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

第12章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12章

小说: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志远点头,说,不错,在我们新营县,这样的村落是有很多,可是别的村庄,由于交通要比我们杨家坳发达,生活要比我们杨家坳富裕,很多的村庄都把旧木楼拆了盖起了红砖房,破坏了村庄原始古朴的整体美感,自然就没有我们杨家坳保存的这么好。而且我们杨家坳有杨家湖、有古墙豁口、有横卧在杨家湖入口的连心木楼桥,还有大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深山老林,这可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这些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我想要不了几年,旅游将成为我们杨家坳的支柱产业之一。

    杨雨菲在大学学得是财会,对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自然有所欠缺。杨雨菲说,小叔,要照你这么说,我们杨家坳岂不因穷得福。

    杨志远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就是这么个理。当年先祖选址此地,既考虑了战略位置,同时也考虑了宜居环境。村前的山峦豁口,在乱世,成功地庇护了杨家坳人,但现在却成了我们杨家坳发展的主要障碍。可又是因为没有发展,我们杨家坳的宜居环境最大限度的得以保存。可真要发展了旅游,对我们杨家坳的生态环境肯定会造成破坏,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清。

    杨雨菲笑,说,小叔叔,你也考虑的太长远的吧,咱杨家坳现在要考虑的可是怎么才能尽快的脱贫制富。

    杨志远一想,也是,远虑和近忧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放眼全国,要发展还是要环境一直都是个两难的难题。许多地方的领导都知道,对资源的开采从来都是以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可面对近忧,又有几人能够放弃唾手可得的财富和政绩,至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就只能是后来者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了。而开发旅游资源,相对来说,对环境的破坏要小得多,还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当然杨家坳要发展旅游产业,少不得要开山修路,建宾馆酒楼。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杨家坳就算真是一颗藏在深山里的明珠,它也还是发不了光。照杨家坳目前的状况,杨志远知道自己即便是有心,只怕也得等上个三年五载,才能有那个实力去开发这个旅游资源。自己可以细细的思量一下,到时不妨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做一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尽量减少旅游开发对杨家坳环境的破坏,这才是上上之策。

    杨志远这么一想,阴霾的心情一扫而光。他招呼杨雨菲说,既然来了,你也得参加劳动,你看我插的这株菊花怎么样?

    杨广唯是在第三天午后回到杨家坳的。让杨志远没有想到的是,农科所的杨主任竟然随杨广唯一同前来。杨志远得到乡亲传回来的消息,刚和杨雨菲走到村口的大樟树下,就看见杨主任开着他那辆破皮卡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

    杨主任在樟树下停好车,从车上跳了下来,说,志远,什么时候把这路修一下,搞得我过那豁口时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不留心把车开到湖里去。

    杨志远和杨主任握手,说,等乡亲们忙完夏插生产,就先安排乡亲们把进山的公路拓展夯实一下,等以后有了钱,再进行加固和路面硬化。

    杨志远又说,主任大驾光临,该是为了雄鱼的放养而来,这等事情,用不着您亲自上阵,派其他人前来指导就成。

    杨主任摆手,说,我这人在山郊野外跑惯了,要我整天呆在办公室里,实在是憋屈的慌。这次正好趁这个机会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全当是散心好了。

    杨主任一指杨雨菲,说,这小丫头,酒量真是不错,害得那天我一回去就睡得昏天暗地,让你哥在我办公室多等了一个来小时,差一点就误了事。

    杨雨菲吐了吐舌头,说,那是您大主任让着我,要真是一对一的喝,肯定不是您的对手。

    这话说的倒是真话,杨主任原来整天与江海湖泊打交道,少不了要喝酒暖身子,那天见杨雨菲是一小女孩,一是大意,二是尽兴,不免多喝了几杯,要真是较真,杨雨菲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杨志远看了看表,说,走屋里说去,到饭点了,主任一路奔波车马劳顿,肯定不曾就餐,走,到雨菲家吃饭去。

    杨主任摸了摸肚子,说,你不说我还没觉得,你这一说我还真有点饿了。

    杨家坳穷,村里一般难得来什么客人,自然没有专门的食堂。偶尔有乡上的干部下村检查工作,到吃饭的时候就安排在杨石搭伙,也没算过细帐,到时冲减点农业税了事。杨志远知道杨广唯这两天肯定会回来,从省城到杨家坳,不经新营县城,大概需要四个小时,这一路上几乎没什么路边饭店,人家司机肯定是吃不上饭,只能到杨家坳才能解决饥饱。杨志远因此早就做了安排,刚才一接到通知,这边就已经开始动手做饭。只是没料到杨主任亲自过来,饭菜就显得略有寒蝉。

    杨志远一进屋就赶忙吩咐厨房,加几个野味。杨主任一听野味就来了兴趣,亲自跑到厨房去看,看到几只鲜活的竹鸡,杨主任问,怎么还是活的。

    杨志远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这地方别的没有,自己吃的野味还真不缺,我们做小孩的时候就知道拿个手火把照斑鸠,烧稻草薰洞里的野兔黄鼠狼,捉几只竹鸡更是不在话下,拿个竹筐,到竹林里支个木棍,准保不会落空。

第四章:鱼头期货(1)(二)() 
杨主任说,那野猪肉又是怎么来的?

    杨志远说,这野猪就有些难捕,我们这地方,经常有野猪从山里下来,三百斤的野猪,强张嘴,村里的红薯玉米没少被野猪祸害。而且野猪的蛮力大,遇上野猪下山,家家户户就敲脸盆,全村出动,打了的野猪,见者有份。这几块野猪肉是上月打的,村长留下来,薰了待客。

    杨主任说,这有点意思,哪天山里下来野猪也算我一份。

    杨雨菲调皮地说,算你一份肯定没什么问题,要想亲自参与,您可能就得在我们这多住些天才行。

    杨主任笑,说,这还真是个问题。

    农村里烧的还是柴火,火势旺,虽然山区凉爽,可厨房里还是有些闷热。杨志远一拉杨主任说,走,我们到厅堂喝茶去。

    两人到厅堂靠窗的一角坐下,杨雨菲早把杨家坳的毛尖沏好在一旁,两人一落座,杨雨菲就把毛尖端了上来,说,主任您喝茶,这可是我们杨家坳最好的毛尖。

    杨主任喝了一口,只觉舌底生津,精神气爽,忍不住夸道,真是好茶。

    杨家坳的木楼依山傍水而建,山风阵阵,溪水潺潺,极目远望,杨家湖碧波荡漾,湖光山色,尽收眼里,美不胜收。杨主任边喝茶边望着窗外的景色,说,还别说,杨家坳虽然是穷苦了些,可山色景致,还是有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将来我老了,要是能到杨家坳这样的地方来养老,也真是一件幸事。

    杨志远说,好啊,只要您杨主任真有这兴致,我举双手赞成。

    杨主任笑,说,我知道杨家坳有你杨志远带头,脱贫致富是迟早的事,真到那时候,你杨志远可别不认帐。

    杨志远说,杨主任,您这不是小瞧我们杨家坳人了不是,我们杨家坳人说出去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从来都是落地有声,不知道怎么收回来。

    这时间,饭菜已经做好,杨雨菲帮忙着把饭菜端上了桌。杨志远说,主任,要不要来点我们这里的谷酒。

    杨主任说,等会还有正事要办,谁不知道乡下谷酒的度数高,只怕用火柴一点就燃,我看酒就免了,免得喝酒误事。

    杨志远知道杨主任好这一口,说,要不上点我们这里自己泡制的三生酒,准保误不了事。

    杨主任这人也是爽快,没什么推委,说,那行,但是也别多喝,来二两好了。

    所谓三生,就是蛇、鹿茸、枸杞加上杨家祖传秘方泡制而成。杨主任和杨志远碰了碰杯,抿了一口,点头,不错,口味纯正。

    杨主任和杨志远边吃边聊,说,其实你们这里还真是有不少的好东西,比如这酒,比如这野味,又比如说这茶,都很不错,要是打开了知名度,我想在大城市里肯定有市场。

    杨志远笑,说,我看这野味就算了,自己弄点吃吃,打打牙祭还成,真要弄到城里去,那就是自找不痛快,一来我们这里也没那么多野味去满足人家,二来说不定犯了什么动物保护法还不知道。

    杨主任说,这话说的也对,现在城市里人吃喝越来越讲究,你山里的野味还真是经不了他们几下吃的。

    杨志远说,所以啊,野味还是留着我们自己慢慢吃得了,您杨主任今后到我们村里我也好有东西招待。不过这杨家毛尖、三生酒我还真有想法把它们推向市场,只是目前还有些困难,也不怕您杨主任笑话,我现在手头的资金不到五万,要启动市场可不容易,不说别的,就拿这杨家毛尖来说吧,每年是有不少茶商前来收购,就因为没什么名气,走的都是低端市场,没什么利润,乡亲们的积极性都不大。而走高端路线,就少不得要做广告,就少不了要购买包装和压塑机械等一系列的设备。做广告还好说,那还是虚的,有钱就上,没钱就发动大家多跑,但机械设备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一个螺丝钉都少不得。前些时,我四处打听了一下,按目前的市场价计算,这些个设备至少需要三十万,您说这么个穷乡僻壤,我到哪里去找这几十万人民币。

    杨主任夹了块竹鸡放进了口里,饶有兴趣地看着杨志远,说,你就没想过找找张平原行长,让他给你想想办法。

    杨志远摇头说,我哪能一遇上困难就去麻烦老师啊,我目前得想办法自己解决。

    杨志远一指对面山上一垄一垄已经扦插完毕的野菊花,说,我现在只能在山里刨钱,不出意外,十一月,它们应该可以换些钱。

    杨主任问,那山上插的是什么?

    杨志远说,是菊花,那一片昨天刚插完,其他的山地还在插。

    杨主任点头,说,我来的时候仔细看了看,杨家坳的地质条件不错,很适宜于发展山药产业。

    杨志远也没保留,说,我这菊花可不作药材卖,我做成茶,当茶卖。

    杨主任说,到底是北京名校毕业的,这点子不错,有市场。

    杨志远和杨主任碰了碰杯,把酒杯里的干了。杨主任意犹未尽,杨志远说,要不我们晚上继续。

    杨主任摇摇头,说,那可不成,我今天还得赶回省城去。

    杨志远挽留,说,用不着这样急吗,主任难得来一趟,要不我们晚上上山抓野兔去。

    杨主任笑道,我也想啊,可没办法,家里还真有事。张行长那贷款不到位,我哪有这个心思。下次吧,反正我这些个鱼都到你杨家湖来了,真要搞个研究什么的,还得到你杨家湖来,以后有的是机会。

    杨志远说,既然这样,那我就随主任的车一块进城。

    杨雨菲不解,心想小叔叔刚从省城回来没两天,又上省城干吗,于是就问,小叔叔你干吗去?

    杨志远笑,说,既然杨主任的鱼到了,那我就得上省城去化点缘。

    杨主任的眉头拧成了个问号。杨志远笑,说,如果主任方便,我想请您出面邀‘天天有余’的老板一起吃顿饭。

    杨主任微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