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40章

昭昭大明-第40章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这明军发饷,都是一层层的克扣下来,到了士兵手上,真是没余下几个子儿了。这样一次性的发下来,那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份啊!

    好多兵丁眉开眼笑的拿着银子,有的人还用牙咬一咬,都很顺从的被浮山军的士兵引到另一边排队。

    这浮山前所的兵丁们一个个领到饷银后,都开心得不得了。

    不过,这即墨营的军官们,就一个个的都阴沉着脸。这把军饷都直接发了,让他们到哪里去贪没呢?

第50章 铁血手段() 
“王大人!以前这军饷,都是交给我们自已下去分发的啊!你怎么就直接给这帮丘八发了呢?”刁大达黑着脸走到王瑞身边,粗声粗气地不客气的问道。

    “对,就是要发给大家的嘛!发完兵丁的,还要给你们发饷!”王瑞还是一脸优雅的微笑,直接回了他一个软钉子!

    在一众即墨营军官们愤愤的眼光中,经过大半个时辰,总算把几百人的饷银发到了大家手上。

    看着拿着银子,排好队的即墨营兵丁,王瑞大喊道:“兄弟们!饷银都拿到了吧?”

    “拿到了!”“谢谢王大人!”“谢谢守备大人!”下面的兵丁乱哄哄地叫喊。

    “很好!现在各自回家!三天后辰时,准时回来参加军队训练!”王瑞安排完,就吩咐这些兵丁离去。

    等这些士兵离开后,王瑞又叫人给每个军官都发了饷银。

    不过,这些军官却没有象那些兵丁一样的兴高彩烈,一个个拿了银子后,就气呼呼地走了,走出兵营后还骂骂咧咧的。

    这要不骂才怪呢!以前虽说这军饷经过层层漂没,不过到这些千总、百总手上时,还是余下不少。这可是既得利益,不得侵犯!

    这就好比某个叫后清的时空,你要捐款,只得捐给那黑十字会,给那郭美眉买完小玛买名包,才可能余下几块钱到灾民手上。

    这发饷聚兵刘猛也有全程观看,知道王瑞有贴钱给这即墨营的兵丁发放军饷,心道这王瑞是不是得了失心狂。

    不过,他也不好意思多说,免得王瑞觉得自已是贪他银两就不美了。

    第二日,王瑞督促完军训,又吃过早餐,这才吩咐人煮了香茶,请了刘猛过来议事。

    说是议事,其实是王瑞要对刘猛进行利益输送和捆绑。毕竟这刘猛升入山东都指挥司任职了,以后多少能对王瑞有所关照。

    王瑞和刘猛约定,王瑞军队所需的粮食物资,都尽量从刘猛在即墨营的商铺购买,价钱也是比照市价而定。

    刘猛对王瑞的这个提议甚为满意,这可是变相地在向自已送银两啊!

    有利益勾结的两人相谈甚欢,称兄道弟的相互奉承夸赞。

    正在说话间,马举从外面走了进来:“大人……”,他看看刘猛,欲言又止。

    “刘大人不是外人,有什么就直说吧!”王瑞笑着说道。

    “大人,几个军官的家丁,总计七十余人,还纠集了几十个青皮打手,要往守备衙门这边来闹饷!”马举着急地报告道。

    “哦!通知朱磊龙尽虏等人,按原计划行事。”王瑞平静地吩咐道。

    等马举离开后,王瑞又举起茶杯,延请刘猛喝茶。

    一壶茶尚未喝完,守备衙门外便传来乱哄哄的叫骂:“发饷,发饷!还有几个月的欠饷!”

    刘猛听到外面的叫喊后,皱着眉对王瑞说道:“贤弟,你这刚发了饷,他们又来闹饷,定是有人背后指使的了!”

    王瑞不紧不慢地又给刘猛添上茶,从容不迫地道:“大人高见,有人指使正好!”

    闹饷闹饷,说白了,就是给新上官一个难看。这些军官的家丁可不敢真正的冲进来。

    众人见这守备大人衙门大门紧闭,当了缩头乌龟后,这些家丁便带了一干青皮打手,骂骂咧咧的往千户衙门前的大街走去。

    这帮乌合之众,边骂边走,加之有一帮地头蛇的军官指使,一个个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一个无赖青皮首先便冲过去抢了一个煎饼摊。他这一放肆,就把这帮人的野性带动了起来。

    有的家丁冲进酒馆,抱了酒罐就走,顺便还砸碎一大堆东西。有的打手冲进布店,抱了布匹就跑。更有青皮看到有点姿色的大姑娘,就色咪咪地跟了上去……

    这些人没离开守备衙门多远,就把整个大街弄得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受害的妇孺民众在哭喊!有胆大的恶徒,还在一家酒楼里放了一把大火,很快即墨营内便腾起一股浓烟。

    混乱之时,守备衙门大门突然打开,龙尽虏带着七十名身穿铁甲,手持长矛的浮山军兵丁冲了出来。

    而另一边,朱磊也带着五十名兵丁向着这混乱的地方冲来。

    看着两队浮山军全副武装冲来,这帮作乱的青皮打手开始有些害怕了。

    这时,一个健壮的家丁不屑一顾地吼道:“兄弟伙,怕个啥!咱这来要饷!能有个啥!”

    “匪兵恶徒作乱!奉王大人令,诛凶平乱!”龙尽虏一声大喊,两队浮山军士兵冲了上来。

    长矛如林,扑呲扑呲地一通刺杀。一刻钟不到,这条二十米不到的街道上就只留下百来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朱磊带人又四处看看,见再也没有作乱的人了,才对龙尽虏道:“龙五,去请大人过来吧!”

    不一会儿,等到王瑞和刘猛在几十名兵丁护卫下来到大街上时,马举已经把五个百总,十一个总旗,以及背后的指使者左千总刁大达抓了过来。

    王瑞脸上露出优雅的微笑,顺手指着一个胖胖的百总,又指着两个总旗,对熊文杰命令道:“把这三个叛乱造反的恶徒砍了!”

    熊文杰一愣,一下没反应过来:啥?造反?

    马举看他发愣,大声喝道:“执行命令!”

    熊文杰马上反应过来,立即和几个亲卫冲了上来,在三人的哭喊哀求声中,三个血淋淋的脑袋被砍了下来。

    等到三个血糊糊的脑袋扔在地上时,王瑞才转向一众军官问道:“说说吧,这叛乱造反的事是何人指使的?”

    尼玛,咋就成了造反了?一众军官吓得一身冷汗。

    “大人呀,我不知道呀!”,“大人,没有叛乱呀!”,“就是兵丁闹饷呀!”众人齐齐委屈地一阵哭喊。

    “哦!看来大家都不知道?那就再杀两个!”王瑞对熊文杰道。

    “大人!杀哪两个?”熊文杰又是一愣。

    龙尽虏一看这熊文杰又在王瑞面前犯傻,就骂道:“笨蛋!你想杀哪两个就杀哪两个!执行军令!”

    熊文杰被骂得脸一红,一指自已对面的两个倒霉蛋道:“就这两个!”

    四个军士冲了上来,不由分说,拉出去又砍了脑袋。

    “马千总,分开审审,叫少年兵帮着把案卷做出来!”王瑞看也不看一脸横肉,吼个不停的刁大达一眼,对马举等人吩咐道。

    “刘大人!可是受了惊扰?”回到守备衙门时,王瑞微笑着对刘猛道。

    “贤弟真是铁血手段!不过,你怎知那三人是主事之人?”刘猛一脸的迷惑地问道。

    “哦,我也不知道。不过,杀了这三个人之后,就能找出主事之人了。”王瑞笑着说道,脸上还是一副轻松自在的神情。

    刘猛听他讲得如此轻描淡写,不由得心里一寒,又问道:“不过,这也没有问将出来啊!”

    “嗯,所以要多杀两个嘛!”王瑞好象找到了真理一样地解释道。

    两人正说着话,马举进来报告,说是主事的有七人,包含左千总刁大达在内。不过刚才王瑞在时,杀掉了其中的两个。

    “哦,那把余下的五个叛乱造反的家伙也杀了吧!”王瑞说完,又看了刘猛一眼,补充道:“嗯,对了,让余下的人写好供状。到时,还得请刘大人参详一番呢!”

    看到马举领命出去,刘猛笑着道:“贤弟放心,自然是要为贤弟把好这个关的!”

第51章 不留余力() 
明太祖朱元璋立军卫法,“度天下要害之地,连郡县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有二人为百户所。”

    明永乐年间,在山东沿海设营,做为都指挥使司和卫的中间军事指挥机构。山东共设三个营:一是即墨营(即墨),二是文登营(文登),三是登州营(蓬莱)。三个营管辖山东全部二十四个卫所,即墨营管辖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共四个卫和石臼、夏河、胶州、浮山、雄崖、海阳六个千户所。

    营中设守备(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等武职官员。把总为各营长官,与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同掌管总营事。

    现在有了这即墨营守备官身,王瑞可是乐开了怀。这纷乱的明末,什么才是最可靠强悍的存在?当然是一支绝对受自已控制的铁血强军。连俄虏胡毛都知道这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王瑞当然也是知道的。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几千年,熟读史书的王瑞可是知道,这没有战争的年月,可还真没有多少年!说战争和民族生存竞争是人类发展的主线,可是一点都没有错!

    还好,老子现在是守备了,怎么说,也得要让这即墨营的兵丁满员满编!王瑞在送走刘猛之后,得意的想道。

    哦,满编那够?现在江南缙绅,豪门大户,奴仆下人还有过千的呢。老子怎么样也得弄它两倍的规模才行!

    得嘞,老子再招它两千五百人!多了?超编?老子那是辅兵,是临时工!!王瑞可是实足的学到了后清的无耻嘴脸。

    如果其它的大明军官,知道有王瑞这样一个奇葩存在,可能每个人都得笑掉大牙:你娘的,我大明怎么还有他这号的傻瓜!

    众所周知,这大明军将喝兵血,吃空饷可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戚少保这样的大明战神都不能例外!这大明的兵丁,从来就只有不足额的,那有军官还想着如何满员满编的?至于说超编?脑袋偏!

    王瑞正想得口舌生津、哈拉子快流出来时,马举和朱磊等几个军官从外面走了进来。

    “三弟,哦!大人,想啥喜事呢?”马举笑着问王瑞。

    “哦,你们来了,都坐吧!”,王瑞笑道:“我有一个让你们每个人都会感到兴奋的安排!”

    “陈松,快快,给大家泡茶!”王瑞又习惯性的吩咐道。

    “大人,快说呗,你看大家这急的!”龙尽虏和大家一样争切地望着王瑞。

    “这个好消息就是,我们要扩军了!在即墨营,在浮山前所,在镇海堡,合计再招两千五百人!”王瑞有力地挥着大手,显得很是威武。

    “太好了!以后咱们浮山前所和即墨营就是一支雄壮大军了啊!”龙尽虏两眼放光,他虽是农户出身,跟了王瑞后才一步步做到亲卫队长。

    但他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坏毛病,喜欢人多!可不?人多了,排个队形都威武雄壮!

    这一点王瑞是深有体会的,以前人家听说他开公司,就爱问他:“你公司多少人呢?”

    大一统国家里,民众潜意识里,就是有一种好大喜功的观念。以前王瑞一听这个就很烦,尼玛!人多,不吃饭,不发工资的吗?不过现在在明末,要精兵,更要大军!

    王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