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养儿不易 作者:寂寞的清泉(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5-05-12完结) >

第267章

穿越之养儿不易 作者:寂寞的清泉(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5-05-12完结)-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氏当然也没意见了,自己儿媳妇跟着赚银子,这好事傻子才不允。
    几人说干就干,商量着在哪里开铺子好。
    江又梅说道,“最好有两家铺子,一家大些,后院可住人可做点心,前面卖糕点。这家铺子地段不一定要顶好。另一家铺子小些无妨,但必须口岸好,只卖糕点。”
    谢氏说道,“我有一家嫁妆铺子,地段比较偏。前院有两个门面,后院有几间房子,还有个天井。现租给一家做生意的,后院住人,前院卖干杂。”
    金氏也说道,“我也有家嫁妆铺子,更小,只有一个门面。口岸不错,就在我娘家的那个胡同口,现在卖布匹。若咱们卖点心用得上,就改卖点心。”
    金氏也是出身勋贵之家,大伯是忠进伯,她娘家离林家只有三条街的距离。
    江又梅听着这两个都不错,说道,“咱们去看看再定,定下来我就给我舅舅写信,让他赶紧来京。”
    几人就请假出去看铺子,正好趁机玩玩。这是几个年青妇人第一次转街,很是兴奋。
    四个人先去了离得最近的金氏那家铺子,还真小,前后两间都只有十几平米,前面一间卖东西,后面一间装杂物,角落里还有个炉子烧开水,连上茅房都得去不远处的公共茅房。
    口岸的确不错,这里全是富贵人家。若卖类似于前世哈根达斯那种品牌,这里的人还是消费得起的。不过,这家好是好,并不在商业中心地段,还是要在中心地段再租家铺子才行。
    又去了谢氏那家铺子,不算很偏远,只不在正街上,地方够大。若是李左一家来了,人可以住在后院,前面的两个门面封一个,只留一个卖点心,另一个装修成糕点加工房。
    看完后,几人又去了京城商业中心地段,也就是御临大街一带。这里汇聚着京城最著名的酒楼、茶肆、衣铺、银楼等。
    马车过了大雁街后到了传说中的御临大街街口就停了下来,御临大街是不能进马车和马的,只能人进去。江又梅直感叹。原来古代也有步行街啊。
    几人下了车,带着几个丫环婆子走了进去。一进御临大街,地全部是青石板铺成的,连点沙土都难得看见,很宽。足足可以并排过六辆马车。两边的铺子都是两至四层楼,白墙黛瓦朱色雕花门窗,大多是卖衣裳、布匹、茶叶之类的,也有银楼。
    到了中心地段,视野便开阔起来,正中是御临楼。御临楼四周都是盆栽花草。最下边两层是汉白玉石修的石阶和护栏。第三层开始便是朱红色的木质结构,雕花窗棂还镶着琉璃。楼呈八角形,不仅飞檐上雕着猛狮,连每根柱子上都雕着花鸟虫兽。瓦是金色的,据说烧瓦的时候熔了许多金子进去。也不知是不是真的。金瓦在太阳的照耀下,更是金碧辉煌。
    御临楼高八层,是大康目前最高的建筑。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皇上便会登上御临楼顶楼与民同乐。据说,站在御临楼的顶楼,可以俯瞰京城的全貌,连皇宫的屋顶都看得清清楚楚。
    御临楼里保存着历朝历代留下来的许多珍贵文物,相当于前世的博物馆。它是不对外开放的。偶尔有国外使节来了,会来这里参观参观。或者国子监生员要毕业了,便会来这里接受教育。人们只能在外面看看。
    这是前朝开国皇帝在位时修建的。
    看了御临楼。连江又梅都啧啧称赞,古人的智慧是不能小觑的。想着,若是自己的作品进了这里,自己也就留芳千载了。
    与御临楼相距百米远的四周,便是著名的大商家了。有福康寿大酒楼,全聚得大酒楼。步步高大酒楼,这些都是全大康最高档豪华的酒楼。挨着它们的。是品茗茶肆,接下来是泰和银楼。一品轩文斋,这是郑三老爷开的。再远些有一栋四层红楼,四周挂着各式灯笼,极是花哨,这就是传说中的群芳楼。
    文斋和妓院比邻,最雅的和最俗的挨着,也只有郑老三才干得出来。
    不说这条街上最中心的地段,就是街口的铺面租金都令人乍舌,每个楼租金每年至少二千两。紧邻御临街的大雁街也贵,每个铺面也要一千多两银子一年。主要是这里没有小铺面,几乎都是上下两层楼,四个门面。
    再偏远些的铺面,江又梅就不想租了。
    谢氏、金氏、周氏的意思都是,赚脂粉银子实在没有必要投这么大的本钱。
    江又梅想想也对,让她们一下投入上千两的私房银子砸在未知的生意上,的确强人所难了。特别是周氏,让她一次性能拿出几百两银子的私房钱都为难她了。
    几人就商量,还是利用那两家铺子先做,做好了再往这两条街上发展。
    此时已是午时末,三个大酒楼的生意都是极好。
    几个人的肚子也饿了,江又梅便说,“今儿大嫂请客,想吃哪个酒楼都成。”
    谢氏道,“还是去全聚得吧,咱们去那里吃饭都打七折。”
    “打七折?这么划算。”江又梅吃惊道。
    “大嫂还不知道呀,全聚得有咱们林府的干股。”金氏道。
    原来全聚得酒楼是镇北侯府罩着的,怪不得林家每年送年礼都有不少全聚得的烤鸭,却是这么回事。
    几人去了全聚得酒楼,黄掌柜认识那三个人,笑容可掬地躬躹作揖。(我的小说《穿越之养儿不易》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谢谢蓝色快乐猫的打赏,非常感谢。

  ☆、第三百四十四章 墨宝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穿越之养儿不易》更多支持!当黄掌柜听说没见过的这位是林大奶奶时,又赶紧作揖问好。之后,直接把她们请到给林家常期留用的专用包间。包间在四楼,里面一应的鸡翅木桌椅、柜子、小几,四周挂着各色字画,布置得很是雅致和排场。
    “大嫂,这里是看花灯最好的位置之一,每年元宵节我们都会来这里看花灯,有时还能看到皇上从那里登上御临楼。”金氏指着窗外说。
    从这里望出去,倒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高高的御临楼煜煜生辉,它的周围繁花似锦,路上人头躜动,商家酒家气派非凡。江又梅万幸自己穿越的年代好,不是战乱纷纷,不是生灵涂炭,而是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特别是建仁帝,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好皇帝,把大康治理得极其富有。经济繁荣有些像前世历史上的宋朝,但军队又相当强大,别国即使觊觎,也不敢随意入侵。几年前有那不知天高地厚来挑衅的,无比威武的林大元帅就带着兵把他们打回老家去了。
    “大嫂就多住些日子,等过了年再回川西去。”谢氏的话又把江又梅的思绪拉了回来。
    江又梅笑道,“念哥儿明春要下场,还得早些回去做准备。”
    几人都道,那才是重中之重的事。
    全聚得的特色菜就是烤鸭,这让江又梅想起了前世bj的全聚德,那里也是卖烤鸭出名。
    她们要了一只烤鸭。又点了几个菜。江又梅多要了两只烤鸭,说是带回去晚上给家里人加菜。
    这里的师傅做的是鲁系菜式,手艺非常高,几人吃得很是满意。这桌的菜及下人们的菜,打折下来共花了八十多两银子。
    林又梅付了银子。想着这里有林府的股份,就给他们提点小小的建议当小费。便让黄掌柜拿了些纸和笔来。她画了些前世的盘、碟、盆,有花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菱形的,有敞口的。紧口的,大概十几种,造型各异,盘底有高有低。
    说道,“这里的盘子、碟子都很好看。质地好,花纹好。但无一例外都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而且都一样高,摆放在桌上不免流于单调。你们让人烧制些这样的器皿,往桌上一摆,好看又多变,高低错落有致。黄掌柜觉得呢?”
    黄掌柜一看,眼里抑制不住惊喜。说道,“真好看,怪不得都在传说南山居士审美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真真没想到,把这些盘子碟子简单地一变,立即就不一样了。我得拿去给东家瞧瞧,赶紧让人烧制。”他把刚收的银子又放在江又梅的面前说,“大奶奶给我们想了这么好的主意,这顿饭我们请了。”
    江又梅笑着又把银子推给他。“画了几个盘碟,不值这么多的。该给多少还是得给多少。”
    黄掌柜又把银子推过去,嘿嘿笑道。“南山居士的墨宝可不是八十几两银子就能买到的,我们赚大了。”
    江又梅听了一阵气紧,感情人家不只要了她的创意,还要了她的墨宝。还真是奸商!看到黄掌柜抓得紧紧的几张纸,自己也不可能再把它们抢回来。跟他们这些老鬼比起来,自己还是嫩了些啊。
    得了大便宜的黄掌柜也知道林家的便宜不太好占,又让人拿了五坛极品蓝花雕出来,说是孝敬给林府老少爷们喝。这种极品蓝花雕一坛就值五十两银子。
    谢氏几人羡慕得不得了,都走出了酒楼,周氏还在说,“大嫂真能干,随便画了两笔就值那么些银子。”
    她们不知道的是,黄掌柜待她们一走,就坐上马车直奔东家家里去,找到了东家马大老板,把林大奶奶的墨宝奉上。
    马大老板一看高兴坏了,赶紧让会画几笔画的儿子来到书房,把这些图临摹下来让人拿去烧制。林大奶奶这几张画让人去裱装起来,挂在酒楼的大厅里招揽客人。
    “咱们酒楼里挂了不少的名人字画,但都不是泰斗大师级别的。”马大老板大笑道,“这回终于有了南山居士的墨宝。以后,咱们酒楼不仅酒香飘得远,墨香飘得更远。”
    又对黄掌柜机灵地免了单送了酒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做得好,只是还小气了些。”
    下午,江又梅领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福临院,嘉平和谢氏已经在那里了。谢氏笑着跟江又梅低声说道,“刚我还跟奶奶和娘说了咱们做媒的事,咱们家明天正好要去西山报国寺上香,干脆让那两家也去,到时几家人来个偶遇。”
    江又梅一听连连点头,人多还不会尴尬。两人便回头嘱咐心腹分别去两家送信。
    老女人都喜欢做媒,太夫人和嘉平一听做媒的事就兴奋,打听得特别详细。太夫人听了他们二人的条件后,笑道,“听起来后生和女娃都招人喜欢,就是女娃的出身稍微低了些。但有祁儿媳妇这个堂姐撑着,也算般配了。”
    嘉平也点头笑道,“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只要看对了眼,我也觉得能成。”
    晚上,上衙的男人们都回来了,林侯爷和林昌祁父子还没回来,众人不免有些担心起来。特别是太夫人,眼圈都红了。
    二老爷安慰道,“皇上今儿早朝的时候心情极好,只上了一刻钟就急匆匆退朝了。大哥他们应该不会有事,即使有事也应该是好事。”
    太夫人听了才放了心。
    晚饭时,男桌和女桌分别多了一只全聚得烤鸭,金氏便绘声绘色地把江又梅挣了五坛蓝花雕和八十多两银子的事说了。
    二爷林昌旭笑道,“看你美的。以为你们占了便宜,是不是?真是妇人之见。告诉你们,占了便宜的是人家全聚得。”
    “怎么可能,我们只看大嫂画了几个盘子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