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白马战神 >

第33章

大宋白马战神-第33章

小说: 大宋白马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线南侵总指挥都成了一摊死肉,还签什么府谷之盟?何况,人宋廷根本懒得搭理他们。

    西夏人这一走,王老狐狸的算盘全部落空,没能借西夏人的刀搞死杨延朗不说,辽人那里得知府谷之盟细节,吵着闹着要涨岁币。

    宋人有钱,岁币翻倍也才60万,他们给的起。只是昨日在殿上群臣商议,决定答应辽人要求后,王钦若发现刘娥看他的眼神不太对。

    王老狐狸后颈毛顿时竖起:“皇后这是知道了什么?”

    刘娥必须知道了什么,不然她吃饱了撑的,给个没根没底的江湖武人发腰牌?

    王钦若自讨没出任何疏漏,腊月初五这天,跟“同僚”开了个碰头会,议定好明天豁出去也要一口咬死杨家军哗变叛逃的罪名后,他便赶在雪前返回府中。

    王钦若自己没出疏漏,可架不住“同僚”里有个白痴。或者说,关心则乱,杨家军一天不死绝,就一天睡不得安生觉的王侁,提前给没藏讹庞出了个小主意。

    而没藏同样是个滴水不漏的主,重要的东西,他从来随身携带,然后,就被欧阳春摸了去,当做升官发财的筹码上交“领导”。

    …………

    腊月初六早晨,杨羲被一只冰凉小手闹醒。

    “哥哥,我们去堆雪人~”

    被老太婆强行裹成一只小粽子的青蛮,浑身衣物臃肿,勉强抬手推醒杨羲道。

    带着一点点起床气,更多的是对小丫头的怜爱,杨羲报复性张嘴咬住调皮小手。

    青蛮“咯咯”笑着抽手逃开……

    穿衣起床,推开门,沁人冷意伴随明媚阳光扑面而来,杨羲不由眯眼,早起倦意一扫而空。

    外面一片银装素裹,落光叶子的树干枝杈不再萧索,托着三指厚的白雪,显得分外妖娆。而洗练过的天空万里无云,蔚蓝得让人有些精神恍惚。

    循着地面小脚印,杨羲来到正厅,便见青蛮抱着一只跟她脸盘差不多大小的馒头努力啃着。

    “起来了?锅里有粥,馒头在桌上,想吃什么自己动手。”老太婆心不在焉道。

    知道老太君在担心什么,杨羲没有多言。

    刘娥交代的事情,小杨给出了满分答卷,没藏讹庞为调戏母龙付出了他都不曾想到过的惨痛代价。而且,实打实的证据,杨羲也主动送到了刘娥手上。

    纵然证据没有署名,可上面笔迹说不了谎。

    只不过,母龙想要怎么使用“杀手锏”,不是杨羲能控制的。

    她可以用来跟王钦若换取朝堂上的议事权,也可以借此在林家南边海上的生意里掺上一脚。这种时候,作为一名优秀政/客,仅仅交换杨家一百多部将的忠名反倒有些感情用事。

    当然,世事没有绝对,感情用事也有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当杨羲认定母龙是个讲信用合作伙伴,一块足以名留青史的巨大馅饼将砸到她头上。

    反之,刘娥同样可以青史留名,但这个名绝对不是她想要的。

    …………

    在桌边坐下,杨文广没好气瞟了一眼哭哭笑笑、疯疯癫癫的神经质米虫。

    假如至尊宝认识被关了一个多月,即将刑满释放的另一只疯子,就会明白,其实小杨这种程度根本就是小儿科。

    欧阳疯了不起自虐一把,而欧阳修则属于具有自毁倾向的重症患者。

    生活总有百般不如意,有的人就是特别倒霉。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怨妇”欧阳修到头来发现谁也怨不上,结果只能往死里折磨自己……

    吃过早饭,练武练到一根筋的至尊宝在满地白雪中央光着膀子,可劲折腾石锁。

    十三岁少年的筋骨差不多长开,在大杀器以自己为模板制定的“战神训练计划”里,杨文广的力量训练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老杨家的砍人方法很简单,一力降十会而已,至于杨家枪的技巧,老杨本人都不敢说已经融会贯通,时不时还要去向看门扫地老头请教。

    看着一根筋的傻缺双手各持一坨五十斤石锁原地转成大风车,杨羲很想告诉他,剑刃风暴不是这么练的……

    青蛮推来一颗人头大的雪球,杨羲搬起,放到“底座”上,只要再按上眼睛鼻子,胖乎乎的雪人就算完成。

    拍去手套上雪沫,他指着至尊宝,对小丫头道:“以后在外面受了气,就回来找他帮你报仇,但是,这笨蛋教的道理千万别听,不然你也会变笨的。”

    青蛮认真点头。

    …………

    杨府书房

    读完信件内容,老太婆长舒一口气,双手合什:“杨家列祖列宗保佑,老身总算没负了那百多条忠魂。”

    杨延朗欣喜问道:“成了?”

    老太婆点头:“成了!

    晏学士信上说,这次要不是王侁有把柄落到皇后手里,事情可真悬了,王老狐狸一系人马接连出面要求钉死我们老杨家哗变叛逃的罪名。”

    “把柄?”

    佘太君:“晏学士没有明说,只讲好像和西夏人有关。”

    “那王侁呢?”杨延朗又问。

    老太婆叹气摇头。

    杨延朗愤恨捶了下桌面。

    一阵沉默

    之后,老杨不得不接受这个不算完美的结果,皇后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对杨家仁至义尽,他没理由要求更多。

    可细想片刻,心细如发的杨将军突然道:“皇后既然拿到了王侁把柄,她为什么不……”

    得儿子提醒,老太君同样困惑。

    依刘娥的性子,杨延朗她肯定会保,但不至于对杨家部将这般上心。

    “娘,会不会朝里那位大人在暗地里帮衬杨家?”

    佘太君摇头:“除开晏学士,我们和其他文官没有太多来往。以前和你爹交好的老杜家,从你这次回来后,也断了联系。”

    “那会是谁?”

    “笨蛋哥哥!不许你欺负哥哥,青蛮要扔你了~”一连串银铃般的女娃笑声从不远处演武堂传来。

    老太婆眼睛霎时闪亮:“皇家……西夏人……太子侍读……”接着缓下心中涌起暖意,看向儿子失态道:“你可算是给家里捡了个宝回来!

    这孩子也真是,帮了这么大的忙,他都不吭一声!”

    闻言,想起前些时候这小子向自己讨人,杨延朗又是一拳捶到桌上:“这么说,没藏讹庞突发恶疾,也是他搞的鬼?!”

第五十九章 老虎见老虎() 
既然杨羲不愿多说,那老太婆,还有杨延朗也不会去点破。

    都不是虚头巴脑的人,实际行动远比豪言壮语来得实在。

    转天,老太婆便开始在开封府范围内广发“英雄帖”,诚邀各路“好汉”于正月十三日齐聚杨府,一同做个见证:

    天波杨府新添义女,名字正式记入族谱。从今往后,青蛮就是杨家小小姐,一应待遇等同杨延朗亲生女儿。

    杨家下人大张旗鼓地筹备,杨羲自然不会不知情。

    得知此事,小丫头亲爹老狄跑佘太君院前连磕九个响头,而后整天乐得跟朵菊花一样。倒是小杨挠了挠头,这个杨家,他怕是再也离不了了。

    …………

    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育有三子,大儿子赵匡胤,小儿子赵光义。

    赵匡胤陈桥兵变,登基之后,封兄弟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再进禁军节度使。宋军征讨李重进,又封赵光义大内都部署、开封府尹,加兼中书令,待到最后,赵光义授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然后,问题就来了。

    禁军节度使让赵光义在军中积望甚重;开封府尹加中书令使他对东京朝局了如指掌,京城哪家大户人家出了一点风吹草动,他总是先于兄长赵匡胤知道;

    而最要命的是被授晋王后,位列宰相之上。换句话说,晋王赵光义就是当时整个大宋实打实的第二号人物,赵匡胤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于是乎,掌握了军权、政令、地位的赵光义,当兄长老迈,一场“烛影斧声”的篡位行动几乎未受任何抵抗,顺理成章地接过至高皇权,坐上皇位。

    因此,有了老爹赵光义这个前车之鉴,等宋真宗继位,他当真把防火、防盗、防兄弟的纲义要领做死做绝,不给小自己二十一岁的八王赵元俨丁点实权,将其困死在眼皮子底下,当个闲王养着。

    话说回来,赵大胖子也并非半点不顾兄弟情分,不管是他本人,还是现在的刘娥,都未曾在钱财上于八闲王有分毫亏欠,每年不算逢年过节给的赏赐,光是闲职俸禄就相当于人民币好几千万(大约一万多两白银)。

    至于纨绔任性这点小毛病,根本没人敢和赵元俨计较。

    管你谁做开封府尹,皇帝的亲弟弟,有种你判下试试?

    与庶民同罪?呵呵呵……

    …………

    说起来,白天赏花遛鸟、晚上夜夜笙歌什么的,正是杨羲梦寐以求的悠闲生活,可人八闲王早过腻了。

    反正钱多的没处花,又不准萌荫子嗣,那赵元俨只有使劲作了,火力全开,力争不带一文钱进棺材。

    这天,最近周游大宋归来,吃饱了没事干的八闲王来到御作监,刚好看到铁匠们挥舞铁锤,叮叮当当在给一把兵器铸型。

    旁观一阵,赵元俨开口指导:“咦?这刀不对吧?刃口开反了。”

    铁匠头子抬头见是八王爷,将锤子交给学徒,擦了把汗,上前赔笑道:“见过王爷。

    刀没错,是客人特意要求的。”

    “特意要求?还有人要这样的刀?”赵元俨奇怪道。

    铁匠头子撇嘴:“谁说不是呢。好好一块千炼寒铁……”

    话到一半,铁匠急忙闭嘴。

    眼前这位八王最见不得好东西,但凡遇到,就算没用,他也要买回家当装饰。

    谁让人不缺钱呢?

    果然,一听千炼寒铁,赵元俨立马来了兴致:“这刀多少钱?”

    铁匠为难低头。

    赵元俨上步逼问:“本王问你,这刀多少钱!?”

    不得已,铁匠支吾道:“200两银子……”

    “200两银子买把刀?好大的手笔,都够在东京城郊买栋小宅子了。”赵元俨讶异道,而后话风一转:“500两,这刀归我。”

    “不成啊,王爷!千炼寒铁就这一块,而且,是东宫太子府要的。”

    “太子府?我那侄儿才八岁,要刀做什么?”

    旁边随从提醒道:“王爷,您离京两年,太子现在十岁了。”

    赵元俨:“十岁?那也用不着刀。再说他太子府会缺好刀?”

    铁匠:“回王爷,是……是太子侍读指定要的。”

    “太子侍读?”

    随从低声提醒:“就是杨老虎。”

    “呵!我当是谁!”正牌皇家老虎眼前一亮,许是被人冒名顶替激起了凶性,赵元俨冷嘲道。

    转向铁匠:“刀你们先打着,太子府那里我去说。

    杨老虎!?本王不在京城这两年,居然有人比我还嚣张?

    哼,我这就去会会这位杨老虎,好让他知道,谁才是开封府真正的大老虎!”

    …………

    又在河边坐了一下午,只是难得好天气并未驱散杨羲心头阴霾。

    放不下便忘不掉,心里伤口不是换了一具身体就能不药而愈的。

    返回杨府路上,他突然被人拦住:“杨老虎!幸会幸会。”

    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