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超全民进化 >

第16章

超全民进化-第16章

小说: 超全民进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浆一般剧烈翻滚,但是由于所有水箱上都雕刻隔离印符,所有海水再是剧烈翻滚,也没有一滴溅出箱外。

    虽然只是短短三两分钟,却如同数个世纪般漫长,天边的狂风暴雨还在酝酿,但附近的雷电已经被消耗殆尽,倒少了许多声势。

    被雷电击打过的海水还在剧烈翻滚,不时有火花迸发。

    邓坤接连使了驱雨咒、御风咒,不一会,数里之外,大雨倾盆,海浪滔天,海轮附近却风平浪静,大家边等待水箱里被雷电击打过的海水平复、边观看自然伟力。

    天地伟力难以抗衡,不管是驱雨咒、御风咒,还是之前的引雷决,都是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力,若是与眼前的狂风暴雨相抗,哪怕再多花千百倍的法力也是不够。

    其他的术法也是如此,全都是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力,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人类的修行也是顺应自然,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天地万物、宇宙生化、无不自然。

    狂风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到半个小时,雨过天晴,被雨水洗过的海风显得格外清新。

    海轮上所需实验用具俱全,实验型机器人不断提取不同灵气浓度的海水进行研究,相同灵气浓度的海水也有多份,由于引雷决的精确引导、定位,每个水箱受到的雷电打击并不相同。

    经过众多机器人的多次、全面研究,除了普通海水、其他富含灵气的海水全都对修行者有利,效果比饮用型灵水还要好。

    当然,这只是初步研究,回到实验室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及各种动、植物饮用、灌溉实验。

    接下来一段的时间,邓坤及工作组的同事不断对雷击海水进行各种实验,期间雷电打击也多次进行,各种动、植物饮用、灌溉实验也不断进行。

    不光是在现实,“灵界”也多次进行了各种实验,确认安全有效后,才在“灵界”进行少量饮用实验,而后才在现实进行饮用实验。

    虽然富含灵气的海水全都对修行者有利,效果比饮用型灵水还要好,但是效果却有强弱。

    经过不断实验找出了最优配制。

    比如,融入百倍浓度灵气的海水,一吨受到两次雷电打击,效果最好;。。。融入六百倍浓度灵气的海水,一吨受到九次雷电打击,效果最好。

    每次饮用200毫升、十天饮用一次,开始也只用融入百倍浓度灵气的海水即可,以后再逐渐增加。

    事实上、任何实验都是如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完全确认安全有效后,才通过“灵界”以泽湖实验室的名义,把最优雷击海水的制造方法、功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详细信息,群发给大家。

第29章 不再是宇宙浮萍() 
人多力量大,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到一个月,超级防御阵符的防护力已经翻倍。

    集合众多的意见、方案,泽湖实验室对超级防御阵符的优化和开发并没有停止。

    成功开发出超级防御阵符应得的贡献点,也早就由“贡献点中心”打入泽湖实验室账户。

    “贡献点中心”也是自动化运行,主要负责自动征收各种税务,用以各种公共施设的维护、以及对所有贡献者的贡献点发放。

    邓坤在“灵界”实验室完成今天的工作,也不退出“灵界”,继续在“灵界”重力室进行“举重若轻”修行。邓坤不断的挥动巨型砍刀,并根据感受不断做出调整,与开始时相比已经完全不同,在重力加持下重有万斤的巨刀,就像大厨手中的菜刀一样轻盈,虽还达不到宛转如意,但已经小有所成。

    还是修行一个小时,而后邓坤进入虚拟幻境与人战了一场,并与众多也在修行“举重若轻”的修行者交流了一些心得体会,方才退出,进入睡眠。

    修行不能闭门造车、而且适当的战斗有利发现独自修行中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有利提高。

    又是一周,一般大家都是根据需求,合理的安排修行、工作、休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早、晚修行,白天工作,夜里进入“灵界”,凌晨睡眠。

    关于月球每周一次的集体探讨、论证,虽然还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随着监控机器人不断的探索、研究,掌控的各种数据、资料是越来越多。

    太阳系其他星球的探索、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探索、研究,更是从未间断过。

    而最首要、最当前的自然是安全问题。

    地球只是宇宙中无数星体的一员,每年都会有很多宇宙物质光顾,大多数在进入大气层时都会瓦解,但每年仍有500颗以上,大至篮球、小至弹珠的陨石落在地面上;更大的也难以杜绝,目前已经发现的10吨以上的陨石高达上百块,虽然大多都是亿万年前的遗留。比如6000多万年前落入地球的巨大陨石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灭绝,恐龙就是其中一员。

    巨大的陨石能以许多方式导致物种的灭绝,如果落入海洋,会引发海啸,巨大的潮汐海浪高达上百米;一些研究表明海洋冲积层与当时巨浪的通过是一致的。如果落入地面,撞击能把大量的物质抛送入大气层、并多年不散,这会阻拦太阳光线,有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以植物为生的动物。

    几十年前,一个相当于几千颗、万吨当量原子弹威力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

    如今虽有周天星辰大阵全面保护,但世事无绝对。

    很多实验室、研究机构大力研制防御卫星、空间站、甚至宇宙飞船,誓把各种危险挡在地球之外。

    利用“灵界”里的能力超凡特性,各大实验室、研究机构集思广益、互相协作,泽湖实验室自然也参与其中。

    在多种方案中,最后一种以3600颗卫星为阵眼,全面覆盖地球上空,只可对外监控、防御、攻击的、以太阳能为能源的阵法脱颖而出。

    此阵具有超强的防御性,并且实际制造与操作都相对简单。

    方案敲定,现实中的制造全由各大军工企业快速执行;只用半月,从生产制造到后期检验就全部完成。

    3600颗卫星在计算好的位置同时升空,进入近地轨道并运行良好。

    而各种监控卫星更是不断洒向太空,虽然人类目前还无法向宇宙进军,但是对太阳系的初步探测还是做得到的。

    人类的生活日新月异、越来越好,各种自然灾害、突发状况都可以从容面对,甚至不再是宇宙中的浮萍,再巨大的陨石也可以崩解于地球之外。

    虽然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并且还在不断加速、越来越好,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反倒是所有人都越来越从容、惬意、逍遥。

    大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尝试新生事物,只是出于好奇与求知欲,而不是生活所迫。

    大家不断的于各行各业进行创新、研发、突破、创造,都是出于喜欢与热爱,而不是必须如此。

    修行以后本来就更聪明睿智、举一反三,突破先天后更是人人都是天才。

    更何况大量的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人类只需要创新、研发、突破、创造;现如今哪怕是最高精尖的各种研究,很多也是人类提出各种设想、方案,而后同时监控多组机器人不断进行研究、验证;凡此种种,即加快了工作速度、又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而有了更多的时间,自然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更多的创新、研发、突破、创造,凡此种种,又使大家的生活与修行越来越好。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所有的一切自然越来越好!

第30章 法自然() 
不觉间已是仲春,春意渐浓,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虽然由于周天星辰大阵的影响,一年四季都舒适宜人,但真正的春季还是略有不同。

    邓坤喝了一杯百倍浓度灵气的雷击海水,打了一套养生拳法,而后身随拳动、随心而发,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骼、甚至血液、脏腑,从头到脚、由内而外全都修炼得到,修行本就是内外兼修,齐头并进,外功练到深处,也能产生内气。

    足有一个小时方才收功,感觉每个细胞都在富含造化的雷击海水作用下生机勃发。

    接着修行六字真言,不断调整,以最适合的节奏,配合增强体质的磁场,甚至都能明显感觉到体质的增强。

    大家经过一段时间尝试、探讨、验证后,富含各浓度灵气的雷击海水的最优配制被确定安全有效。

    第一年基本上所有人都只需要百倍浓度灵气的雷击海水。

    三百倍以下浓度灵气的海水非常充足,而超过三百倍浓度灵气的海水虽然储量不多,但现在开始制造完全来得及。

    这种大家都需要的,可以统一生产的物品,自然统一生产制造,这样更安全、节约、高效。

    事实上所有的研发、验证都已完成,剩下的只需要几个人专门负责监控、检验,其他的不管是运输大量百倍浓度灵气的海水出海,还是何种力度引雷符的应用,直到灌装、出售,全部都由各种机器人协作完成。

    成功研制出雷击海水,泽湖实验室应得的贡献点自然早已到账。

    。。。。。。

    邓坤坐在二楼的露天阳台上,边吃着精致、美味、营养充足的早餐,边欣赏着草长莺飞、万物生发的无边美景。

    晨曦间略有薄雾缭绕,晶莹的露珠如同美丽的宝石点缀在绿叶之间。

    时而调羹碰到碗碟,发出清脆的声音,与各种鸟鸣组合在一起,更显得生机盎然。

    所有用品都是机器人管家根据邓坤的喜好,自主选购。

    每样物品都简约而不简单。

    现如今所有物品都经过千锤百炼,极尽完美,方才上市。

    哪怕一个杯子、一个调羹,都精美的如同艺术品,就更不要说其他。

    真正的艺术品更是震撼人心,不管是一幅画,还是一首音乐,都如同一个宏大瑰丽、却又绝不给人压迫的世界,让人如沐春风、身心愉悦。

    突然间一只美丽的黄鹂落在桌上,也不怕生,旁若无人的欢快鸣叫。

    邓坤从果盘里拿出一块水果,随手一挥,分成无数小块,盛于一个荷叶小盏内递于黄鹂近前。

    只是稍作观察,黄鹂就享用起眼前美味的水果。

    邓坤也继续吃着自己的早餐;即没有收敛自己的气息、也没有刻意静止不动,只是自然而然的吃饭、赏景。

    并不是这只黄鹂与人相熟,而是没有感觉到危险。

    这表明邓坤的举手投足、日常举止已经非常贴近自然。

    吃完早饭,邓坤悠闲的前往实验室,剩下的自然有机器人管家整理。

    若是御风飞行,几分钟就可到达,邓坤也不赶时间,慢慢悠悠的穿梭于各种绿植之间。

    泽湖实验室今天迎来一位新同事,事实上大家早在“灵界”中的泽湖实验室一起工作半年,早已相处熟捻。

    简单的欢迎还是有的,然后大家各自投入自己的工作。

    新同事名为孙凯,就读于秣陵大学灵植专业研究生三年级,虽然初来乍到,但是工作能力却相当出色。

    现如今就连小学生都有大量的实验、制作等各种实践经验,就更不要说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孙凯。

    孙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