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耄约合胧亲运阶岳鹑讼氪蠊匏健C爬畔拢飧龆骱θ耍龆ú皇呛檬虑椋系溃徊坏系酪舱显担戏ㄔ担颐前镏谏袒谏颊习7鹌腥裁疵挥姓习克挥忻爬L巴嘉逵镜南硎埽安_痴慢疑统统要放下,这些东西不放下,你的菩提心,那个五条不是真的,怎么样你也提不上去。有个两分、三分算不错了,但是不管用,这个一定要知道。
善巧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如果我们带头做,还有几个同学大家跟著认真都在做,效果就大了。为什么?教学有榜样,你看有几个学生他这样做,真成就了,真行,真正能感动大众。孔夫子底下有七十个人干,不管干多少,是真干,真产生了影响。释迦牟尼佛,声闻众里头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还有菩萨众,还有在家居士大众,真干的人是真多。经上虽然没有归纳起来讲,但是它散在一般经典里面。我们细细去研究、去揣摩,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真正这个大团体里真干,真依教奉行的,最保守的估计三千人以上,所以他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我们世间,你再看看,古代的不说,我们讲近代的。近代这些高僧大德,在世的时候真的了不起,在香港大家知道、看到的倓虚老法师,谛闲法师的传人。在香港教化多年,他老人家走了之后,后面能够继起像他这个样子的有没有?或许是有,已经不在了。现在还有些他的弟子,这个我们都清楚,我们也是老朋友都很熟悉,倓老的道风真叫一落千丈。什么原因?没有人教了,没有人讲了,也没有人修了。只有那个形式,寺院庵堂摆在那里,做做法会,这个不行。这样的承传,再有个三十年、五十年不就完了,不就没有了吗?
我们再看再远一点,圆瑛法师、虚云老和尚、兴慈法师,现在有没有传人?都没有了,这很可悲!真正依教奉行的人不是教出来的,教不出来的,真正有善根、真正有福德,这些人出世还要什么?还要众生有福,众生有福就能感得圣贤出世,众生没有福,圣贤都走了。圣贤走了,这个世间就没有圣贤的教诲,没有圣贤的音声,也没有圣贤的形象,它怎么会不乱?我们既然有这个缘分,中国人讲有这一分福分,你得人身,能够闻到正法,你就应该要发心,舍己为人,承传圣贤之大道。这个有意义,不是无义,有价值,绝对不是人间功名富贵能相比的,不能比。
但是你得认识清楚,因为你认识清楚你才能把人间功名富贵舍掉,来干这桩事情。这桩事情在现在这个时期来干,真的就像谚语所说的吃力不讨好,多少人障碍你,多少人毁谤你,这是一定的道理。一定要把自己生死也得放下,置之不顾,你才能勇猛精进,勇往直前,你才不会退缩,这个叫做善巧多闻。上面讲的单显多闻,它这里有,「涅盘四事,为近因缘,即双美闻行」,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了。我没有看到这个地方有,我是看到《钞》里,我看到《钞》里面有这个四句,都已经跟诸位介绍过了。
再底下一段,是大师引用《大智度论》的话。《大智度论》上说,「多闻广智美言语,巧说诸法转人心,行法心正无所依,如大云雷霔洪雨」。这首偈说得好。这首偈清凉大师有注解,注得也相当详细,他把后面的两首也写出来,诸位可以参考。我们现在单单就这首偈我们一起来学习。「多闻广智美言语」,「美」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真善美,真的言语,善的言语,美好的言语,为什么?它能够开我们的智慧,多闻广智,圣贤的教诲。
第二句说「巧说诸法转人心」,巧是善巧,这个善巧是什么?契机契理,适合我们的根性,适合我们的程度,适合我们现前迫切的需要,这叫巧说诸法。我们的心现在是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习气无量无边,闻到佛法之后,我们知道怎样断恶修善,怎样破迷开悟,怎样转凡成圣,我们懂!「行法心正无所依」,这个「无所依」是般若智慧,无所依与法性相应。我们一般凡夫,行法心不正,心邪,有所依,依什么?依自私自利、依名闻利养、依贪瞋痴慢,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现在社会上是不是都讲这些?他依这个。我们这些东西全部都放下了,无所依才依真正的般若智慧,我们的心才正,正知正见。末后这一句是比喻,「如大云雷霔洪雨,如是教理,无量无边,恐繁且止」,大师给我们引用在此地,实际上《钞》里面还有余音在后面。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这个地方。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0九卷) 2005/07/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09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七正行甚深,法首菩萨偈颂第二首。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在前面第一首,我们把大意介绍过了,清凉大师的注解很丰富,《疏》跟《钞》都很丰富,我们由於时间的关系,没有完全介绍,但是大意都说出来了。最重要的意思,学佛总不外乎解跟行,多闻是属於解,如果只有解,没有修行,决定不能成就。清凉大师在《四十华严》经题里面说过,他说有解无行,多闻而没有真正落实去做,是增长邪见;如果是有行无解,他老人家说增长无明。你看看邪见、无明都属於烦恼,可见得大乘教里面一定要解行相应,解行并重。
实际上,在教下来讲,一定是先解后行,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展开的《华严》四分,信、解、行、证,解在行之前,解了一定要做,这点非常重要。不是说只有多闻,不必修行,那就错了;或者是只有修行,不必听经,不必研究经教,也错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如果我们不能把精神、心力专注在佛法上,你就不能够不接受外来的影响。现在外来的是什么?六尘,我们六根对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今天这个六尘都邪,邪得太离谱!古时候也有邪法,邪得还不太离谱,邪里面还有一点正;现在六尘之邪,确实像我们套《十善业道经》上一句话,毫分正法都没有,邪到了底,你说多可怕。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怎么样能够保护自己的觉正净,保护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觉?你不读经、不听经,行吗?不行!
经念多、听多了,诸位要记住,初学的时候一定要一门深入,可不能涉猎太多。涉猎太多你的心力分散,时间都不能集中,只能得到一些常识,不起作用,你就没有能力不受环境的影响。一定是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学。这个慧是根本智,有这种力量你才能够不受外面环境的感染,现在人讲的免疫力。你有很大、很高的免疫力,跟社会层层面面你去接触,有这个能力是要接触,接触怎么样?了解它,认识它,不受它感染,不受害。为什么要了解它?为什么要认识它?你要帮助它,你要救它,帮助它回头是岸,那你不了解怎么行?跟大夫治病一样,你先要替他诊断,了解他病源之所在,然后才懂得对症下药。所以不能不接触。
但是在初学最好少接触,当然最好是不接触,每天接触圣贤的教诲,不能不听经,不能不读经。工作再繁忙,你对於佛菩萨、圣贤有信心,至少你要选一部经,天天念。选的教材一定要能够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那是最有受用。所以我们选择的,特别都是为现代人著想的,选了《弟子规》,儒家的。诸位要晓得,儒家《弟子规》是圣贤教诲根本的根本,没有这门课程的修养,什么都谈不上,根!我们得从根救起。佛法的根是《十善业道经》,你有这两种根,有《弟子规》,有十善业道,这两样东西都是属於戒律。
在佛法的经典里面,佛法经典分四种,所谓教经、理经、行经、果经,教理行果四种。《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是属於行经,你要去做到,字字句句都要落实。真正落实就叫持戒,持戒就是修福,都在其中。戒跟福分不开,不持戒的人折福,持戒的人积福,差别很大。所以前面一段,我们看到清凉大师的《疏钞》,都是苦口婆心劝我们解行相应。大师引经据典,我们要能体会到,要认真努力去做,从《弟子规》,从十善业道。我们净土宗,你再选一部经论,选《无量寿经》、选《阿弥陀经》都好。现在我们每天早晚课,最重要的不是《阿弥陀经》,不是《无量寿经》。为什么?这个经天天念,念了不少年,做不到,烦恼习气没断。每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恶念、恶的思惟、恶行还是跟从前一样的生起。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认真反省,这样下去怎么办?这一生必然是空过了,空过就是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那就空过了。
这一生要想真正成就,那我们好好反省,我们用这些大经大论为什么收不到效果?我们的基础没有。基础是做人,就是《弟子规》跟十善业道没有,这是我们的病根。知道了,明白了,赶紧补习,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恶补这两门功课。好在这两门功课不多,《弟子规》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十善业道经》虽然比较长一点,也不算太长。如果大家认为还是太长,我有个节本,把它节录,将《十善业道经》里最重要的经文节录下来。我节录这个本子只有五百一十六个字,只有《弟子规》的一半,这总好记了。你用这个做早晚课好!念熟了三分钟就够了,五百一十六个字。一定要熟读,一定要懂得意思。有些同学们也不错,把我这个节本,以前我讲的《十善业道经》的光碟,从那里头也节出来,听说有十一个小时,这五百一十六个字一共讲了十一个小时。你就听这十一片的光碟,就念这个节本的经典,奠定自己修学的基础,这就好。
总而言之,我们对於行门要特别的重视,解门也不能够疏忽,念念有求生净土,亲近弥陀这个愿望。如果真的要达到这个愿望,这一生当中一定要圆满,那你就要依教奉行,要听经、要念佛、要持戒、要修福。这是第一首偈清凉大师为我们开导的大意,我们不厌其烦重复再说一遍,一定要记住。
今天我们来看第二首偈,往下九首都是比喻。清凉大师的注解说得好,「九颂喻明」,九颂就是从第二首到第十首,都是用比喻来说明。「皆上半喻况,下半法合」,每首偈四句,前面两句是比喻,后面两句要会归到说法上,我们从比喻里面去体会。我们看这一首,喻里面第一,「初」,清凉大师的注解我们念一念。「惧溺渴死喻」,害怕淹水,大概是不敢喝水,渴死了,这是比喻贪。「喻贪随文义失,谓义门波涛,漂荡其心,虑溺溺他,无暇修行,自绝慧命,故名渴死」,渴死是比喻。
这个状况当然自古就有,这个毛病自古就有,为什么你受持正法不能成就?这个比喻多半是初入佛门,初入佛门的人都贪图广学多闻,贪多,对於经的义理疏忽了,不能够深究义理。尤其是我这一代人就犯这个毛病,我出家的时候,同参道友我们年龄都差不多,许多人都念佛学院。我没有念过佛学院,我教过佛学院,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那时候台湾的佛学院跟一般学校状况差不多,一个学期有五、六门功课。佛学院里面的老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