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51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帷⒃稻跗刑幔酥廖奚掀刑幔家哉飧鑫。家哉飧鑫尽N颐遣辉诟旧舷鹿Ψ颍旧习俜种俚穆涫担憔筒荒芙⒎鸱ǎ荒酥领度颂旆愣济挥校蛭颂旆ㄒ惨哉飧鑫 H颂旆挥辛耍榉尘痛罅耍懒艘院螅龉怼⒌赜⑿笊吐涞饺竦廊チ恕D阋肜瓷俚萌松恚欢ㄒ奘埔担埔凳侨颂旆āK苑鸱ㄊ墙⒃谧鋈说幕∩希埔凳亲鋈恕H硕甲霾缓茫阍趺茨茏鞣穑磕阍趺茨茏髌腥磕挠姓庵值览恚�
  我们今天学习这一条,我就把儒释道的根特别强调介绍给大家,《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了凡四训》的功过格就是《感应篇》,你要知道了凡先生那个时代,从小《弟子规》已经学过了。云谷大师很慈悲,把《感应篇》介绍给他,依照功过格天天改过自新,有这个基础之后才能学十善业。以后他也皈依三宝,他也是三宝弟子。所以我们学佛,无论修学哪个宗派、哪个法门,不论你是显宗密宗、宗门教下、大乘小乘,这三个基础是根,儒释道的根。
  我们学佛,为什么还要学儒、学道?佛在《佛藏经》里面说过,「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换句话说,佛不许我们躐等,佛教我们学习按部就班。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你没有小乘,怎么学大乘?净土是大乘,大乘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中国小乘经翻译得很完整,《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是小乘。可是中国佛教从唐朝中叶以后就不学小乘了,为什么不学小乘?用儒跟道代替,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这就是我们从云谷禅师、从中峰禅师,《了凡四训》里面都引用的,你就很明显的看到三教。佛法是以儒、道做基础,这是扎根,然后再加上十善业,儒释道三个根都扎稳了。所以历代无论在家、出家,祖师大德人才辈出,超过印度,这什么原因?根扎得深。我们今天想成就,不在这上扎根,那就错了,那就耽误了一生。
  这个根需要多久的时间?在古时候,五年;如果我们今天真的是勇猛精进,一年就行。这三样东西在一年当中百分之百做到;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这个根要不扎下去,不要学别的,为什么?学别的没用处。就是像念书一样,我一年级没有念好,我不要去念二年级、三年级,决定不能成功。一年级一定要及格,我才能升入二年级;二年级及格,才能升入三年级;一年级不及格,就不能念二年级,这个道理不难懂。希望我们同学们,如果自己的根基没有扎稳,要用一、二年的时间扎根。要问我们希望求生净土,《无量寿经》、《弥陀经》还要不要念?可以念,每天念个一遍、二遍。但是这三个根是非常重要,净宗经论我们读,不忘记就好,我们扎根要紧。根扎下去之后,净土经论就有受用,这个受用就是讲你就有悟处,你就有法喜。好,现在时间到了,这堂课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第八首偈: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这是在乞食当中看到能舍的,欢喜施舍,菩萨自自然然引发大愿,『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三恶道是果报,这个地方我们应当要明了,儒释道都讲因果、都讲报应;而道跟佛讲得更多,比儒家讲得多,佛讲得最透彻,这是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学习的。果报现前的时候,没有办法,脱离不掉,一定要受。佛叫我们舍离恶道,是在因上舍。三恶道的业因是什么?这个不能不知道,业因就是十恶业。在大乘教里面,佛为我们讲解,世间事(我们不谈出世间)再小的事情,谚语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换句话说,都注定了。谁给你注定的?因给你注定的。你有这个业因,现在缘具足,果报就现前。儒这么说,道也这么说,佛也这么说,其他宗教也这么说。我们看《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六个基本信条里面就有一条「信前定」,前是前世,前世造的因,你这一世不能不受果报。
  前天我跟诸位提到的,这是美国的科学家,也是医学博士。为人治病,走到一个瓶颈的地方,找不到病因,走不通了,用催眠的方法做个试验,居然试验成功了。在催眠,让病人说出他前世、再前世,往上面去找,生生世世,把他的病因找到了。让他自己说出来,用录音把它录下来。等他催眠回来之后,放给他听,他心开意解了,病就很容易治好。这种方法在美国已经用了差不多半个世纪,效率很高,所以现在很多医生都会用这个方法。
  里面有几个很著名的教授,其中有一个魏斯,美国人。他有一次给病人在深度催眠状况之下,谈话停止的时候,突然之间,他说话了。说话的声音不是他的声音,口气也不是他平常的口气,说话的内容超过他的知识,他没有这么高的程度。结果发现那个说话的人是神灵,神灵藉著这个病人传达,就是我们今天讲不同维次空间的讯息。这种讯息,他们看起来很神奇,我们看起来是欲界天人,不是很高的,那就很难得了。欲界天,到底是忉利天、是夜摩天、是兜率天,就不得而知,但是肯定他是天界,总是忉利以上。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讯息?告诉我们,说生命是没有止境的;换句话说,人决不会死,人也无所谓生。佛家讲没有生死。生死是一回什么事情?我们中国人讲灵魂,佛家叫神识,外国人讲灵体,这个东西不生不灭。他来投胎,不过是找个身体而已,这个身体哪一天用坏了,他离开了,他再去找个身体。所以从他来讲,他没有生死。生死的现象是什么?是肉体。肉体不重要!肉体无所谓。这桩事情如果在中国讲、在印度讲,太平常了,一点都不希奇,外国人很希奇。为什么?从来没有这么明显的例子。就是灵体找个身体,住在这个空间住一段时期,然后他又去找个身体,这就是轮回。我们要懂得这么一个道理。
  六道里面有苦乐不同,找个身体,不是随便随著你的意思去找,你没有那么自由!什么力量主宰著你去找身体?业力,这就重要了。所以,他也透露一个讯息,人为什么会用肉体形式存在这个世间?他讲不外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来做事的,另外一种是来还债的,这个跟我们佛法讲的又相同。佛法说六道里面的众生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乘愿再来的,是度生的;另外一种人是受报的、酬业的,佛家的名词说「人生酬业」,酬就是报,报酬。你过去生中做的善业,那你来享福;你过去生中造的恶业,那你今天来受苦。所以你这一生是享福、是受苦,这是你的业报!不是老天爷给你的,也不是上帝给你的,也不是阎王给你的,是自作自受。
  所以他说得好,这个灵界透露的讯息说得好,我们这一生所受的,是过去生中所造的;这一生当中所造的,来世要受果报。灵界在外国透露这些讯息,到中国来说我们统统都清楚,我们比他了解还要深,比他了解的还要多。由此看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要谨慎。一个不善的念头,一个不善的言行,招来生的苦报;一个善念,一个善行,招来生的福报,不一样。
  所以这首偈教我们,「永得舍离,三恶道苦」,三恶道是十恶业所感的。也就是像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讲的,十恶、八邪,还有许多不善的习气。要不要舍?要舍。你要不舍,它不但障碍你开悟,障碍你修行证果,甚至於障碍你来生得不到人身,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来生得不到人身,就到三恶道去了。谚语有句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个话我们想想不无道理。为什么僧道多?僧道是修行人,僧道是接受十方供养的。我们佛门有句话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个话是真话,说得不过分。我们今天享受十方的供养,如果自己道业不能成就,你来生连人身都得不到,披毛戴角是畜生,要还债!现在享受容易,将来还债可就苦了。
  我从年轻的时候,二十六岁接触到佛法,就听长辈、前辈常常这样提醒、叮咛、嘱咐。所以在弘法这么多年当中,十方供养也很多,你不能不接受,不接受对不起人。人家到三宝门中来种福,你不让他种福,那就太残忍了。可是种福,想想我是不是福田?他来供养我,真的会得福吗?这是要内省、要反省。我没有这个福报怎么办?我就看到印光大师,他那个方法很好。印光大师在世,十方供养很多,他自己一分钱都没用,没有改善他的生活,没有做一件新衣服,还是过他清贫的本分生活。十方供养的钱,他就做一桩事情,印经布施。他把这个收入在苏州报国寺建立一个弘化社,弘化社就是佛经流通处,专门印佛经、善书。除佛经之外,善书他也印,劝善的,供养给十方。
  这个法子好!你供养我,我都印成书供养十方。万一我将来不能得道,我要还债,有那些人替我还,这好。我觉得印祖这个做法,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所以我一生所收的供养统统印书。最近这十几二十年,因为我们使用电视教学,我们在过去送录音带、录相带,现在送光碟,我们送到全世界。你要说数量,我们没有统计。如果统统加起来,一件一件算,肯定超过千万以上,决定不止一千万,就是一样一样的算不止一千万。我们送《大藏经》,这是最大的,大部头的,《大藏经》我们也送这么多年,差不多超过六千五百套,愈做愈精美。所以不敢乱用施主的钱,我们自己不用,替他做好事。慈善救济的事业我们也做,不是主要的。像前些年国内重大的灾难,我们也都捐一些钱;世界上各地方有大灾难的时候,来找我们,我们也做。这次印度尼西亚这个大灾难,昨天同学告诉我,死亡五千人以上。那个地方我去过,我很熟悉,像这些我们都要伸出援手。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用在这方面,我们自己不可以,要背因果责任。
  舍三恶道就是舍贪瞋痴,这是佛在经教里头常常给我们讲,十法界的因由。当然这个因缘非常复杂,这个复杂的因缘当中,第一个因是什么?就是最重要的因是什么?佛给我们说出来,我们从上面说到下面。成佛,成佛的因是平等心,佛心平等,《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那就是佛心。你真正修到清净平等觉,往生就成佛。菩萨是六波罗蜜,六度,菩萨的第一个业因,不舍六度。要想作佛,不能舍平等,不平等要放下,不清净要放下,迷惑颠倒要放下,觉就不迷;不舍清净平等觉,要舍染污、不平、迷惑,这个要舍。辟支佛是十二因缘,阿罗汉是四谛。天道是十善业,还要加个慈悲喜舍,天人。人道是五戒,畜生道是愚痴,饿鬼道是贪婪,地狱道是瞋恚,这你就明白了。
  「永得舍离,三恶道苦」,贪婪、愚痴、瞋恚一定要舍掉。总的来说,经论里面常讲的舍十恶、修十善,这样才能够离三恶道苦。你要不认真断十恶、修十善,修什么样的法门,你还造十恶业,果报还是在三途。这就是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原因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
  从大乘经教里面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