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

第314章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314章

小说: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也是。”孟路军说:“杨书记,那你赶紧回城,这里缺了你还真是不成。”

    杨志远不再迟疑,让牛玉成有什么事情及时和他联系,然后上了车,朝县城而去。此时,天空中已经飘起了雪花,不是很大,但杨志远已经感到一种暴风雪来临的预兆。

    当晚,杨志远召开了又一次工作会议后,回到县委招待所,杨志远前脚进屋,暴雪后脚就到。此股寒流在本省长驱直入,一直到达社港及其周边各县,大概是因为受张溪岭及其相连山脉的影响,此寒流在此停滞了下来,一时间,社港大雪纷飞。今次这场大雪,不说是社港百年一遇,但起码也算得上是五十年一遭,县城的居民基本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雪,这天早上醒来推开门,一看地上白花花地一片,整个县城银装素裹,一个个欢呼雀跃,拍照留影者有之,打雪仗者有之,开心不已。

    杨志远自然不同于普通百姓,他一早起来,趟过没过小腿的积雪,来到招待所后山的凉亭下,在凛冽的寒风下,打了一路杨家拳,大雪纷纷扬扬,似乎没有停歇的意思,杨志远的心一直都是揪着的,看这架势,这雪一时半刻都停不了,昨夜这一场雪,各乡各镇有没有损失?严不严重?如果再下上一整天,蔬菜大棚是不是承受得住?先前的部署有没有效?效果好不好?一旦收效不佳,该如何补救?这些社港的普通百姓肯定不会去多加考虑,也不会去想那么多,但杨志远是社港的县委书记,事涉几十万乡亲的衣食住行,他不得不考虑这些,必须越周全越细致才行。

    此时应急措施已经启动,环卫和路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一早已经上路铲雪,县城的几条主要干道虽然车行缓慢,但交通还算畅通。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应急处置条例,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今天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扫门前雪。杨志远一早就到了县政府的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孟路军昨晚坐镇,于指挥中心值守,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太冷还是那台老式空调效果不佳,杨志远感觉指挥中心的温度与室外相差无几,孟路军穿着一件军大衣站在窗子边望着窗外的大雪发愣。

    杨志远走到孟路军的身边,说:“孟县,什么个情况?”

    孟路军笑,说:“到目前为止,除了有乡镇早上汇报,昨夜的这场大雪压垮了圈养牲口的猪圈和羊舍,损失猪羊若干外,目前还算正常,没有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的报告。”

    社港农村圈养牲口一般都用黄泥和着石子筑砌而成,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遇上这样的一场雪,有些损失在所难免。杨志远点头,说:“这些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人没事,什么都好。”

    孟路军说:“只要各村照要求执行,将居于危房之中的村民集中到了村部和学校这类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场所,这样一场雪,应该还不至于有人员伤亡。关键还在于落实的情况,是不是到位,会不会有遗漏。”

    杨志远又问了三个关键点:张溪岭怎么样?张溪岭隧道的工地如何?枫树湾发电站又怎么样?

    孟路军说,刚才已经和张溪岭中队的胡晓光通过电话,全省普降暴雪,经过张溪岭的车辆比平日大为减少,车行压力并不对,只是有部分地方出现了积雪和冰冻,现在正在组织人员排除隐患,问题不大。

    张溪岭隧道和枫树湾发电站都处于深山老林之中,一旦大雪封山,食物的供给就成了问题。杨志远在下乡之前给吴建平打过电话,想让吴建平通知施工队伍先撤离出来,到县城稍事休整。吴建平说我们是在山肚子作业,只要保障施工的电力供应,暴雪对我们的施工没有任何影响,只是生活上会有些不便,没关系,我让后勤保障部门立马出山,备足过冬的粮草就成,看来我这次得破破例了,让后勤部门准备些酒,以备不时之需。枫树湾水电站一时联系不上,杨志远就通知大龙乡的黄青海立马运送粮食进山,看看人家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马上予以解决,人家大多来自香港及沿海,人生地不熟,对雪的认识度肯定不及本地人,该给人家提供帮助的尽量提供。杨志远问的就是这个,按算,此两地已经大雪封山,工地上有没有断电?枫树湾水电站中断的电话线是不是已经接上?有没有遇上什么困难?

    孟路军笑,说:“杨书记放心,刚刚与他们通过电话,都还好,没有什么大问题。”

    问题是在傍晚时分出现的。

    此时暴雪经过近20个小时的肆意,已经渐渐地成为强弩之末,杨志远看了一下窗外的,发现雪差不多已经没膝,此时陆陆续续有乡镇在第一时间里向指挥中心汇报灾情,因为有了前期的准备,损失都还不算严重,不外乎是猪圈牛栏垮了多少,蔬菜大棚坍塌了几顶,都在预想的范围之内,比最坏的预计要好许多。油菜的损失不知道,因为田地都已被雪掩盖,但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估计问题不大。一小时后,大雪已经消停,只有些零星的雪花在飘,杨志远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社港这场雪灾看来是躲过去了。正自庆幸,电话铃叮叮直响,孟路军一接,是大龙乡书记黄青海打来的求救电话。

    乡卫生所刚刚接到一位从山上送下来的即将临盆的孕妇,该孕妇属高龄产妇,估计是胎位不正,无法顺产,需要剖腹产方能保证母子平安,乡卫生所条件简陋,治治感冒咳嗽还行,对这种大手术束手无策,乡卫生所已经紧急和县医院取得联系,但县人民医院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因为通往大龙的山区公路已经为齐膝的积雪覆盖,根本无法通行。黄青海觉得事情紧急,事态严重,于是电话直至指挥中心,寻求解决方案。黄青海说,孟县长,事不宜迟,想想办法,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

    孟路军望向杨志远:“你看怕什么来什么?怎么办?”

    杨志远望着墙上的地图,说:“人命关天,岂能见死不救,就是爬也要爬到大龙乡去。”

第二十一章:务虚务实(4)(二)() 
孟路军说:“现在可不是爬不爬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县城与大龙之间,有近20公里全是山路,黑灯瞎火,救护车怎么过去,即便是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爬过去了,估计也会是明天拂晓的事情,照黄青海的描述,只怕孕妇撑不到那个时候。”

    杨志远点头,下令:“通知县人民医院的医生、麻醉师、护士,立马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血浆、药物,随时待命。”

    立马有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把杨志远的第一道指令传达了下去。杨志远站在社港的地图前望着县城到大龙乡那20公里的山路出神,除了公里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杨志远突然眼前一亮:临社窄轨。

    杨志远让张穆雨立即接通沈信愈的电话,杨志远问沈信愈临社窄轨沿线的情况怎么样?可不可以通车?沈信愈说张溪岭风雪交加,下雪量为社港之最——。杨志远打断了沈信愈的话,说我们不管什么张溪岭,我就想知道县城到枫树湾之间小火车可不可以通行。沈信愈说社港到枫树湾20公里的窄轨同样依山而建,因为小火车昨晚就已经停运,雪已没膝,需要清除铁轨上的积雪,破除岔道上的冰冻才勉强可以通行。

    “那就是可以通行咯。”杨志远不置可否,随即命令沈信愈立即让除雪车和负责清路的员工上岗,无论如何得在社港和枫树湾之间打通一条生命通道出来。另外让一辆蒸汽小火车拉几节豪华车厢于社港车站候命。

    杨志远随即发布了二道指令:民兵预备役一营的官兵带上铲雪的工具在半小时内到达社港小火车站候命;医生等人现在就赶往火车站,把所有的器械搬上火车,随时准备于车上剖腹接生。

    孟路军对杨志远的用意心领神会,县城到大龙乡30多公里,而县城到枫树湾的铁路走的是一条相对来说比较直的线,距离缩短了不说,而且窄轨清雪相对比那20公里的山路要容易许多,除雪车加上一个营的兵力,便于协同作战。而且天寒地冻,首节豪华车厢可以当手术室,其余的车厢则可以让换班的民兵随时休息,补充能量,优势无疑明显。

    杨志远把这边安排妥当,随即告诉黄青海,让黄青海立即将孕妇送到枫树湾岔道口,大龙乡往西到枫树湾有十公里,地势平坦,估计大货车可以通行,实在不行用牛车马车,肩扛人抬都得把孕妇送到枫树湾,具体困难自行解决。以目前的形势估计,黄青海一行肯定会比小火车先到。

    杨志远半个小时后出现在了社港火车站,隆冬的夜,已是黑漆漆的一片,民兵们正在有序地上车,杨志远上车一看,医生都已到齐,县人民医院不但派出了妇产科的二位主任医师,还派出了一位儿科主任医师,杨志远和大家一一握手,说辛苦大家了。轮到与儿科主任医师握手,杨志远很重地一握,儿科医生觉得面前的杨书记有些面善,应该在哪见过。杨志远微微一笑,说医生,不记得啦,五一的时候,我家小孩高烧引起突发性抽搐,还是你接的诊呢。医生拍拍头,想起来了,当时自己语气严厉,予以批评,这个杨书记在自己面前态度诚恳,没有任何县委书记的架子,还真是没想到,他就是本县的县委书记。

    小火车只往前行走了二三公里,就停了下来,因为除雪车就是前面,缓慢前移,车头的雪堆起来有一人多高。杨志远指挥,一连先上,与铲雪车协调作业,半小时后休息,换上二连,再三连,如此轮换,直到到达枫树湾。

    一连跑步上前,在火车灯的照耀下,窄轨周边一时扬起层层雪浪。

    二十公里的窄轨,小火车整整走了三个半小时才到达枫树湾。黄青海他们已经等在了离窄轨不远的一户农户家里,一看小火车到了,赶忙抬着孕妇迎了上来。

    担架上的孕妇脸色惨白,只有进气没有出气,情况万分危急,两位妇产科主任医师一看,说羊水以破,得赶紧手术,不然就真来不及了。孕妇的丈夫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按说年纪应该与杨志远相差无几,但看上去却比杨志远苍老了上十岁,这几个小时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此时一听医生的话,更是心惊肉跳,脚一软,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说医生,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活她。

    医生们说救死扶伤是我们做医生的职责,你起来。那汉子跪在地上没动。杨志远对医生说你们赶快去救治吧,这里我都处理。杨志远看了跪在地上的汉子一眼,其头上和身上满是雪水,不知是冷还是急,浑身哆哆嗦嗦的。杨志远让张穆雨赶快去找列车员要一套干净的衣服过来。汉子的哭声有些揪心,但杨志远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去年的这个时候当自己知道杨石叔去世的消息之时,自己不也是这般的无助和彷徨么,哭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不表示人就一定不坚强。他走到汉子的身边,蹲了下来,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说兄弟,别哭,这会影响医生手术的。

    汉子抬起那双无神的眼睛望着杨志远,眼睛空洞和木然,但他还真是停住了哭泣。杨志远说:“起来吧,你这样跪着也是于事无补,你要相信医生,你要相信政府,今天这些多的人迎风搏雪,争分夺秒,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