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31章

昭昭大明-第31章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背了去!”潘学忠象灰太狼引诱着美羊羊,耐心地点化着他。

    “这,这……”陈铭还是有点犹豫。

    两人正谈话间,龙尽虏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了:“潘少爷!陈百总!干脆把这****的赵家人全部杀了算了,也省得晚上看管!这天冷地冷的,值夜的兄弟们也是辛苦!还要再抽人出来防着这帮汉奸逃跑,实在是凭空多桩事。”

    “四弟,做个决定吧!三弟可是让你全权指挥的。别让他失望!这锅你得背!”潘学忠拍着陈铭的肩笑道。

    “龙五,去将所有未见血的士兵挑出来,由亲卫队监督,杀光这赵家所有的汉奸!一个都不许留!”陈铭狠狠心,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龙尽虏跑去挑来挑去,发现没有见过血、杀过人的士兵其实很少了,主要是刚过来时晕船的几十个倒霉蛋而已。他二话不说,便将这帮人给挑了出来,由各自的伍长带去执行陈铭的杀人命令。

    现在这帮人的海晕早就过了,开始在各自伍长的督促下,在海滩上,打着火把展开了一次血腥的活人刺杀训练!

    其实在操场上练刺杀,哪怕你练得再厉害,没见过血,心理上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说白了,就是一个杀人的勇气。

    所以,有些人那怕面前绑着的是一个老人或是小孩,却照样手在抖心在跳,对着目标刺杀了好几次,仍然还是刺不倒!

    士兵们的低劣表现,引得一众军官在边上不住地呼喝叫骂:“笨蛋!”,“蠢猪!”

    如此吵吵闹闹地折腾了两刻来钟,这“活刺汉奸”的训练才算弄完。

    潘学忠依旧悠然地端着暖壶喝着西湖龙井,微笑着看着这一切,脸上全无一丝不适。看他这跃跃欲试的样子,好象还想自己亲自上场去。

    陈铭偷眼看着他这副优雅高贵的作派,心中羡慕不已:怪不得三哥老是说,人家这才是世家子弟!

    受潘学忠影响,陈铭也学着大气了一回,自作主张的下令杀了四只肥羊,煮了七锅羊肉汤,就着“作战饼”让所有的士兵饱餐了一顿。

    不知道啥叫“作战饼”?就如同后世大街上卖的“锅盔”。王瑞把它的做法借鉴过来,作为短距离作战时的餐食。

    一夜无事。第二日天一亮,潘学忠和财叔看看了风向,当即让陈铭下令全军装运物资钱粮起航。

    冬日的浮山前所外海滩寒风凛冽,王瑞身穿李姑娘为他做的黑色兔毛披风,笔直地站在海滩边的土山上,身边是同样精神抖擞的五十名亲卫队士兵。

    “大人,他们回来了!”李天昊脸上带着笑跑过来报告道。

    王瑞转眼向西北边海岸望去,只见海面上驶过来几艘巨大的海船。雪白的船帆在大风中被吹成布鼓,每只船上飘着一面很大的旗帜,旗帜上都是一个斗大的“明”字。

    潘家的“潘”字认旗,也挂在每艘船上,不过却明显比“明”字旗低了一大节。

    王瑞微笑着看着所有的海船次第驶入港湾,等到这些船停稳后,他一挥大手道:“走,去迎接我们这些首次跨海作战的英雄!”

    “二哥!你们终于回来了!”王瑞远远地看着潘学忠笑着道。

    “嗯!三哥,我们完成任务回来了!”陈铭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一边撒开丫脚子跑,一边兴奋地大喊道。

    不过,潘学忠却仍然一副优雅从容的姿态,虽然也是大踏步,可却让人觉得不紧不慢。

    他手中拿着带鞘的长刀,洒脱地指着岸边的海船对王瑞道:“三弟!你的人,你的船!我都给你完完整整地带回来了!”

    “二哥辛苦了!不对,我的船?”王瑞有点不解,这明明白就是潘家的船。

    “愿以海船,助弟远战!昭昭大明,当有四海!人生如斯,岂不快哉!”潘学忠高声吟诵着,气概非凡。

    “少爷!”财叔在边上着急了起来,这四房少爷什么都好,就是一激动起来,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之前见他吩咐在每条船上挂上一个“明”字大旗,以为是方便回航安全。没想到,他却是为了赠船。这可不是小船啊,都是四五百料的大船了,几艘船加起来可得要上万两银子了。现在倒好,潘少爷一句话就送出去了。

    “财叔,我不是小孩了。”潘学忠回头对着财叔轻声说道。

    然后,他也不管财叔有没有听到,却继续向王瑞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吩咐道:“酒来!人生豪迈,当以酒尽欢!”

    “全体都有!谢潘少爷赠船!”王瑞心中感激,随着他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同时向潘学忠行了一个浮山前所的军礼。

    潘学忠开心地哈哈大笑着,毫不扭捏地受了。笑完后又拿起随从递过来的酒,和王瑞撞杯后一饮而尽!

    陈铭和龙尽虏也过来向王瑞报告了在赵家庄的作战情况,听到缴获如此丰厚后,王瑞也是极为开心:他娘的!这些****的赵家人,****的汉奸带路党,还敢来挑衅?!终于让老子干掉了!

    前来迎接的一百多名士兵,也在陈铭等人的指挥下一起开始搬运。几百人足足花了两刻来钟,才将缴获的物资金银搬回到浮山前所军营边上的大仓库里。

    经过从少年营里抽出来的、会识字算数的少年组成的工作组清点后,王瑞下令:在浮山前所召开一个“胜战展销会”,以远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向浮山前所的军民销售缴获的战利品。

    “三弟,为兄不太明白。这些缴获的东西,你为啥要拿出来卖呢?而且这货价还卖得这样低?”潘学忠不解地问道。

    一旁的马举和陈铭等人,闻言后也同样是一副不明究竟的神情……

第38章 有钱任性() 
“好!我来给你们说说吧!”王瑞看着几人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得意地笑了起来。

    “你们可别小看我这‘胜战展销会’,办这个展销会可以达到很多个目的。第一,可以让浮山前所的所有人因为战争获利。没得利的人,会渴望得利,会期盼着加入我的战争机器。比如这个展销会。第二,当然是可以把战利品都变成钱。不过,这倒是其次的,主要是可以宣传我们的军威。第三,还可以锻炼锻炼少年营里的这帮小子,让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生意。反正是缴获来的东西,就让这帮小子练习练习嘛!”王瑞指着在各个摊位上忙碌的少年笑道。

    三人听了,都不住的点头称是,潘学忠更是对王瑞的安排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是海商世家出身的,最是明白利益捆绑的道理。王瑞这一招可不仅仅是一个利益捆绑,他还在打造一种全民闻战而喜的风气,何况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还把一干少年训练了。以后这些少年长大了,个个可都是对王瑞又忠心又能干的实干人才。

    一个处理缴获品的事宜,王瑞也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如果潘学忠也是穿越过去的,他肯定会讲:哥,我也是醉了!

    有了这次消灭倭寇的胜利,王瑞面前的路子就更广了。他请潘学忠给自己写了一份捷报,同时带着几百个倭寇首级前往登州报捷。

    来自后世商场征战的王瑞深知金钱的威力,他又毫不吝惜地从缴获的金银珠宝中拿出价值八千两的东西,请潘学忠前去登州周旋,目标则是即墨营守备官。

    如果你要问王瑞,最看重这即墨营的什么东西?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这即墨营的兵额编制!

    虽然作为千户,王瑞也可以招它几千人。但是大规模的编练私军,他还是有点不放心、放不开手脚。谁叫王瑞是来自后世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呢。

    不过,如果有了即墨营官的身份就不一样了!他又可以正大光明地再招几千兵了。

    即墨营是明永乐二年设置的军事机构,是为防止倭寇侵犯而设置的与沿海卫所相策应的军事单位。明宣德八年移于即墨城北五公里处。明正德九年修筑营城,周长两公里,设置三门,“有城有池,比于郡县”,与即墨城成犄角之势,对保卫即墨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即墨营改设守备一名,中军千总一名,把总两名,哨官四员,分左右两营,有兵丁一千二百余名。两营轮番值勤,一营驻本营,一营分防女姑口,并可随时调拨卫、所兵力,以应紧急防务。

    如果王瑞能成为即墨营的营官,镇海堡和浮山前所再到即墨营这一片,就完全成了他的势力范围。

    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练兵作战理念,又可以大手笔的花钱,王瑞相信自己的实力可以很快的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手下的兄弟伙们又都可以跟着升官,团队会更加具有向心力。

    不过这事,一时还定不了,还得看潘学忠和石大公子运作得怎么样。

    虽然让潘学忠带走了不少金银珠宝,王瑞手上的物资和金银还有接近两万多两。借着这次大胜的机会,王瑞决定再一次大规模征兵,再招一千五百名。让自己手中的士兵达到两千五百名。

    有了每个月十多万两银子的收入支持,王瑞根本不担心自己经济能不能支撑。他现在完全就是有钱没地方花,有钱任性!

    因为浮山前所才取得了大胜,又有了“胜战展销会”的进一步宣传,所有人都把去给王大人当兵作为了一个好差事。

    王瑞招兵的三天时间里,七里八乡的人都赶来了,浮山前所顿时成了一个巨大的热闹征兵场。以至于,王瑞不得不下令半数战兵出营警备布防,以维持治安秩序。

    王瑞这一次的征兵,还是采用了以前的流水式程序,折腾了三天下来,总算挑出了一千五百人。

    而且为了以后更好招兵,王瑞对于未选上的人也很大气。整个三天时间,浮山前所的新营外,每天三次,都是敞开了供应浓粥和大饼。

    浮山前所周边的军户,民户,也在这三天跟着去混了三天吃食。虽然很多人在心里笑着说“这千户大人真是一个傻瓜”,但大家还是对王瑞的义举赞扬无比。

    在这个难过的寒冷难熬冬天里,再也没有比免费吃上几天的事情更好了。很多人领到吃的,看到王瑞的身影出现时,都忍不住跪了下去,说上几句“大人公侯万代”之类的感谢话。

    王瑞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表演机会,他很亲民的在亲卫队的护卫下,在这些说不清是不是来应征的人中走来走去,时不时逗逗孩子,时不时问问老人吃没吃饱。

    许多人看着王瑞走近,听着王瑞对自己身边人表达的关切,觉得王大人好象就是在面对着自己,许多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的。

    于是,每一餐饭后,关于和王大人接触的事迹,总都能让一大帮多嘴多舌的人得意地吹上半天。

    王瑞知道现在已经是天启六年了,天启帝朱由校很快就要驾崩了,悲剧的末代明皇崇祯帝正要登上历史舞台,大明最苦难的时代终于到来了。招完兵后,他便下令全军开始集训。

    这次参战中表现出色的士兵和军官,几乎所有人都升了官,一时间整个浮山前所军营都漾溢在喜悦里,这些升了官的人叫着彼此新的官职,开心不已。

    当然,也有升了官不开心的。不过这是特例,岂容卖个关子,下章再说。哈哈!

    不过这一次新兵集训,王瑞就没有再操多少心。前一次全军集训后,王瑞就制定出了军训的条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