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做最好的老师 >

第46章

做最好的老师-第46章

小说: 做最好的老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教师的自觉所为,但后果却是不但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
  2。 教学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上的“一刀切”。“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教学优良传统,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习惯于让所有学生“齐步走”,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
   3。 多次尝试失败。人们常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但对相当多的“后进学生”而言,失败是失败之母。面对他们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 学习帮助,致使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如此恶性循环,本来可以学得不错的学生,成了教师眼中的“瘟猪子”!
  三、个人方面的原因
  1。 街头结交。不正当地交友,因而染上社会恶习,是一些孩子成为“后进学生”的重要原因。
  2。 身体状况。体质较弱或身体某些方面的疾病,自然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以至成为“后进学生”。
  3。 智力状况。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是他们学习落后的原因。
  我粗略地将“后进学生”的成因作了个大致的划分后,初步认为,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三者中,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原因占主要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我对科任老师们说,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研究“后进生”时,却应该也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
  作为班主任,我在转化“后进生”时,首先把他们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来考虑。在转化“后进生”的具体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后进生”们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面对他们, 我总是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这种“爱”不是故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 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后进生”仍然会觉得老师对他是另一种形式的“另眼相看”。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来自学生集体,要让 “后进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
  2。 唤起向上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生”同样适用。每当我自己感到学生不听我的话时,就问自己:“我的这 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 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
让“后进学生”享受成功(3)


  3。 引导集体舆论。每当读到或听到关于某一位班主任如何如何长期无微不至关心或苦口婆心帮助某一“后进学生”的经验时,我总是纳闷:怎么帮助“后进学生”成了 教师一人的孤军奋战呢?集体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事实上,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此,我一直非常注意尽 可能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
  4。 讲究有效方法。我这里没有说“科学方法”而说“有效方法”,当然不是不讲“科学”,而是更强调“有效”。“有效”的方法往往包含有“科学”的因素,但有时 “科学”未必“有效”(比如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具体针对性等等);另外,这里的“有效”,还包含有“艺术”的意思(让我们的方法更新颖而使学生易于接 受)。总之,转化“后进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
  在转化这个班的“后进生”过程中,我采用过的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有:
  1。 写家校联系本。让“后进学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学生”的当天表现(纪律、作业、进步、问题等)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让“后进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
  2.填报喜单。每当新学期开始,我便印制好一沓学生进步报喜单,然后在每周末发给本周进步明显的“后进学生”,让他们带回去向家长报喜。
  3。 游玩。我常常利用节假日,邀约班上的“后进学生”和他们的“帮助人”一起去公园或野外游玩,有时我还把这样的活动当作对进步学生的奖励。当学生忘记了我是他们的老师而和我摸爬滚打时,我的教育已成功了一半。
   4。 集体评议。不定期由全班学生评选“最近表现最差的同学”,再让班长当场公开结果,并对有关同学提出批评和希望;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在班上评选“最近进步最 大的同学”,仍由班长当场公布结果,并对进步大的同学发奖或发报喜单。根据我的体会,这样前后两次评选活动的当选者往往是同样的学生。
  5。 写“每日九问”。引导“后进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 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过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有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
  6。 写《灵魂的搏斗》。引导“后进学生”自己战胜自己并体验其中的乐趣。我常常在某一“后进学生”做了一件他以前不容易做到的事之后,请他写《 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 》,然后在班上朗读,以激励更多的学生。
  7。 安排当干部。为了让“后进学生”也有体现自己尊严和才能的机会,我有时鼓动班上同学选他们当班干部,或者给他们安排一个“助理”、“干事”之类的“职务”。他们一旦有较好的工作成绩,即让全班同学给他们以褒扬和鼓励。
  8。 对手竞赛。让每一个“后进学生”都找一个与自己各方面情况接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展开比赛,并定期让全班评比。
  9。 学生作文表扬。经常向全班学生布置写《 同学进步大 》的作文,后在班上大张旗鼓地朗读或张贴这样的作文,以形成一个催人向上的集体舆论氛围。
  10。 推荐好书。有针对性地给有关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并定期和他们一起讨论阅读体会,以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精神生活。
  转化后进生,当然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便是抓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是难点,但也是重点。我和我的同事在这方面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一般的教师往往认为,“差生”的学习之所以欠佳,是因为其行为习惯不好。这种认识当然不错,但并不全面。通过我对“差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 “差生”的行为习惯不好,其实是由其学习成绩欠佳造成的——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由于家庭文化背景、个体智力状况以及学生性格差异等因素,某些学生在学 习上落下一大截:知识欠缺、能力低下、学习成绩分数总是不及格……试为这些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面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他一窍不通,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束 手无策,他能不胡思乱想、调皮捣蛋吗?因为学生首先是人,需要一种精神寄托。既然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精神乐趣,这些所谓的“差生”必然会通过其他令教 育者头疼的不良行为来体现自己的存在。
  由此看来,欲转变“差生”,除了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外,还应帮助“差生”获得 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树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说到让“差生”获得成功感,不少教师会感到难以企及。的确,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要让所有“差生 ”“达标”(主要是“达”中考和高考之“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注定要让一部分学生失去成功的欢乐,乃至失去人的尊严!既然 孔夫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既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要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既然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是面对所 有学生,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充满真诚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求知的乐趣进而享受成功的快感。
  这里又自然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即何为“ 成功”?我和我的同事进入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逐步达成这样的共识:不同的人,其一生的成功标志不可能一致;同样的道理,对于不同的学生,衡量其成功 的标准也不应是同一尺度。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发展”理论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 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一个人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大胆地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尽量的发展。苏氏并不以及格率和升学率来衡量自己教 育工作的成败,他感到满意的是:他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了全面发展的人、“合格的公民”,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找到了他的条件许可的合适的地位:能够成为科学家 的成了科学家,能够成为集体成员的成了有道德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参见《 给教师的建议 》)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当然包括我们所说的“差生”。如果我们把苏霍姆林斯基这一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教育思想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学科教学,那么,教师就应 该千方百计地让每一位学生在各科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使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平等 地分享学习成功的欢乐。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和我的同事们尝试着在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
  所谓“分层递进教学法”,即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编成不同的教学组,采用鼓励性、激励性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把学生分为四个教学 组——“带头组”(学习能力最强,知识基础最好)、“普通组”(学习能力中等、知识基础一般)、“提高组”(学习能力较弱,知识基础较差)、“基础组 ”(学习能力极弱,知识基础极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要求、测验考试等各个教学步骤中体现出四个层次,以体现出教学鲜明的针 对性。每个学生所属的四个教学组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的进步,每个学生都可能按“基础组→提高组→普通组→带头组”递进流动(当然,对个别学生而言, 也可能出现与之相反方向的流动)。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师教学的艰巨性复杂性大大增强——每上一堂课,须备四套教案,而这四套教案又是在 同一节课内“立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