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167章

昭昭大明-第167章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黑灯瞎火的夜晚,敌人数目、状况不明的情形下,这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

    但是,在和张凤仪聊天时,自家儿媳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句赞叹,却在不经意间将王瑞的胆大包天暴露了。

    今日巡视完白杆兵的军营,又应付完马世龙大人派来的亲兵询问后,秦良玉给张凤仪讲了昨日军议时的争端。

    虽然不认可王瑞的冒失,不过作为秦小靖的姑母、一个女人,王瑞玉一心扶着未婚妻的做法,还是很让秦良玉赞赏。

    “哎!也不知将小靖娶配给这小王将军对不对。你看看,这订下亲事以来,可没少生事端。这小王总兵,胆子实在太大了!在武经略和监军大人面前,他就敢拔枪射击!”

    秦良玉想到昨天的事,心中就感叹不已。这王瑞,完全就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母亲大人,大可不用担心!这小王将军手握天下第一强军,又贵为挂印总兵,连兵部的主事文官他都可以杀了给小靖解气,你就放心吧!靖儿嫁了去,不会受半点委屈!”

    张凤仪笑着安慰起了自己的婆婆。

    “什么?杀了兵部的文官!你是说,到固安传令的刘大人吗?”秦良玉闻言大吃了一惊。

    张凤仪一见说漏了嘴,只好一五一十地将当时情形说了一遍。

    “这样,莱州军不是送来了些马肉吗?咱们中午弄个火锅,我要当面叮嘱他一下,莫要将路走偏了!”秦良玉最后拿定了主意。

    擅杀朝廷文官,在上官面前拔枪射击,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谦恭有礼、人畜无害的小王将军吗?秦良玉觉得自己眼前满是浓厚的迷雾。

    “哥,我要吃那个!”秦小靖指着一块马肉。

    “嗯,我给你切开烫,这样入味。”王瑞笑呵呵地应着,拿出腰间的匕首,神情专注地切起了马肉。

    “小靖!要有家教,自己动手烫!”秦良玉皱着眉喝斥道。

    这天下男尊女卑,这王瑞虽然年轻,可也是挂印的总兵,可不是你一个小女子可以随便呼来喝去的!

    哎!这妮子,咋就这么没心没肺的呢。以后这王瑞平妻小妾一大堆,她这个脾气可是会吃亏的。秦良玉想想都觉得头疼。

    “没事!只有她喜欢,我愿意为她摘下天上的月亮!”王瑞淡淡一笑,将烫好的马肉放入了秦小靖碗中。

    看到二人如此恩爱,痛失爱侣的秦良玉感动了。她本来想好了要质问一下王瑞,为何要擅杀朝廷文官。可是,面对此情此景,她却话到嘴边说不出来。

    本来以为秦良玉会询问昨晚的事情,王瑞也想好了应对的话语。可最终,却因为王瑞对秦小靖细心的照顾,硬生生地将心软的秦良玉堵了回去。

    不过,聪明的秦良玉仍然在言谈之间,对王瑞进行了一番忠君爱国的教育。王瑞笑呵呵地应着,就象后世公司里刚入职的年轻职员,不住地点头称是,表现得十分乖巧恭敬。

    忠君嘛!崇祯这个最刚直勤勉的汉人皇帝,王瑞还是可以忠的。崇祯帝最后遗言说,文官尽可杀!

    嗯,管它是另一时空中东林党的奴才文人笔下的奸臣还是忠君,名气大的还是名气小的,只要挡了王瑞救汉家儿女于苦难的目标,王瑞都将尽数杀之!

    后世吹得牛皮哄哄的孙承宗也好,史可法也罢,客观讲来,都是陷华夏于胡尘的罪人。王瑞连这些人都想杀,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嗯!爱国,王瑞是爱的!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导,融合南方各兄弟族群的单一帝国,一直是他前世今生的梦想。

    吃罢饭,商定好明日去打遵化的事宜,王瑞这才开开心心地告辞而去。

    与此同时,另一支莫名其妙的所谓“明军”,却在遵化陷入了绝境。这便是兵部右侍郎刘之纶统颔的一支私募军队。

    刘之纶其实既不是东林党圈子里的人,也不是阉党圈子里的人,乃是崇祯一时心血来潮,从基层拎上来的乡巴佬。

    崇祯虽然送给他一个有职无权的兵部右侍郎,送完之后,却再也没提这个人、这件事。

    可是,刘之纶却一心想报答崇祯赏识之恩的刘之纶,主动请缨要去驱逐满虏。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以死相报() 
申时一刻,天色灰蒙蒙的,经过一天血战的刘之纶部退缩到了明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娘娘庙山顶。

    今日辰时开始进攻后,他们便利用娘娘庙山崎岖陡峭的山势,借着树木草丛的掩护,凭着一股血气之勇,和前来攻山的满虏鞑子展开了诛死决斗。

    没有弓箭,他们就用石块、用泥疙瘩,往山脚下涌来的满蒙鞑子和汉奸兵砸去。有时雨点般的石块土疙瘩真还能起些作用,至少短暂地迟滞一下敌人的攻势,将一些没有盾牌和衣甲防护的包衣阿哈们打得头破血流的。

    但很快,狡猾的满虏鞑子弓箭手们就会找到适合射箭的位置。在作战经验丰富的分得拔什库和牛录章京们的指挥下,对山上的明军展开覆盖式弓箭射击。

    刘之纶的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各营各队的装备都极为简陋。莫说盾牌衣甲,就连堪用的刀枪兵器都是参差不全的。许多人拿在手中的,仅仅不过是一根削尖的木棒而已。

    加之娘娘庙山上树木并不茂密,明军的各营各队又欠缺指挥和实战的经验,所以常常在满虏弓箭手几轮射击后,就得丢下一地尸体苍惶逃命。

    可是,饥渴疲惫、没经过训练的明军士兵们,怎么也跑不过如狼似虎的满虏甲兵。许多人在阵地失守逃亡时,就会被满虏鞑子从后面追上杀死。

    性格沉稳的代善指挥着一万左右的两红旗满虏兵,就这么稳打稳打,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展开攻击。最后,终于将余下的一千三百多名明军逼到了娘娘庙山顶。

    “去!让人去喊话。只要这刘侍郎投降,我便饶他全军不死!所有人投降后,都可以马上得到衣服吃食。将士悉数编入汉军旗,刘侍郎也可在我大金做官!”

    代善唤过儿子硕托吩咐了几句,硕托马上带着十多个巴牙喇往山上而去。

    “我呸!汝等蛮荒野类,本与山禽野兽为伍。我大明仁慈,许你等归顺谋生。你等不思报效皇恩,竟然为祸辽东、屠我汉民,真是天理不容,该当族灭身死!”

    “老夫华夏苗裔,天神子孙,岂可降你率兽食人之辈?!汝等兽类切莫再言,尽管攻将上来。老夫和这大明儿郎自当以一腔热一荐轩辕!”

    刘之纶开战后,就一直在亲信将士的护卫下落荒逃亡。现在终于轮到了他发挥作用的时候,他满脸通红,花白的胡须乱颤着,慷慨激昂地将招降的硕托等人骂得灰头土脸。

    “滚吧!死满虏!”,“想要爷爷投降,门儿都没有!”刘之纶身旁的将士也受了他豪情的感染,跟着七嘴八舌地喝骂了起来。

    “好儿郎!”刘之纶眼含热泪,振臂一呼道:“汉家儿郎们,我汉家一脉挺立千秋,血脉高贵无比!岂可降那鞑虏之辈!今日黄泉路上,我等一起走上一遭!”

    “誓死不降!”,“血战到底!”

    退到山顶上的士兵们,许多人不是父母妻子被满虏所杀,便是家园房屋被鞑子焚毁,都与满虏鞑子有血海深仇。

    此时陷入绝境,大家将心一横:死,也要拉上一两个鞑子垫背!

    “走!去报与大贝勒决断!”硕托一见山穷水尽的刘之纶仍然拒绝投降,心中十分气恼。只好回去报给代善,让他这个统帅拿主意。

    “哈哈!满虏退走喽!”,“死鞑子,死满虏!”,一见山下来劝降的硕托等人退去,将士们都欢快地高呼了起来。

    “大人!满虏兵锋正锐,如今敌众我寡,不如择机突围,再图后功!”一个裨将低声劝道。

    一万多人,死得才一千多人了。兵器粮食,样样都缺,还打什么打?赶紧突围吧!

    “你!”刘之纶猛地握着剑柄,厉声道:“你等无需多言!吾受国朝不世之恩,誓灭满虏!今日事不成,即死今日耳!”

    “阿玛!这些汉狗还是不肯投降!”硕托见到代善后,恨恨地禀报道。

    “那就进攻吧!尽量活捉这刘之纶。活捉到刘之纶的人,赏黄金百两,一个前程!”代善无可奈何地吩咐道。

    按照黑孩(黄台吉)的意思,如果能招降这刘之纶,可是具有极为巨大的意义。这可是大明从一品的文官、兵部侍郎啊!

    黑孩迫切需要招降这样一个大明的部堂高官,来提升满虏被莱州军痛殴胖揍后,极度低迷的士气。

    看看吧!大明的兵部侍郎都向咱投降了!多牛逼!多神气!

    可是,硬骨头的刘之纶,还是让这些自以为是鞑虏们失望了。

    “冲呀!”,“杀上山去,活捉刘之纶!”得了代善攻山的命令后,满虏兵和包衣阿哈们纷纷如同打了鸡血,拼死往娘娘庙山顶冲去。

    黄金百两、半个前程,对于这些满虏而言,可是一个十分让心动的巨大赏格。妥妥的可以让他们一下子进入低层奴隶主的行列。

    “击鼓!”抱定必死的决心后,刘之纶仿佛回到了同学少年、挥斥方遒时,他亲自拔剑上前,激励将士殊死战斗。

    “嗖、嗖、嗖!”满虏抛射的轻箭如同雪花般的飘落,又将上百名明军士兵射死射伤。连刘之纶这个侍郎,也大腿上中了一箭。

    “打!”,“都扔石头!”明军士兵们在一些校尉的指挥下,也奋勇还击着。

    大大小小的石头如同冰雹,打得满虏兵的盾牌盔甲砰砰作响。一些没有防护的包衣阿哈们,不幸地被乱石打中,头脸手脚上都流满了鲜血。

    “射!”,“给老子打!”,“狠狠的打!”两方的军官吼叫着,指挥着士兵们攻击。

    一时间,双方矢如飞蝗,激战不休!

    由于明军占据的山顶位置极佳,除了南面一条崎岖的山路可以上去外,其余三面都是悬崖。所以,满虏为了减少自身的伤亡,不得不釆取这种弓箭对射的攻击方式。

    激战到酉时,明军除了弓箭射完,连地上能找到的石块土疙瘩也基本上扔尽了。

    可是,供应充足的满虏仍然将弓箭射得如同瓢泼大雨,更多的明军将士被射成刺猬。满虏弓箭手也随即一步步向山顶逼近。

    刘之纶眼见到了最后的时刻,悲怆地仰天长啸道:“圣上,微臣有负圣恩,只有以死相报了!”

    “老爷!……”一旁的家丁刘学敏以为他要寻短见,赶紧拉着他相劝。

    “刘二,你快走!将我的印绶交于顺天抚臣方公!断断不可落于鞑虏之手!”

    刘之纶解下腰间佩印,庄重地递给了刘学敏。

    “老爷……”刘学敏手捧印信,早已泣不成声!

    “冲呀!”,“冲上去,活捉刘之纶!”

    满虏一见山顶上的明军,再也没有石块土疙瘩可扔,纷纷拿起虎枪长刀,向山顶上冲来。他们都准备一举打败山顶上的明军,活捉大明兵部侍郎刘之纶。

    “圣上,来世再让微臣报朝廷厚恩吧!”刘之纶说完,就要拔剑自刎。

    “老、老爷!你看哪是啥?”刘学敏突然激动地指着南方的地平线吼道。

第二百五十四章 凶名昭著() 
“什么?”刘之纶被家丁的吼声吸引了过去。

    他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