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传-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有的追逐,有的捕捉,有的逃跑,有的休止,有的争斗,有的玩耍,有
的嬉戏。
在旁边一个角落里,我们看见亚里士多德勒斯手执灯笼,和画上为圣克
里斯多夫照路的那个隐修士一样,不住地左顾右盼,他想把一切都记录下
来。在他背后,仿佛做他的跟班似的,有一大堆其他的学者,内中有阿匹亚
奴斯②、赫里欧多鲁斯、阿忒涅乌斯、波尔菲里奥斯③、阿尔卡地亚人庞克
拉提乌姆④、奴梅尼乌斯⑤、阿尔基普期、塞勒奴斯、南弗德鲁斯⑥、埃里亚
奴斯、奥比亚奴斯⑦、马特拉奴斯,还有五百其他无事可做的人,内中就有
那个一连五十八年除了观察蜜蜂什么也不干的克里西普斯⑧或者是索罗伊的
阿里斯塔古斯⑨。在这些人当中,我还看见比埃尔?基利①,他手里提着一
个尿壶,仔细观察鱼类的尿。
在丝绸国观光了很久以后,庞大固埃说道:
“在此处当然饱餐眼福,只是腹内依然空空,此刻只感到饥肠辘辘,狂
鸣不止。”
“那么,赶快去吃饭,赶快去吃饭,”我说道,“先尝尝这里垂下来的
合欢草②是什么滋味。”
“算了吧,吃它有什么用!”
我只管摘取了几个挂在幕幔边上的干果,可是咬也咬不动,无法吞吃,
用舌头舔了舔,老实说,跟一团乱丝差不多,毫无滋味。人们不由得想起埃
拉卡巴鲁斯大概就是抄袭这里的办法,他答应给饿了很久的人来上一桌丰
富、豪华、奢侈的酒席,可是结果拿出来的只是画上蜡做的、石头的、陶器
的肉食,连台布也是假的③。
我们继续寻找,看能不能找到一点能吃的东西,结果却听见一阵响亮的
声音,既象女人在洗衣服,又象图卢兹巴萨可乐磨坊里往磨上漏粮食①。我
们不再停留,一直跑到有声音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弯腰曲背、形象恶劣的小
① 奈列乌斯:神话中镇守爱琴海之海神,奈列依德斯之父。
② 阿匹亚奴斯:二世纪希腊史学家,著有《罗马史》,甚出名。
③ 波尔菲里奥斯(233—04):叙利亚新柏拉图派哲学家。
④ 庞克拉提乌姆:传说中首创捕鱼的人。
⑤ 奴梅尼乌斯:二世纪叙利亚哲学家,柏拉图的注释人。
⑥ 南弗德鲁斯:西西里史学家。
⑦ 奥比亚奴斯:二世纪希腊诗人,著有渔猎诗篇。
⑧ 克里西普斯:斯多葛派自然科学家,所引典故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二十九卷。
⑨ 应该是阿里斯托玛古斯,不是阿里斯塔古斯,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十一卷第九章。
① 比埃尔?基利(1450—555):法国生物学家,生于亚尔比,著有鱼类书籍。
② 合欢草:夫妻反目,一摸此草,即恢复爱情,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二十四卷第十七章。
③ 见朗普里丢斯《埃拉卡巴鲁斯传》第二十五章。
① 磨上有一种木制的漏斗式工具,粮食从里面逐渐漏至磨上,然后磨碎成粉。
老头。他的名字叫“道听途说”,大嘴岔儿一直裂到耳朵边,嘴里有七条舌
头,每一条舌头又分作七个杈。虽然有这样多舌头,还是一齐用不同的语言
各说各的事情。头上和身上的耳朵和古时阿尔古斯的眼睛一样多,不过,他
眼睛看不见,腿也疯瘫得不能走动。
在他周围,围了无数男男女女,一个个都注意地在听。人群中有几个样
子特别神气,内中有一个手执世界地图,口念简短格言,向大家讲解。只见
工夫不大,全体都融会贯通,体会领悟,并能把非常奥妙的东西一字不错地
背述出来。普通人用一辈子的时间也不足以学会百分之一。比方有关金字
塔、尼罗河、巴比伦、穴居人、细腿人、无头人②、小矮人、狗脸人、北极
山人③、半人半羊人④等等稀奇古怪的东西,全是从“道听途说”来的。
在那里,我仿佛还看见希罗多德、普林尼乌斯、索里奴斯⑤、贝罗苏斯
⑥、菲洛斯特拉图斯、美拉⑦、斯特拉包等等许多古代历史家,还有雅各宾
大修士亚尔培⑧、“无头人”比埃尔⑨、教皇庇约三世①、刚毅的人保罗?昭
维奥②、加拿大发现人③、戴沃、雅各?卡提耶、亚尔美尼亚人海伊通④、威
尼斯人马可?孛罗⑤、罗马人卢多维克⑥、伯多禄?阿尔瓦莱斯⑦等等数不清
数目的历史家,他们一个个都藏在幕幔后面,偷偷地在那里书写美丽的故
事,其实全是从“道听途说”听来的。
在一幅绣着枝叶图案的⑧绒幕后面,我看见在“道听途说”身边还有许
多来自贝尔式和马恩⑨的青年学生,都很用功。问他们学的什么,他们回答
说他们从小就在那里学习作证,而且学得很快,学好之后,就可以回到老家
去依靠作证为职业,安分守己地生活。凡是肯出大价钱的,他们什么事都可
以作证,而且当然,全是从“道听途说”听来的。你们高兴怎样想就怎样
想,反正他们总算给了我们几片面包,我们还用他们的酒杯喝了酒,皆大欢
喜。后来,他们还诚恳地关照我们,如果打算在法庭上打赢官司的话,应该
尽可能地避免说实话。
② 无头人的眼睛和嘴都长在胸口上。此处稀奇民族都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八卷。
③ 原文Hyperborées,指萨玛提山脉,有人说即乌拉尔山脉,又一说是指有山脉挡住北风、四季气候如春
的地方。
④ 原文Egipens,一五六四年版上是■gypanes,指一半是人一半是羊的人,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
八卷。
⑤ 索里奴斯:三世纪自然科学家,著有人种志作品《博学者》。
⑥ 贝罗苏斯:巴比伦星相学家。
⑦ 美拉:一世纪罗马地理学家。
⑧ “雅各宾大修士亚尔培”(1193—280):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著有《动物学》。
⑨ 原文Testemoing,在另一些版本上是Tesmoing,意思是“见证人”,指的是比埃尔?马提尔(1455— 1526),意大利史学家及地理学家。又“马提尔”(Martyr)一字有“致命者”的意思,故作者说他无
头。
① 庇约三世(1405—464):人文主义宇宙学家,曾用伊尼斯?西尔维优斯?比科罗米尼名字著有宇宙学
作品。
② 保罗?昭维奥(1483—552):意大利主教及历史学家。
③ “加拿大发现人”:即雅各?卡提耶。
④ 亚尔美尼亚人海伊通:十三世纪旅行家,著有《东方史志》。
⑤ 马可?孛罗(1254—324):意大利人,曾游历中亚细亚、印度及中国。
⑥ “罗马人卢多维克”:即路易?德?维尔泰玛,著有东方游历记述作品。
⑦ 即伯多禄?阿尔瓦莱斯?卡勃拉尔,葡萄牙航海家,曾于一五○○年发现巴西。
⑧ 原文figuréàfeuilles,在不少版本上后面还有de menthe,意思是“薄荷”,可能作者有意使menthe 与
mentir(撒谎)混淆,故亦可解释为“绣着谎言的绒幕后面”。
⑨ 马恩省人是以会撒谎、会做假见证著名的。
第三十二章
我们怎样发现灯笼国
经过在丝绸国忍饥挨饿之后,我们又航行了三天。到第四天早晨,离灯
笼国已经不远了。
船越走越近,我们看见海上有不少漂漂荡荡的小灯。我呢,我认为这是
一种灯笼鱼,正在把舌头伸出水面放光①,否则,就是你们叫作萤火虫、在
黄昏时候放光的那种飞虫②。
可是领港人却告诉我们说,这是当地的了望灯。这些沿海岸的灯,使人
更容易辨认这就是灯笼国,而且和那些好心的方济各会以及多明我会的修士
一样,为到这里来开全体大会的外地“灯笼”指引道路。不过,我们还是疑
心会不会是暴风雨的征兆,领港人依旧坚持说不是。
① 普林尼乌斯在《自然史纲》第九卷里曾提到放光的鱼类。
② 萤火虫放光,当时相信是暴风雨的征兆,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十八卷第二十六章。
第三十三章
我们怎样在灯笼人的港口登陆并来到灯笼国
我们很快便驶进了灯笼国的港口。
在一座高耸的碉楼上,庞大固埃认出了拉?罗舍尔①的灯笼,它照得下
面一片雪亮。我们还看见法罗斯的灯笼②、诺普利奥斯的灯笼③以及雅典的
阿克罗波里斯奉献给帕拉斯的灯笼④。
离开港口不远,有一个小村落,灯笼人⑤就住在那里。这是个依靠灯笼
为生的民族,跟我们国家里依靠替修女募捐为生的教士一样,都是勤恳的好
人。古时德谟斯台纳的灯就是点在这里的⑥。从港口到皇宫,有三个石碑式
的灯笼人——他们是码头上的哨兵——为我们引路。他们象阿尔巴尼亚人一
样,都戴着高大的帽子。我们把这次航行的目的告诉了他们,并对他们说我
们有意从灯笼国皇后那里得到一个灯笼人,好为我们照明道路,让我们找到
神瓶的谕示。他们答应尽力帮忙,还告诉我们说,这时正是机会,我们来得
正是时候,可以好好地选择一番,因为皇后正在举行全国大会。
来到皇宫,有两个司礼仪的“灯笼”,一个是“阿里斯托芬灯笼”,一
个是“克利昂特⑦灯笼”,把我们引见给他们的皇后,巴奴日用灯笼国话把
我们航行的目的简略地又陈述了一遍。我们受到这位皇后热情的接待,并立
即关照我们参与她的晚餐,以便从容地选择我们乐意用作向导的“灯笼”。
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便专心致志地注意和观察她们的一切举动、衣着和
态度,以及晚餐时的饭食。
皇后穿了一身水晶衣服,是大马士革和波斯的巧匠制就的,上面镶嵌大
粒的钻石。皇族“灯笼”,有的穿宝石,有的穿镀金云石,还有的穿琉璃
石。其余的则穿牛角、纸和油布。“号灯”也都根据各自氏族的级别和资历
穿戴打扮。然而,在穿戴最考究的行列里,我却发现一个土制的,跟陶器的
缸瓮一样。正在惊奇的当儿,有人告诉我说,这“灯笼”就是艾比克台图斯
的,古时有人出三千“德拉格玛”①还不肯出卖的就是她②。
我还仔细观察了马尔西亚尔的“多头灯笼”③,着她如何穿戴和打扮;
还更注意地看了克里西亚斯的女儿奉献给卡诺巴的“叀返屏雹佟�
我还看见古时在底比斯阿波罗殿堂里拿出来的那个“挂灯”,后来被征
服者亚历山大带到伊奥利亚②的古米城去的就是她③。
① 拉?罗舍尔:法国沿大西洋海岸地名,为当时新教之根据地,悬挂灯笼的碉楼,在拉?罗舍尔的南城墙
上,航行船只视为灯塔。
② 法罗斯:埃及亚历山大港外岛名,上有灯塔,为普陀里美所建。
③ 诺普利奥斯:神话中尼普顿之子,帕拉米底斯之父,曾建阿尔戈斯灯塔。
④ 即卡里马古斯所建的灯塔,见包萨尼亚斯《希腊游记》第一卷第二十六章第七节。
⑤ 原文lychnobiens,指依靠灯笼光亮为生的人,见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四卷第四章第五十一节。
⑥ 据说德谟斯台纳都是在夜间点油灯工作,所以作者曾说他的演说辞有油的味道;见本书第一部《作者前
言》。
⑦ 克利昂特:公元前三世纪斯多葛派哲学家。“阿里斯托芬灯笼”和“克利昂特灯笼”当时都是著名的;
见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一卷第七章第七十二节。
① “德拉格玛”:古希腊银币。
② 艾比克台图斯有一盏土制的灯,一希腊人曾愿出三千银币购买它,以为得到哲学家的灯,就有了哲学家
的学问。见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