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开超市 >

第169章

三国开超市-第169章

小说: 三国开超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臣!哈哈!”

    “山上王!你怎么。。。。。。。。。。”

    ”你不能这样背信弃义啊!“

    ”山上王!“

    后面不管如何哭天抢地,延优自然是不管的,能在皇家生存下来继承王位,这点狠心没有如何生存下去。

第二百八十章 并州有点乱() 
遥远的三韩大捷的捷报通过月旦评传播开来,这是柳风的指示,也是种策略,战争打的不仅仅是人还是士气,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士气。. .

    方面远征三韩国内周边形势并没有生根本性改变,除了辽东共和国与华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再者就是益州正在洽谈,而三韩的捷报被月旦评故意渲染实则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诸侯国加入到柳风这边来。

    献帝的废止却是对于诸侯国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量,有献帝在大家都是诸侯,不敢贸然造次,献帝被废除,好家伙,牛鬼蛇神纷纷出动了。

    诸侯国搞鬼也在柳风的算计之,这次三韩全方位报道,力争将战争成果无限扩大化。

    华帝国内部民众纷纷走上街头,疯狂地赞美着、跳跃着、庆祝着这次的大捷,并表示随时听候国家的调遣,远征各地。

    楚店大营的军营报名处已经被有志青年踏破了门槛,几天之内新增了五万兵员,还有很多有志青年坐上火车踏上了去华帝国都的征程!那就是投身海外,争取功名!

    当三韩大捷之后月旦评布次号召华帝国民众远渡三韩,建设开垦三韩的建设令出,很多游走在冒险淘金的家伙拖家带口朝着郁州岛赶着,他们在国内混不下去只能寄希望于出国,反正政府全盘兜底,不怕没有生产工具和资金。

    诸侯国都沸腾了,月旦评的影响越来越大,诸侯国民众的离心力越来越朝着华帝国靠拢,这是对强者的膜拜,也是对华帝国的仰视。

    并州共和国都爆了次大游行,声援华帝国并毫不吝啬地赞扬华帝国的军人以及柳风所取得的成就,并号召有志青年投身于华帝国的事业去。

    当国民开始质疑政府的公信力,那么势必酿成大祸。

    并州的游行遭受了黑暗的曹孟德政府的疯狂镇压,告段落,但却对整个并州的局势产生了不可预估的作用。

    曹孟德召开了次扩大会议,并邀请并州的豪绅大族参加座谈会。

    “作为并州的相,我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国内民众开始接触并心之向往柳风那边!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原本我是打算联合华帝国对抗西凉马,但是我们再也不能将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柳风当作盟友!而是最大的敌人,我提议关闭对华帝国口岸,撤出在洛阳的人员资金,关闭切对华帝国贸易出口以及进口!另外着人与冀州袁绍结盟,另外着人与我的老友东南联合共和国刘备结盟!”曹孟德在大会上先言。

    多数议员听到曹孟德建议都仔细地思考着,还有部分直接表示反对的。

    “我反对!可以与袁绍结盟,也可以与刘备结盟,但是关闭口岸,这个损失太大!我不同意!”白绕直接说道。

    作为并州的三大元老级人物,白绕、张燕、张杨同属原来黑山军与白波军的部分,这些年虽然与曹孟德就并州各地联合组成联合政府,但是都还有兵权在握,另外白绕作为并州最大的牲口与皮毛商贩,没少从华帝国贸易上收益颇多,若是真是停止了对华帝国贸易,那将是灾难!

    “我也反对,这样下去,我们的煤矿生产就要限于停止,仅仅是供应到并州的消费量只站到我们五分之,据大多数都是出口到华帝国,这样下去我张家岂不是要完蛋了!我反对!”

    张燕也明确表示反对,因为并州的煤炭燃料生产多是张燕加保持这绝对领导地位,这是并州公认的顶级大家之,既是并州共和国的开创者,又是商人。

    可谓枝大叶大!张家算其。

    “我也反对!这样下去我家族的铁矿出口也将受到限制,还有其他矿产都将受限,真是损人不利自的坏方法!”

    张杨几乎利用权势控制着并州的大部分矿产以及有色金属的提炼工作,基本上并州的每只蒸汽船和枪支都要用上张杨家的金属,所以张扬家也算是并州四杰之。

    至于曹孟德为什么这么反对华帝国的原因是,其为了更好地统治并州,防止出现哗变以及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就是曹家以及荀彧等跟随曹孟德直从洛阳到长安的武将全都是并州金融以及军火控制室,不但保持着蒸汽船和火枪的生产,还把持着财政的进出与结算。

    因此就算禁止对华帝国出口,曹家也无半点损失,因为这些东西大部分是不用于出口的,曹孟德还有层打算就是压低其三家生产的原料价格,为了更多地制造火枪,装备新军,更高地专门制衡并州为打算。

    这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其他三家不是吃素的。

    看到白绕、张杨、张燕都明确地表示反对,下面跟着随声附和的也占了很大部分,当然曹孟德这边人数也不少。

    “为什么不同意?你们是不是投敌卖国了?如果我就要通过如何?”曹孟德也是气的不轻。

    ”既然相权利如此之大!那么就等着被弹劾把!我第个不赞成!“白绕也是来了劲头。

    眼看着局面集僵持不下,张燕劝阻道”相大人,不如这样,我们统意见,若是诸侯并起,讨伐柳风,那么在断绝来往也不迟,若是诸侯势力达不到讨伐的标准,我们则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在行定夺,如何?“

    ”就是,我们现在贸然关闭进出口岸,会不会提前引起华帝国的怀疑,到时候还没联络上冀州袁绍和东南联合共和国刘备,保不齐这些家伙丢卒保帅,那我们可就完了!“张杨也上来劝导着。

    曹孟德仔细思考了下却是对之前的提议也有点太冒失了!

    ”那好,我们就先联络各地再说把!“曹孟德无奈地说道。

    随着并州的局势变得扑簌迷离,华帝国的外部形势也生了巨大的变化,益州意愿加入华帝国同盟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剧烈,是因为马频频骚扰汉边境,有举拿下汉的打算。

第二百八十一章 延优有点躁() 
并州的乱局在酝酿在展,自然少不了华帝国的影子在里边,最大的间谍当属白绕这个黑山军的头目,虽然与曹孟德组成了联合政府,但是直就没少与曹孟德正面对轰,曹孟德对待白绕也是时刻防备着,双方的天平渐渐地出现了割裂的痕迹,从这次对华帝国贸易若是同时触犯了其他两家的利益,他们也不会直接和曹孟德开撕。

    东南联合共和国处境越来越好,是因为他们的蒸汽轮船达到了天下制造业的顶峰,可以自主制造海洋轮船,开展了部分的海事活动。

    至少在制造业领域丝毫不弱于华帝国,但是在海外据点方面差上不是点半点,这是刘备所不能改变的。

    “上次派往澎湖地区的诸葛直最近有没什么消息传来?”刘备问着旁边的幕僚道。

    ”嗯,他具体传报了夷州的具体情况,湿热多虫,不是太容易开垦,但是岛民多原始,可以移居部分我们的民众进入开垦,这样热带的种植园就可以开展了,像从华帝国输送而来的香蕉、橡胶之类的我们完全可以种!“

    刘备眼放出狼光道”好!命人尽快打造轮船,进入夷州,这是我们未来的海上要道啊!“

    ”嗯,我会尽快通知他们,还有。。。。。还有就是。。。“幕僚吞吞吐吐地说道,欲言又止的样子引起了刘备的注意。

    ”什么东西尽管说!无妨!“刘备不耐烦地说道。

    ”关羽、张飞现在投靠了柳风,混的风生水起!上次在袁绍的使者到来之时!柳风命人送还了糜夫人!引起了袁绍的不满!“幕僚无可奈何地说道。

    刘备眼神空瞪着,大吼道”你说啥?这两个贼子不跟我就算了,忘了曾经的誓言就算了,还在我危难时刻捅我刀,真是可恨,该杀!等我捉住此二人定要他们碎尸万段!“

    刘备恶狠狠地样子让幕僚吓得不轻,因为天下人都知道是刘备背信弃义在先,抛妻弃子、丢弃百官,独自逃亡江南,怎么还能恨上其他人呢!

    两行泪水顺着刘备的脸颊流了下来,半响之后刘备整整衣襟,擦擦眼泪说道”这些事你去跟袁绍的使者说说,就说关张二人背信弃义,违背天良,再也不是我的兄弟,另外将糜夫人杀掉,头颅送给使者,就说这是柳风的离间之计,请袁绍切勿相信!我与那柳风不共戴天!“

    幕僚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过半百的男人,有着些许地不解,但还是征询下自己当时是不是听错了”相大人,你是说杀掉被送还的糜夫人?“

    ”难道我说的话,你听不懂?现在袁绍和西凉马才是我们的亲人!这个你懂吧!任何人不得破坏我们的关系,违者斩,无论是谁?“

    刘备狠狠地说道,眼渗出了泪水,老风目了,见风流泪。

    ”属下这就去办!“

    。。。。。。。。。。。。。。。。。。。

    国内城

    皇宫之内,大殿

    ”诸位爱卿!我等扶余人世代耕种这里的土地,而汉朝却时常叨扰,可恨那扶余老国成了汉朝的看门狗,如今汉朝势力衰弱,扶余受到鲜卑攻击!我们高句丽才是这土地上的主人!如今南方三韩被灭,百济、新罗等国加入我们!我们必须拼死战,方能恢复高句丽的荣耀,我延优必将带领你们冲破汉之枷锁!“

    延优热情洋溢地演讲,甚至连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的口才,刚继位自然渴望建功立业在国内树立威信,在高句丽树立威信,也是高句丽难得崛起的好时机,因为南方的扶余人王国诸侯都被延优锁在了丸都城。

    ”陛下!我们扶余人自当尽力恢复祖上的荣耀,赶走盘踞在我们土地上的汉狗和鲜卑杂碎!“下面的大臣也都吼道。

    ”陛下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我伊查自当为陛下效力!“高句丽的大将郡伊查吼叫道。

    伊查是延优的远房表弟,因为臂力惊人且头脑灵活被延优重用,直担当高句丽的统帅位置,在与拔起争夺世子大位时表现惊人,并与延优合力杀死拔起,成就了延优的高句丽之位,深的延优宠爱。

    ”伊查智勇双全,这次平南之行非你莫属!这次你按照从北到南的顺序接收夫南这些诸侯国的兵力,另外在带领官进入这些蛮子诸侯国进行交接!我现在手里握着所有诸侯国的领签字按压协议书也并交给你!你可带我国半的兵力前往南方!“延优笑着将在丸都城签订的协议书交给伊查。

    高句丽半的兵力就是25万大军,高句丽是草原民族,因此直习惯骑射,全民男子皆兵,因此雄兵不下二十万,纵使在与辽东的拼杀也丝毫不弱。因此延优敢于同华帝国叫板也是有其实力在里边,相对来说高句丽则是大量吸收了汉朝的光辉,无论是兵器制造还是军事素养都是南边的百济和新罗等国蛮子扶余人无法比拟的。

    这也是辽东始终无法战胜高句丽的原因,当然前半段却是战胜过高句丽很多次,但是由于辽东深陷与袁绍争夺幽州的牵绊,才会使得高句丽做大。

    延优还有层考虑就是自己的25万大军加上南方的扶余诸侯国,像百济、新罗以及其他几个不说多的,每个诸侯国整备出来五万人冲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