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408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心、求助的心,这个心都不善。纵然你修行得不错,这个心断掉了,可是有意无意之间还有习气,习气难断,都形成了障碍,障道的因缘。诳妄,古今中外常常见到,一般的现象是自以为是,纵然是理输了也不服人,这属於诳妄。我们现在一般人常讲的面子放不下,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承认。这个病可不浅,障什么?障道、障学,道业、学业都不能成就。道业、学业要靠什么?虚心,诚敬、谦虚、卑下才能成就学业,才能成就道业。
  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你看了凡先生很多次参加考试,他并不是一帆风顺,考举人、考进士;好像考进士考了三次,第三次才考中,举人好像也有两次。一同去参考的这些朋友,他看的倒很准确,他就能断定这一科(就是这一次),我们同伴当中哪几个一定会考中。他判断的真的一点都不错,开榜的时候果然跟他所说的一样。人家就问他,你从哪里看出来?看到这个同学谦虚,看到这个同学温和,对人有礼貌,心平气和,没有浮躁的习气,这个人一定会考中。
  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心平气和是属於定,小定就有小慧,大定就有大慧,定生慧,他怎么会不中?定是福报,真正有福的人心清净,心平气和;心里面浮躁,说话态度不饶人,这个人没福。了凡先生早年就犯这个过失,所以屡次去考都考不取,被云谷禅师好好的教训一番他才觉悟。他想想自己确实没有福报,确实不像做官的人,这么一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虽然改过自新,习气很不好断。同学当中他看到别人好,他有这点好处,没有嫉妒,他不嫉妒别人,还赞叹。
  所以我们想修福,真正的福报从哪里修?你要晓得,真正的福报是心平气和。你真正做到心平气和,没有福报你的福报也快来了,不远了;如果你还是心浮气躁,纵然你有福报,大概也享得差不多,快要享尽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从古人那里看得很清楚,然后你细细观察眼前你所认识的这些人,你看他的言行举止,你就知道、就能明了;然后回头来想想自己,自己应该怎么样修,应该怎么样学习。《了凡四训》教导我们许多理论,他的方法都在功过格,功过格是《太上感应篇》;印光大师一生所提倡的《感应篇汇编》,那就是断恶修善、改毛病的标准。所以印祖一生全心全力推崇这三本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一生推崇。
  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发现的,当时我非常惊讶,因为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佛门的。他是净宗的祖师,一代祖师,为什么不推崇经典,而推崇这三种?我想了好几个星期才明白过来,现在在今天看得太清楚了,这是老法师有先见之明。这个社会没有因果、没有伦理、没有道德,再用伦理道德来教很不容易,用因果比儒跟佛还有效。但是在今天,这三种书都是文言文,现在学校,讲文科不讲其他的,文学院的学生国文程度一落千丈,这书都看不懂,看不懂他就看不进去。
  我们理解祖师的苦心,理解祖师的悲愿,真正是救苦救难,广度众生,那怎么办?现在人,现代的文化是电视,没有一个人不看电视,每天在电视机面前总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就把这三样东西编成电视连续剧。《了凡四训》已经完成,应该在下个月就可以出来,出来之后希望同学们要多多介绍;这个出来之后可能电视台他们也会播。除电视台之外,我们会大量做光碟来介绍、来赠送。你们在家里天天看,每天不间断,每天看一片,看上一年,你的心就变了,你就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你就有能力辨别因果报应。接著第二部就是《感应篇汇编》,那里面长,故事很多、很精彩,我们选三十个,将来做三十集电视剧;《安士全书》也做三十集,总共是八十集。但是第一部,我们原先预定是二十集,他们给我做了二十三集,编剧、导演、演员乃至於工作人员,对这个节目都非常欢喜、非常感动。我想第一批得度的是他们,他们制作、编导、演出,他们是最先得利益的。这是我们后学做学生的,懂得老师的意思,知道老师的悲心,我们一定要继承,要把它发扬光大。这个电视剧一年多才完成。
  诳妄、谄曲都要放下、都要舍弃,保持正直,正直就是我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菩提心。直心是道场,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都读过,「直心是道场」。「正」是正知正见,去掉一切谄曲,你的心才直;去掉一切邪见,你才有正见。儒家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此地讲的直,《大乘起信论》里面讲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是直心,菩提心的起用是深心、大悲心。深心、大悲心合起来,就是儒家讲的正心。
  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至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它起用,用分做两种,自受用跟他受用;自受用也是讲的深心,他受用讲回向发愿心。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起信论》上讲的直心就是经上讲的至诚心,真诚到极处就是直心,所以经论合起来你就看清楚了。深心,两个都是一样;论是深心,经也讲深心。什么叫深心?《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就清楚,「清净平等觉」。对待自己,深心是自受用,真诚心对自己,那是什么?那就是清净心,离一切染污,你心就清净;离一切谄曲诳妄、贡高我慢,心就平了;离一切痴迷,你心就觉了。所以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心的自受用。
  我们修行修什么?《无量寿经》经题上讲修行就讲了五个字,「清净平等觉」。讲果报,前面就是讲果报,「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无量寿是正报,庄严是依报,依正庄严。怎么样修成?清净平等觉修成的,在经题上;修因证果,详细的就是这部《无量寿经》。在这个经上首先我们看到依正庄严,极乐世界的庄严,怎么个修法?今天在方法里面我们取持名念佛,执持名号,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清净平等觉。你用这句阿弥陀佛是不是把你的心念清净?是不是把你的心念到平等?是不是念念觉而不迷?你念佛功夫得力。
  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性德,清净平等觉是性德,挖掘出来;这个佛号好像是工具,把性德的宝藏挖出来;你就等於没有念,念有什么用?要怎样把清净平等觉念出来?这里有方法你要懂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免不了起心动念,生七情五欲,这个东西是什么?染污。看到好看的多看一眼,尝到好吃的要多吃一点,贪!贪瞋痴慢就起来,你就被染污了。在这个时候怎么办?「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断,这叫会念佛。
  境界当中无论是人、无论是事、无论是物,会引起我们贪爱的,阿弥陀佛,把贪爱舍掉;会引起我们讨厌,阿弥陀佛,把讨厌的心舍掉,这句「阿弥陀佛」就保佑你得清净心。你是不是这样念法?凡是叫你生烦恼,凡是叫你动了情欲,你就一句佛号把它压下去,七情五欲起来的时候一句佛号压下去,伏烦恼,真伏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瞋恚心生起来要发脾气,这个时候觉悟,阿弥陀佛,把瞋恚压下去。换句话说,永远保持心平气和,你在菩提道上,你是在正道上走;动了情,贪瞋痴慢起来,你走到邪道上去。
  贪瞋痴慢是三恶道,诸位要知道,三恶道!起了贪瞋痴慢马上觉悟,我不是走菩萨道,我是走三恶道。自己好好想想,如果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贪瞋痴慢多,你是往三恶道走。天天修行,修什么?修三恶道。如果你从早到晚远离三恶道,远离贪瞋痴慢,远离贪瞋痴慢走的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人天大道,是成佛之道,这是「其心正直」。念佛要这样念法才行,才有受用。不是说我念佛一天念几万声,念几万声还是有贪瞋痴慢,一点用都没有,那就是古人常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念十万声都枉然,没用处,不得力。看到合自己意思的喜欢,不合自己意思的瞋恚,一天念十万声都没用处。所以念佛要知道念什么?念清净平等觉。我念佛清净心有没有现前?平等心有没有现前?我看这个人喜欢、看那个人讨厌,你不平,你还是痴迷,你不觉悟,不开智慧,清净平等觉统统没有,你这个佛怎么念的!
  再给诸位说,佛家宗派很多,佛在经上常讲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我们天天念「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是说法门多;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很多,修的什么?给诸位说,全是修觉正净。参禅也是修觉正净,持咒还是修觉正净,学教、念佛都不例外。觉正净现前就叫功夫得力,没有觉正净你就白修。参禅得不到觉正净,持咒得不到觉正净,学教、念佛得不到觉正净,还是搞轮回,没有办法脱离轮回。李老师讲的,功夫不得力,不免长劫轮回。六道轮回时间可长了,论劫数算的。虽然在佛法里种一点善根,功夫不得力,出不了轮回,没有法子往生,道理在此地。这我们不能不知道,觉正净是多么重要。
  现在有很多人问,我们到底从哪里下手?我告诉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世尊教导我们的修学的总原则、总纲领,一定要抓到。总原则、总纲领是什么?《观经》上讲的净业三福,这是总原则、总纲领,你违背这个东西,那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总的原则纲领,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大家都晓得,《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地藏菩萨是佛门的孝子,他是做给我们看的,孝道要怎么修?我们今天用《弟子规》来代替小乘,你能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你就落实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以这个为基础,再学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也百分之百的落实,那你就做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条做到了,你就可以提升,提升什么?学佛,你有资格学佛了,学佛的条件你具足,没有前面这两条,你学佛不是真的。真想学,你没有这个能力,你没有具足条件。你才晓得这个重要。
  怎么说没有具足条件?你不能持戒。为什么古时候人能持戒,现在人不能持戒?古时候人都有这个基础,所以他没有问题。现在的人是儒家的东西不学,道家的东西当然更不学,小乘也不想学,羡慕大乘,一下入了大乘,有没有入进来?没有,在大乘门外,没入门。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不能不警觉,那怎么办?补习、补课。补弟子规,补十善业道,补三皈五戒,补沙弥律仪,这出家同学,你才有基础,像树木花草一样,你才有根。只要有根一定会发芽,一定会茁壮、开花、结果。现在学佛问题就是根没有,怎么想学、怎么学法都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不能不知道。
  从前出家人他都懂,他都有基础。出家人不但能照顾自己,决定能照顾大众,什么工作都会。所谓出家人有三把刀,哪三把?头一个剃头刀,自己会剃头;第二个剪刀,自己会做衣服;第三个菜刀,自己会烧饭。基本的生活!我们现在会不会?不会不行,谁照顾你。从前寺院庵堂这些粗重工作什么人做?不是义工,不是外头请人,初出家的人。五年学戒,你初出家的时候,五年你要照顾大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