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超全民进化 >

第12章

超全民进化-第12章

小说: 超全民进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几天邓坤除了早晚修行之外,其他时间都在虚拟幻境中与人比斗,其间自是有输有赢。

    这一日晚间修行,功行周天之时,突然间灵气涌动,比往日更加灵动亲和,有如打开了身体某处关窍,于修行间自然而然的迈入先天二重。邓坤只是一意修行,并不管他,直到功行圆满才细细体会与回味。

    这几日收获良多,现如今“灵界”也突破先天二重,邓坤不再继续修行,直接退出“灵界”,洗簌后吃了点东西,而后踏着月色,顺着卵石铺就的曲径在一株株灵桑、一丛丛绿竹、间或各种绿植间任意穿梭,偶尔驻足欣赏一下墨菊、海棠,或者嗅一嗅茉莉、丁香;行至一株灵桑旁发现树下有一躺椅、一石台,台上驱蚊、驱虫草各摆一盆,此时夜凉如水、四下无人,只有清亮的虫鸣宛如重唱,邓坤也不管其他,直接在躺椅上躺下,随意摇动两下,就像随波轻摆的小船,舒服的轻吟一声,渐渐睡去。

    直至天色将明,邓坤方才醒来,舒服的伸了个懒腰,才慢慢悠悠的回到自己家中,无思无觉的打了趟养生拳法,又全凭本能的练了会拳脚。

    之所以大家一般都在早晚修行,而早上养生、练体,晚上修心、练气,是因为刚睡醒时大脑还没开始工作,还处于无思无觉状态,更容易放空自己,这时养生、练体可以事半功倍;早修完后即强身健体,又放松心情、充满活力的迎接崭新的一天;而晚上多了一天的经历,不管是好的、坏的、幸福的、悲伤的,都需要放松心神、内心平静、逐渐无思无觉,意守丹田,修心、练气;晚上在修心、练气这样的静功后身心舒适,更有助睡眠。

    吃完早餐,邓坤又进入“灵界”,进行先天二重的探索、修行,在“灵界”修行,比在现实快有百倍,仅用半月,就从初入二重修到二重圆满,其间还每日返回现实进行早晚修行,间或进入虚拟幻境进行实战练习。

    在虚拟幻境中,大家都是用现实中的真实修为进行实战练习,这样更有助于相互学习与提高。

第21章 灵伞() 
既已先天二重圆满,邓坤立刻回复能力超凡状态,虽然刹那间与“灵界”有所感应,但并没能进入“天人感应”状态,要知道哪怕在“灵界”中“天人感应”更加容易,也只是相对于现实而言,事实上“天人感应”甚至比突破先天还要艰难。

    哪怕几率不高,但在超过10亿的修行者各种努力尝试下,每天还是至少有上千人能够进入“天人感应”状态。

    能力超凡只是能力,而“天人感应”是境界,是源于内心与感悟,能力超凡可以找出与提高进入“天人感应”的几率,甚至强行进入“天人感应”状态,但是对于境界的提升并无多大作用。

    哪怕在“灵界”中一直都强行处于“天人感应”状态,回到现实还是会打回原形,所以重要的是探索与找出提高进入“天人感应”的方法,这更有利于现实中修为、境界的提升。

    邓坤在能力超凡状态下,对先天二重的修行过程进行了全盘推衍,优化了一些之前修行过程中的关节,再无问题才回到现实。

    这时已近晚修时间,沐浴静心,于书房练了会字,才进入修行状态。

    其间既无纰漏、也无惊喜,修行本就是件持之以恒的事情。

    一夜好眠,早修完到实验室继续研究自己的课题,并无什么进展,突破与创新也是在日复一日的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下,偶尔收获的。

    只有努力与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中午吃完午饭,实验室凡是有空闲的,人手一把伞在烈日下或快或慢的到处游荡。

    这是新近完成的即可遮阳、又可避雨、还可控温的多功能用伞。

    这是上市前的最后一次测试,只要没有问题,立刻投入生产,现在大家高来低去的,御风疾行时可以遮挡风雨阳光的伞早就有了;主要是新增了可以调控温度的符印,虽然风吹雨打、严寒酷暑都对修行者没啥影响,但是修行本就是为了活的更好,能更舒服些谁不愿意。

    邓坤撑着把海蓝伞面的在空中或快或慢、忽高忽低的御风而行,快如飞鸟时突然来个360度急转,灵伞依旧坚挺,而伞外正午的阳光火力全开,伞下却温度适宜、让人舒适。

    经过大家的测试,不管是实用、还是外观都全无问题。

    整把伞的伞面由灵蚕丝织就,上绣控温符印,灵竹为杆,伞尖太阳能收集、转换装置提供能量,伞柄可在10…30c之间随意调节。

    看起来就赏心悦目,用起来更是舒适愉悦。

    剩下的只要把制作过程的视频和数据,以及尺寸、数量、颜色等各项要求发到厂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都由机器人完成,人类只要适当的检查与监控即可。最多三天,第一批就可以上市销售。

    虽然现在市面上由太阳能制动、各种样式、大小不一的飞行器应有尽有,但如果不是特别紧急或者超远出行,大家都是凭借自身法力高来低去、御风而行。

    自身飞行的舒爽与惬意是飞行器无法比拟的,更何况行走呼吸、俯仰起卧,无处不修行。

    。。。。。。

    晚上修行完后,邓坤并没有进入“灵界”居所,而是直接进入“灵界”实验室。

    大家都喜欢在“灵界”做些天马行空、超越现实的实验、创新。

    邓坤除了修行以外,其他时间也全都泡在这里。

    事实上,大家白天在现实中工作、学习、修行、娱乐、和家人、朋友、爱人在一起等等,夜晚在“灵界”中同样如此。

    现如今除了12岁以下还未得气的小朋友,连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很多课程都在“灵界”进行。

    在“灵界”中就像做梦一样,只不过大家都在同一个梦中,并且能够完全掌控梦中进程,而身体在休眠箱中得到非常好的休息与调理,只是为了早上更好的修行,才会在凌晨睡上一会放松心神。

    现在除了中小学需要学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修行等等之外,大学以上更多的是实践与创新,很少会在固定的课堂进行教学,都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也并不固定在学校里,可以在实验室、可以在工厂、可以在田间地头,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都是知易行难。

    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可以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

    不光是学生,所有人都在不断的学习与被学习。

    没有人会照本搬科,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

第22章 气场 磁场() 
邓坤与实验室的一部分同事最近在研究气场,气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并不断变化的,而且每个人的气场也都有所不同,起初哪怕在“灵界”中能力超凡也进展不大;直到扩散思维,学习其他研究机构发布的有关磁场的一些知识,才找到了突破口。

    自然界中磁场无处不在,合适的磁场促进万物生长、甚至进化,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磁场空间,可想而知有多复杂多变。

    只有特定的磁场才对人体有利,强大的磁场反而会对生物造成伤害。

    哪怕有关磁场的知识很完善充分,邓坤以及实验室的同事也经过反复验证,找出最适合人体的频率,目前也只是找出了最适合睡眠时的磁场而已。

    因为大家睡眠时的气场最稳定、雷同,利用磁场共振,可以逐渐改善体质、增强气场;而气场越强越容易贴近自然、激发灵性,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经过不断的实验与改进,应用于休眠箱与卧室的磁场共振技术已经非常安全可靠,利用移动互联法网邓坤把制作方法、可达效果群发给所有人,并提出如何随时增强气场的讨论。

    这种对所有人的修行都有好处的事情,基本都会被大家排在第一序列进行实验、论证。

    忙完工作,邓坤也不退出“灵界”,进入实验室中的反重力室进行“举轻若重”修行。

    重力室、反重力室,是其他研究机构的成果,非常有利于“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修行。

    而在“灵界”中修行又比在现实中容易很多,虽然在“灵界”中修行成功并不能直接传达现实己身,但体验和感悟却是真实不虚的,现实中再修行就会简单很多。

    这一日清晨在半睡半醒间养生、练体后,身心俱爽,邓坤换上绣有轻身符印的衣物,进行“举轻若重”修行;经过一段时间在“灵界”的修行,昨夜终于成功,虽然是在反重力室中,但体会与感悟却没有差别。

    衣物全为灵棉制成,是在网上购买,除了设计,其他从生产到销售全由机器人完成。

    要想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先成为符印方面的大师,因为现在的衣物全是灵棉、灵蚕丝制成,不绣上防护、轻身、除尘等各种符印制成法器太过浪费。

    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也是最顶级的符印大师,可以根据材质、需求设计出美观大方、舒适合体,绣有各种符印的衣物,最重要的是可以量产。

    只见邓坤神情专注的举着一根鹅毛,如同举着一座大山,缓慢、沉重,身周数尺空气都被排空,缓慢挥出,如同大山压顶,“轰”的一声,四方震动,眼前空气全被排开。

    如若没有“灵界”中不断修行积累、直至功成所得来的体会与感悟,无论如何也不会如此轻易就能入门的,剩下的就是水磨工夫,不断的修行,直至身无法器、赤手空拳也能随意挥掌、出腿,如同负山携海,方才功成。

    大家一致觉得既然难以找出适合所有人所有情况下的万能磁场,那么就只找出适合单个人所有情况下的所有磁场。

    邓坤以及实验室的同事也调整方向,不断的实验喜、怒、哀、乐、运动、修行、玩耍、读书、工作等各种情况下,最有利于增强个体体质、气场的磁场。

    经过不断的实验、交流、合作,目前大部分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大部分情况下的磁场、并不断完善。

    邓坤以及实验室的同事也同样如此。

    晚修完成后,于“灵界”实验室继续与同事一起做磁场共振实验,并不断利用移动互联法网与其他团队进行探讨、交流。

    忙完工作,既不利用反重力室,也不穿戴轻身法器、赤手空拳修行“举轻若重”,十拳能有一拳成功,邓坤也不着急,毕竟修行本就是天长日久的事情。

    。。。。。。

    由于磁场共振实验越来越成熟完善,就涉及到现实中的应用。为此大家集思广益,开发出磁场感应晶体芯片,录入有利于增强各种状态下个体体质、气场的磁场,并利用人工智能随时调控出最适合的磁场、隔离其他一切有害的磁场。

    磁场感应晶体芯片设计出来后,只需要发到工厂由机器人统一批量生产;而各种合适的磁场就需要根据每个人单独录入、并根据使用情况不断调整,直到无时无刻、所有情况下都能改善体质、增强气场。

    虽然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突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