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60章

昭昭大明-第60章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又是一个妙人!”王瑞想起之前招来的苟盛礼,不禁哈哈大笑。

    不过,王瑞没有想到的是:这林思德不但是一个妙人,他还有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到这浮山前所来可是带着重要使命的。

第77章 谍战大片() 
“让大人见笑了!”林思德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拱身一礼。

    “你能把那家财万贯的大户人家小娘子都勾走,看来不是人才也是歪才!本官用定你了!”王瑞微笑着道。

    他这可不是客气话,王瑞前一时空时也是见过脸皮厚的,便却没有见过这么厚的!这怎么也得有“城墙转拐拐”厚了!

    “大人仁慈!小的以后定为大人效死!”林思德闻言心中一喜,扑通一声跪下磕着头道。娘嘞,总算不用东游西荡了。

    “那就这样,你去这里的流民中选些教书先生出来,成立一个训导队,由你任总训导官,月饷五两,归我直领,每两个队派一个训导官负责,这些人只对你负责,不在军队主官管理之内,你的权力是可以考核士兵两成的分数,除了刚才说的那些事情,你得自己想办法让士兵认可你,多跟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心里想法,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反感,有什么变动要及时向我汇报,不合格的训导官你可以撤换,但是三个月后若是达不到我的要求,那我可要撤换你了!如何和这些教书先生说,你可知道?”王瑞开完玩笑后,开始正色安排起工作来。

    林思德又磕了个头道:“是,大人!属下省得的,一切是效忠大人为准。该说什么、该教什么,小的都是会跟那些先生们说清楚的!”

    等到林思德走了出去之后,张二这才从书架后钻了出来:“大人,属下有话说。”

    “哦,张二还在?我把这碴儿给忘了。有话你就说!”王瑞笑着挥了挥手。

    “大人没觉得这林思德哪里不对吗?”张二皱着眉道。

    “哦!说说看!”王瑞脑海中还在把林思德和苟盛礼做着对比,觉得甚为有趣,一时也未曾往更深的地方想。张三一提醒,他便注意了起来。

    “这人说话太流畅了,一套一套的,好象提前就准备好了的一样。”张二说道。

    “哦。要是你去揭了榜,你不提前准备一下?比如想想主家会问你什么话?”王瑞笑着道。

    “这个肯定要。不过,大人注意到他的衣着面色没有?这人穿的虽是粗布衣服,却没有多少补丁,而且面色也颇为红润,不象是颠簸流离过来的人。”张二想了想,又补充道。

    “张二,做特工工作,细心的观察、深度的分析,这个是对的。你做得很好!不过,也不要轻易打草惊蛇,或是让同僚寒心。这样,你从辽东来的教书先生中选两个忠诚可靠的,设法让林思德选进教导队去。记住,要做得不露半点痕迹!”王瑞吩咐道。

    “大人放心,小人省得的!”张二阴美的面容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点头哈腰地应道。

    “张二,你可是以后要做本官特工首领的人,不要在本官面前再自称小人了。你再想想,还有些什么办法,既能不影响他的工作,还能很好的对其进行监控?”王瑞启发张二道。

    “是!大人!属下想着,是不是可以让在军队中的兄弟,偶尔抱怨抱怨?这样来引起林思德的注意?看看他如何来训导处理。如果他有什么异心,就马上来报告大人!好一举把他拿下。”张二抓抓脑袋道。

    “哈哈,张二!你这些时日进步不小!我喜欢!不过,不是要一举把他拿下,是要让你的人也加入其中。”王瑞指点道。

    “哦!”张二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脑袋道:“大人真是神机妙算!属下这就去了!”

    看着张二离开的背影,王瑞笑着道:“给****,也不怕飞刀?哈哈,陈松,谍影重重呀,这次可有谍战大片看了!”

    “大人,什么是谍战大片?”陈松带着几十个亲卫跟在王瑞屁股后面,在往炼钢工坊的建设工地走去的路上,一边走一边眼巴巴地问道。

    “这个谍战大片,就是由张二和林思德领衔主演的大戏!哦,对了,你也可以去友情客串!哈哈!”王瑞大笑着走进工地里。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建设之后,浮山前的土法炼钢炉终于建成了,王瑞这些时日便开始带了从少年营选出来的机灵少年兵,一起参与第一次炼钢。

    有感于华夏不注重文字记录,不注重技术传承的坏毛病,王瑞要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尽可能详尽的记录。

    在王瑞看来,这才是最有效的技术沉淀,那怕是这次失败了,也能更好地找到失败的原因。

    “点火!”王瑞一声令下后,经验最丰富的窑匠张长贵将火把扔进了炉里。很快,炉里腾起一团火花,开始熊熊地燃烧。

    这火光,就是王瑞改天换地的希望!王瑞感受着锅炉的炽热,心中的血也跟着变得热烈!

    当时晚间,王瑞正在少年近卫营巡营,一个亲卫跑过来报告:“大人!钢炉要出钢了!”

    “走,我得马上去看看!”王瑞也激动了起来。

    后世的平炉炼钢,一炉大约需要6…8小时。王瑞的这大明的土平炉,因为各方面指标达不到,足足花了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二小时才炼出钢水。

    看着引流槽里缓缓地流出的钢水,王瑞激动地吩咐道:“明天送一些去给马把总,让他安排工匠用这里出的钢打制刀枪。我要测试钢铁的质量。”

    当天晚天,王瑞在兴奋激动中,辗转着不能入眠!如果能持续的炼出好的钢铁,无疑就再一次撑起了大汉民族钢一般的脊梁!

    次日上午,打了鸡血般的王瑞照样早早就起了床,如同往常一样跑去军营参与兵士的训练管理。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王瑞可是时时记在心间。所以只要有时间和机会,他就会尽最大可能的呆在军营,以便让每一个军官和士兵感受到他的权威和存在。

    正在军营午饭时,亲卫跑来报告:“大人,潘少爷回来了,正在军营外呢。”

    “哈哈!他这回得真是时候啊!快请他进来吧!”王瑞吩咐道,又叫亲卫给潘学忠拿了碗筷,盛了饭菜过来。

    “哈哈,三弟!你又升官了!以后你可是游击将军了!”潘学忠在亲卫的引领下,春风满面地走了进来。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周围的军官和士兵闻言,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站起来向王瑞行礼道贺,一个个面如桃花般地傻乐!

    可不,王大人升了官,浮山军的前途将更加光明,他们这些跟随王大人的军官士兵,也能人人奔个好前程!

    “都坐!都坐!二哥,你也坐下吃饭,有什么话,咱们回到公事房再说!”王瑞虽然心中高兴,不过还是一番悲喜不惊的平静神态。周围的将士听了,也坐下来继续对付盘子中的饭菜。

    潘学忠也坐了下来,虽然举动优雅,可也吃得不慢。

    “潘少爷!那个,那个啥……,奖金啥时间发?”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从边上传了过来。

    众人寻声望去,原来是一脸憨笑的尹迪尹大弟。

    哦,是这缺心眼儿的狗东西!一众军官都乐了起来。

第78章 兄弟之间() 
“大弟!现在是吃饭时间,你切莫在大人面前胡言乱语!”陈松冲着尹大弟吼道。

    他对自己的这个小伙伴很是无语,说话做事总是很直接,或者说脑子一根筋。现在见他居然跳出来当着大人的面问着潘学忠要钱,赶紧出言制止。

    “哦!是尹迪啊!对对!二哥,你说话可不能不算数!”王瑞对尹大弟的印象极好,也笑着开起了潘学忠的玩笑!

    “哈哈!原来是你这个傻兵!你就不能有点追求?对,就是你们大人讲的那啥‘觉悟’!放心吧,本少爷有的是钱,少不下你的赏银!对了,除了你这个傻兵,都还有谁杀的倭寇超过了106个的?本少爷这次一并打赏了!说好的,有一个算一个,一个都不拉下!”潘学忠哈哈大笑着道。

    “大人,潘少爷!除了尹大弟,只有一个叫做刘老三的!”陈松报告道。

    “只有两个人超过了这个数目?”王瑞有点疑惑。

    不过他很快明白了过来,福江岛总共才三千多倭寇,上岸的浮山军士兵可是近六百人,平摊起来一个人才能分到五个,不跑得快点,早就被其它人杀光了。

    潘学忠确实豪爽,和王瑞回到公事房后,当即叫人唤来尹大弟和刘老三,直接让财叔将承诺的赏金兑现了。

    看着两人眉开眼笑地拿着银子出去,陈松还问:“大人,潘少爷,要不要再开个表彰大会?”

    他在王瑞身边时间久了,知道王瑞凡事都讲究个誉论宣传,所以就有此一问。

    “哈哈,还开什么表彰大会?!本少爷经此一事,早就臭名昭著了,你小子还要本少爷再来个黑史留名?”潘学忠哈哈大笑着道。

    不过,他确实没有说错。后世的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潘学忠,原倭国福江岛大屠杀组织者和实施者。这是大汉海军走向海外后,有据可查的第一战,它用倭人的血泪树立起了大汉“拓殖队”的赫赫军威。

    当然,也有其它的研究表明,潘学忠仅仅只是这一事件的替罪羊而已,具体的主谋可能另有其人。

    后世如何记录王瑞可管不了,他也不愿意再就此事召开一个表彰会。说到底,这军队可是他王瑞的私军!

    这一点潘学忠可就比其他人看得更加明白,他才不想因为这样的小事来引得王瑞不快。他甚至还有点后悔,自己跳出来乱开赏金,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了。

    所以,潘学忠赶紧制止住陈松的话语,将话题转到去登州为王瑞办事的情况上来。

    事情果然不出潘学忠所料,有了这些倭寇首级,又送上了大笔的银两,王瑞升莱州游击的事很快就办了下来。

    新上任不久的孙国祯正愁着如何改变自己在新皇眼中的形象,摘掉阉党的帽子呢。现在好了,有了王瑞送来的首级,他赶紧让幕僚写了篇花团锦簇的奏报,随同倭寇首级一起送到京师,给新皇报喜去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这当皇帝的也是一样。这但凡有新领导登了场,都得弄出一点响动来不是?不然如何显得圣天子在位,气象更新呢。

    因此朝廷很快就批复了下来:擢升王瑞为莱州游击,且不用去京师报备,只需要在当地继续练好强兵,以保莱州一地安宁。

    “二哥辛苦了!今日晚间定要多敬二哥两杯!”王瑞听了后心中大喜,急忙站起来拱身向潘学忠致谢。

    “三弟见外了!要谢,你可得谢石大公子才是!”潘学忠客气道。

    “哦!石大公子这次怎生没随二哥同来?”王瑞好奇地问道。

    这石大公子和潘学忠关系极好,每次潘学忠去登州后,必定跟屁虫似的跟来。这一次没来,王瑞便颇感意外。

    “他呀,此时正值秋闺,这次是来不了啦!”潘学忠叹息道。

    “哦,来不了就来不了吧!趁着现在空闲,咱们兄弟俩可得好好算算账了!这次福江岛一战,二哥出力最多,功劳也是最大!我可不能不分给二哥银两啊!”王瑞笑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