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

第182章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182章

小说: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志远端起茶杯一喝,是今年的新茶,正宗的‘杨家毛尖’。杨志远心想,连部委、省委都采用‘杨家毛尖’作为招待用茶,杨家坳今年开春的茶叶销售情况,不用问也可以想象得到,开局肯定不错。

    周至诚走进钟涛的办公室,钟涛一看到周至诚,笑,说,省长回来了。

    周至诚笑,说,这不刚下飞机。

    钟涛从办公桌后走了出来,说,省长刚下飞机,就急着和我商谈,肯定此事很是重要。

    周至诚笑,说,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重要与否,就看钟书记怎么看。

    钟涛‘哦’了一声,看了周至诚一眼,笑了笑,与周至诚一起走到沙发区坐下,说,至诚省长,那不妨说来听听。

    周至诚说,我这次上北京,首长对我省关于在现今经济发展过程中扶正官德、肃清党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看法和建议非常重视,深表赞同,有意让我省作为试点,先行一步。

    钟涛笑了笑,说,至诚省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可问题是在现今的经济建设高于一切的情况下,怎么去抓,如何才能抓好,值得考究。

    周至诚说,这次首长送给我们八个字:常抓不懈,功在长远。

    钟涛说,首长这话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钟涛沉思了一下,笑了笑,又说,省长,我对你还是了解的,你找我,应该是有所思有所想,怎么样,还不说来听听?

    周至诚哈哈一笑,说,钟书记,你我共事已是三载,彼此还是了解,我这想法必须得到你的支持,才更有意义。

    钟涛也是一笑,说,至诚省长,该支持的肯定支持。

    周至诚说,钟书记,我想了又想,觉得有必要在清明节这天,对全省的党员干部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建议召开一次省委常委会,提请省委同意在4月5日清明节这天,全体在家的省委常委、省委委员,在烈士公园举行一次对先烈的祭奠活动。纪念死者,鼓舞生者;勿忘历史,提振精神。

    钟涛表情严肃,说,好,我同意省长的这个提议。今天下午就召开一次临时常委会,提请常委会通过。

    周至诚说,好。

    钟涛一看表,说,省长,到饭点了,要不一起到省委吃个便饭。

    周至诚一听,知道钟涛这话有主动示好的意思,他笑了笑,说,好啊。

    4月5日,清明节,细雨纷飞。

    省烈士公园内,本省十三名常委及部分在省城的省委委员,肃立在省烈士纪念碑前。

    武警战士一身戎装,迈着整齐划一的方步,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省人大省政协全省人民向烈士敬献花篮。

    21响礼炮响彻云霄,山河为之动容。

    一鞠躬:为那些在建国后为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在朝鲜战争、中苏、中印、中越等战争中,为亿万人民的幸福安宁,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浴血奋战,一往无前,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二鞠躬:为那些在建国前五十年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强盛和人民自由幸福,在人民民主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中,为亿万人民的自由、民主、独立、幸福,不怕流血牺牲,浴血奋战,一往无前,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先烈们;

    三鞠躬:为有史记载以来,为那些抵御外强,以民族大义为重,舍身取义的民族英雄们!

    自发前来烈士公园祭奠先烈英魂的市民,随着本省的省委常委和省委委员一起,面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

    祭奠结束,现场鸦雀无声。细雨纷飞,上万的民众,光着头站在雨中,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任由雨水和泪水流满一脸,鸦雀无声。

    杨志远不经意地看了马少强一眼,那一刻的马少强表情凝重,他默默地站在雨中,好一会,才低着头静静地离去,杨志远觉得至少在这一刻,马少强是真诚的。

    杨志远觉得一个人哪怕他是多么的贪婪,但只要他还有一点点的良知,当他面对着那些为了人民民主、自由前赴后继倒在征途上的英魂们,心里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丝愧疚之情吧。

    总有一些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当我们的民族英雄们,金戈铁马,策马扬鞭,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否听到那风中“自由”的呐喊;当我们的先烈们抬着棺材走向抗日战场、托着炸药包站在碉堡下,我们的脑海里,是否浮现‘不朽’这两个字;当我们的英烈们在异国用身体奋勇堵住枪口、用血肉之躯在亚热带的丛林中滚过雷场,作为后人的我们,是否听到了那掷地有声的祝愿‘祖国万岁!’

    真得不该忘记,也不能忘记,一个人如果忘记这些,那他就背叛了做人最起码的良知和良心,一个人如此,那他只能是一具行尸走肉;一个政党如此,等待它的只会是昙花一现;一个民族如此,等待它的只能是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逐渐消亡。

    勿忘历史!因为忘记意味着背叛!意味着消亡!

第十二章:春暖花开(1)(一)() 
这天午餐过后,省政府门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常,本省西部、北部、南部各地需经榆江中转前往杨家坳的十位地级市的市长以及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和市辖的一百三十五位县市区长齐聚省政府,准备一同前往杨家坳参加今年的全省县域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东部三个地级市的市长、副市长以及五十位县市区长则已经经新营先期到达杨家坳。

    这次来参加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大小领导,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硬性规定,一律轻车简行,除了市长可以带秘书外,其余诸领导都严禁带随行人员,在会议召开的这几天时间,只能有劳各位领导亲力亲为。各市有火车经过的都由市长带队坐火车到达榆江,不通火车的地市,则集体坐市政府的中巴准时赶到省政府报到,本省每年大小会议无数,像这般节俭的会议,仅此一次。

    杨志远跟随省长坐在第三台大客车上,这台车里除了周至诚省长,还有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康裕,以及榆江市市长张淮、会通市市长杨明、合海市市长梅雪迎、普天市的市长陶然等十位市长、十位副市长。省农业厅的厅长赵前进以及副厅长杨建中作为列席代表也随车前往。

    对于这满车的市长、副市长,杨志远只认识张淮、杨明和梅雪迎,其余诸人,杨志远只知其名,而不识其人。省政府为联系方便,有一本保密级的全省副厅级以上领导的通信录,各位市长大人的名字自然也就在册,杨志远上任以来,没事时就在秘书处拿着这本通信录熟记上面的名字。直到今天杨志远才总算把眼前的这些副市级领导的人和通信录上的名对上了号。

    张淮因为是省会榆江的市长,和杨志远时有见面,因为现在王文举和周至诚走得近,张淮自然也就和杨志远亲近几分,尤其是上次在平定喝过一次酒后,张淮对杨志远更是热情。刚才上车的时候,他看到杨志远站在车门边迎接他们这些市领导上车,尽管知道周至诚在车上看着,张淮也不避嫌,亲亲热热地拍了杨志远的肩膀一下。杨志远瞟了周至诚一眼,见省长笑眯眯地看着,杨志远这才放下心来。朱明华是从会通市走上常务副省长的位置的,会通市自然就是朱明华的后方基地,周至诚省长现在和朱明华配合默契,对朱明华多有倚重,会通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的人选,如果朱明华坚决不同意,根本就无在省委常委会上获得通过的可能。朱明华属于周至诚这条线,杨明又属于朱明华的线上,自然也就为周至诚所用,杨明看到杨志远很是客气,点头一笑。

    市长们依次上车,尽管都是地市级,都是市长,榆江、会通、合海三市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靠前,三个市长理所当然走在前三位,后面才是其他地市的市长,普天属于山区市,经济基础薄弱,在省里的经济版图中不占位置,陶然自然就走在了后面。杨志远虽然和陶然因为老大娘的事情有过几次电话联系,但彼此却从未见过。杨志远虽不认识陶然,但一看上车的顺序,杨志远也能猜出个几分,不管陶然是出于何种目的,杨志远都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老大娘这件事上对陶然表示感谢,他等陶然走近,很是热情地说,陶市长,请上车。

    陶然自是明白杨志远对自己热情的原因,他和杨志远从未谋面,现在见杨志远竟然知道自己,很是受用,对杨志远自是好感丛生。

    在所有的这些副厅级领导中,杨志远和杨建中关系非同一般,两人在此种场合见面,更是说不出的亲近,但这种场合,有这么多领导看着,杨志远自是不宜和杨建中表现得过于亲密,杨建中经过杨志远的身边的笑了笑,做了个别人不宜察觉的手势,杨志远一笑,自是心领神会。

    待一干领导上了车,杨志远才和办公厅的几个工作人员最后上了车。周至诚坐在前排的位置,看见杨志远上车,周至诚拍了拍身边的座位,说,志远,坐这。

    杨志远的本意是和办公厅的其他人员一起坐到后面的座位去,周至诚这么一说,杨志远站住了身子,但还是有些犹豫。在北京是因为情况特殊,和省长一起坐于奥迪后排也算是情有可原,今天却是大不一样,这么多市长、副市长,众目睽睽之下,自己一个秘书,和省长并肩而坐,说出去引人遐想。况且康裕的秘书还有各位市长的秘书都坐在了后两排的位置,杨志远更不好和省长同排就坐。

    周至诚见杨志远站着没动,笑了笑,说,看什么看,志远,让你坐你就坐。

    杨志远这才无话可说,在周至诚的身边坐了下来。一车的市级领导看着杨志远在周至诚的身边坐下,都在暗自思量,都听说周至诚省长对杨志远很是看重,周至诚到哪里都喜欢把杨志远带在身边,两人几乎可以说是形影不离,这般看来,杨志远在周至诚省长的心里只怕非一般的秘书这般简单。

    各位和杨志远少有联系的市长,都在思量着怎么想办法和杨志远建立联系,陶然倒是心有欣喜,心想好在因了老大娘的原因,自己得以和杨志远建立了联系,这对自己今后的仕途肯定会有帮助。

    下午一点,两台保卫部门的警车,五台40座的‘三湘’牌大客车,载着省市县三级领导和省政府农村处、经济处的工作人员,准时从省政府出发,驶往杨家坳。

    应该说向晚成在新营实行的一系列变革,开始在新营初见成效。上次周至诚随同首长上杨家坳,公路两旁许多的山坡上还是杂草丛生,时过半年再来,这一次新营大变模样。一踏入新营境内,就不时见两旁的山坡上有成群结队的人在山上开荒植树,干得热火朝天。

    周至诚看出了一些端倪,说,志远,我怎么感觉这一次,新营人的干劲十足,与上次所见大相庭径。你是新营人,对新营的情况肯定熟悉,说说是何缘故。

    杨志远明白省长这话的意思,也知道省长对官场之事了如指掌,自己是新营人,在杨家坳呆了二年多的时候,在杨家坳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作为新营的县委书记、县长对此不可能熟视无睹,肯定会和他杨志远有所联系。退一万步说,即便是以前没有,从他杨志远到省长身边工作的那一天起,新营的县委书记只要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