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8章

谋断九州-第8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对面灯火通明,却不是在举行宴会,而是众多民夫在连夜赶工。

    “天下太平……”闻人学究喃喃道,“何其幸运,我竟能看到这太平景象,此生足矣。”

    楼础必须接话,“纷纭百年,英雄辈出,唯我天成朝得以一统江山,以此看来,兴衰皆由天定,非人力也。”

    闻人学究笑了一声,转身坐在石凳上,抬头看着楼础,“若无人力,谁起的高楼?谁奏的丝竹?谁贡的衣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无天定,高楼会塌、丝竹会乱、衣食会缺。”

    “哈哈,我就喜欢听年轻人说言不由衷的话,看你们一点点成长。”

    楼础脸上一红,正要为自己那几句套话辩解,亭外有人大步走来,人未到声先至,“哈哈,闻人先生果然说谎,不胜酒力竟是骗人的。”

    闻人学究起身相迎,笑道:“不胜酒力是真的,只是我解酒的法子与别人不同,非得寻一个开阔地带一舒胸臆。”

    梁升之将酒壶、酒杯放在桌上,“既然胸臆舒展开,想必又能再喝几杯。”

    “梁舍人追送杯酒,老朽不敢不从。”

    楼础行礼,准备退下,梁升之却将他拦下,“相请不如偶遇,我这里还有杯子。”梁升之真从怀里又取出一只酒杯。

    “叨扰。”楼础只得留下,放下书箱,执壶斟酒。

    梁升之趁兴而来,喝下一杯之后却没了兴致,按住酒杯,示意不想再喝。

    三人都不开口,默坐多时,梁升之突然开口:“我仔细想过,秦州必然生乱,并州更有大患。”

    “哦?”闻人学究轻轻地回了一声,楼础则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在一边静听。

    “兰将军骁勇无敌,可秦州之乱并非源于造反,而是连年饥荒,加之官吏侵暴不已,逼使良民揭竿而起,平乱应以抚代剿,朝廷却以兰将军之勇扑蜂起之贼,无异于火上浇油。并州形势恰好相反,只是一边郡声言造反,当以猛将一举灭之,朝廷却委任从未带过兵的……”

    闻人学究打断梁升之,“忘了介绍,这位是诱学馆弟子,姓楼,名础。”

    “后生楼础见过梁舍人。”楼础起身拱手。

    梁升之笑道:“楼姓不多见,是大将军的公子?”

    “大将军不肖子,行十七。”

    “正好,你回家之后替我转告令尊,秦、并两州乱事不止,责任都在他那里,沈并州心怀不轨,希望大将军真不知情。”

    “你也喝多了。”闻人学究提醒道。

    梁升之腾地起身,走到栏边向湖面遥望半晌,冷笑道:“大将军以为天下人都是瞎眼,我非要让他知道,朝中还有人看得清清楚楚:并州郡县造反是假,沈牧守借机拥兵为真;秦州剿匪是假,残破人心,给沈牧守留一战之地为真。”

    闻人学究不吱声了,楼础道:“真假自有公论,大将军忠贞为国,却是人所共知。”

    “嘿,无知小儿,你懂什么?大将军真有想法也不会与你商量,天下若是大乱,你们楼家就是罪魁祸首。可惜执政诸公不是目光短浅,就是畏惧大将军权势,个个闭口不言,以至养虎为患。”

    梁升之越说越怒,突然转身,随手抓起酒杯掷在地上,厉声道:“梁家虽然势衰,忠心不改,转告大将军,请他谨守宫门,我若得见陛下,必要以死进谏,揭穿他的阴谋!”

    梁升之怒气冲冲地大步走出亭子,甚至没向闻人学究告辞。

    “他真的喝多了。”闻人学究道。

    “嗯,即便他说的是真心话也无所谓,我根本没办法将这些话转告给大将军。”

    “梁舍人本来一心想带兵去并州平叛,受阻之后心情不顺。”

    “梁舍人……有几分像是带过兵的人。”

    “他只是脾气大些,自视甚高,以为文武双全,哪里真带过兵?朝廷不选他去并州,也是有道理的。”

    楼础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

    闻人学究缓缓起身,叹道:“才不过太平二十多年啊。”

    “天下已定,太平盛世还长远着呢。”楼础劝道。

    “盗贼易平,民心难复,有一篇‘用民以时’写得好,针砭时弊,恰中要害,若不是后面几条狗尾续貂,本该名列甲等。”

    楼础没敢回话。

    闻人学究看向弟子,双眸在黑暗中微微闪光,“你本是无为无欲之心,最近却有蠢蠢欲动之意,究竟是怎么回事?”

    楼础心中大惊,忙拱手道:“弟子……弟子前途无望,为此心动,别无它意。”

    “来,我给你讲讲什么是‘循名责实’,好让你知道自己的漏洞在何处。”

第七章 循名责实() 
名实之学历来被视为小学,与正统道学稍有关联,因此才能残存至天成朝,学者不多,讲授的人更少,闻人学究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在学堂里,闻人学究讲得比较小心,不让名实之学离“正统”太远,今晚不同,或许是借着醉意,或许是湖光动人心魄,他想说些心中的真实想法。

    “所谓‘循名责实’其实是一种相人之术。”闻人学究稍稍压低声音,像是在吐露隐藏多年的秘密。

    “相人之术?先生此前倒是讲过,名实之学可以用来评定人物,夫子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

    闻人学究大摇其头,“我这么讲是为了让大家以为名实之学比较正统,其实它就是相术,不仅能够评定某人的过去、现在,甚至能够预料某人的未来。”

    楼础哑口无言,这可不是他所了解的名实之学,也不是他所认识的闻人学究。

    桌上的酒还在,闻人学究端起杯来一饮而尽,楼础急忙再斟一杯,夜色已深,只能借助星月之光摸索位置。

    “名实之学就一招,‘循名责实’——说复杂,终生钻研不透,说简单,无非就是几句话:在外为名,在内为志,‘名’与‘志’是一回事;在外为实,在内为力,‘实’与‘力’是一回事。名实相符,其人庸碌,名过于实,其人虚浮,实过于名,其人阴鸷。”

    “名实相符的人庸碌吗?”楼础又吃一惊,这与他之前所学的内容完全不同,尤其不符合正统理念。

    闻人学究点头,又一杯酒下肚,楼础再斟,只倒出一点,发现壶中已空。

    “名实相符,其人自满,再无上进之心,岂不庸碌?”

    “若其人名为‘上进’,实也‘上进’呢?”楼础拿着酒壶问道。

    闻人学究喝下仅剩的半杯酒,“君子相时而动,机会不到,宁可渊伏。你所谓的‘上进’之人,无时无刻不求上进,不择天时,不选地利,不问人和,往往事倍而功半,甚至终生无功,此非庸碌之人乎?”

    楼础又一次哑口无言。

    闻人学究举起空杯,仰脖痛饮,好像杯里还有酒似的,“别将庸碌当成贬义,世人大都庸碌,庸碌至少于世没有大害,那些名实不符的人,或早或晚也会落入庸碌,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

    湖面上一阵凉风吹拂而过,闻人学究似乎发出一声叹息,随风而去,他伸出空杯,楼础手捧空壶做出斟酒的样子。

    又是一饮而尽,闻人学究突然大笑数声,“庸碌之人一目了然,无需多加揣测,‘循名责实’相的是后两种人。名过于实,其人虚浮,天下乱象十有八九出自这类人之手,你以为他能做成某事,委以重任,他却弄得一团糟,留之不用,他则口出怨言,伺机坏事。”

    楼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家人,大将军威名著于天下,可是早已无心于带兵打仗,每日计算的都是人情往来、利益分割,却偏偏手握兵权,负责平定各地叛乱。

    “这样的人不少。”楼础道,又“斟”一杯酒。

    “洒了。”闻人学究提醒道。

    楼础忙摆正壶嘴。

    “第三种人实过于名,其人阴鸷,心怀大志却隐藏极深,一朝显露,不是大奸大恶,就是大贤大圣。唯有一条,别显露太早,早则名实俱损,为天下人所笑。”

    楼础的心一阵一阵地狂跳,手上依然老老实实地“斟酒”。

    闻人学究却不想再喝,放下杯子,“最近一段日子,你有些反常,偶尔会神情突变,心中似有大事未决。”

    楼础将空壶慢慢放回桌上,努力控制微微颤抖的双臂,“是吗?我自己倒不觉得。”

    “你将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应该不是为了金钱或者友情吧?”

    关于这件事,楼础无法否认,“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被人看到,但是不想因此受到关注,所以……”

    “你是禁锢之身,本就无人关注,莫名自损,必为掩饰心中大志。什么事让你如此谨慎?与马维有关?”

    楼础心中越来越惊,拱手深揖,“弟子承诺他人在先,望先生勿再追问。”

    “嗯,我无意寻根问底,只是想提醒你,志向有多大,忍耐功夫就得有多深,你显露得太早,倒让我觉得你是‘名过于实’的人。”

    “弟子受教。”楼础再次深揖。

    闻人学究挥挥手,声音变得有气无力,“将书箱留下,你去喝酒吧,我要在这里独自坐一会儿。”

    楼础退出亭子,走出几步又转身回来,跪地向闻人学究行以师生大礼,三拜之后道:“先生今日所言,弟子铭记在心。还有一事请教,马维在先生眼中是怎样……”

    “名实之学所谓的相人,与世俗相术全然不是一回事,你或是自悟,或是不悟,不可求教于他人。”

    楼础起身再次退出,茫然走回大厅,一路上反复思索,似有所悟,又有诸多不解,但他想明白一件事,自己最近所做的一切事情几乎都犯下错误,尤其是面对七哥楼硕时,更是犯下大错。

    从楼硕那里,他永远也得不到推荐。

    大厅里,众人已经喝得七倒八歪,纵声狂笑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扭打成一团互相灌酒者到处都是。

    一开始拜见太子时的仪式有多严肃,现在的场景就有多放纵。

    楼础其实不想回来喝酒,心里想事,又没别的地方可去,不知不觉走回来,第一眼先看到东宫舍人梁升之,太子不在,他就相当于这里的主人,这时正站在桌子上,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铜爵,高高举起,将里面的酒慢慢倒往周围人的头上,满脸恶作剧得逞的兴奋笑容。

    “名过于实”,楼础立刻在心里对梁升之做出判断,此人倒是聪明,能看出大将军心怀不轨,可也仅此而已,就算见到皇帝,也成不了事。

    另一头,马维正与数人高谈阔论,听者当中甚至有两名东宫官吏。

    马维喜欢结交朋友,也擅于结交,有时候反而成为一种掩饰,他属于“名过于实”?还是“实过于名”?楼础竟然看不清楚。

    周律跌跌撞撞地迎过来,一手握壶,一手执杯,他倒是简单,名实完全相符,猜起来一点都不麻烦。

    “你藏哪去了?想跟你喝杯酒真是不易,来,喝一杯,这是我敬你的酒,必须要喝!”

    楼础接过酒杯,问道:“你报过仇了?”

    一有人提起这件事,周律就恼火,将酒壶往地上一摔,厉声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放心,我已经找到能替我报仇的人了,他一出手,就算天王老子也得跪地求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