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做最好的老师 >

第48章

做最好的老师-第48章

小说: 做最好的老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国上课从来不听 讲,说是“听不懂”,但他对小制作特别入迷,所有的零花钱几乎都用来买车模零配件,于是,我专门嘱咐物理老师,叫他指导文建国搞各种小制作,并让其参加各 种小制作比赛。郭华威一上课便睡觉,我也看不出他有啥兴趣爱好,于是,我给他推荐既有教育意义又有精彩情节的长篇小说《 烈火金刚 》,叫他在课堂上抄这部小说;两年过去了,他已抄了11本作文本……
  曾有同事对我的这些做法不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本来就够差的了,你还如 此迁就他们,毕业考试怎么办?”我的回答是:“我不这样做,他们仍然毕不了业;而根据他们的个性,发展其爱好,这不但能使他们或多或少学点知识,而且还能 引导他们的做人之道。”后来这些学生的表现和发展,不但证明了我的这些尝试的成功,更进一步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精辟论述:“我在学校里对儿童、少年 和青年的几十年工作,使我得到一条深刻的信念: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里没有 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 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 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我的“后进生”转化手记(1)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被教育家每天坚持写教育手记的精神所感动。他身为校长,先后曾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在自己的教育日记中记载了许多学生的成长经历,因而他甚至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我决定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在带这个由“后进生”组成的“实验班”的过程中,也坚持写教育手记。我当然不可能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写教育手记,但我选取了 几个特别典型的孩子,每天观察他们的变化,并把我和他们交往(包括教育和引导)的过程忠实地记录下来。当时,我并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只是想通过写这种教 育手记,积累教育经验,为日后研究转化“后进生”的规律提供素材。
  说实话,写这样的手记是很累的。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脑子里回忆这一天的经 历,然后选取和后进生打交道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少则三五百字,多则好几千字。常常写到深夜。但正是这种写作,让我感到了教育的乐趣——因为我能如此细 腻地感受学生的变化,体验教育过程的艰辛与快乐。
  关于万同的教育手记我写得最多也最完整,前前后后我总共写了将近四万字。还没有写完的时候 ——也就是还在教育万同的过程中,《 四川教育 》的编辑偶然听说我在写教育手记,便拿去看,他们一下子便被吸引了,决定在杂志上连载。于是,过一个月我便把新写的教育手记给他们发去。结果,我的手记连 载引起了读者很好的反响。我曾接到一个读者的电话:“李老师,我读到了你在《 四川教育 》上连载的教育中篇小说,太精彩了!”我赶忙解释:“不是中篇小说,就是我的教育手记。完全是真人真事,这个学生现在还在我班上呢!”他居然有些不相 信:“是吗?那情节怎么那么曲折呢?”我笑了:“这样给你说吧,后进生对我来说,每天都充满悬念——我不知道他们将要给我惹什么祸!我忠实地记录我和他们 打交道的经过乃至细节,这样的文字当然胜过任何人为编造的小说和电视剧!”的确是这样的。每天写的时候,我只是记录当天他的表现或者我和他打交道的事,但 几年过去了,回头看这些文字,真还是曲折动人——因为这是转化后进生艰难历程的忠实记载,也是我教育生命的自然流淌。这是我一笔无与伦比的教育财富!
  “你觉得你有上进心吗?”
  余鑫虽然到我班还不到一个月,但我已经感到这个同学的确存在许多毛病。今天,我读到他的一篇随笔,题目是《 战胜自己 》,全文如下——
  说到战胜自己的人,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居里夫人、马克思、毛泽东等名传千古的伟人。伟人都能战胜自己,但能战胜自己的人却并不一定都是伟人,但有一点要肯定,能战胜自己的人都是成功的人。
  我并不是个成功的人,因为我很难战胜自己。当我向妈妈发誓一定会按时回家时,我却不能抗拒篮球的诱惑而让我妈妈担心;当我说干口水让老师相信我不再迟到之后,我却往往在蒙眬状态下将可恶的闹钟摔在地上;当我努力让自己忘记有网络的存在时,我却一次又一次地走入网吧……
   我努力让自己改正所有缺点,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但我却又不断失败,不断地漏洞百出。我拼命想要战胜自己,而又一次次被自己打倒。后来,我放弃了对自己 的挑战,我觉得这是一种折磨自己的行为,愈想做好就愈是让自己痛苦。我开始放纵自己,我不顾老师、家长的劝说去做所有我想做、我爱做的事。我每天在快乐中 醒来,又在快乐中入睡。我渐渐讨厌学习,讨厌读书,讨厌去学校,讨厌老师和家长的唠叨。我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在网吧或是篮球场上度过。伴随着快乐,我的成 绩直线下降,面对着那些听不懂的课和下不了笔的作业,我只好全身心投入到快乐之中。
  我也想回到从前,回到那个成绩优秀、热爱学习的自己,然而我总是不能战胜自己,我通往成功的路越来越迷茫,越来越遥不可及。李老师,你能告诉我怎么做才好吗?
  这段文字不长,但真实地反映了余鑫现在的心态。虽然它反映的是余鑫现在的迷茫心态,但我从中还是读到了迷茫中的余鑫有一种真诚向上的愿望,更读到了他对我的信任。
  我决定今天就找余鑫好好谈谈。
  晚饭时,我在食堂找了找余鑫没有找到,便对苏畅说:“如果你看到余鑫,就请他吃了饭到我办公室找我。”
  吃完饭后我一直在办公室等余鑫,结果没有等到。快上晚自习时,我去教室准备叫余鑫,结果碰到戚西川、张帆和訾了迟到了。我非常生气,便把作为班干部的戚西川叫到过道上批评。
   我非常严肃地对戚西川说:“开学以来,我这是第一次真正生你的气了!作为学生,按时上课是最起码的规矩,何况你现在还是班干部,而且是分管纪律的班干 部!你让我无话可说!你最近不断犯错误,我一次次地期待着你改正,可你一次次让我的希望落空!你如何对得起信任你的同学们!我真拿你没办法了!真想把你的 妈妈请来——我知道学生是最烦老师请家长的,我也从来不轻易请家长,但是,如果真的只有请家长了,这说明我真的已经毫无办法了,我承认我的无能!但我现在 觉得我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我还相信你会听从我的教育。”
  因为是气头上,我一口气说了许多。但戚西川一直一言不发。
  我问:“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嗯?”
  “没什么说的!”他显然很有情绪。
  我说:“我没有让你一定要认错什么的。你知道我从来不喜欢听同学说违心的话,我也知道你从来不说违心的话。但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话,也可以说;包括对我的反驳,也可以说。”
  他说:“我觉得你说我的这些错误,都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问:“好,那我们就来探讨,你认为什么才算应该批评的错误呢?”
  他说:“比如影响他人上课。而像迟到这些,其实没有什么,又不妨碍他人。”
   我说:“好,我们都是讲道理的。那我们来分析一下。就说迟到吧!怎样的情况下,迟到不算错误?那就是你一个人在家请家庭教师学习,而不是在学校学习。既 然是在你家里,由一个家庭教师教你一个人,那你早点上课晚点上课都无所谓,甚至睡睡懒觉也无所谓,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嘛!但如果在一个集体中,则不行。如果 大家都不统一在一个时间到教室,或者说一会儿进来一个一会儿进来一个,这课有办法上吗?这对老师尊重吗?就算是自习课,也要对其他同学造成影响。这迟到怎 么不是错误呢?更何况,一个人还要有起码的集体观念呢!”
  他不说话了。
我的“后进生”转化手记(2)


  我问:“我说得有道理吗?没有道理,你依然可以反驳我。”
  他说:“有道理。”
  我说:“好,我知道戚西川从来不愿意说违背自己本意的话。你想通了就一定是想通了。”
   我缓了缓语气,继续说:“有一个前提,是我们谈心的基础,那就是戚西川是有上进心的。没有这个前提,我们谈什么谈?你要理解,我刚才有些激动,话可能说 得有些严厉,但我真是为你好!因为我觉得我不仅是你的朋友,更是你的老师!那天家长会上我对包括你妈妈在内的家长们说,我知道你们的孩子都很爱我,这让我 感到了责任!我就更应该严格要求你们!如果你犯了错误,我不批评你,依然笑眯眯地,这样你可能觉得李老师真好,从不批评我们,但是,这是我的失职!我现在 想的是,如何帮你实现你的理想,三年以后把你送进你理想的大学!如果不严格要求你,我还配做你的老师吗?你不是在学跆拳道吗?我看你作文里面写到学跆拳道 时,特别强调师傅对你的严格要求,还说‘严师出高徒’,那我对你严格要求不是一样的道理吗?而且,正因为我把你当成朋友,我才直言,这就是朋友!当然,我 同时还是老师,因此,该批评你的时候必须批评!”
  戚西川的眼睛一直看着我,心里显然有感动,刚开始那种抵触的表情没有了。
  他说:“李老师,我尽量改正吧!关于纪律,我觉得我管同学可能同学们不服,因为我自己都管不住自己。还是换一个纪律委员吧!”
  我说:“现在换恐怕不好,同学们会怎样看你呢?这多不光彩!再说,如果你不当纪律委员,可能对自己的要求会放松的。”
  他说:“其实,我还是很想当纪律委员的,只是……”
  我说:“这样,你继续当,而且争取当好,我叫付锐协助你管纪律。”
  “好!”他点点头。
  我又说:“请原谅刚才李老师的冲动。我建议你本周的随笔就写对自己的反思,好好清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表现。人呀,是需要时时自己提醒自己的!好吗?”
  他再次真诚地点头:“好的。”
  我说:“你进去吧!李老师依然相信你,依然期待着你!”
  我随戚西川走到教室门口,叫余鑫的名字,同时给他招手,示意他出来。他听到我叫他,却坐在座位上不动,不停问我:“什么事?什么事?”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我说:“你出来嘛!”
  他却不愿意出来:“什么事?什么事?”
  周围的同学都急了:“李老师叫你,你就出去嘛!”
  他只好走了出来,眼睛仍然有一种不安。
  我把他叫到过道上,笑着说:“你真有趣!我教书二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