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106章

昭昭大明-第106章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所谓的当事之人林思德,小心翼翼地神情复杂的偷偷瞄着王瑞。

    他实在想不明白:一向执重沉稳的王大人,为何会突然发怒,行此残暴凶恶之举?难道真是为了给自己报仇出口气吗?

    这些粗豪的大头兵们信,他林思德却是不信的。

    这王大人,做任何事情,都是谋定而动的,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他如此作为,肯定是有不为人知的原因。

    林思德知道一个事实,这王大人是完全可以识文断句的。莱州浮山湾那些孩童学的所谓教材,据说便是王大人亲自编写的。

    虽然这些字个个都是缺膊胳少腿,但是整个文章却是极为通顺的。而且王大人还使用了一种标点符号,让阅读文章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起来。

    光凭这一点,林思德都觉得可以称其为圣人!这可是妥妥的提高了读书人的理解力啊。

    而且一有时间,王大人便会去到学堂里,亲自为这些孩童授课讲解。林思德也抽时间去听过几次。

    虽然有个别的词语他听不太懂,但他却不得不承认:这王大人的课讲得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很是生动有趣。以至于和他同去旁听的训导官们,都一个个的听得入了迷。

    所以,要是有人说王瑞不曾读过书,不是读书人,打死林思德,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因为,他还亲眼见过王瑞读什么戚少保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当然也没少见过王瑞写字。

    特别是王瑞对这些读书孩童的重视,完全超过了同时代任何人的想象。当然,也包括他林思德。

    这浮山的湾的学堂,不但堂舍修得又大又好,而且每个孩童来读书都不收取任何的费用,还都能在学堂吃上两餐。

    这已经很费钱了吧?嗯!不过这还不算,每个孩童还会每半年发两件衣裳。至于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更是由王瑞王大人全力大包大办了。

    对于王瑞在学堂里大手大脚地花钱,莱州军上上下下,除了那梦想着桃李满天下的李老夫子外,可没有任何一个人支持他这样的败家子行为。

    这读书,总不能人人都弄来读呀!再说还不用学童家里承担任何费用,王大人就是有座金山银山也经不住搬啊!

    所以,如果有人说王瑞不重视不尊重读书人,林思德第一个就得跳出来跟人急。

    但今天王瑞对这固安知县和师爷的所作包为,又实在让他想不明白!

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儿当杀人() 
其实王瑞今日对慕敏和胡青白的作为,完全是受了他后世看的那些明穿小说的影响。

    作为一个坚定果决的成年男性,王瑞可不是什么圣母婊,他可不认为乱杀几个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当然,也是出于对明末文贵武贱这一怪象的愤怒。

    王瑞前世有一个大学老师,这位老顽童有一个名言,叫做:片面出深刻,纠偏用重典!

    嗯,都穿越到了古代,杀坏人杀异族,怎能不杀个痛快!

    但讲起来,明朝文官的品级和爵位,其实都不如武官。朱元璋封的功臣六国公中,就只有李善长是文官,二十八列侯没有一个文官,伯爵中只有刘基、汪广洋是文官。

    即使是这样还没完,胡惟庸案还使文官进一步被降级。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裁撤了中书省,把相权分给下属的六部,它们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御史台一度降格为正七品,好不容易才又复升格为正二品。

    三公、三孤这样的称号,也被他废除了。这其实就意味着,文官最高品级也就是正二品而已。

    这就意味着文官地位不如武官吗?明宣宗以前的确如此。明朝初年官员上朝排班次,都督府站第一排。

    朝廷出兵,武将为统帅,尚书只是参赞军务,也就是高参。参赞军务大臣的发言,总兵可以不听。

    宣德年间,平乡伯陈怀为松潘总兵,四川省级大员会见他都要行跪拜礼。可见宣德以前,文官地位不如武官。

    可是,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武将地位逐渐不如文官了。

    首先永乐年间,成立内阁时,阁臣都是翰林院基层官员,没有武官。内阁成员虽然级别不高,大学士才正五品,但他们却行使这一部分丞相的职权。

    因此内阁的成立,其实是把武官排挤出了最高决策层。以前的中书省首脑,可是有武官名额的。

    永乐年间,明成祖的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朱高炽不喜欢舞刀弄枪,却喜读经书。朱高煦却和乃父志趣相投。

    文官都支持朱高炽,武官多数支持朱高煦。结果,朱高炽却登上了皇位,这就是明仁宗。从此以后,明朝皇帝便不再是马上皇帝。

    重视文治,文官当然更受重视。皇帝重视谁,谁的地位自然就高,品级就起不到作用了。

    明景帝景泰年间开始,明朝开始实行文臣统军。中央一级由文官组成的兵部指挥全国军事,各边镇、省军队由文官出身的总督、巡抚担任总指挥,基层部队由兵备道指挥。

    有时为了收复失地,朝廷还派遣经略、督师指挥军队。而十三道巡按御史也有权监察部队。这就使文官的权力,大大地超过了武官。

    袁大忽悠能将同样持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斩首,也有这种传统和潜规则在其中起了作用。

    尤其让王瑞不能接受的是:他极为尊崇的明代战神戚继光,会见大学士张居正却要自称:门下沐恩小的某。

    还有一个姓牛的副将,拜见张居正时更是自称“走狗扒儿”。万历以后,一品的大将,位至三公,竟然对七品御史自称走狗。

    以前王瑞看到此处,每每都愤愤不平,咬牙切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保卫自己的武将和英雄都轻贱如此,不受到异族侵略者的攻击和屠杀,那真是天理不容!

    所以王瑞当时就禁不住想:老子要是穿越到了明末,老子定要给这些自私自利、软弱卖国的酸儒们好看!

    如今他雄兵在手,当然要快意江湖!为大明的武将们出一口气!杀点人算神马?!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纵观天下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将军!县尊大人和胡师爷一时冒犯,如今已受到了惩诫。还望大人原谅则个。”固安县丞邓宏才虽然也吓得脸色惨白,但还是颇有些胆识,立即便跪将下来,为自己的上司打起了圆场。

    当然,他也是为了让这武夫有一个台阶好下,难不成他还真的要把这堂堂七品进士县令打死不成?

    不过,王瑞的反应,却再一次让所有在场的固安官吏们大吃了一惊。

    只听王瑞朗声道:“经查实,固安县令慕敏及其师爷胡青白,勾结满虏,意图献城投降鞑虏。着令立即抄没其全家,将其全家老幼尽数斩杀!”

    “啊!”所有的固安官吏都吓得目瞪口呆,有些胆小的当即晕了过去。

    “哼!你这武夫!慕知县乃是朝廷命官!既便是有过错,也有国法来管。岂是你一个武夫空口白牙妄断生死的?你置朝廷体统何在?”

    在众人吓得胆战心惊之时,一个清高的声音突兀地传了出来。

    “哦!哪里来的野狗,竟敢在我家主公面前胡言乱语?”恶狠狠地吼道。

    众人寻声望去,却见刚才说话人乃是站在角落里的固安教谕袁腾飞袁老夫子。

    “本官乃是固安县教谕袁腾飞!你这武夫又是何人?”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夫子此时满脸通红,嗔目切齿地瞪着王瑞等人。

    “哈哈哈!我是何人?本将军乃是诛杀近万满蒙鞑虏的汉家英雄!你这腐儒,在此国难族灭之时,又做了些什么?”王瑞轻蔑地笑道。

    “哼!战场厮杀,正是你这等武夫的本务!”袁腾飞同样是一脸的不宵。

    “好!你这书呆子有志气!张二,给他留个全尸!他的家人,准许全家服毒!”王瑞微笑着命令道。

    “好嘞!大人!”张二一挥手,一个军情处的壮汉当即走到袁腾飞身后,猛地抓住他的脑袋一扭。

    袁腾飞手脚扑腾着,片刻工夫不到,就翻着白眼软塌塌地滑了下去。

    “去!赐袁家人全尸!另外两家的,全部押来!杀给他们看!”王瑞脸上仍然带着优雅的微笑。

    这微笑,此时让众人吓得胆战心惊!

    片刻功夫之后,慕敏和胡青白的家人合计二十多号人便被押了过来,血淋淋地被斩杀于当场!

    痛痛快快杀完人后,王瑞吩咐林思德道:“让他们一起具状,奏报朝廷吧!”

    “大人!如果有人不愿意呢?”林思德被这惨烈的杀戮吓得有点脑回路,一下子反应有些缓慢。

    这杀的人中,可有不少的老人和小孩,可以说都是无辜的人,不是城外杀的那些穷凶极恶的满虏鬼子!

    “不愿意?不愿意的,全部杀光全家!”王瑞霸气地一笑,用手中长刀指着大院中的固安官员小吏们大声说道。

    “快快通报!我有重大发现,要马上报告大人!”县衙大院外突然传来探马队长二狗子着急的声音。

    “走,出去看看!”王瑞闻声后,便带着亲卫队士兵往院外走去。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大院内响起王瑞苍凉的歌声,渐渐往院外而去……

第一百五十三章 刮骨疗伤() 
“大人,我们找到这些满虏鬼子的营地了。”

    二狗子向王瑞行了个军礼,气喘吁吁地报告道。

    “哦!”找到满虏的贼窝子了?看来有肥兔子可抓!

    王瑞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心情问道:“在何处?”

    “在卢沟河北面,一个叫大辛庄的地方。他们逃回营不久,我们就找到了他们。与他们的哨骑也交锋了数次,看得出这些满虏没有什么战心,估计他们大约很快就要往北跑了。属下爬去附地的小山上看了,营地里抢掠来的粮草物资很多,还有好几千被满虏掳去的大明百姓。”二狗子喝了一口牛皮囊里的水,组织着语言报告道。

    “追不追?”王瑞听了后,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他肯定满虏鬼子肯定很快就要逃跑了,心中纠结着要不要去追击。

    王瑞对莱州军的武器和战力,现在特别有信心。不过,由于受后世人命精贵的观念影响,今天伤亡了八十多人,特别是其中还有十多个骑兵,便很让王瑞觉得蛋疼。

    说到底,王瑞还是有些担心。他怕派去追击的军队,在行军途中遇到大批量的满虏军队。

    在没有密集队列和坚固阵形以及强悍火力的情况下,王瑞觉得:要是遭遇到大批量的满虏骑兵,自己的部队那怕打赢了,还是会产生巨大的伤亡。

    这显然是走精兵建军路线的王瑞王大人,暂时所不能接受的。

    说到底,还是莱州军的骑兵规模太小了,而且经历的战阵经验也太少。不过这次固安之战,缴获了四千多匹战马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