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超全民进化 >

第17章

超全民进化-第17章

小说: 超全民进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同事名为孙凯,就读于秣陵大学灵植专业研究生三年级,虽然初来乍到,但是工作能力却相当出色。

    现如今就连小学生都有大量的实验、制作等各种实践经验,就更不要说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孙凯。

    孙凯的毕业研究课题是太空灵植,自然到泽湖实验室最容易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孙凯快速的同时观看、比对各星球的各种灵植生长情况、对环境的影响等的影像资料,并快速的得出结论,还加以各种推衍延伸。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如此,至少都是监控上百个机器人同时进行某个课题的各种方向的研究、拓展,并不断的思考、总结、突破、创新,或者推翻重来。

    忙完一天的工作,大家才聚在一起,举办欢迎新同事的聚会。

    实验室不远的沙滩早被机器人装点的色彩缤纷,各种新鲜的食材,不断的被烤制装盘,金黄焦香的肉类,全都是大块上桌,大家一手端着大杯的、冒着气泡的麦芽酒,一手抓着大块的烤肉,吃一口烤肉、喝一口酒,欢笑声、碰杯声,在海风里随着各种食物的香气不断飘荡。

    尽情欢愉后大家各自回家,各种善后工作自然由机器人进行,绝不会造成一丁点污染或浪费,哪怕是垃圾都能物尽其用。

    孙凯不光就读于秣陵大学,家也在秣陵,和父母居住在一起,至少目前不考虑搬到基地居住。

    泽湖实验室距离秣陵300多公里,作为突破先天的修行者,孙凯全速飞行也就只需半个多小时,更何况还有速度更快的、只需设置好目标、可以自己飞行的飞行器,也就20分钟就可到家。

    泽湖实验室也有很多同事不在基地居住,几百公里根本就花不了多少时间,大家根据喜好和需求任意选择。

    邓坤回到家中,沐浴更衣、洗漱整理后,煮一壶清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看了会书,然后进入书房,挥毫泼墨、任意书写,尽兴后心情越加舒畅、却又很是平和。

    而后进入修行室,修心养性、不动不摇、逐渐心无杂念却又身心愉悦,慢慢的呼吸细不可闻,每一次呼吸都长达十多分钟。不觉间,灵气流转,源源不断的进入身体,周天运转后汇入丹田,使得修为又增进几分。

    每一次修行完毕都飘飘欲仙,身心愉悦。

    舒爽的进入“灵界”,心情愉悦、心思灵动,工作效率自然更高,驾轻就熟的不断监控上千名机器人快速的进行所需实验、并不断调整。

    由于在“灵界”中能力超凡,哪怕工作量比现实中还多十倍,却仍然游刃有余、轻松写意。

    事实上同时监控上千名机器人进行工作的难度、比同时监控上百名机器人进行工作的难度并不是只高了10倍,而是增加了成千上万倍。

    邓坤却乐在其中,悠闲自得,仿佛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玩乐;并且还不断思想迸发,有如天马行空,灵感不断。

第31章 修行测试功能() 
轻松愉快的完成工作,邓坤也不休息,径自来到实验室自行建造的重力室区域,虽然灵界庞大无比,并且由于能力超凡的特性、任何事都更加轻松简单,重力室也根据需求只建了2000间。

    与现实中的早晚修行后身心愉悦不同,不管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修行起来都比较枯燥,而且也不是非修不可,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在虚拟幻境中实战提高。

    不论输赢,实战的刺激和享受都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不管是输是赢,都能通过实战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不断提升。

    当然,也有人喜欢独处及单独修行。

    邓坤更喜欢独自磨练、修行后,再到虚拟幻境与人交流、切磋。

    随意进入一间没人使用的重力室,稍微活动了一下拳脚以作适应,邓坤仍旧选择在10倍重力加持下足有万斤的巨型砍刀,横刀立马,劈、砍、拍、削,都是直来直往的招式,全无花哨。

    其间不断调整,足有一个钟头方才停歇,自是又有精进。

    退出重力室,边走边想、略做总结,回到自己的休息室,戴上进入虚拟幻境的眼镜,选择测试模式进入。

    修行是天长日久的事情,尤其是突破先天后,每一重都得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并且越往后所需时间越长,这就有可能让人滋生懈怠感。其实随着修行,每天都会有所提高,只是有的时候太过细微,容易让人产生停滞不前的错觉。

    大家集思广益,超过8亿人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最后决定在虚拟幻境中添加测试模式。

    毕竟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虚拟幻境如何运行,即便如此,也足有上亿先天修行者参与其中、共同出力,在虚拟幻境添加了测试模式,让人可以随时了解自身的情况。

    诸如境界、体质、力量、速度、反应、爆发力等等;甚至是脏腑、经络、肌肉、骨骼、细胞活力、新陈代谢、记忆力、意志力、判断力、感知能力等都可通过测试精准判断。

    大家利用能力超凡的特性,进行归纳、总结、推衍,把各种数据进行量化,先天四重以前有大量的真实数据可供参考,先天五重及更高境界,以后可以不断增补。事实上也不用特意增补,测试系统会自行抓补数据、自行完善。

    比如,先天阶段每重所需能量太多,从初期到圆满所需时间太长,大家便把每重所需能量设定为10081,这样基本每天都能看到数值增加。

    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对修行自然也有促进。

    事实上能量达9000以上就随时可能突破,水满则溢,各方面都达到突破要求,并没有根基不稳之说。

    邓坤并不是经常进入虚拟幻境,虽然测试模式邓坤及很多同事都有出力,但正式运行后还是第一次使用。

    由于修行不缀、合理饮食、休眠箱的使用、有利体质的磁场与六字真言的相互作用、富含造化的雷击海水的经常饮用、甚至周天星辰大阵的潜移默化等等多方共同作用,从头到脚、由内而外,各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突破先天二重不到两年,能量已高达6671,已过半数;看起来比先天一重还要快速很多。

    不过也是事实,毕竟刚突破先天时,需要不断适应、磨合;而且当初各种事情繁多;修行环境、资源更是相差甚远;要知道当时的先天修士无一不是修行天才、个个惊才绝艳,即便如此,每重天都要花上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先天五重更是遥遥无期。

    而后来也是因为“灵界”不光可以使人长生、还个个能力超凡,邓坤心存疑虑自然难以突破,哪怕先天一重早就圆满,也直到与“灵界”“天人感应”、解开心结方才突破。

    也不退出虚拟幻境,毕竟这次主要是为了试验升级改进了的超级防御阵符,检测自身只是顺带的事情。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加以关注,但一经推出,近5亿人的关注,以及超过千万人给出的各种优化方案,泽湖实验室不断吸取优点,归纳改进、突破创新,超级防御阵符的防御力不断增强,势如破竹般的突破300倍、500倍,直达800倍,哪怕军中的大威力杀伤性武器,都少有可以攻破,当然,平时禁用的、威力更大的战略级武器除外,比如氢弹、原子弹等大当量的核武器。

    邓坤这次选择1v100战斗,如果想与更多人同时战斗,就必须提前预约,一般只有军队才有各种大型团战,伟力归于个人,就算是军队的大规模团战也还是无数战斗小组各自为战。

    邓坤开始就使用了超级防御阵符,不然一秒钟都难以支撑,这种成规模的大型战队,基本人人都是先天二重修为,并且个个战斗精通、配合默契,至少可以和上千名同等修为、各自为战的修士相抗衡,甚至能够各个击败,以少胜多。

    刚入战场,还没适应,各种攻击就已经到来,但是在超级防御阵符形成的防护下,阵符只受到八百分之一的攻击力度,距离攻破相去甚远。

    对方并不气馁,快速调整,以特定的组合、各种攻击同时猛烈、不断的攻击一点,如果超级防御阵符的上限还是只有百倍,根本就抵挡不住。

    毕竟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各种攻击武器自然也是如此,狙击弹早已变成了威力更强的穿甲弹、磁场武器也升级成了更强冲击的电磁脉冲武器、甚至一向以攻击超强著称的雷法都与科技相结合,变成了更加凶猛的雷电炮。。。

    对方不断转换阵势,形成各种强力攻击,但是都难以攻破超级防御阵符形成的防护。

    邓坤原本就无法攻击,就算可以攻击,也难以撼动对方的防御,团队作战原本就是为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威力。

    最后双方只得以平局收场。

    对方也不气恼,为了胜利,战斗本就该无所不用其极。

    不光邓坤在进行超级防御阵符的实战检验,基本上整个研发、改进超级防御阵符的团队都有参加,只不过虚拟幻境太大,人又太多,如果不是特意寻找,很难在此相遇;更何况,为了充分测试超级防御阵符,大家都会选择1v5以上的战斗,就更不可能相遇。

第32章 远红外线() 
早上,邓坤并没有像昨日一样饮用富含造化与灵气的雷击海水,而是喝了一杯日常饮用的灵水,昨天饮用的雷击海水,大概需要10天才会被身体完全消化、吸收,所以大概10天饮用一次即可。

    大脑还没开始工作,于无思无觉间打了一趟养生拳法,身体舒畅;接着风格突变,拳脚刚猛、威力绝伦,肩、肘、背、膝,无一处不发力,浑身俱动,仿佛连细胞都在震动。

    照旧练体修行一个小时方才收功,接着修行六字真言,与增强体质的磁场相配合,感受着五脏六腑、血液、骨骼,全身各处都在缓慢增强。

    修行完毕,边吃早餐边赏美景,大自然的造化神奇让人百看不厌。

    接着还是悠然漫步来到实验室,与工作组同事一起交流了一下昨夜在虚拟幻境中、各自使用超级防御阵符的实战检验情况。

    然后也不耽搁,快速总结分析,而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室,监控机器人进行超级防御阵符的制造。

    由于每个人都至少有上百个机器人当作助手,而每个机器人都得负责一个巨大的摆满各种仪器、工具的工作台,所以每个工作室都非常巨大。

    没用多久,工作组的每个人都拿着上百枚略有不同的超级防御阵符来到实战检测区域。

    开始自然还是由机器人使用超级防御阵符承受各种攻击,随着攻击力度增强,直到超过八百一十倍的力度才打破超级防御阵符形成的防护。

    接连进行了数组测试,都没问题。

    而后还是各工作组成员亲自上阵,雷击炮轰、电磁、音功等等,各种攻击的力度都控制在七百倍以内,全都没有攻破超级防御阵符形成的防护,自然无法造成任何伤害。

    之所以不使用八百倍力度的攻击,是因为事无绝对、万一攻破太过危险,这里毕竟是现实而不是虚拟幻境,而且完全没有需要拿生命冒险的必要。

    忙了半天,大家边吃午饭、边进行归纳总结,使得超级防御阵符的制造方法又有优化;虽然超级防御阵符无法量产,必须在人类的监控下机器人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