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集中精力练习-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被这位家长睿智的回答、全新的理念而折服。
曾几何时,父母们似乎乐于谈孩子的分数,谈上重点和名牌大学,乐于让孩子穿梭于各种特长班之间。曾几何时,父母们为孩子的大小问题,焦虑着,担忧着,烦躁着,忘记了在教育孩子之中,还有一个词叫“等待”。
一、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生命,就是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像动植物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出生时不一样,出生后一个月又不一样,三岁时和四岁时不一样,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也不一样。就拿思维来说,0~3岁是靠直观的动作思维来引导自己的活动,4岁则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5~6岁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果孩子上小学较早,他的抽象思维还非常弱,那么学起数学来就费劲得多。因为数学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活动。再比如,很多家长说,孩子做作业拖拉,动作慢,字写不快,写得歪歪扭扭。从生理上来说,有一个原因就是:写字是一种精细且持久的高难度劳动,需要手腕的精细动作达到一定水平,需要视知觉和动作协调得好。如果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不够强,没有发育到能够完全胜任写字的水平,写起来自然就吃力多了。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一点,认为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岂不委屈了孩子?再有,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坐不了多久就不能专心听课了。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会有所延长。这时有的父母总以为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好动喜闹,甚至当成了是多动症。听到太多的父母说孩子考试太粗心,不该错的会出错。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有意在犯错,而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成熟,记忆的瞬间性,注意的短暂性,思考的不周密等因素都会造成粗心。这些在成人看来低级而简单的错误,会随着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成熟和完善而自动消除。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份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所以说,既然孩子的成长有自然发展规律,那就要顺着它的“长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象农作物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一样,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它不能超越,只能等待,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
二、孩子的成长有快慢程度的不同。
同样都是成长,但不同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他们因个性气质、智力结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心理特点等的不同而决定了每个孩子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加之孩子吸收周围环境、成人施加教育影响的不同,使有的孩子发展的快些,早早地锋芒毕露;有的孩子发展得慢些,可能属于大器晚成。比如只要有语言环境,孩子迟早能学会母语,但有的孩子说话较早,有的则较晚;在小学阶段不显山露水的孩子到了中学可能一跃而起,令人刮目相看。就象运动员长跑,起点慢的不一定终点慢,终点接近胜利的也许起点慢。成长过程中只有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快与慢。比如孩子做事马虎,人际沟通的畅,情绪多变,调皮捣蛋等等,这些都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技能的娴熟,阅历的积累会逐渐克服的,现在看来的小毛病也许过两年就不成为毛病了。
所以,有些是急不来的。不要因为看到孩子3岁了还不会说完整的话,就怀疑智力是不是有问题;不要看邻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计算,就埋怨自家孩子怎么还不会;不要看到孩子上小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大脑就亮起了“红灯”:会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呀?于是四处求医问药;不看到孩子考了80多分,神经马上崩紧,急急网上求询:我的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呀!我都绝望了!
爱迪生上学才3个月就被老师责令退学,如果她的母亲也和老师一样对爱迪生失去信心和耐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发明大王;爱因斯坦4岁多还不会说话,上小学后也被认为是低能儿,但他父亲的耐心的鼓励一直推动着他不断取得进步;美国历任总统中,堪称好学的威尔逊到9岁才学会26个字母,12岁才识字;小时候的达尔文在父亲的眼里简直是游手好闲之辈,整天打鸟、玩狗,抓虫子。但最后还是放弃让孩子学医的愿望而把自己融到孩子的爱好中去。这样的例子很多。
孩子的希望不是毁在他自己的手里,而是最先毁在他父母手中——因为他父母首先失去信心了。所以,永远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要辩证地看待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成与败,要接纳眼前的现实,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之间的差别。何况这些只是相对而言的,孩子的发展也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是呈螺旋形上升的。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成长长河中的触礁现象,以信任的眼光欣赏孩子的与众不同,独特个性。相信孩子能行!就像那篇家户喻晓的《只有你能欣赏我》文中的母亲一样,用欣赏的、信任的、鼓励的、爱的眼光等待孩子成长。
三、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
个体的差异,先天的秉赋,后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间的千差万别。就象人的手指头有长短,孩子也是各有千秋。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指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智力结构和侧重点。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交际上鱼得水却不擅长写作;有的内向害羞但写起文章妙笔生花;有的唱歌会跑调但数学却很好,有的不喜欢画画偏喜欢体育运动。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是个“差生”,因为他总是调皮捣蛋,他的老师训斥他:“咱这个班里,最没出息的就是你!”郑渊洁不服气:我作文好,我有想像力,咋就没出息?果然从未上过大学的他成了当代颇有影响力的童话作家。当有人采访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找到了最佳才能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父母们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期望值不能太高,希望孩子样样出色,当全能手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过早地给孩子盖棺定论,容易失却客观的判断标准,容易偏离正常的的教育轨道。操之过急,期望过高,除了让自己徒增烦恼和焦虑不安外,还会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主宰下作出对孩子打骂、发脾气、唠叨不停、反复无常甚至歇斯底里的行为来,不管是你的不良情绪还是行为,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后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远离你的期望。
家长要做的是去发现他的长处,要多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再提供适当的条件去培养这方面它,发展它,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不顾孩子的特点,不是孩子所愿学而是家长所逼,或者说,要孩子学的正是孩子之短,那么只能费力不讨好,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因为,谁也不愿忍受一次次的失败感,受挫,孩子并没有成人想像得那么有意志力,很多时候是凭着热情和兴趣学的。
其次,要积极等待,主动寻找教育时机,创造多种办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当一种方法不行时,再采用另一种方法。在积极等待的同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契机的眼睛,要有一颗积极思考的大脑,多想一种办法,多设一种情境,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朝着你预设的目标进发。要让孩子做事,要实施自己的计划,在此时不行时,就看在彼时。因为也许当时孩子情绪不佳,影响了孩子活动的兴趣。(3080)
——发表于《成长》2005年第*期
家庭教育中的投射心理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投射效应”。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他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别人的心理,认为别人也应该有和自己同样的特征。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别人的好恶,以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以为自己不感兴趣的别人也不必感兴趣,总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的头上。在家庭教育中,我发现了许多这种有趣的现象。
比如,家长自己是学医学的,也希望孩子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家长在美术上颇有造诣,也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画家;家长博览群书,也希望孩子满身书香。家长不喜欢体育,如果孩子在体育方面表现出突出,被体校选去当苗子来培养,他却认为会耽误学习而坚决反对;家长不喜欢看电视,自然不希望孩子多看,认为看电视是浪费时间,不如多阅读一些书籍,等等,这些都是把自己的好恶和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
应该说,有的孩子能够从小依照父母的意愿去学,最终能够子承父业,给社会作出贡献。然而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不能或者不愿按父母规划好的人生道路走下去,毕竟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父母的投射心理往往得不到满足,投射效果甚至等于零。如果非得让孩子去服从,那么只能起到反作用,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我的母亲就是投射心理很强的人,很多事情要以她的观念为准。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母女俩上商场买衣服时,她总是要干涉说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一定要我买她认为好看的衣服。她忘记了年轻人和老人的审美观的不同,忘记了是衣服是我穿而不是她穿。以后我们做儿女的最怕和她一起上街购物。我在外地上学时,每个假期回家,母亲总要带着我去和交情不一般的的叔叔阿姨家去玩。渐渐长大的我,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只愿和同龄人玩。见我不肯去,母亲就说,叔叔阿姨是我们的好朋友,应该去,他们家也有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你们要搞好关系云云。说得我非常反感。她以为父母的交情可以在子女身上延续。类似的事情还很多。母亲凡事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儿女身上,导致我对母亲的逆反心理非常强。
自己有了孩子后,不知不觉间,也在潜意识里运用投射心理。比如自己平时喜欢看文学作品,也希望孩子将来喜欢文学。于是孩子上一年级就想让他写日记,锻炼写作水平,然而,孩子却偏偏不喜欢写,尽管他的两篇日记在报纸上发表,却依然激不起他的写作欲。以为报刊上发表文章,孩子会欣喜若狂,因为我当年像我孩子这么小的时候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而孩子最关心的并不是发表文章,而是稿费,并且还嫌少。有个幼师毕业的同事,自己平时经常摆弄乐器,也要求6岁的女儿跟她学小提琴。她女儿偏偏没兴趣,反驳说:“你自己喜欢不等于我喜欢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