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借势-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老师,我们去下一家吧,在村里的时间比较紧,说不定无法一家家都看到。”杨东轩说,周瑾瑜知道杨东轩的意思,对刘老说,“老刘,我们得听城南区这边的安排。对村里这几个孩子,我们回省里后给他们联系一对一进行帮扶就好。”
“我代村里的孩子谢谢老师和刘老。”杨东轩说。
走到另一家,同样的客气。这一家不再是做甜酒水,换成爆米冲糖水。周瑾瑜和刘老喝下半碗,看着杨东轩说,“让村里别准备吃喝的东西了,你是不是想我们不吃午饭?”
杨东轩两手一摊,很不负责地说,“这个我没办法,支书、村长,你们去吧。”村支书和村长也知道,一家家走着看,要是每一家都想着花样喝一点,省里两位都是年纪不小的,确实受不了。支书说,“到家里去,哪能不准备点东西吃喝?要不这样,杨局长,我让几家都到志豪家里去一起吃饭,跟领导见见面,这样行不行?”
杨东轩看看时间,再看着熊锐聪,说,“熊区长,你决定行程……”这时候,杨东轩来尊重领导,熊锐聪也是郁闷。又不好不表态,只好跟周瑾瑜等商量,时间确实比较紧,一家家走到、都坐一坐,说几句,只怕要到下午才成。周瑾瑜说,“时间紧,那就这样吧。”
到田志豪家,院子大,已经集中不少的人。在院子里架着三口大锅,两口炒菜,热气翻腾,香气扑鼻。外面虽然冷一些,但院子里烧了几堆火,如同搞篝火晚会一般,真坐在院子也没有冷感。
田志豪也在家里,之前到过周瑾瑜家、吃过饭,周瑾瑜来村里,自然要赶回来。见到周瑾瑜,非常客气地请进院子,之后让往楼上。
到一中看看()
田志豪也在家里,之前到过周瑾瑜家、吃过饭,周瑾瑜来村里,自然要赶回来。 见到周瑾瑜,非常客气地请进院子,之后让往楼上。院子还在忙,热火朝天的,人多杂乱,不便于聊天。
到楼上,房间大,没什么摆设。空空的房间摆一大盆炭火,比空调房让人舒适得多。杨东轩让开门开窗,房间虽大,但跟在领导身边的人却坐不下。杨东轩不便安排,但各人心里也有数,熊锐聪让村干们先去帮忙做饭,留下田志豪、杨东轩、赵丽丽、他自己,陪着周瑾瑜和刘老说话,村里各家这时候也可轮流进来说几句话,见一见面。
话题再一次转到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杨东轩不插话,听周瑾瑜和刘老谈论,感叹着全国教育形势虽然比之前要有很大进展,只是,地域之间的差距却是拉开了。教育完全受到经济环境、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影响。周瑾瑜话题一转,跟熊锐聪说,“熊区长,我之前到平秋市几趟,每一次都匆忙而过,研究这边的教育状况也仅仅有一个印象,能不能请你从区里多角度来谈谈?”
熊锐聪也是很有能力的,加上他本人的气质有着一些文质韵味,在常务副区长的位子上,对城南区的教育平时即使不关心,也会知道一些情况。见周瑾瑜点名,也不可能说自己不知,传会省里肯定会给人撸掉,熊锐聪也不能确定周瑾瑜是真正要听平秋市的教育发展,还是另有用意。
看不出状况,熊锐聪沉默一下,组织言语,说,“平秋市在全省的经济一直偏低,城南区虽说在平秋市的区县里经济排在前列,但要说能够挤出多少资金投放在教育上,确实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述,那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心无力啊。就目前平秋市总体情况看,能够拿得出来跟全省进行比较的,就是平秋市一中。一中是十五年前规划并建设成目前的状况,当年对平秋市而言是大手笔。当初选目前这个位子作为校园,也是在郊区又离市区不远,便利师生。然而,到今天一中已经给周边都包围起来,街道、商铺等,要想再对一中进行投入建设,可能性就小了。两年前,有人提出将一中高中部和财政部剥离,将初中部搬迁的方案。初看起来能够解决目前学校用房的紧张问题,但实际上却是无法做到。”
“哦。”周瑾瑜应一声,看了杨东轩一眼。
杨东轩没有表示,一副聆听的样子。
“两年前提这个方案时,区里就预算过,如果进行搬迁,至少要六千万甚至八千万的资金。城南区和平秋市两级政府都没有这样的财力,到如今,随着周边地价飙升,要搬迁一中的可能性更小。”熊锐聪说,“东轩局长当初就在一中上班,对一中的情况很熟悉。”
“是啊,两年前一中的老师们很兴奋一阵子。”杨东轩苦笑着说。
“市区除了一中之外,另外城南二中和三中的投入也有不足。这几年,对乡镇学校建设的投入比例一年比一年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新修了十几所中小学,使得乡镇教育在硬件设施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城南区的规划是先将乡镇学校完善硬件建设滞后,再集中财力投入到市区几所中学的建设。对一中,不能搬迁,我们可以向空中发展,将目前的教学楼、综合楼有计划地一栋栋地改造、加层或重建,能够缓解目前的用房紧张局面。”
这是目前区里对一中问题解决的主流思路,相对说来,这是话费成本最低的办法。
周瑾瑜听了后,说,“如今,乡镇中小学的入学情况如何?”
这也是评价一个地区教育的重要指标,前一些年,实行普九工作。平秋市地区虽说普九验收、复查都已经过了。但实际适龄儿童入学的情况,学校、家长、教育管理部门、政府上下都清楚这个问题。周瑾瑜这样说,也是对这个问题的质疑。当然,他现在不是要翻普九的旧账,周瑾瑜虽然没到平秋市这边验收普九工作,但当年也参加过普九验收工作,知道其中很多猫腻、很多无奈。
乡镇中小学入学情况,既是教育局、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政府的工作。但落实到具体问题上,政府和职能部门往往是要结果、要数据,具体的工作则是学校来做,学校又能够做多少工作?劝学的效果是非常有限,每一年都在重复着流失与辍学。杨东轩之前在一中,这种感受还不够强,只是听说起。到副局长位子上后,特别是跟林琳等中学校长一起工作,谈到这些问题,有更切实的感触。
熊锐聪不能不说,从理论上说,作为常务副区长对教育工作是必须要抓的,还是工作的重要方面。“城南区经济状况相对其他区县要强一些,入学的问题也相对好一些,但压力还是比较大。如今,村里年轻人打工的多,十七八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人外出工作,挣钱,他们或将子女带走到打工城市就近入学、或留在家里让老人帮照看,也使得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变得复杂一些。目前,城南区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实行三家共管齐抓,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政府协同抓适龄学生入学,确保控辍保生达到指标线之上。”
杨东轩听熊锐聪所说,确实佩服他,要说出这一番话,虽然跟实际状况有较大出入,但听着却没有多少漏洞。细究起来,主要是熊锐聪对这些政策大体上是把握得住,又不是详细讨论,泛泛而谈,很容易过关。避重就轻是很妙的办法,杨东轩体会着熊锐聪这番话,觉得今后自己完全可进行借鉴。实际的工作会比规定、底线、要求等有多少距离,确实不好说,今后自己也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到时候,自然不可能直接承认工作没做到位。有些工作也不是哪一个人想做好就能够做到的。
正说着,有村里两家人的家主进来,要感谢周瑾瑜和杨东轩。到此时,赵丽丽依旧弄不请具体原因,看着杨东轩在周瑾瑜身边,气场跟熊锐聪相比都不见得输掉,心里大恨之余,也觉得有些棘手。没弄清杨东轩的底气在哪里之前,有些事情确实不宜就做,否则,只有自己吃亏。今天本想好好抖一下威风,让他在城南区无法立足,成为笑话,谁知弄巧成拙反而让自己受不少的苦,今天的事情会不会传开还是两说。真传开了,传到田盛耳里,他会有什么态度?
才说几句话,楼下有人说可以开饭了。田志豪听到,看着杨东轩。杨东轩说,“周老师、刘老、熊区长、赵主任,下面已经做好饭了,我们是不是边吃边聊?冷了菜就变味道了。”
“好。”周瑾瑜说。
“杨局长,是不是在房间摆一桌?”田志豪说,房间即使门窗开着,冷风也不会灌进来。
“到下面去吧。”杨东轩说,到院子里人多才热闹,对周瑾瑜和刘老说来,要的是这种气氛而不是真正想吃东西。有气氛后吃起来才香。
用大锅做菜比起在家里小锅小灶做出来的饭菜完全不同,不仅入味,火旺,炒出来的菜也绝对不一样。而吃饭也是这样,两三个人吃饭,哪有几桌在一起热闹而有氛围?
到楼下,已经摆好大圆桌,圆桌上放火锅。今天的主菜是全狗,也是村里最便利的菜式。另外,土鸡、鸭、鱼都是自家喂养的,而鱼是农田里长大的,这些食材放在省城至少比市场上的要好一倍,价格也会高得多。
周瑾瑜和刘老也高兴,喝了一点酒,给村里不少人过来敬酒,特别是当初自家孩子掉进厕所里的那几家,非要过来给周瑾瑜敬酒,表达心里的感谢。吃过将近花一个小时,吃过后看看时间已经到下午两点,比起之前预计的时间更长。
对跑面组说来,具体怎么检查也不会有人追究,不过,总得跑几所学校才能交差。
从牛潭村出来,到雄龙镇完小、镇中学都看了看,也不多问了。折回城南区已经到下午四点,进市区后,周瑾瑜突然说,“熊区长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到一中看看吧。”
熊锐聪也知道进市区肯定还要再看学校,但一般说来不会看一中,因为一中作为点来验收的。跑面组看定点学校就是重复的,这种可能性小,可周瑾瑜偏偏点了一中,让熊锐聪想到之前在牛潭村讨论是说到一中的搬迁等事宜。是不是因为这个话题才引发周瑾瑜的兴趣?
熊锐聪给杨东轩打电话,说,“通知一中吧。”见周瑾瑜没有反对,熊锐聪也不知到一中去看,要怎么应对。到一中外街道上,下车时熊锐聪还在琢磨琢磨应对到一中后的讨论。
另建新校区()
周瑾瑜下车从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递给熊锐聪。 熊锐聪看了材料的标题,脸就黑下来。
这材料是杨东轩给周瑾瑜的,提出的就是对一中初中部剥离、另建新校区的问题。这样的提法恰好跟熊锐聪之前的说法完全相反,熊锐聪此时才知道,之前在田志豪家里的讨论,周瑾瑜是有意要听一听他这个常务副区长的看法。周瑾瑜有什么观点或者说接受什么样的观点,熊锐聪也是能够想得到的,这份材料不知杨东轩什么时候递交给周瑾瑜,先入为主,自然是觉得杨东轩说得好,才会到一中去看看。
赵丽丽走在熊锐聪身边,见熊锐聪的神态变化,也好奇地看过来,要看看材料是什么东西。熊锐聪见了,将材料给赵丽丽。涉及到一中办校方针、初高中剥离,也就牵涉到市里,不是城南区单一的问题。甚至市长田盛都要来表态、站出来做工作,赵丽丽这时了解情况,回市里才好汇报。
赵丽丽匆匆地翻阅,四页纸的材料思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