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怎样选择成长股-菲利普a费舍 >

第20章

怎样选择成长股-菲利普a费舍-第20章

小说: 怎样选择成长股-菲利普a费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情发生时,它们的股票市价通常大幅上扬。这时,要看这段期间内投资人的其他持股价值有了什么样的变化,B 类股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率可能远高于以往。但是B 类股的安全性远高于C 类股,可以持有较多的数量,仍不损适当分散投资之效。因此,如果C 类公司以这种方式换类,则几无卖出持股的理由― 至少不能说,由于市价上涨,这家公司在总持股中所占比率太高,所以应该卖出。
1956 到1957 年间,安培斯便从C 类公司转成B 类公司。这家公司的规模成长为三倍,盈余增加得更快,而且随着它的磁带机和零组件市场扩及愈来愈多的成长性行业,这家公司的内在强势增加到可以划人B 类。它不再带有极高的投资风险因子。到达这种地步后,安培斯持股在总投资中所占比率可能提高很多,却不违背审慎分散投资的原则。
133 

怎样选择成长股

以上提及的所有比率,只是最低或审慎的分散投资标准。低于这个限制,便像超过正常速度开车,驾驶人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可是他应谨记在心,晓得以那种速度开车,必须格外提高警觉。忘记这一点,不但可能无法以更快的速度到达终点,甚至永远到不了目的地,也就是欲速则不达。
硬币的另一边又如何?是不是有任何理由,显示投资人不应超过如上所述的最低程度分散投资?只要在两件事情上,增加持有的股票看起来和最低的持股种类一样吸引人,就可以这么做。增加持有的证券,应在所涉风险水准上,能够达成和其他持股等量齐观的成长率。投资人增加持股之后,,也必须有能力时时注意和追踪所有的投资。但是务实的投资人通常知道,他们的问题出在如何找到够多的出色投资,而不是在很多的投资中做选择。有时投资人的确找到多于自己真正需要的好公司,却很少有时间密切注意所有增加买进的公司动态。证券投资清单很长,通常不是聪明投资人该有的做法,反而透露他对自己的看法很没把握。如果投资人持有的股票太多,无法直接成间接掌握相关公司管理阶层的动态,我们可以相当肯定,他的下场会比持有太少股票要惨。投资人应了解,投资难免犯错,所以应适当分散投资,以免偶尔犯错让自己一撅不振。但是超过了这一点,应十分小心谨慎,不要只顾尽童持有很多股票;只有最好的股票才买。就普通股来说,多不见得好,但略多一些未尝比持有少数出色股票差。
134 

投资人“另五不”原则

2 .不要担心在战争阴影笼罩下买进股票。

富有想像力的人,对普通股通常很感兴趣。但现代战争的恐怖往往窒息我们的想像力。因此,我们的世界每次出现国际紧张形势,带来战争一触即发的威胁或实际爆发战争时,普通股总是有所反应。这是种心理现象,在理财投资上毫无意义。
战争大量杀戮人命和带来痛苦,令正常人惊骇不已。今天的原子时代中,我们更加担心亲人和本身的安危。未来可能爆发战争的这种优虑、担心和厌恶,往往扭曲我们对纯经济因素的评估。财物大量毁于一旦、形同充公的高税率、政府干预企业等优虑,主宰我们在投资理财事务上的思虑。在这种心态下投资理财的人,常会忽视一些更重要的基本面经济影响力量。
结果总是一样。整个20 世纪,除了一次例外,每次大规模的战争在世界任何地方爆发,或者每当美军卷人任何战斗,美国的股票市场总是应声重挫。例外的一次是1939 年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初人们认为中立国将有获利可观的战争合约生意上门,股价因此弹升,但涨势终究无法持久,马上转为典型的下降走势。几个月后,德国胜利的消息日多,跌势变为恐慌性杀盘拥出。不过,所有实际的战斗尘埃落定之后― 不管是· 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或者朝鲜战争― 大部分股票的价格都远高于战前。此外,过去22 年,至少十次会有135 

怎样选择成长股

国际危机可能演变成大规模的战争。每一次,股价都先在战争忧虑下重跌,战争忧虑消散之后强劲反弹。投资人在战争忧虑和战争实际爆发时抛出持股,但等到战争结束,股价总是涨得更高,而非下跌,他们到底忽视了什么?他们忘了股票的报价是以金钱表示。现代战争总是使政府在战争期间的支出,远高于从纳税人身上征得的收人。这使得货币发行量大增,每一单位的金钱,如一美元,价值不如从前。买进同样数量的股数,花的钱远多于从前。当然了,这是典型的通货膨胀形式。换句话说,战争总是使金钱变薄。因此,在战争一触即发,或实际爆发时,卖出股票换成现金,可说极不懂投资理财之道。其实,该做的事恰巧相反。如果投资人本来就决定好要买进某支普通股,可是全面爆发战争的阴影突然来袭,导致股价重跌,那么他应该抛弃当时的恐惧心理,勇往直前开始买进。这是保留多余投资现金最不当,而非最理想的时刻。但是有个问题必须考虑。他应买得多快?股价会跌得多深?只要影响股价下跌的因素是战争的威胁,而非战争本身,我们就没办法知道这些事情。如果战事真的爆发,价格无疑会跌到更低,而且可能低很多。因此,我们应做的事是买进,但缓缓买进,而且面对的如只是战争的威胁,则应小规模买进。战争一发生,则大幅加快买进步调。所买公司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必须在战时仍有需求,或者能转换设备,以因应战时之需。在今天全面战争和生产弹性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公司都符合以上所说条件。
136 

投资人“另五不”原则

到底是股票在战时变得更值钱,或者只是因为钱变薄的缘故?这要看情况而定。幸运的是,美国参与的战争,从没打过败仗。战时,特别是现代战争期间,战败一方的货币可能变得一文不值或一落千丈,普通股将丧失大部分的价值。当然了,要是美国被苏联击败,则美国的货币和美国的股票会变得没有价值。这时,不管投资人怎么做,结果都没有差别。
相反的,赢得战争或者战事陷人胶着状态,则股票的真正价值要看个别战争和个别股票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法国战前的庞大储蓄拥人美国,大部分股票的实质价值涨幅,可能比当时如果是承平时期要高。但这只是仅此一次的现象,不会重演。以定值货币一― 也就是实质价值― 来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股票的确不如当时如是承平时期要好。除了沉熏的税赋,太多的心力从获利较多的承平时期生产线,转向获利率极低的国防业务。如果花在这些获利率低的国防专案上的大量研究活动,可以投人承平时期的生产线,持股人的获利应会高出很多― 当然了,这得假定美国仍是个自由国家,持股人能享受企业创造的利润。趁战时或战争的恐俱弥漫之际买进投票,原因不在于战争本身可能再次让美国的持股人获得利润,而是因为相较之下,持有现金较不理想,但以货币单位表示的股价总会上涨。

3 .不要忘了你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137 

怎样选择成长股

吉尔伯特和沙利文(Gi 让贻rtandsuUivarl )很难被视为股市的权威。不过,正如他们告诉我们的,我们或可谨记庄心:“花朵在春天盛开,可是那役有关系”。有些肤浅的金融统计数字,许多投资人往往奉为至宝。拿它们与吉尔伯特和沙利文春天盛开的花朵相比拟,也许过分-夸张。我们不说它们没有关系,而要说无关大局。(译注:吉尔伯特(Wiliialn 阮hwenckGi 饭狱〕 是英国剧作家;沙利文〔 Arthu :段笋即世Sulhvan 〕 是英国作曲家,两人曾合写十四部以机智及嘲讽.点缓成的喜歌剧。)
这些统计数字中,首先要提的是一支股票前几年的价格列表。基于某些理由,很多投资人考虑买进某支股票时,相看的第一样东西是一张表,列出过去五或十年中,每一年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他们在心里经过一番琢磨,终于得出一个很漂亮的整数,愿意以那个数字买进。这是不合理性的做法?投资理财上,这么做很危险?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句响亮的“是”。这种做法危险,在于强调不怎么重要的事,注意力反而脱离重要的事。这往往导致投资人只顾贪图小利,坐失厚利。要了解何以致此,我们必须看看这种心理过程为什么不合理性。股票为什么会以某种价格出售?这是所有对这支股票有兴趣的人,当时认为这支股票可能应有的正确价值的一个综合估计值。所以潜在的买方和卖方,对这家公司的前景做了综合评估,再经每位买主或卖主打算买进或卖出的股数加权,相对于同一时刻其他公司个别前景1 38 

投资人“另五不”原则

的类似评估过程,而得出一个特别价位。偶尔有些因素,如被迫抛售持股,会使价位温和偏离这个数字。大持股人由于某些理由― 如缴纳遗产税或偿还贷款― 在市场上抛售股票时,便会发生这种事,但可能和卖方对这支股票的实质价值的看法没有直接关系。这种压力通常只使价位温和偏离所有投资人对这支股票的综合评估。因为逢低承接者往往会进场买进,使得价位自行调整。真正要紧的事,在于价格是以投资人对当时情况的评估为准。一公司事务发生变化为人所知之后,投资人的评估会随着转趋有利或不利。于是这支股票的价格相对于其他股票会上涨或下跌。如果有待评估的因素经正确研判,这支股票相对于其他股票的价值就会永远较高或较低,于是保持上涨走势或下跌走势。如果更多相同的因素继续出现,整个金融圈就会逐渐认清它的价值。这一类,股价就会波动,进一步上涨或下跌。
因此,四年前某支股票的价格,可能和口前的价格几无或根本没有实质关系。这家公司可能培养出很多新的、能干的高级主管、很多高获利的新产品,或者其他类似的特点,使得它的股票本质上相对于其他股票的价值,四倍于四年前。这家公司也有可能落入做事缺乏效率的管理阶层手中,相对于竞争对手严重退步,起死回生的唯一方法是筹措大量新资金。这一来,股权稀释,今天的股票价格可能不到四年前的四分之一。
根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出为什么投资人往往错失可能带来厚利的股票,只为了追求那些绳头小利。过分强1 39 

怎样选择成长股

一一― ~产~? ? ? ? ? ? J 尸~? ? ? ? 

调“还没.上涨的股票”,无意中养成一种错觉,以为所有的股票都会上涨相似的幅度,已经上涨很多的股票不会再涨,而还没上涨的股票,则“该”上涨。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谬背真理。决定现在要不要买进某支股票时,它过去儿年己经上涨或者没有上涨,根本无关紧要。真正要紧的是这些年来各项作业改善是否足够,或者将来会有足够的改善,使得价格高于目前的水准高得有道理。同样的,许多投资人过分重视过去五年的每股盈余,藉以决定要不要买进某支股票。观察每股盈余本身,并重视四、五年前的盈余,就像一具引擎不再和它施力运作的机器连线后,还希望那具引擎发挥功效。仅仅知道一公司四、五年前的每股盈余是今天盈余的四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