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怎···么样?”尉迟敬德也有些迷糊不清了。
“俺是说··你看··他像谁?”程咬金醉呼呼的道。
“像谁?俺想想···”尉迟敬德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长得像秦王。”
“噗···”听得此话,程咬金直接将酒喷了出去,嘲笑道:“那肯定像,这还用你说?”
尉迟敬德“嘭”的一声将酒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恼怒道:“俺说的是,他无论性格还是才能都像。”
闻得此言,程咬金的眼中闪过一丝的精光,接着又昏昏沉沉的道:“难得你大老黑也有清醒的时候。”
“孤身入罗艺军中,可见其勇;说降罗艺,可见其智;行事果决,礼贤下士,对待你我虽恭敬但又不失皇家威仪,甚至能同士卒打成一片,类秦王啊!!!”
“不错,俺也是这么看的。”尉迟敬德赞同道。
“呵呵,那就好。”程咬金随意的说道:“俺这里写了一封奏折,你看看如果没有什么意见的话,也把你的名字署上去。”
说完从胸前掏出一份奏折,而后递给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随手那过来,翻了翻,频频的点头,接着道:“没问题,不过俺的名字要排在第一个。”
“为什么?”程咬金有些摸不着头脑。
“论武艺,论功劳,论年龄,你程知节有哪一样能比的过俺?”尉迟敬德大手一挥,霸气的说道。
“论喝酒,论长相,论人品,你尉迟敬德又有哪一样比的过俺?”程咬金顿时大怒。
“不行咱们练练?”尉迟敬德道。
“练练,就练练,俺老程这辈子除了秦王和秦哥,还没服过第三个人。”话没说完“嘭”的一拳打在尉迟敬德的左眼,顿时出现一个熊猫眼。
“啊,程胖子你竟然敢偷袭,吃俺一拳。”
“嘿嘿,兵不厌诈。”
“卧槽,你还偷袭,看俺的。”
“大老黑你不行了吧。”
“你丫的太无耻了,全往下三路招呼。”
军营之内瞬间响起一阵乒呤乓啷的声音,不时的传来一阵的痛呼,门外站岗的几名侍卫顿时一个个苦笑不已,但是谁也不敢进去,想来对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的脾气也是十分的清楚的。
···········
“殿下,马上就要到长安。”长孙无忌悠然的说道。
“嗯,确实是啊,好久没有回来了,也不知道父皇和母后怎么样了?”李承乾叹道。
听得李承乾的话语,长孙无忌不由的暗自点头,仁孝乃是一个人的根本。
“这次你立下如此大功,难道就不想点别的什么?”长孙无忌奇怪的问道。
李承乾呵呵的笑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此话一出,长孙无忌眼中一亮。
这句话语出《老子》,意思是说:只有那些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和他相争。用来形容此时的李承乾再好不过。
他本身即是长子又是嫡子,而且又立下大功,与其刻意的去做什么倒不如安安心心的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比什么都重要。
更何况,李承乾身负一千多年的知识,当然清楚的知道,人人都说为人父母难,但是为子女的更难,为子难,为皇子难,为皇太子更难。
遍数古今强势的帝王明君,哪个太子做稳固过?
秦始皇的长公子扶苏的下场如何?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何在?隋文帝的太子杨勇的结局如何?隐太子建成不也是死在玄武门了吗?宋太祖,康熙等等比比皆是,或是他人陷害或是自己做出蠢事,包括前世的李承乾不也是落得个被废的下场?
而且李承乾曾经研究隋唐的历史,从中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隋唐八字对太子不利。
隋文帝的第一个太子杨勇被废,后来被杨广杀死。
隋炀帝的第一个太子杨昭病死;唐高祖的第一个太子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的第一个太子李承乾也就是他自己因行为不端密谋反叛被废,不久病死;而且后来唐朝还还出了一个太子杀手武则天,李治先后立得三个太子李忠,李弘,李贤都是非正常死亡。
唐中宗的第一个太子李重润也被武则天干掉,第二个太子李重俊叛乱被杀。
唐睿宗的太子李成器精乖,第一次当太子的时候只有六岁,没办法;第二次在唐睿宗为难之时,主动将皇位让给了三弟李隆基,避免成为第二个李建成,被李隆基称之为“让皇帝”。
唐玄宗的太子李瑛被武惠妃构陷,死于非命,继任太子李亨做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算是吃够了当太子的苦头,幸好爆发了安史之乱,被人在灵武拥立为皇,自此之后太子流年不利的情况终于才有所改观。
李承乾不由的暗自叹了一口气,太子不好当,一个强势帝王的接班人不好当,唐朝的太子更不好当。
第十二章 承天门(一)()
天气晴朗,太阳高空照,给大地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
距离长安三十里处,三千人马齐行,一杆杆“唐”,“李”的大旗将来人的身份揭示出来,正是李承乾一行,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喜悦,这一次出征幽州可谓是大胜而回,以当今圣上的心胸一定会犒赏三军。
现如今已经有许多的士卒都在思考该用发下来赏银做些什么,就连程处默也不例外。
但是在队伍中行走的罗艺的脸色却是十分的不好看,他已经得到消息,封德彝等人为了打压李承乾而要重重的处罚他。
他罗艺是被李承乾劝降的自然而然的被划归到李承乾一党。
想他罗艺也曾纵横天下,驰骋疆场多年,但是为什么自从归顺李唐之后,就和太子之争沾上边了呢?而且还怎么洗都洗不掉?先前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争位,现在换成李承乾和他的弟弟们,难不成自己的八字和李家的长子不合?
据说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位道家的领军人物都在长安,看来需要请他们好好看看自己的面相。
就在罗艺沉思之时,李承乾缓缓的来到他的身旁,说道:“燕郡王在想什么?”
罗艺冷哼一声不答话,都怪自己大意,当初怎么就上了这小子的当了呢?
“燕郡王是不是在想到长安之后,我的父皇会怎么处置你?”李承乾笑道。
“封德彝等人意图将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俺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想一想对策难道不行?”罗艺没好气的道。
“不是不行,而是不必。封德彝等人为什么对付你,你比谁都清楚?”李承乾笑道:“他们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但是你放心,本王一定保你一家无恙。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更何况你还是一位威震边疆的燕郡王。”李承乾说完哈哈大笑,一夹马腹超前驶去。
只留下怒气冲冲的罗艺,这个家伙又拐着弯的骂俺,想要去找他理论,突然间想起自己现在无兵无势,而且以后还要仰仗李承乾,不由的有些泄气。要是罗艺也曾从后世来的话,一定会知道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此时李承乾又回到队伍的前方和长孙无忌在一起。
长孙无忌回头看了一眼罗艺,而后问道:“殿下,这样羞辱,逼迫他,难道不怕出事?”
“罗艺为人暴虐,刚愎自用,要是不将他折服,打破他那仅有的可怜的自尊心,他还是不能为我大唐所用。”李承乾笑道:“再说,他还是有些本事,而且多年镇守边关,劳苦功高,我不想他走上邪路。”
“现在他已经失去了兵权,成了没牙的老虎,若是还是不自重,那就怪不得别人了。”李承乾淡淡的说道,但是语气之中的森寒之意就连傻子都听得出来。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李承乾定睛一看,乃是他的前侍卫常胜,也是现在的左屯卫军校尉。
李承乾顿时大喜道:“小胜子,你怎么来了?”
常胜看见李承乾之后,也急忙滚鞍下马拜倒道:“殿下孤身赴幽州,胜因军中有事不能相随,万分惭愧。”
“今天,胜听闻殿下得胜归来,于是赶忙外出迎接。”
李承乾也翻身下马,扶起常胜给了他一拳,哈哈的笑道:“你小子能来,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殿下,今天不仅臣来了,还给殿下带来一个消息。”常胜喜道。
“你带来的是什么消息?要是好消息本王请你吃酒,要是坏消息本王可是要请你吃板子的。而且还要提醒你一句,你现在是左屯卫军校尉,不在是王府的护卫,臣之一字还是不要再说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李承乾道。
“我明白了。”常胜道:“不过,殿下您的酒小胜子可是喝定了。”
“圣上得知,殿下今日到京,命令在京所有五品以上官员出城十里相迎,而且还令殿下走承天门入宫,这算不算是好消息?”
李承乾闻言心中有些奇怪,前世的时候他可没有这个待遇,难道说是因为自己说降罗艺的结果?不过心中还是有些暗喜的。
程处默等人闻听此言只不过是感觉李承乾有面子,但是长孙无忌考虑的就要多了,这应该是李世民下定决心了。
·········
古代时通常于道路两旁每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而近城的十里长亭通常为送别之处,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十里长亭留下不朽的篇章。
而此时的长安城十里之处,却占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依次排开,正是大唐前来迎接李承乾的官员。
大唐的官员三品以上的着紫色官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的着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
所以现如今的城门外前面三排全是着紫色官袍,在往后是绯袍。
前面几人正式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和尚书左仆射萧瑀,赵孝郡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李靖。
封德彝和萧瑀二人乃是中书省的宰相自然排在文臣的第一位。
而李孝恭和李道宗作为唐朝宗室之中最能征惯战的两人,而且又为李唐的建立立下赫赫的战功,自然能和他们并列。李靖作为军方的第一人,更是需要站在第一排。
而封德彝二人之后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人。
由于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大部分武将出征在外,所以李孝恭三人身后的人数不免就有些单薄,仅仅是秦琼,侯君集,公孙武达几人,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军方在唐朝一朝,也是十分强大的,不容忽视的。
毕竟大唐的儒生可不是后世那些被程朱理学毒害的儒生,大唐的臣民崇尚的是扶苏蒙恬在长城以强攻硬弩击破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壮举。是卫青兵围龙城,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豪情。君不见唐朝的文人均以佩戴长剑,习武练武为荣。
此时封德彝的心情十分差,从早晨起来就没有一个好消息,承天门啊!那是什么地方,他自己心中岂能不知?陛下让他们全来迎接,还让中山王从承天门进入,难道说陛下已经决定?
不,纵然陛下决定了,老夫也要据理力争,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那份坚守。
第十三章 承天门(二)()
在距离长安城还有十几里之时,李承乾就下令所有人全部下马,步行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