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滚雪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马哈搬到旧金山居住和另外一个男人有关,但同时她也承认这不是离开的全部原因。听到
这个消息,巴菲特意识到这件类似于婚外恋的故事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巴菲特还感觉到苏珊
所说的这个男人是在她离开奥马哈后认识的。
即便苏珊向巴菲特坦诚了自己的情感遭遇,她也是有所保留的,她没有把自己的秘密完
全告诉这位股票巨人,但苏珊的心里已经很明确,在巴菲特和自己的网球教练之间,她选择
了前者,她永远不会离开巴菲特,两人的婚姻也将继续下去,她没有离婚的打算。
当巴菲特得知这一切的时候,他并没有难过得选择自杀,尽管看上去似乎他有些放弃人
生的念头,但这件事情对于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几乎在一夜之间,巴菲特就瘦了10磅,那
段时间里,他需要承受太多的打击,其中就包括他知道苏珊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放心的
交给另外一个人来使用,要知道如果巴菲特预先清楚这件事的话,他是打死也不会同意的,
也就从这一天开始,巴菲特对位于加州拉古拿海滩住所的感到厌倦了,其实从一开始,他对
于这里就不是很有好感。
在母亲的生日宴会上,巴菲特看起来很憔悴,但他给人的感觉还是与之前的那些家庭聚
会里的巴菲特别无二致。在家里,他与同居女友艾丝翠·孟克斯的关系没有任何变化,后者
并不知道巴菲特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到了伯克希尔公司总部,巴菲特就把自己埋在办公室里,
用工作来麻痹自己。尽管自己对于婚姻的全部幻想在这一刻成为泡影,但是巴菲特从来没有
把这种想法告诉过任何人,他选择了把这一切埋在心里。
家事如此,巴菲特此时的事业同样麻烦不断,伯克希尔…哈撒尔工厂维持下去的希望变
得越来越渺茫。尽管工厂里的细纱机并没有停止转动,但这仍然无法掩盖工厂落寞的事实,
老式织布机更像是一堆废铜烂铁拼凑起来的古董,缝纫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更像是一辆在纺
纱间行驶缓慢的火车。当时工厂里只剩下了400多名工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葡萄牙
人的后裔,尽管专业技术优秀但是他们年纪偏大,很多人都已经五、六十岁,而且他们的英
语也讲得很烂,再加上长期在嘈杂的纺织车间工作,很多人的听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时的情况是,如果巴菲特不去购买新的细纱机和纺织机等设备,工厂连一锭纱也生产不出
来,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1985年巴菲特关闭了伯克希尔工厂,如果更换新设备,工厂
大约要掏出5000万美元的资金,而巴菲特最终还是选择了拍卖那些老设备,最后拍卖款总
额只有163,122美元。
第16节:拖车政策(2)
工人们对于巴菲特这样的决定也感到十分不解,他们希望得到合同解除后的赔偿,但是
工人们得到的补偿只是几个月的工资,他们希望面对面地与巴菲特做个了断,但是却被后者
拒绝了,工人们认为老板这样的做法很无情,但又怎么样呢?也许巴菲特根本没有见这些员
工们的勇气。
“当然这不是工人们的错,当新机器出现的时候,工人们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是自
由市场改变了他们的身份。如果你已经45岁了,而且不会英文,只会讲葡萄牙语,你又能
怎么样?在纺纱车间工作了30年,你的听力已经不能和常人相比了,所以你只能接受被淘
汰的命运。也许有人说可以把这些工人送去培训,让他们培训后再回来就业,但是别忘了他
们的背景,有些人可以学学初中的课程就能成为一名电脑维修师,但我们的工人不是这样!”
“我们的工厂放弃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也将因此失业,自由市场可以帮助他们重
新找到就业的机会,他们也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东西,只是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安
全体系,归根究底,还是社会得到的利益最多,但同时社会也应该为出现的问题负责!”尽
管当时的社会安全体系还不健全,但巴菲特并没有为这样的社会现实收拾烂摊子的意思。不
管工人们得到的退休金有多少,巴菲特认为那些都是工人们应得的,“市场并不完善,你绝
不能指望这个社会能给你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由于巴菲特最终选择关闭工厂,纺织业也成了伯克希尔…哈撒尔公司成立初期资本积累
过程中不堪回首的往事。根据巴菲特的规划,在他的伯克希尔公司已经完成了对于内布拉斯
加家具城的收购后,保险业可以推动公司未来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把若干个
小保险公司融合起来,新公司也因此成为了国民赔偿公司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个决定在当时
曾被人称道,但若干年后,公司的发展方向却被认为远远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这样的发展策
略也被认为是错误的。
第17节:两难抉择(1)
46 两难抉择
1985年对于巴菲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当巴菲特把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
出售给菲利普?莫里斯时,仅仅这一支股票就为伯克希尔公司赚回了3。32亿美元的收入,在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著名财富杂志《福布斯》也开始了对于巴菲特的关注,在福布斯列出的
世界400首富名单中,就有巴菲特的名字,当时,想要进入《福布斯》的财富名单,意味着
你的身价必须要在1。5亿美元以上,但巴菲特就做到了,那时的他只有55岁,能在55岁就
成为亿万富翁,这的确不简单,而且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亿万富翁都有进入财富榜单的实力
— 14个人中只有1个人才能有这样的幸运,从这个角度来讲,巴菲特的经济头脑绝对不一
般!究竟是什么让巴菲特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也许把他小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改名为《赚到百
万美金的1000种方法》更能解释这个现象,但是在巴菲特童年的幻想中,积累财富这些和
金钱有关的话题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心愿中。
在伯克希尔…哈撒尔公司刚刚上市的时候,股票的票面价值只有7。50美元,但是现在,
在巴菲特的领导下,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发生了质一般的飞跃,每支股票飙升到了2000美
元!尽管如此,巴菲特并没有因为公司规模,特别是资金规模的急速扩大而选择把公司划分
成一个一个的小公司,他认为那样的话,公司需要额外支付一笔经纪人费用,当然,巴菲特
的这个观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样的伯克希尔公司更像是一个俱乐部性质的集合体,过高
的股价也让人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伯克希尔公司上。
随着伯克希尔…哈撒尔公司在金融界受到的关注累日剧增,巴菲特也开始在业界声名鹊
起。现在当他走进一个投资者聚集的大厅时,人们的注意力将瞬间集中在这位55岁的富豪
身上。对于美国广播公司的收购的确改变了巴菲特的生活,大屏幕也不再是巴菲特遥不可及
的事物,在著名的美国肥皂剧编剧阿涅斯?尼克逊(Agnes Nixon)的劝说下,巴菲特在后者
导演的剧集中过了一把演员瘾。巴菲特和尼克逊的相识是在墨菲的饭桌上,席间,他接到了
尼克逊的邀请,在《爱情》一片中出任角色。一般情况下,那些身为首席执行官的大人物们
对于这种客串是避之而不及的,但是巴菲特并没有这样做,他很喜欢自己在银幕上的处子秀,
最后在工会剧组为他结帐后,巴菲特并没有兑现那张支票,而是把支票和剧照装裱起来放在
办公室里留作纪念。对于化妆和演出的兴趣也许就是巴菲特性格里的一部分,后来某次在朋
友的宴会上,巴菲特还扮成了美国摇滚乐灵魂人物“猫王”的模样。在出席时任美国总统里
根组织的一个晚宴时,巴菲特更是尽显高校本色系上了黑色领结,带着小女儿苏珊一同出席,
当时出席这个晚宴的还包括著名影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世界知名时
装设计师唐娜?凯伦(Donna Karan)等人,而且这两个人还与巴菲特同桌就餐。
在出席奥斯卡颁奖礼时,巴菲特戴上了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同居女友阿斯特丽德?蒙
克斯,当时阿斯特丽德穿了一件看上去是从旧货店里淘来的礼服,但她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
么寒酸,依然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在颁奖礼结束后,巴菲特和著名的乡村音乐女歌手多莉?
帕顿(Dolly Parton)共进晚餐,后者给巴菲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巴菲特认为帕顿既可爱
又讨人喜欢,但是巴菲特却没有让自己在帕顿心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要知道之前面对很多女
性,巴菲特都能轻松在异性面前留给对方很好的印象。
在参加凯瑟琳?格雷厄姆举办的宴会里,巴菲特的位置总是会被安放在当晚两位最重要
或者是最有意思的两位女性中间,这样,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语言上的天赋,但是巴菲特
从来没有发掘出对于诸如天气、体育这些闲谈话题的使用能力,为了引入正题而之前所作的
铺垫对于巴菲特来说是一种考验,因为在他眼中,这往往就是一件浪费时间、很无聊的事情。
第18节:两难抉择(2)
“事实就是这样,难道不是吗?吃饭的时候,你身边坐了两个从来没有碰过面的人,而
且以后也不会再碰面,这种感觉肯定会很奇怪,很压抑!不管这个人叫什么,什么帕里宝贝、
天使马莱拉,还是公主迪伊,凯瑟琳总是能从对方的身上找到她所欣赏的地方,但是面对她
们我从来找不到可以聊天的话题,和公主迪伊沟通可没有和多莉?帕顿交流那样有趣,面对
她,我说些什么呢?‘查克怎么样?城堡区又有什么新消息传出来了么?’”巴菲特抱怨道。
生活在1987那个时代的亿万富翁总需要性格中有点冷酷的味道,巴菲特就是这样,前
进的时候他不再依赖凯瑟琳?格雷厄姆的鼓励,后者在出席活动的时候也不再需要巴菲特的
“护送”,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慢慢淡了下来。但美国权贵们对于凯瑟琳的热衷度并没有减少,
这很大程度上要牵扯到另外一个人 —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
麦克纳马拉曾在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美国总统执政期间(即越南战争期间)担任美国国
防部长,1987年他不幸丧偶,但是在凯瑟琳身上,这位睿智的、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美国高
官找到了久违的友情,而且和凯瑟琳的友情维持了很长时间。作为越战时期的国防部长,麦
克纳马拉是美国军方提出所谓“消耗策略”的发起者,以至于很多人在提到越战时都认为这
是一场“麦克纳马拉式的战争”。除了越战外,另外一个让麦克纳马拉进入史册的就是“五
角大楼文件案”,是他发动了针对美国政府在东南亚问题上的调查,而正是由于五角大楼文
件案,才让凯瑟琳和她的《华盛顿邮报》进入了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她因为披露五角大楼文
件案也永久的登上了历史舞台。不久后,麦克拉马纳和凯瑟琳的关系愈加密切,《华盛顿邮
报》董事会更是用“凯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