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军工-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汽车猛跑了数十步,直到气喘吁吁后,方才不情愿的停下来。
可也因此,疲劳让他的大脑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却发现,自己想要杀人,真是天大的笑话!
奥多夫职务是不高,能力也平平,可架不住人家有个好爷爷呀,那可是斯大林的救命恩人,尽管这段往事斯大林从未提起,老奥多夫也不干居功,可这十几年来斯大林对奥多夫家族的提携却是看在所有人的眼里。
试问有这样大背景的人,他阿廖沙能撼得动?
然而让他就这么揭过去,阿廖沙又及不甘心,他建议以苏联的强势迫使中国让步有错吗?非但没错,反而是现如今最好的选择。
毕竟中国在很多方面要仰仗苏联的帮助,为此在越南狙击步枪选型上的让步根本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事,何苦弄得那么复杂,直接一个电话打到驻苏联驻中国军事顾问那里就解决了。
可奥多夫却不知怎么了,原本事先说好的事,等跟中国方面一见面,就被零号首长一阵迷魂汤灌得晕晕乎乎的,直接堂吉诃德的傻缺劲儿附体,把先前的事情抛到脑后不说,还主动提出要跟中国的高精准度步枪公平的较量一下。
阿廖沙当时差点没直接骂奥多夫混蛋。
这是公平较量吗?分明是给中国的狙击步枪当陪衬。
届时,不管中国的装备是好还是坏,只要当着越南人的面,同苏联的狙击步枪同台竞技,那便给越南方面一个错觉,中国的装备已经具备同苏联较量的资本,哪怕是中国最终失败,越南人也不会认为中国有什么不妥,反而会有更多的期待。
毕竟从地缘战略上来讲,中国比越南更贴近中国,能从中国就近获得武器装备的话,比苏联千里迢迢的转运更符合越南人的实际利益。
越南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思,势必会更加向中国靠拢,而手握装备供给渠道的中国,也等于间接掌握越南的军事力量,到时对越南的影响力必然会更加深远。
这对苏联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要知道苏联可是号称世界红色政权的绝对领导者和老大哥,对任何红色国家和组织都要有百分百的掌控力。
对东欧各国和西欧的红色政党莫不如此,正因为如此苏联很像将这套模式在亚洲复制,可偏偏新成立的红色中国对苏联这套复制并不感冒。
自身抗拒也就算了,出兵朝鲜后,朝鲜也出现抗拒苏联复制的苗头,如果越南再出现类似的情况,那苏联在亚洲便没有可靠的桥头堡,到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在太平洋上肆虐,如何让苏联能坐得安稳?
正是看出简简单单事情背后的巨大影响,阿廖沙才会极力反对,不管怎么说作为苏联参谋部军情局的现役军官,阿廖沙的战略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可问题是他的能力再强,遇到个猪一样的领导,那也只能跟猪一样憋屈,争又争不过,被打了与不敢找场子,此刻的阿廖沙简直欲哭无泪,只能寄希望于他背后的靠上帮他出出头。
然而阿廖沙还低估了奥多夫的心胸,等他气喘吁吁的回到苏联顾问团的驻地时,奥多夫早已添油加醋的将阿廖沙告到他爷爷哪里。
于是克林姆林宫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此时,好在当时阿廖沙的靠山赫鲁晓夫就在克林姆林宫陪同斯大林喝酒,借机说了点回护的话,不然等待阿廖沙的就不是赫鲁晓夫的电话,而是内务部冰冷的枪口。
可绕是如此,还是将阿廖沙吓出一声冷汗,他实在是低估了那句影射的杀伤力,可也因此彻底撕破脸的阿廖沙也没什么好顾忌的,将奥多夫在越南的所作所为丝毫不差的讲了一遍,特别是刚刚结束的会谈更是讲述的重点。
本以为听了这些事情,电话那头的赫鲁晓夫会十分气愤,却没想到等他说完后,电话里粗狂的声音却显得十分的平静:“就这一点,奥多夫做得就比你好,中国的同志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在这一点,我觉得也要摆正自己的思想,不要过于极端!”
“可是,这涉及到苏联的利益……”
“好啦,你现在谈苏联的利益是不是太早了些?等你到了我的位置再谈也不迟,现在,安心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更何况我们的莫辛纳甘也不是吃素的!”
阿廖沙还想申辩两句,却被赫鲁晓夫生硬的打断,之后也没等阿廖沙回话便匆匆挂了电话,这下阿廖沙彻底蒙圈了,奥多夫傻缺也就算了,自己的靠山也跟着傻缺了?怎么可能?
阿廖沙是越想心越乱,越想心越憋屈,最终,阿廖沙支持不住病倒了。
这下奥多夫可谓是幸灾乐祸,你阿廖沙不是要跟我对着干嘛?还影射我是“贵族”,怎么样?跟我斗,不死也让你脱层皮,而且还是堂堂正正的让你脱层皮。
压服阿廖沙,奥多夫在苏联驻越南特别顾问团中的声望瞬间达到了顶点,于是接下来他便把精力投入到对越南高层的掌控中,至于同中国高精准度步枪的较量就根本没放在他的眼里,因为在他看来这件事其实比料理阿廖沙更简单,直接开着蒸汽压路机碾过去就行,根本用不着浪费脑细胞!
第五百五十一章 白色死神()
毕竟中国连使用狙击步枪的经验都没有,谈何研制生产狙击步枪?
正因为如此,奥多夫觉得自己做法是相当的正确,中国不是削减了脑袋想要越南装备你们生产的狙击步枪吗?
既然如此,那就给你们这个机会,让你们的同类装备跟苏联经过战火锤炼的经典比上一场,到时候是骡子是马自然一见分晓。
借此,也给中国的那些激进的同志涨涨记性,你们可以志存高远,但绝不能好高骛远,虚虚心,老老实实跟着苏联大哥混才是正途!
而事实上抱着这样想法的苏联人并不占少数,尤其是苏联高层当中,亲中的风向逐渐占据上风,这一方面是朝鲜战争令中国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国格,在不屈的力量面前,苏联也不得不为之叹服。
另一方面,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全面巩固,以及对中国领导层的全面了解,苏联高层当中的部分实权派觉得与其控制中国,还不如拉拢中国来得实惠。
毕竟苏联的战略重心实在欧洲,对亚洲实在是没精力去经营,与其做个欧亚两头兼顾却名不副实的双头鹰,还不如集中力量应对美国在欧洲的庞大势力。
至于亚洲的底盘就交给中国,以如今中国的内部动力和高层的强硬姿态,绝对会很好的牵制美国大部分的战略资源,就如同朝鲜战争一般,让苏联在欧洲获得巨大利益,甚至一度促使法共赢得法国大选,差一点就把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变成红色国家。
正因为如此,苏联内部同中国合作的呼声逐渐升高,就连一项以强硬姿态对待中国的斯大林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华关系。
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苏联原本咬得及死的技术壁垒逐渐松动,对中国逐渐抬头的自主创新非但不阻止,反而还会变相的给予帮助。
只不过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指示,这种支持的力度并不大,也极为的隐晦,就如同中国极力寻求突破的高精准度步枪。
若是放在一年前,还想造出来挑战苏联的莫辛纳甘?早就党政军齐出,直到把这个项目彻底抹杀为止,还想同台竞技,想得美!
不过虽然苏联的政策有所松动,但对中国技术实力的质疑甚至轻视还是普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中国提出的某些技术创新尽管会受到苏联专家的赞许,但也仅仅是赞许,转头他们会拿出更好,更强大的技术样板,让他们的中国同行亲身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技术实力。
往往这种无声的炫耀,和默然的展示,让中国的技术人员无地自容,不但再也不拿自己的小儿科去丢脸,反而更为积极的学习苏联的技术和标准规范,甚至诞生出一大批忠实的苏联拥趸。
这让很多苏联政治家和技术权威惊喜不已,没想到以往强力和高压无法达成的目标,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竟然渗透成功,正式看到这般效果,那些对华强硬的苏联领导人也开始转变态度。
而默许中国高精准度步枪便是这种态度转变的一个缩影,当然也是无声炫耀的另一次体现。
最起码在奥多夫等人眼里,便是如此!
所以奥多夫将这场完美的炫耀交给了他的得力助手阿加耶夫中校,一个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资深老兵。
那是德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是苏联狙击手名垂青史的荣耀之地,阿加耶夫中校正是在那场惊世大战中脱颖而出的苏联英雄。
尽管当时的阿加耶夫不过是一名普通的炮兵观察员,但残酷的大战让他结识了不少深入敌后的狙击手,正因为如此,奥多夫觉得有且只有阿加耶夫,才是这台蒸汽压路机的操作手。
事实上,奥多夫的眼光的确不错,阿加耶夫接到这项任务后,差点没笑出声来,就这还叫任务?
如果是的话,他都不用去找那些战绩辉煌的战友,他这个半吊子神枪手就能上场,没见过猪叫还没看过猪跑嘛?
就好比成年壮汉去跟一群幼儿园级别的小朋友死磕橄榄球,尽管业余但足以横扫一群,简直不要太简单。
当然想归想,阿加耶夫真行动起来还是没有托大到自己亲自上场,作为一名驻外军官,他可比阿廖沙变通得多,很清楚无声炫耀的核心本质,如若不然奥多夫怎么可能跟甩手掌柜一般那么放心的陪***去莫斯科呢?
所以在奥多夫起程前往莫斯科的当天夜里,阿加耶夫中校便联系上了在基辅步兵学院担任狙击教官的瓦西里·扎伊采夫中校,希望这位斯大林格勒的狙击之王能够过来好好的教教中国的同志什么是真正的狙击。
然而可惜的是此时的扎伊采夫中校已经转入预备役,即将调任基辅某家工厂的领导,来是没问题,但繁琐复杂的手续,却要耽搁不少时间,等来到中国桂南,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阿加耶夫很是遗憾,但并没有失望,因为扎伊采夫上校为他介绍了另一位苏联王牌狙击手,尼古拉·伊林上校。
曾参加过苏芬战争,曾跟号称“白色死神”的芬兰传奇狙击手西蒙·海耶对决,尽管双方同时中弹负伤。
但伊林却是肩头被击穿,而西蒙·海耶却在脸上留下深深的疤痕,以此战功,伊林获得一枚红旗勋章。
当二战爆发后,服役于北方方面军的伊林先是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转入卡累利阿方面军后,开始随部队在北极圈附近实施反攻,之后有参加了库尔兰战役以及东普鲁士战役。
以其高超的狙击战术和敏锐的战场意识,击杀了495名德军,高居苏军狙击手第二位的宝座。
因其作战地域常年酷寒冰冷,降雪频繁,所以伊林又被成为苏联的白色死神。
有这样一位殿堂级的大神前来助拳,阿加耶夫已经不是满意了,简直是在激动,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碾压,妥妥的是要碾成粉末的节奏,想想都很热血!
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战士方姚章(上)()
对苏联来说,狙击手根本就不是问题,毕竟从苏芬战争开始,苏联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狙击手,特别是经历二次大战的残酷磨练,苏联狙击手无论是在经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