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78章

谋断九州-第78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认得这位“罗老弟”,从前互通过姓名,“罗七孩儿,我回来了,要见吴越王。”

    “嘿。”罗七孩儿挺起手中长槊,槊尖对准徐础心口,“你改姓,我改名,我如今叫罗汉奇。”

    “恭喜。”徐础拱手道。

    “你知道我这杆长槊的来历吗?”

    徐础摇头,只记得上次见面时,此人手中并无长兵。

    “这是万物帝召集天下精工良匠造出的三十六槊之一,吴越王得来,亲手转赠给我,千金不换。”

    “恭喜。”徐础只得再次拱手,不明白对方说这些有何用意。

    罗汉奇停顿一会,“因为你,我刚刚将这杆长槊输给了刘步升。”

    “我?刘步升?”

    “对,你应该记得他吧?我们当中最壮实的那位。”

    “记得,使双刀的好汉。”徐础只有模糊印象,经对方提醒才想起来。

    “他擅使双刀,却要拿走我的长槊,全是因为你回来了。”

    徐础明白过来,罗汉奇以为他不敢再露面,于是跟人打赌,赌注就是手中长槊。

    “万物帝有三十六槊,以罗兄神勇,可再夺一杆。”

    罗汉奇哼了一声,目光转向甘招,“甘司库,你跟来干嘛?”

    甘招一直没说过自己从前的职位,原来只是一名管仓库的小吏。

    “这个……”甘招隐约觉得不对。

    “是我请他们随我一块来的,我还带来降世王的口信。”徐础抢道。

    如果徐础一个人来,罗汉奇断然不信这句话,可是有甘招陪同,由不得他不信,“你……跟我进营。”

    前往营地的路上,甘招靠近徐础,小声问道:“徐公子不知道这边的变化吗?”

    “吴越王应该是刚刚易帜不久。”徐础含糊道,“甘统领护送之恩,在下绝不敢忘。”

    甘招勉强笑了笑,没再问下去。

    营地门口站着一人,双手插腰,满面笑容,“哈哈,这不是徐础老弟嘛,终于回来了,我盼你好久了。”

    罗汉奇长槊急刺,正插进那人脚步的泥土里,冷冷地说:“给你。”

    刘步升身量不高,却极为壮硕,伸手拔起长槊,掂了两下,赞道:“万物帝的玩意儿,果然不错。谢了。”又向徐础道:“待会请你喝酒。”

    罗汉奇、刘步升都是宁暴儿的旧部,甘招等人自然认得,见两人果然认识徐础,心中稍安,可是听这两人说话,又都隐隐觉得不对劲儿。

    众人在营门下等候,听罗、刘二人斗嘴,没过多久,有士兵过来通报,吴越王请甘统领、徐公子进帐。

    至少营地还归宁暴儿所有。

    营地中间一座大帐,周围插满旗帜,门口的一杆旗尤为引人注目,离地将近两丈,赤红旗面,绣着两个大大的黑字——抱关。

    甘招看向徐础,询问这两字的含义,徐础假装没注意到。

    帐内宽阔,布置却极简洁,地面没铺任何东西,也没有卫兵侍立,空空荡荡地坐着一位吴越王。

    宁暴儿仍穿着旧衣甲,只是脚上多了一双新靴子,头上没像从前一样空着,也没戴官兵的头盔,反而裹着降世军的头巾,上面的万字符只有一个。

    甘招又松口气,徐础则是大大地松了口气,上前拱手行礼,“我回来了。”

    宁暴儿先向甘招点下头,以尽故人之礼,然后向徐础道:“兵呢?”

    “马维呢?”

    两人互相对视,谁也不肯退让,甘招打个哈哈,插口道:“外面的‘抱关’两字,是宁王的新名字吧,谁给起的?真是不错。”

    “嗯,改几天了,以后我叫‘吴越王宁抱关’,新名字是马维所起,他还活着。”

    甘招不知道马维是谁,插不进话。

    徐础拱手道:“数十万降世军驻扎临河镇,五万晋阳兵现在应城。”

    对他来说,数字已无意义,随口就说。

    “嘿,我与降世军打了两仗,你还想引我打第三次?”

    “我从临河镇而来,带着降世王的讲和口信:吴越王可保留王号,五天之内去往封地,不可在此滞留。”

    宁抱关微微睁大眼睛,向甘招道:“真的?”

    “降世王亲口所言。”甘招道。

    “薛六怎会改变主意?”宁抱头虽戴万字符巾,对降世王却没有恭敬之意,呼其旧名“薛六”。

    “宁王的谋士有本事,是这位徐公子劝说薛祖,令两家讲和。”

    宁抱关先是冷笑,随后大笑,站起身来,走到两人面前,“看到我的营地了?”

    两人点头,心里都对此不解。

    “朝廷已经封我为镇河大将军,这些帐篷、盔甲、旗帜、粮草,都是朝廷赏赐之物。”

    甘招低头不语,徐础道:“朝廷没有‘镇河大将军’这个称号,临时编造出来哄骗大王。”

    “可东西总是真的吧?”

    “钓鱼之饵,何足为庆?”

    “饿急了,什么都得吃,管他饵不饵的。”

    “大王吃饱了?”

    宁抱关微微一愣,缓缓道:“没饱,连一分饱都没有,还是饿得慌。”

    甘招也听明白了,笑道:“即便接受招安,朝廷也不会拿咱们当自己人,怎么可能吃得饱?宁王头戴旧巾,想必仍念旧情。”

    宁抱关摘下头巾,拿在手里观看,“弥勒祖师在哪呢?为何迟迟不肯显灵?”

    甘招道:“我等在秦州以匹夫之身起事,虽屡战屡败,可迄今未倒,没有弥勒祖师暗中佑护,何以获此大功?”

    宁抱关重新戴上头巾,“我的老婆孩子呢?”

    “都在临河镇,只要宁王同意讲和,拔兵前往江东之日,薛祖自会归还嫂嫂母子,一个不缺。”

    宁抱关围着徐础绕了半圈,开口时仍对甘招说话,“告诉降世王,接受官兵招安只是我的一时之计,我仍是降世军吴越王——只要他肯承认这个王号。八天之后,我会东进,再不西还,在此期间,大家划岭为界,我不过去,你们也别过来。我的老婆孩子若是短缺一个,哪怕是少一根手指头,或是受了谁的羞辱,别怪我反悔,大丈夫在世,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

    “八天?我可以先替薛祖答应,若无异议,咱们歃血为盟、拜佛定约。”

    “随你。”

    “那我先回去了。”

    “别急。刘步升!”宁抱关高声叫道。

    刘步升进帐,手里仍握着那杆长槊。

    “替我款待甘老弟,好酒好肉,他还是自家兄弟。”

    刘步升咧嘴笑道:“还是从前的兄弟好相处,甘司库,来吧,咱们一醉方休。”

    甘招拱手,徐础也拱手,宁抱关道:“你留下。”

    帐中再无外人,宁抱关坐回椅子上,半晌不语,也不看人,徐础也不吱声,目光瞧向另一头。

    “你怎么知道我想讲和?”宁抱头收回目光,问道。

    “天下未平,不宜内斗,大王想必明白此理,大王之号,由降世军而得,与之争斗,无论胜负,对大王名声有损无益。”

    “我生平最厌恶的事情就是别人替我做主。”

    “所见偶尔相同,是和是战,仍由大王一人决断,我将性命交与大王手中,无悔无怨。”

    宁抱关大笑,“读书人,哈哈,读书人。晋阳兵怎么回事?看你的样子,这些事情瞒着甘招吧?”

    “他们不问,我自然不说。”

    “嘿,甘招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被你蒙骗过去。晋阳兵果然南下?”

    “正在路上,三五内可达应城。”徐础推测如此,语气却极肯定。

    “沈直有何用意?”

    “观战,择机而动。”

    宁抱关骂了一句脏话,“观个屁,官兵越来越多,就算我与降世军讲和,也不是官兵对手,晋阳兵这是要趁火打劫吧。”

    “不然,沈牧守曾有抗旨之举,反形已露,不得朝廷信任,晋阳兵更愿意看到官兵战败,只要有一线希望,必然参战。”

    “这一线希望在哪呢?我连根毫毛都看不到。”

    “合则强,分则弱。”徐础随机应变,对降世王大讲分封诸王的好处,对宁抱关则力陈联合的必要。

    “怎么合?我与薛六都是一样出身,可以讲和。跟沈直,无话可讲。”

    “大王以一时之计接受朝廷招安,何不再行一时之计,向沈牧守称臣?”

    宁抱关又骂一句,“老子是吴越王,低薛六一头也就算了,谁让他第一个起事呢,沈直是什么玩意儿?区区一个牧守,让吴越王称臣?”

    “沈牧守很快也会称王。况且一时之计一时用之,中原混战,大王越早脱身越好,唯有占据江东,才有问鼎天下的资格,若死守此方寸之地,纵然大胜一场,大王自度可守得住吗?”

    宁抱关沉默片刻,“我怎么知道你是在我为着想,还是在给我下套?”

    “以大王之智,当明鉴忠奸。”

    “哈哈,我的确明鉴,你不忠,但也不奸。行,我给你一次机会,若能真将三家捏合在一起,共度难关,算你有本事,要什么给什么。”

    “在下别无所求,只问马维现在何处?”

    “想不到你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就是马维出主意,让我接受招安,但他不在这里,去孟津了。”

    “孟津?”

    “他自告奋勇,说是要夺下孟津献给我,所以我给他两百人,让他去试试。”

    孟津南北两城固若金汤,即便是两千人、两万人,也未必能攻得下来,马维只带两百人,无异于送死。

第八十七章 许诺() 
(求订阅求月票。)

    徐础将甘招送出营地,甘招喝得有点多,两颊通红,神智却还清醒,笑道:“徐先生好一招狐假虎威,将两边的老虎都给骗过了。”

    甘招早已觉得古怪,与刘步升等人喝酒时旁敲侧击,立刻明白了前因后果。

    徐础脸上一热,拱手道:“甘统领……”

    甘招握住徐础的胳膊,小声道:“不管怎样,讲和对双方都有好处,这都要拜徐先生所赐。徐先生今后要随吴越王前往江东吗?”

    徐础摇头,“我要先去一趟孟津,然后回应城,与沈牧守汇合。”

    甘招点头,“徐公子世家子弟,当投名门。”甘招看一眼周围的人,将声音压得更低,“降世王那边并非久留之地,我虽无意封王,但也想自带一支队伍去别处开疆,徐公子可否指教一二?”

    徐础第一次被人问到如此重大的事情,忙拱手道:“在下年轻狂妄,怎敢指教长者?”

    甘招笑道:“有智不在年高,请徐先生莫以初识为碍,为我指点迷津。”

    “甘统领询问,不敢不答,容我细思。”

    徐础步行送甘招等人登岭,半途中问道:“不知甘统领志向若何,问鼎天下?称霸一方?”

    甘招眼睛一亮,马上道:“若能偏居一方,静待天下太平,于我足矣。”

    “甘统领若不说实话,我也只能往错的地方指了。”

    甘招笑道:“让徐先生笑话了,问鼎与称霸之策,我都想听听。”

    徐础笑了笑,继续步行。

    两人走得慢,其他人牵马已经到了岭上,他们还差百余步。

    徐础止步,望一眼岭下的军营,轻叹一声,说道:“若欲问鼎,最好回秦州,整顿乱民,占据西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