩见面呢?他只凭自己二人的三言两语就能知道自己二人有本事,而且自己二人一到他的门下就被充分信任,这种信任使得他们的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这种信任如果不是神灵指引的话,那么也就只能解释为直觉了。就像他所说的直觉这个东西很奇妙,但是很重要。。…。

    “克明,你以为大隋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谁?”林子轩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光滑的街道问道。

    杜如晦一怔,他没有料到林子轩会问这句话,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他很清楚,所以考虑都没有考虑便道:“关陇贵族。”

    “为何关陇贵族是大隋最大的威胁,克明知道吗?”。

    杜如晦点点头,他仰头望着屋顶,缓缓道:“其实根子还在六镇兵变上,当初关陇安置了武川镇的士兵,北魏末年六镇军队再次造反,天下大乱,六镇军队分属尔朱荣和贺拔岳,为北朝最大两股军阀,永熙三年初,关陇武川军首领贺拔岳被谋杀,他的军队群龙无首,几名部将都想做首领,但谁也不服谁,最后达成共识,迎立统万城将军宇文泰做主帅,实际宇文泰只是名义上的主帅,武川军还是分属六名大将。

    宇文泰深知这一点,他便效仿北魏初年八大夫制,册立了八柱国,他自己任其一,为全军统帅,另一个给北魏宗室元欣,这是虚号,另外六个柱国给了掌军权的六名将军,独孤信、李虎、赵贵、李弼、于谨,侯莫陈崇,六柱国下又各有两名开府将军,这就是十二大将军,,这八柱国和十二名开府将军就组成了关陇贵族。”。…。

    林子轩默默喝了一杯酒,历史自有其渊源,不懂北朝历史,就不会明白隋唐的延续,关陇贵族的强大,就在于他们一开始就是和宇文泰平起平坐,本身就是利益妥协的产物,否则,当时宇文泰只有二十九岁,他有何德何能统帅天下有名的强军武川军。

    宇文泰的府兵制改革,不过是恢复了北魏建国之初的军事氏族部落制,所有的士兵都跟随主人姓,将原本已经汉化的兵户制度重新胡化。

    如果用一种通俗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个后世的世袭董事会,由八个大董事和十二个小董事组成,宇文泰不过是第一任董事长,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出任第二任董事长,公司空前扩大,董事长当上了周武帝,但就是这个第二任董事长想改变规则,想把氏族府兵制改成君主府兵制,夺取其他董事的兵权,结果董事们集体哗变,推翻了宇文董事长,推举出新的董事长,这就是杨坚,公司名也由北周改为隋。…。

    只是杨董事长更有魄力,

    上任六年后,便解散了董事会,所有的董事都变为高管,虽然董事会不存在,但隋氏公司的资金、人脉依然捏在董事们的手中,而第二任董事长杨广更狠,想把所有的董事高管全部赶出公司,并把他们的根彻底挖掉。。…。

    董事们的根就在军队,本文来源:,当年宇文泰的利益妥协,所推行的氏族府兵制,那就是董事们最初投下的资本金,而高丽之战就是为了彻底消灭这些原始资本,如此,董事们能容忍吗?

    所以杨董事长又被董事们推翻,选举出李董事长,公司名又由隋改成唐,唐初,首任李董事长全面恢复了董事们的地位,继任的李董事长虽然也打算解散董事会,但是却只能慢慢的来,否则一旦引起变过他们李家就会想杨家一样被推翻。一直到几十年后,一个强硬的女董事长的横空出世,才再一次解散了董事会。

    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各种利益不断分化、妥协和整合过程,周而复始。

    林子轩叹了一口气道:“克明有没有感觉到大隋又在重走北周的老路?”

    杜如晦点了点头,叹道:“圣上太性急了,不过这也难怪,圣上子嗣单薄,三个儿子一死、一废、一幼,孙子都一样年幼,他是怕孙子年幼,镇不住关陇贵族,隋朝最后被关陇贵族们所篡,所以他才急于在自己手中彻底废掉关陇贵族,但就怕他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

    林子轩明白杜如晦的意思,历史上朱元璋也是这样干的,刘邦也干过,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干,那是因为他们是开国皇帝,有着足够的威望来镇压一切。可是大隋不行,杨坚这个皇帝虽然也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但更多的却是妥协之后的产物,所以他没有朱元璋、刘邦那样的威望,既然连他都不行,就更别提他的儿子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大隋第一帅才。

    第八十八章大隋第一帅才。

    。

第八十九章 风起(一)() 
自大业二年,

    杨广下令修建大运河开始,这条运河就逐渐成了大隋的重要支柱。 。。尤其是与通济渠修通后,这条连接南北的水运大动脉便更加成了大隋王朝所瞩目的焦点,它担负着整个京城的物资供应,入秋后,从南方各郡组织的槽船,将粮食、布匹、盐、油料、木材、茶叶、绸缎、瓷器等等大宗物资运去人口稠密的北方。

    通济渠的建成不仅使物资得到流通,同时也给大量的北方农民带来了赚钱谋生的机会,由于修通济渠时死亡了大量民夫,使得通济渠沿途劳工奇缺,本文来源:,每年秋收后,便有数以十万计的北方农民涌向通济渠沿途各个码头,搬运、驾船,赚取微薄的辛苦钱,只盼望过年时,能带上几百钱返回家中。

    这些北方民夫大多是同乡以聚,一个县或者乡数百人聚在一起劳作,推举有威望的人为首领,一方面可以互相扶持,另一方面可以团结起来,防止当地人或者东家欺负。

    彭城郡的蕲县码头是通济渠一个重要的物资中转地,码头离县城还有五六里远,附近修建了占地百亩的货场,矗立着数百个大仓库,主要储存粮食和布匹。。…。

    蕲县码头上有上千名劳工,主要来自于两个地方,一个是齐郡章丘县,一个是鲁郡博城县,上千劳工都聚集在仓库附近的几个村子里,秋来冬去,已经连续两年,和当地人也相安无事。

    这天晚上,一队由十几艘平底船组成的船队偷偷从附近一处小河湾驶进了通济渠,这种平底船和漕船的外形一样,如果和真正的漕船放在一起,没有任何区别。不过这支船队还是明显有问题,一般漕船队都是数百艘船连在一起,如果是官船,会插有各郡旗号,如果是私船。则会有私人船行旗号。

    但在通济渠上。只有两支私人船队,一支叫龙家船行,一支天运船行。这两家船行各有数千艘漕运,垄断了通济渠的私人漕运,所有的商人运货必须找他们,承受高昂的运费,如果敢找其他私船运货。一旦被两家船行发现,往往就会遭受船毁货收的噩运。

    尽管两家船行极为霸道,但还是不断的有小船队冒险承运货物,进行短途运输,此时出现在蕲县水面上的这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