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391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说的,为什么?他好懂,他能够体会;你要说不二,他不懂。但是真正入不二,他才能说二,他就说得不错;如果没有彻底悟入,他就讲不二,还是二,境界不一样!
  这句怎么个学习法?你先要把意思搞清楚,我们简单说句话大家都容易懂的,就是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学佛之人,这是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要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就对了。从人道提升到天道,从欲界天提升到色界天,从色界天提升到无色界天,从六道提升到四圣法界,你要不断向上提升。我们今天的缘太殊胜,我不通过天道,我们不需要通过四圣法界,我们直接提升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里面,所以这个法门叫横超,不是竖出。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层一层向上提升的,叫竖出三界;净宗法门叫横超,不要通过天道,不要通过四圣法界,直接往生佛法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法界,所以这叫特别法门,要珍惜。
  怎样才能这一生当中有把握?你就要放下。这是我学佛,我二十六岁学佛,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放下;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决定不能被它诱惑,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要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看作什么?看作现在所讲的毒品、麻醉剂,这个东西是吗啡、是鸦片,碰不得的;碰上去之后有瘾,后患无穷,到最后是要你命的。倾家荡产那是小事,最后是要你命,搞得你家破人亡。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你要把它看作是毒品。所以圣贤人的生活都是非常清高,不是过一种富裕的生活,衣可以保暖,行了;吃可以饱腹,够了,能吃得饱就行了,不可以贪图。再说,愈是健康的饮食就愈简单。
  释迦牟尼佛提倡的日中一食,我们一天吃一餐就够了,多省事!有人说一天吃一餐不行,他来问我,我说确实不行。为什么我这么肯定答覆他?佛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我这一餐营养不够,对我身体健康一定有妨害,你就决定不行。你要晓得,一切法确实是意念在主宰。我说一餐对我来讲行,我有信心,我就行。念头主宰一切,信心主宰一切,所以《华严》跟《大论》里面都讲,「信为道元功德母」,这句话要是把它引申开,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信心成就的。善是信心,恶也是信心,干坏事没有信心,他坏事也干不成,所以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一生日中一食。他学佛是三十几岁接触到佛法,接触之后很快他就素食了,而且长年保持日中一食,吃得很少,身体健康。我跟他十年,九十五岁还是自己照顾自己,最后两年才接受学生照顾他,九十七岁往生的。应该说他至少也能够活到一百二、三十岁,提早走了,走了是慈悲心太重。他的病的发作是饮食中毒,学生对他很尊敬,煮一碗面送给他吃。这个面有问题,但是煮的人不知道。就是干的面条,市场上买到的塑胶透明纸包的,一包一包的,过期了,那是有时间性的,过期了。而且这种东西里面一定有防腐剂,有化学东西,否则的话它不能够放那么久,一定有不好的东西,尤其过了期。
  老师吃的时候就觉得味道不对,但是他还是吃掉。他是很好的大夫,他的中医医道非常高明,吃完之后他就用解药就把它化掉了。他有这个本事,我们不敢,所以我们吃东西很小心谨慎。过了半年之后又碰到一次,他吃了之后,用解药来化解,来不及了。病毒扩散得太快,这样对身体伤害很重,大伤元气,九十七岁了。所以晚年,我去看他老人家,每次见面都警告我,吃东西要小心,不要到馆子里吃东西;尤其是一切食物味道变的时候决定不能吃。至少给我说十遍以上,所以我记得就非常清楚。
  我在那时候也跟他老人家学,也学日中一食,五年。我晚餐断掉,在那时候有十五年;早餐也断掉,不吃了,有五年,很正常。所以我现在一天不吃饭,一点事都没有,不会感觉得饿。吃东西吃得少,决定不吃零食,吃东西吃得干净。可是现在麻烦的确是多,蔬菜,菜有化肥、农药;大米,米里面也有掺杂化学东西在里面,米好看。所以老师对饮食非常感叹,哪里是吃饭,三餐服毒!真的,现在人三餐服毒。
  我住在澳洲,澳洲跟纽西兰是现在地球上的福地,是地球上的净土。那个地方地大、人少,我住在乡下,乡下土地就更便宜,院子很大,合中国人算是一百六十八亩。我的院子这么大,所以就在里面种菜,我们现在种菜,种的有十几种,可以长期供给三百人。我们道场没有那么多人,我们的道场平均在一般来讲,从外地来的这些客人,来参学的,大概七、八十个人的样子,所以我们的菜吃不完。我们的菜没有化肥、没有农药,菜园摘下来可以生吃,很干净。这次我们办的活动一千多人参加,还好这次菜园丰收,主要的蔬菜全是自己种的。这在香港就做不到了,香港这个地方寸土寸金,哪有地方给你种菜!这叫饮食。
  从我们自己饮食经验当中,我向老师提出一个报告。那时候我一天吃一餐,吃到第八个月,我才向老师报告,我说我也吃一餐。他说怎么样?身体有什么感觉吗?我说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保持下去!」为什么?不求人,生活简单,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最快乐的一桩事情。所谓孔颜之乐,佛菩萨之乐,不求人,生活简单。我向他老人家解释,我说应该身体是个机器,这个机器活动运作要靠能量的补充,饮食是能量。人的活动有劳心、有劳力,实际上劳心、劳力消耗的能量都不多。能量消耗到哪里去?我那时候讲,应该是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老师说对的。你的妄想多,你消耗量就多,那你补充就要多,你不多怎么行?像现在开车,你看有耗油的车,有省油的车。耗油的车,你油不给它加足,它就跑不动;省油的车,加一次它可以跑很远,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为什么世尊的僧团,我们现在看到经上记载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么大一个团体,各个人都是日中一食他就够了。而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给人解答问题,几乎从早到晚都没有休息。他这种精神、体力从哪里来的?当然也是能量的补充。他消耗得很少,一天补充一点点足够了,没有妄念;你看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没有,他消耗量就很少。所以阿罗汉,我们知道阿罗汉烦恼断了,贪瞋痴慢,就是我讲的十六个字全没有了,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餐,辟支佛半个月吃一餐。他们出去托钵,阿罗汉出去托钵,一个星期出去托钵一次,只吃一餐;辟支佛是两个星期出去托钵一次,这个道理要懂。
  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了,饮食就断掉了,不要吃了。在我们三界里面,就是六道里头,色界天饮食就断了,没有饮食;欲界里头有,欲界有六层天,愈往上去愈少。到初禅就没有了,初禅五欲断掉,财色名食睡统统不要了,他也不睡觉,没有睡眠、没有饮食。我们觉得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乐叫圣人之乐,中国从前读书人常讲的孔颜之乐,孔子、颜回。在我们世间一般人看,他很贫穷,你看颜回的物质生活,箪食、瓢饮,孔子看在眼里都不忍心。可是「回也不改其乐」,他每天生活非常快乐,他没有觉得他的生活苦。他乐的是什么?乐的是道!他每天生活当中天天有悟处。像佛法讲的烦恼轻、智慧长,烦恼天天轻,智慧天天长,他怎么会不快乐?
  物质生活的需要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少,很容易满足。不需要多求,多求是过分,过分,都排出去了,不需要,都排泄出去了。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懂得养生之道,就是健康长寿你就明白了。怎样才能够保住健康长寿?保住健康长寿最重要的是清净心,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妄想我们不要谈,断妄想太难了,我们做不到,一般人决定做不到的。但是要把分别执著降到最低的程度,你身心健康,很少的饮食你就足够了。这样当然你就提升境界,你才能『速疾而往』圣贤之道,跟佛菩萨愈走愈近了。
  如果你还是留恋著贪瞋痴、十恶,你的身贪恋杀盗淫;口依旧还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瞋痴慢疑不断,就决定出不了轮回。那你需要的量多,多,你肯定造罪业。为什么?愈迷愈深。我们现在冷静观察,世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造的罪孽太多、太重、太可怕。这个罪孽大家普遍都造,造的人太多,就会感召三灾八难;你现在造的是因,因只要缘成熟,果报决定现前。因是过去造的,缘是现在造的,过去虽然造了种种不善,现在不造,现在把它断掉,有因没有缘,果报不会现前;现在再继续造,那因缘具足,果报肯定现前。佛把这个事实真相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我们想帮助世间人化解灾难,可不可能?在理论上讲绝对可能的,在事上讲有一定程度的困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觉悟。用什么方法帮助众生觉悟?教学!世尊在世,一生不辞辛劳,每天跟大家上课,讲经说法就是上课。上课的目标在哪里?目标在帮助大家破迷开悟,悟了,他就不造罪业,问题就解决了。迷了的时候,他胡作妄为,觉悟,他就不造了,他懂得断恶修善。人人都回过头来,不造恶业,都懂得修善,都懂得积功累德,灾难立刻就化解。所以今天的教学,是第一桩大事情。
  现在觉悟的人少,迷惑的人多!好在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少数几个人也行。我们利用高科技,利用卫星电视、利用网际网路、利用大众传播,来帮助这个世间人觉悟,还来得及,还行。如果没有这些工具,那真的叫一筹莫展,眼看著世界末日的现象已经浮现在面前,这个大难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忙。所以科学虽然是有害,但是也有利,只要我们用得好,正是这品经开端,文殊菩萨告诉我们善用其心。「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下面举了十个例子,这十句都是纲领,展开来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皆是无比殊胜微妙。在这品经里面,总共有一百四十一愿,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是举例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历事炼心,一般人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引发大菩提心,这一百四十一愿就是大菩提心。你看大小便溺,上个洗手间都能引发出这样殊胜的弘愿,这就是胜妙功德。
  我们要会学,要认真的学,学了之后要落实。像这段里头,天天要干的,早晨起来漱口,「手执杨枝」,我们今天手上拿著牙刷就是;「嚼杨枝时」,那就是漱口的时候;大小便溺,我们天天干,就是不知道发心。你看菩萨,就这些小事都跟大菩提心相应;我们在这些小事,与烦恼习气相应。你想想看,与自私自利相应,与五欲六尘相应,与贪瞋痴慢相应,就坏了,与四弘誓愿、大菩提心不相应。四弘誓愿头一个「众生无边誓愿度」,你看人家念念『当愿众生』,这就跟四弘誓愿相应;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大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我们从这些地方细心去观察,认真去反省,你就知道,我跟佛菩萨不一样地方在哪里?就在这些地方。人家穿衣吃饭、洗澡、漱口、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