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

第14章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14章

小说: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志远笑,说,我倒没觉得累,我回杨家坳只为一个‘情’字。

    杨建中沉吟了一下,说,好一个‘情’字,你杨志远还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你以后也别什么主任、您的,屁大个官,你我今后兄弟相称怎么样。

    杨志远说,那我可求之不得。

    杨建中说,那我们就这么说好,你也别叫我什么‘大哥’,那样太江湖,你以后就叫我建中兄,我叫你志远老弟得了。

    杨志远说,好。

    杨建中笑道,既然你我兄弟,我这个大哥不白当,我得送你一份礼物。

    杨志远说,这怎么可以,按说应该我送你一份礼物才是。

    杨建中说,你可别轻易推辞,我这礼物,你肯定会要。只怕我一说,你还会急着要。

    杨主任顿了顿,继续说,我现在跟你说句实话吧,你中午说的那套包装、压塑设备我们农科所就有。

    杨志远欣喜地说,真的。难怪我当时说到设备的事,你用那种眼神看我,原来是有深意的。

    杨建中说,当然是真的,我们农科所是干吗的,是搞农业科学研究的,许多设备必不可少,这套包装和压塑设备是前年省里拨下来的,其实这套设备我们还真没多大用处,但我一想不要白不要,这不,这套设备至今还躺在仓库里睡大觉。

    杨志远问,你的意思是把这套设备处理给我?

    杨建中笑,说,你倒是想得美。这可没戏,我要是把设备处理给你,那上面就会马上处理我,光变卖国有资产这一条就够我受的。

    杨志远也笑,说,那大哥这不是在勾引我么,让我看得见却又摸不着,不是让我更加心痒难耐吗。

    杨建中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虽然设备是不能卖,但我们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进行合作,比如说,我们农科所在你们杨家坳设个实验基地什么的,到时把设备搬到你们杨家坳去就成了,犯不着去谈什么买卖。

第四章:鱼头期货(3)(一)() 
杨志远欣喜万分,心想这可真是一举二得,天上掉馅饼,这比花钱买设备要合算得多,几乎可以说是没花一分钱就白白地得到一套设备。虽然说产权不属于自己,但可以免费使用,何乐而不为,杨志远忙不迭地道谢,说,谢谢大哥,这份礼物我还真没办法拒绝,你这可真的是雪中送炭,帮了我大忙了。

    杨建中说,别一口一个大哥,太江湖了,我说了叫我建中兄。

    杨志远说,叫你建中兄,我还真不好开口,要不这样,没外人在,我叫你大哥,有旁人我还叫你主任。

    杨建中想了想,没太强求,说,这样也行。不过,亲兄弟明算帐,我也不是白帮,那样会让人说闲话,以后你的茶啊酒啊什么的,真要做开了,你得给我们准备一些,我也不多要,我那一百多号,每人一份,就当是给职工们谋点福利。连续供给五年怎么样?

    杨志远说,没问题,这要求不过份,很合理。

    杨建中说,行,那就这么定了。我知道你把村里的行政公章带在身上了,这样吧,我们回去就把合同签了,你合同也不用做,这事我也不是第一次干,我们那有现成的格式合同,你到时盖上公章就成了。

    杨志远说,那我不是哈口气就成,随随便便就得了个大便宜。

    杨建中笑笑,又问,志远,你这次上省城找‘天天有余’的谢大头,化得是什么缘?

    杨志远想,这个谢老板的外号取的真是有意思,在南方‘大头’有傻、不清白之意。可谢老板偏生是靠大头鱼起家的,叫他‘大头’也不算埋汰他,乐得接受。

    杨志远跟杨建中说了实话,说,我找谢老板,是想要他炒点远期期货。

    这下杨建中没听明白,问,炒期货?什么意思?

    杨志远解释,说,大哥的种鱼、鱼种不都到我们杨家湖去了么。二年后,谢老板要想大鱼头只怕还只能找我。他不是还想开分店吗,成,我就把我们杨家湖湖里的鱼头,当成远期期货卖给他。

    那天,本来照杨建中的意思,杨志远的鱼还得照规矩,签加盟合同,由那家固定公司统一回购,杨志远死活不答应。杨建中急着用钱,又有把柄捻在张平原手上,再说那家公司和农科所没什么关联,只是挂靠。杨建中最后不得不破了例,没有和杨志远签什么合同。杨建中当时就有些奇怪,不明白杨志远这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按说这鱼,有公司统一收购,杨志远应该乐得轻松,犯不着放着好事不要,自己去找麻烦。当时杨建中就想找机会问问杨志远,可两人关系毕竟生疏,一直没好意思开口。现在听杨志远这么一说,杨建中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杨志远的心思缜密。

    杨建中说,志远,还别说,你这招真不错,要我,我还真做不来。看来这回谢大头还真拿你没辙。

    晚饭就在谢老板的‘天天有余’就的餐。就杨志远、杨建中、老板谢富贵三人。虽然那天杨建中请客,谢富贵到包厢来敬酒时,杨志远在座,但今天见面,谢富贵只是觉得面熟,没什么印象。杨建中又做了一番介绍,谢富贵打着哈哈,看杨志远年纪轻轻,没怎么在意。杨志远也不点破,只是觉得谢富贵这名字虽然有些土气,但现如今人如其名,一看就是个暴发户,手指大的金项链挂在脖子上,黄彤彤的特别刺眼。

    三个人慢条斯理的喝着酒。几圈下来,杨志远就看出来,这谢富贵虽然整天在酒楼里混,可酒量还真不怎么地。三人当中,杨志远和杨建中酒量相当,一斤把白酒没什么问题,谢富贵充其量半斤。再干二杯,谢富贵就开始退却了,说,二位饶了我,这酒我只怕是喝不下去了。

    杨志远说,这我可作不了主,得听主任的。

    杨建中开始往正题上引。杨建中说,谢总这是老板做大了,光有肚量,没有酒量,比陈胖子差远了。

    陈胖子是‘陈记鱼店’的老板,是谢富贵目前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谢富贵一听就有所警惕,说,陈胖子什么时候找主任喝酒了,我怎么没听说?

    杨建中笑,说,就前几天的事。陈胖子现在没事就往农科所跑,逮着人就张罗着请客。

    谢富贵自然明白陈胖子每天往农科所跑是为了何事。‘陈记鱼店’以鲜活鱼起家,这些年眼见他以野生大鱼头大发特发,自然眼红心热,也期望着能分一杯羹,找杨建中疏通关系自是必然。

    谢富贵自然清楚这中间的经济利益,真要让陈胖子分了一杯羹,哪还有他的好日子过,他在省城之所以敢概不打折,表现强势,凭的就是大鱼头在省城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优势,一旦这种优势不复存在了,利润岂不大跌,生意岂不一落千丈。

    谢富贵赶忙举杯,说,主任可别心慈,您要是一松口,那我可就惨了。

    杨建中哈哈一笑,说,现在找我没用,得他说了才算。他一指杨志远。谢富贵莫名其妙,不明白这事情怎么又和杨志远扯上了关系。他是商人,能做到今天的规模,除了和杨建中的相识有一定的机缘在里面,也是能力使然。他知道如果这事和眼前这个叫杨志远的年轻人扯上了关系,那么今天这顿饭再吃下去只怕就不那么简单了,杨主任此行肯定是另有目的。

    杨建中一拍脑袋,说,也怪我没把志远介绍清楚。这位老弟现在杨家湖渔业控股集团的总经理,我那些鱼啊什么的,没和他签什么加盟合同,一次性全兜给他了,现在他说了算。

    谢富贵知道这事其中必有蹊跷,自己和杨建中的关系似乎还说得过去,当初自己也曾想过要介入养殖,杨建中死活不松口,现在竟然不签加盟合同不加约束,一次性把鱼全兜给了这个杨志远,只怕不是像他说的这么轻巧简单。但事已至此,情况摆在这,自己还真是无力回天,要想保持现有的优势,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实话实说了。他和杨志远碰了一杯,说,杨总,明人不说暗话,我的实情摆在这,绕不过去,如果我现在和你签个供货合同,你有什么要求?

    杨志远说,这就看你怎么签,如果是签个普通的供货合同,你随便交几个保证金就得,如果你要签省内独家,就有些麻烦,我怕谢老板说我心狠手辣。

    谢富贵一听,有些担心,说,杨总,你不是告诉我,你已经和陈胖子签约了吧。

    杨志远说,还没来得及见面,今天杨主任刚把鱼送到杨家湖,就想着搭杨主任的车,到省城来会一个朋友,这不就被杨主任拽到谢总这来吃鱼头来了。

    谢富贵一听,松了口气,说,杨总,你可千万别吓我,你这合同要是签上几家就没多大意思了。

    说完,朝杨建中一拱手,说,还是主任知道照顾我。

    杨志远说,在商言商,什么东西都是独门生意好做,垄断企业就是这样想怎么涨价就怎么涨价,他自家说了算,全国人民反对都起不了作用。我们这鱼头,虽然还做不到垄断,但控制大部分货源还是可以做到,既然谢老板有兴趣和我谈这笔生意,我也乐意只卖一家,只要你谢老板出得起这个价。

    杨志远伸出手指,说,普通的供货合同,保证金十万,省内独家供货合同那就得欲交一百五十万的保证金。

    谢富贵笑,杨总,你这个价格是不是高了点。

    杨志远笑,说,谢总,你怎么像那些垄断企业一样,明明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整天哭穷,要国家的补助。你这里的鱼头二百元一个,一天至少要消费二百个,不说其他,光鱼头的营业额就不下四万,一年是多少,一千四百多万,你一年的利润又是多少,我不说你也该知道。

    谢富贵哈哈一笑,说,杨总,你还说是顺便来我这作客,看来你这是有备而来啊。我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四章:鱼头期货(3)(二)() 
杨志远抱手,说,谢总,你想想,一年七万个鱼头,不是谁都可以供的。你不是想开分店吗,我至少可以保证你开两家,如果那鱼的繁殖能力强,说不准,我包你十家店也说不定,省城的人喜欢吃你的大鱼头,难不成市里的人就不喜欢,你大可以在全省开花,说不定开出一个连锁集团来。

    杨建中证实,说,谢老板这点我倒是可以保证,只要他杨志远不搞什么赶尽杀绝,每年连种鱼都不留这样的傻事,我包你开上十家店,货源是没什么问题的。

    谢富贵想开分店的事不是一天二天,杨志远的话挠到他的痒处。他盘算了一下,自己要是真开几家分店,从考察、选址、招工、培训、装修,没有一二年的时间还真是办不到。真要是和杨志远签订了独家供应合同,自己还真是可以先慢慢地做好前期工作,等杨志远的鱼开始上市,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当然也不是没有风险,比如说这三年里杨家湖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湖水见底;或者遭遇洪水,冲堤毁坝,杨家湖颗粒无收。不过再一细想,老杨是这方面的专家,对杨家湖的情况肯定了如指掌,他要是没把握,敢赊给杨志远几百万的鱼款。只要把细节谈落实,以一百五十万的风险,搏上千万的利润,这笔买卖还是划算。

    谢富贵想明白了,头一点,没再犹豫,说,杨总,这个合同我签了,不过有些细节我们还得谈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