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特种兵王 >

第674章

水浒之特种兵王-第674章

小说: 水浒之特种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扯远了,言归正传。勇仁看了一眼佐室成雄,说道:“我此来高丽的主要任务,是要将高丽这片土地完全变成我们大和民族的土地!平清盛大人令我以太子的身份坐镇并且治理高丽!”佐室成雄嗨了一声。

    勇仁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给佐室成雄,说道:“这是平清盛大人对你的任命状,你自己看看吧。”

    佐室成雄连忙鞠躬双手接下任命状,态度之恭敬,简直就像是在接捧圣旨。展开看了起来,只见任命状上任命自己为高丽大都督,统领在高丽的全部军队。佐室成雄激动不已,随即情不自禁地道:“平清盛大人的恩德,在下只能肝脑涂地以报答!”勇仁神色冷淡,似乎对于佐室成雄的话有些不高兴,说道:“从现在开始,高丽各地的民政都要向我的部下移交!另外从现在开始,各军不得再对民间进行烧杀抢掠了!如今的高丽是我们自己的国土,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自然也就成为了我们的子民,我们没有道理再做烧杀抢掠的事情了!”“嗨!”佐室成雄躬身应诺。

    勇仁问道:“高丽民间的粮食现在都在你们手里吧?”

    佐室成雄躬身道;“是的,我们的手**有六百余万担粮食,

    可能更多!”

    勇仁道:“军队不须要这么多的粮食,你们留下一百万担就可以了,其它的全都交给我。另外,把你们从民间掳掠的还没有分发和转运回国的钱财都交给我!”见佐室成雄没有立刻回答,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登时心中不悦,皱起眉头,没好气地问道:“大将军阁下对于我的话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佐室成雄连忙道:“殿下,是不是应当先请示了平清盛大人之后,才将这些钱财移交给殿下?”

    勇仁大怒:“你的眼中难道就只有平清盛大人,而没有我这个太子吗?”

    佐室成雄见勇仁发怒,心中一凛,赶紧跪了下来,叩首道:“属下不敢!”

    勇仁没好气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必请示平清盛大人!”“嗨!”佐室成雄站了起来。

    勇仁看了一眼佐室成雄,说道:“并不是我要和谁抢夺这些钱财,只是这高丽刚刚经历了战火,须要大量的资源进行重建,没有钱是不行的!”佐室成雄连忙道:“属下明白。”勇仁想了想,说道:“我虽然到过中原,却没见过燕王,既然燕王就在海州,若不乘此机会去见见这位传说中的枭雄,那就太可惜了!”

    佐室成雄想到不久前,千军万马之中所向无敌的那个身影,不由的心生敬畏之感。

    ……

    第二天一早,倭国大军继续向南进发,一路上遇到不少向海州逃难的高丽百姓,佐室成雄本来是想派军剿杀的,不过却被勇仁给制止了。正在往海州逃难的百姓,没看见燕云军,反而看见了倭国大军浩浩荡荡而来,真是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纷纷四散奔逃,哭喊声充塞荒野。

    日落之前,倭国大军进抵海州城下,却发现海州城四门打开,城内一片寂静,早已经是人去楼空了。勇仁见此情景,不由的十分失望。佐室成雄担心有诈,不敢立刻就帅大军入城,而是先派了一支数百人的前锋部队首先入城,去查看情况。不久之后,前锋部队的队长奔回来禀报:“殿下,大将军,城里一个人都没有了!”

    佐室成雄眼见威震天下的燕王居然不战而走,登时傲气冲天,只觉得自己了不起,连燕王也怕了自己!随即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海州城。

    ……

    陈枭大军此时并没有远离,只是从海州转移到了不远处的江华岛上。由于须要转移的人太多,军队近十万,高丽百姓十余万,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船只能够一次性的将这二十几万人运过大海,时间又十分紧迫,因此陈枭便听从完颜青凤的建议,先将这二十几万人转移到不远的江华岛上,再往中原迁徙。

    江华岛上一下子涌进了二十几万人,登时变得十分喧嚣。各种各样的大船昼夜不停地往来江华岛与山东之间撤退高丽百姓和燕云军将士。足足花了十几天时间,所有愿意离开的高丽百姓和所有燕云军才全部撤回到山东。

    ……

    陈枭站在登州靠海的城墙上,望着茫茫的大海,自嘲似的喃喃道:“这一次真是白忙活了!浪费了许多钱粮,牺牲了不少将士,却屁都没捞到!”完颜青凤笑道:“也不能这么说,还是捞到了一些好处,至少那近三十万高丽百姓便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燕云军占据海州的那一段时间里,不断有高丽难民逃到海州来,希望逃出这个已经成为地狱的家园。燕云方面便昼夜不停地转运高丽百姓,前前后后总共运出了将近三十万高丽百姓。这两年来,高丽国内一直战乱不休,不断有高丽百姓逃到燕云控制下的中原地区,不过这两年来逃到中原地区的也就一两万人而已,完全没法和这一次的近三十万的规模相提并论。古代地广人稀,这人口便是最重要的资源,三十万人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了人什么就都有了。

    陈枭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算是这一次唯一的收获了!”完颜青凤没好气地道:“眼里就只有这些看得见的财富,其实我们另一项收益也是十分巨大的!”见陈枭面露茫然之色,哼了一声,问道:“你难道不觉得,与倭人陆军的交战经验是更大的一笔财富吗?”陈枭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对啊!我居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完颜青凤道:“与倭人来来回回打了几场大仗,大哥对于倭人军队一定有了深切的了解!”

    陈枭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辽阔无垠的海面,皱眉道:“倭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总的来说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完颜青凤白了陈枭一眼,没好气地道:“要是容易对付的话,我不早就将他们消灭了吗?”

第八百六十七章 计划取消() 
萧昱匆匆来到一座环境清幽雅致的院落中。一个身着儒衫风度翩翩皮肤白皙的年轻文士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萧大人来访,寒舍蓬荜生辉啊!”随即把手一展,请道:“萧大人请到后厅奉茶!”随即便引领着萧昱穿过大厅旁边的拱门,再穿过一条绿竹掩映的回廊小道,来到了竹林中一座精致典雅的木屋之内。

    两人分宾主坐下,侍女送来了茶水,躬身退了下去。

    那文士微笑道:“这是今年的顾渚紫笋,不知是否合大人的心意。”

    萧昱一脸焦躁,哪里有闲情逸致喝茶,急声问道:“你们是不是都已经准备好了?”文士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笑道:“大人没头没尾地来这么一句,真叫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萧昱不耐烦地道:“我说的就是我们之前商议的那件大事,你不要跟我装蒜!”文士微笑道:“原来是这件事情。”看了一眼萧昱,胸有成竹地道:“大人尽管放心,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大人那边发动,

    我们这边便会立刻发动,万无一失!”

    萧昱急声道:“计划要立刻取消!”

    文士一愣,诧异地问道:“这是为何?”

    萧昱道:“前赴高丽的军队已经撤回来了,水军也撤回来了,陈枭本人也在昨天夜里回到了燕京!”

    只听见呛啷一声,文士手中的茶杯掉落到了地上,碎成无数片,原本恬淡自若的神情瞬间变得煞白了,声音颤抖着问道:“他,他,他是不是,是不是发现了我们的图谋?这,这可如何是好?”

    萧昱见他前后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不由的心生鄙视,说道:“你不用害怕,燕王他并没有发现我们的图谋,大军回撤也并非是冲着我们来的。”那文士听到这话,惶恐的心情不由的平静了些,然而兀自有些担心,问萧昱道:“大人为何如此肯定?”萧昱没好气地道:“我身在留守府,得到的消息难道还会有问题吗?再说了,要是燕王真的发觉了什么了的话,我还能跟你说这些话吗?”文士觉得萧昱说的有理,惶恐之心登时尽去,又恢复了之前神采飞扬风度翩翩的模样,随即好奇地问道:“既然不是冲着我们来的,燕王为何如此匆忙地退回了燕云?”

    萧昱道:“高丽那边的情况与之前的预计完全不同。燕王他们原本以为高丽人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定然会拼死抵抗,虽然依旧不可能是倭人的对手,但至少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守住开京一线,如此一来,燕云军虽然兵力不足却可从侧翼方向猛攻倭人,就算不能彻底打垮倭人,也必将迫使倭人退军,最后在高丽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使倭人无法得逞。然而实际情况却与之前的期望完全不同,高丽人简直就是一群稀泥,完全不堪一击,燕王的兵马还没有登陆,他们居然就把开京给丢了!”萧昱的语气十分恼火。

    那文士皱眉道:“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了!”抬头看了一眼萧昱,一脸希冀地问道:“燕王是不是遭遇了重大损失?”

    萧昱摇了摇头,道:“那倒没有。不仅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反而取得重大胜利,可谓连战连捷,还差点夺取了开京!如果燕王他们能够成功夺取开京的话,那么倭人就不得不撤退了,战前制定的战略目标便能够实现了!”

    那文士十分失望。拿起一把唐诗折扇,刷的一声打开来,装模作样地轻摇起来,说道:“燕王名气虽大,可终究只是匹夫之勇,这智谋军略终究欠缺了。要是本公子的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拿下开京还不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语气神态都颇为狂妄自大。

    萧昱冷冷一笑,暗道:‘就凭你这块料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老子不过是利用你罢了!’随即说道:“事情有变,你那边得停下来才行。”文士皱眉点了点头,十分遗憾地道:“真是苍天不佑啊,怎么就不将陈枭困在高丽呢!”

    萧昱站了起来,

    说道:“我不能在这里呆得太久,这便告辞了!”文士立刻站了起来,道:“我送大人。”随即两人一同离开了书房。来到门口,萧昱临走之前格外叮嘱道:“燕王绝非易于之辈,你们这边可不能露出任何端倪。”文士点头答应,不过眉宇之间却是不以为然。待萧昱案后面,低头思考起来,想到萧昱临去之时说的话,轻蔑地笑了笑,喃喃道:“如此胆小怕事如何能成大事!”

    就在这时,门口脚步声响,一名老仆手捧一封书信进来了,来到文士面前,双手托起书信,鞠躬道:“少爷,汴梁商公子来信。”文士神情一动,连忙接下书信,拆开信封,展开看了起来,只见排头写的是:段兄钧鉴。原来这位与萧昱勾勾搭搭的文士便是燕云十分有名的儒家士子,段曜。这段家是燕云十六州的老牌士族大家,在陈枭控制燕云十六州之前,燕云十六州的读书人十之五六可以说是段家的门生,而且段家更是控制了数十万亩的粮田以及山林,成千上万的仆役在为段家效劳,对于段家,整个燕云的百姓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段家在整个燕云的影响力自然十分巨大。

    不过这一切在陈枭入主燕云十六州之后就慢慢改变了,段家已经风光不在,手中的数十万亩粮田和山林已经不再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而成为了段家的重大包袱,根据燕王颁布的新政,像段家这种情况,数十万亩良田山林每年的产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