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白马战神 >

第15章

大宋白马战神-第15章

小说: 大宋白马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没有绝对把握,领兵打仗多年,识人眼光独到的杨延朗不可能带个不知根底的边塞猎户少年回家,更别提让他成为自己儿子的搭伴。

    两相总合,刘娥不得不抛开先入为主的成见,重新审视跪在地上的杨羲。

    而刘娥皱眉思考,杨羲大脑也在疯狂运转。

    他一定不能被关进天牢,多拖延一刻,青蛮遭毒手的可能性就增大一分,要是小丫头真被打断手脚,即便找回来了,杨羲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可现在普通绿皮火车已经开不动了,不管他说什么,殿上护子心切的母老虎势必一句也听不进去,除非……

    很快有了定计,一架携满仓弹药的B-52轰炸机缓缓起航。

    紫宸殿内

    一只脚踩到地上,杨羲径自低头站起……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前世不论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亦或脑洞大开变身疯子,他都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可这次不同,一旦轰炸机起飞,结果要么是成功唬住这婆娘,要么他被暴怒刘娥一刀砍掉脑袋。

    生性谨慎的小杨向来不喜欢赌博,但眼下他等不起了,或者说青蛮那里已经不能再拖,他必须硬着头皮坐上赌桌,以小命作为赌注!

    在宫女、太监以及刘娥等人众目睽睽之下缓慢起身,杨羲仿佛挣脱了某道枷锁,全身莫名颤栗,鸡皮疙瘩粒粒坟起。

    从未参与过赌局的他,人生第一局就将掷下一颗名为“命运”的骰子,天堂地狱一线之隔的窒息感不禁唤醒了他深埋在骨子里,只要是个爷们就会有的赌性;更因肾上腺素急剧飙升,身体不由自主开始颤抖,那种孤注一掷所带来血脉贲张的强烈快/感瞬间淹没理智。

    正如每一个企图翻本的烂渣赌棍下注时想的一样:“就赌这一次,整整一千年的文化沉淀,老子赢面很大,不信炸不晕这婆娘!”

    豪赌开场,双腿站直,抬起头,杨羲不再是谨慎唯诺的杨羲,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疯子赌徒!

    见他自说自话站起,刘娥身旁的老宫女训斥道:“跪下!谁让你起来的?”

    既然要疯,那就疯个彻底,小杨神经质一笑,闭上眼睛,享受似的摸了摸不再扎手的下巴,等再睁开,内里闪出目空一切的狂态,挑眉疯癫道:“你个老女人是太久没被男人骑过,所以内分泌失调,提前进入更年期了?”

    纵然不懂什么内分泌、更年期,但杨羲的语气、眼神无不让老宫女感受到许久未曾尝过的冒犯。

    “混账!你该死!”老宫女咬牙切齿道。

    杨羲送上一个明显不正常的笑脸:“我该不该死,在这里你说了不算。”

    不给宫女发作机会,杨羲转而对刘娥说:“皇后以为,假如我受人指使带坏太子,我能有什么好处?

    钱?权?还是崩坏大宋江山社稷?

    呵……真想崩坏江山社稷,我就该学王钦若那老货,直接从‘根源’上下手,带坏个太子有什么用,送上/门/给英明神武的皇后砍脑袋么?”

    刘娥没说话,她对杨羲轻挑的态度很是奇怪。这小子显然是在找死,可他刚还急着逃出皇宫,没理由这么快就想自寻死路,母老虎便耐着性子,冷脸静待下文。

    杨羲大言不惭道:“这样讲吧,我若想要钱、要权,乃至干脆自立为王,我便不会来大宋,也犯不着带坏太子这么麻烦,因为我手上就有一个不费一兵一卒,轻松玩坏辽国的现成法子。”

    “哦?不费一兵一卒,轻松玩坏辽国?本宫倒要看看你怎么把疯言疯语给圆回来。”刘娥语气温和,眼中却杀意森然,而后安抚暴怒中的贴身宫女道:“阿玉,别跟他置气。你先去御花园把狗准备好,一会本宫准你执刀,亲手将这小子剁成肉泥。”

    老宫女一脸狞像,冷哼走过杨羲,转向御花园。

    小杨挠了挠头,忽然觉得人发起疯来,当真是无所畏惧,接着亮出一口白牙道:“皇后说笑了,怎么会是疯言疯语呢?

    其实从大宋与辽国签下澶渊之盟起,这个法子就一直都在。”

    刘娥“笑语嫣然”道:“嗯,你继续编。”

    杨羲反驳:“不是我编,只是没人留意过宋辽边境上榷场罢了。”

    恰逢这时,兴冲冲前来变戏法的皇帝赵恒走入紫宸殿。

    “榷场?”赵恒脚下顿住,停在殿门屏风后头。抬手制止想要通传的宫人,当朝皇帝与太子就这么沉默站在杨羲身后。

    而终于听杨羲说上点靠谱的东西,刘娥心中升起同样疑问:“榷场怎么了?你给本宫一字一句说清楚,若有半句虚言,想被剁碎了喂狗都是在做梦,本宫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B-52飞抵轰炸区域,只不过在投弹前,他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回禀皇后,首先要明确一点,我是汉人,跟突厥胡虏绝无半分关系,这点杨延朗能为我担保,边塞府谷的百姓也可以替我证明,家母就是死在党项人刀下。

    其次,文化差异就和流水一样,只会从高往低流通,同样的法子,大宋对辽国有用,反之无效。”

    “少废话,快讲!”刘娥不耐烦道。

    杨羲:“皇后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有一个师父,姓科,名学,号可证伪先生,身负经天纬地之大能,却因厌恶人情世故,始终不愿入世。太极鱼(锦鲤养殖)、青蛙戏法,还有我的才学全是他悉心教授。至于家师是否怀有异心,皇后听完便知。

    家师常说: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大宋完全可以从贸易上获得,澶渊之盟的达成,等于是辽人拱手送上一把打开自家后门的钥匙。”

    To-be-tinued

    注: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史,肯定会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皆由利益驱动,故以下胡言乱语是站在纯理性的角度,以“利益”二字为出发点,望热血青年勿要计较,老夫担待不起……

    另,科学与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不是一回事,具体后文解释。

    起点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请到om。<;/a>;

第二十七章 真宗心结5() 
(前半章比较枯燥,主要是讲澶渊之盟变成真宗赵恒心结的原因大致描述一下,不喜可跳过,直接从分割线后开始看起。)

    澶渊之盟,始终扎在真宗心里面的一根刺。

    自唐以降,五代战乱,赵匡胤陈桥兵变,赵光义烛影斧声,前前后后总计一百多年时间,真宗赵恒是唯一一位名正言顺登基上位的皇帝。

    有了这样一个坚稳地基,似乎就在预示赵恒势必将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十多年前,雄心壮志的赵恒听取宰相寇准意见,放弃南逃,改而御驾亲征,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渡过黄河,坐镇战事最前线。

    虽然最后还是与辽人定下了澶渊之盟,但据当时除寇准外的大部分臣子们所言,这一纸盟约,笃定可保宋辽边境20年不起兵戈,能够让黄河以南的百姓有充足时间休养生息。

    事实证明,北宋文官集团尽管软弱,但从民生角度出发,他们实实在在干了一件大好事。真宗天禧元年,人口统计数接近9000万,不管是汉武盛世,还是贞观之治,赵恒一个人就能把此前所有皇帝虐成渣。

    除此以外,

    澶渊之盟签订之前,

    宋北部边防军费开支每年3000万两白银,签订之后,宋每年交付辽国岁币30万,成本不足百分之一。

    因此,以一个后世捧着史书,装模作样假扮知识分子的学渣眼光来看,澶渊之盟可以算是北宋在外交层面上的一次辉煌胜利。

    而早前真宗本人也认为澶渊之盟是他在位期间,屈指可数的伟大功绩,最直观的表象就是北宋民间醉汉当街耍酒疯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先要有粮食,才会有酒。)

    直到王钦若这厮动起了歪脑筋。

    要说王钦若确实称得上才思敏捷,学富五车(主持编著《册府元龟》),所以对不学无术,混进文人集团的老鼠屎寇准非常不满,尤其是这臭/流/氓加老鼠屎动不动就爱踩人打脸。

    脸上挨了几鞋底后,王钦若憋着一肚子气想要踩回来:“寇准一个二流子都能当宰相,我王钦若为什么不行?”

    于是,王老狐狸琢磨出了一个创意十足的点子。

    “陛下,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兵临城下,不得不签),将来在史官笔下,它就是一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刚好乖宝宝赵恒最听不得别人说他坏话,一个劲地想要证明自己不比老爹赵光义差,遂问:“那咋办?”

    “嘿嘿,封禅泰山可为陛下正名。”

    需知,之前历史上一共有过五位皇帝曾封禅泰山,一旦真宗加入,便意味赵恒超越老爹,进入比肩秦皇汉武的明君序列。

    而后,一坛子珍珠买通听话懂事的文人领袖王旦,文官集团全部闭嘴;暂停当时与“进士科”等同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封锁言路;发动山东百姓到东京跪求英明神武的真宗去泰山封禅:“陛下不来封禅,俺们就跪着不走。陛下真的是太谦虚了,这样不好……”

    接着,祥瑞满地走,天书多如狗,百姓劳民伤财,朝政严重阻滞,直至封禅顺利完成,王钦若成功取得真宗信任,再施小手段激怒文官主战派代表寇准,诱他当着皇帝与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暴脾气寇准被贬雷州,王顺势上位。

    可怜赵恒想借封禅为自己,也为澶渊之盟正名,结果封禅泰山就此被他玩臭,城下之盟的说法也逐渐流传开来。赵恒成为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后来的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等等,谁都没敢再碰。

    时间久了,当赵恒了解到大宋子民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便开始一蹶不振。午夜梦回,他常泣道:“封禅或许有错,但澶渊之盟确是功绩,朕没有做错……”

    所以,听杨羲说起榷场,再提澶渊之盟,赵恒陡然上心。

    ……………………(我叫分割线)

    紫宸殿内

    B-52轰炸机机舱弹药开始投放:

    “家师常说: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大宋完全可以从贸易上获得,澶渊之盟的达成,等于是辽人拱手送上一把打开自家后门的钥匙。

    现下边境榷场形同虚设,大宋需要的马匹、盐(大连沿海盐场)、粮食(高粱等北方作物)辽国决计不肯售卖;同样,辽国想得到的书、铜(制钱、制兵器)等物资,大宋也不会放到榷场,

    因此双方可以交易的物品寥寥无几。

    但有一样东西可以撬动宋辽两国贸易壁垒。”

    “什么?”已经入套的刘娥身子前倾问道。

    杨羲回道:“茶,或者说,茶背后的文化。

    茶这东西有三个特点,

    第一,流行起来特别快。

    宋人好茶,每年产量也高,但与契丹人不同,宋人多是追求饮茶时的风雅意境。而在茶道这方面,随便拉出了一个街边卖茶的大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放到辽国绝对属于大师级别的人物。这便是家师口中的文化压制。

    比打架,宋人也许不是自幼生长在马背上的辽人对手,可契丹人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