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51章

谋断九州-第51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后,两人几乎同时开口,一个说“太子”,一个说“梁升之”,随即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太子与梁升之是一回事,太子年幼,主事者必是梁升之。

    “梁太傅老谋深算,与陛下一样厌恶朝中的掌兵武将,或许能为陛下想出好主意。”欢颜猜道。

    “或许舍弃梁升之,能给大将军按上一个不可饶恕的罪名……”

    皇帝突然从院门外不请自入,大声道:“笨蛋,全是笨蛋,越猜越远!”

    欢颜立刻起身,楼础随后起身,注意到皇帝只是一个人,可他的匕首却没带在身上。

    皇帝偷听多时,终于忍不住参与进来,向欢颜道:“你还可以,至少猜到了大概。”转向楼础,“你比较令朕失望,比郡主慢了一步,还胡猜一通,不肯坚持己见。”

    “微臣本不以思辨敏捷见长,遇事要多想一阵。”

    “嘿,多想一阵,就这‘一阵’会发生多少事情?别人给你这个机会吗?”

    楼础拱手,“如此说来,陛下真要利用乱民?”

    “朕若实话实说,在计划实现之前,你们两人别想离开皇城半步。”可皇帝已经忍不住了,稍稍停顿,继续道:“兰恂无能之辈,偏偏又受撒谎,可就是他,给朕提供一条妙计。”

    兰将军名恂,皇帝毫不客气地直呼其名,左右看了看,喜欢这两人的无言以对。

    “兰恂出兵一年有余,捷报频传,却迟迟不能平定秦州之乱,他声称部下兵卒太少,无法追击逃入深山的乱民,朕信了,朝廷也信了,所以才要召集各地军队,由大将军亲率西征。”

    皇帝露出怒容,仍无法原谅兰将军的欺骗,“兰恂的无能唯有一个好处:大将军也信了,以为秦州是小乱,指日可定,所以急着率兵进入秦州,以为西京会比东都更安全。”

    楼础忍不住道:“秦州那么多官吏,就没有一个人向朝廷说真话?”

    “有。”皇帝叹息一声,“不止一位,可朝廷没有采信,从去年冬天开始,秦州所有消息都经由兰恂之手,于是捷报更多,而真话几乎不见。”

    皇帝又叹一声,这回是愤恨多于遗憾,道:“你们两人此前的进谏很有道理,朕一心求快,往往绕过朝廷降旨,以至官吏失职,竟然被兰恂恐吓住,不敢上奏地方实情。这是一个教训,今后朕要多派亲信,暗访民间,为朕查漏补缺,监督官员,体察民风。”

    楼础与欢颜对视一眼,这可不是他们进谏的目的,皇帝欲以亲信监督百官,等于将朝廷整个架空。

    两人都没开口,他们已经没有这个资格,皇帝正在兴头上,也不会允许别人打断。

    皇帝的思绪转到别的事情上,想了一会才接着说下去,“朕在今天夏天发现事情不对,原打算召兰恂回京之后,立即治他的罪。可是皇甫家那边出了问题,放走了大将军,朕不得不另想办法。”

    “秦州……究竟有多少乱民?”楼础问。

    “难说,乱民时而为民,时而为匪,兰恂前些天向朕承认,官兵勉强保持各城之间的畅通,已有几个月轻易不敢出城。”

    欢颜也问道:“陛下是要让兰家子侄让城吗?”

    皇帝大笑道:“让城?怎么会让城?乱民就是乱民,解决大将军之后,乱民必须被尽快剿灭。朕用一个更简单的办法,让整个秦州的乱民全都扑向大将军。”

    楼础霎时醒悟,“粮草!粮草所在,就是乱民所向。”

    皇帝冷冷地哼了一声,“大军粮草就屯集在潼关以西,消息一旦传出去,乱民必蜂拥而至。大将军若要保粮,就得与乱民恶战,若是弃粮,就只能退守潼关。他若敢退,朕就可以御驾亲征,在阵前以军法斩楼家满门。大将军毕生勇猛,向来有进无退,又急于树立军威,生怕一退之后威名尽丧,所以朕猜他这次也不会退。”

    “大将军若是大获全胜呢?”楼础又问道。

    皇帝神情更冷,“那就让他接着去讨并州、伐贺荣,朕不信他真能天下无敌,朕只要在后方牢牢掌握粮草,就不怕他反咬一口!”

    “还有太子呢。”欢颜提醒道,心里已知道答案。

    皇帝沉默多时,“朕不以一子而轻天下,看他的运气。”

第五十六章 悲喜() 
(求收藏求推荐)

    “朝中大臣人人怀有私心,欢颜郡主同样令朕失望,就连你这样一个吴国遗孽、禁锢之身,居然也妄图刺驾。”皇帝既得意,又愤怒,“天下乃朕之天下,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唯有朕能够毫无保留地心怀天下,你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皇帝仰天叹息,悲戚不已,竟有要哭的意思。

    楼础偷偷看一眼自己的卧房,跑进去拿匕首,再跑出来刺向皇帝——来不及,而且即便来得及,他也未必是皇帝的对手,他需要一次无人注意的刺杀。

    长公主也没走,从外面进来,低声劝慰皇帝,目光温柔,偶尔看向另外两人,却能瞬时变得冷酷。

    皇帝轻轻点头,心情似乎好了一会,突然没来由地大怒,一把将长公主推得坐在地上,指着她道:“朕将宗室子弟交你给照顾,瞧瞧你将他们娇惯成什么样子!临到用人之际,竟然无人可以信任。”

    皇帝原本要自己承担“娇惯”的责任,这时终于找到新的罪魁祸首。

    长公主坐在地上惊慌失措,不敢多做辩解,颤声道:“陛下可以信任我和济北王……”

    “嘿,你们两人一人目光短浅,一个酗酒无能,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做什么,有事没事跑到太后面前进谗言,朕与太后生分,全是你们两人使坏。”

    皇帝转身大步离去,迈过门槛时差点被绊倒。

    长公主又在地上坐了一会,慢慢起身,向看到这一幕的两人道:“天下重担都在陛下一人肩上……等到事情过去,陛下自会明辨忠奸。”

    长公主解释过自己的窘境,随后脸色一变,向欢颜道:“你为一个必死的反贼背叛陛下,无论如何也逃不掉这个‘奸’字。”

    长公主甩手走了。

    剩下两人互相看了一会,心情复杂,楼础开口道:“天下这副重担对任何人来说都太重了,陛下真的应该与他人分担。”

    “陛下在登基之前,就想着如何从群臣手中夺回权势,大事未济,怎么可能与他人分担?”

    “百万民夫说征就征,十万大军说来就来,陛下还要怎样的权势?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楼础稍顿一下,“秦州乱民与大将军谁胜谁负,仍是未知之数,陛下心里不踏实。”

    “大将军一生百战百胜,击败过多少强敌……”欢颜话未说完,进来两名宦者,请她出门,欢颜起身笑道:“咱们聊得太开心,惹得陛下与长公主不高兴了。”

    皇帝想看到的是生离死别,不是两人隔庭谈论。

    楼础起身相送,拱手道:“与世沉浮,不失为君子之道。”他希望欢颜能与其他人一样讨好皇帝,不必白白受苦。

    欢颜摇头道:“天下道路纵横,我宁取直道,不走曲径。十七公子切莫心存愧疚,我之直道,与君无关,只不过恰巧同行一段而已,你坚持要走的道路,在我眼中离正道远矣。”

    楼础再次拱手,“郡主直中直,我取曲中直,就此别过。”

    “就此别过。”

    院中只剩楼础一人,片刻之后,有宦者进来收拾屋子,对他视而不见,他也不看任何人,独自游走,漫无目的。

    皇帝有几天没露面,长公主、欢颜也没再出现,楼础将匕首找出来,重新绑在脚踝内侧,打算再也不离身。

    他曾想将消息传递出去,很快放弃,他根本找不到机会,即便将皇帝的计划说给三哥楼硬,也不会得到信任。

    这天临近午时,楼础正要吃饭,宦者请他走一趟,也不说去哪,走出一段路,楼础认得这是前往勤政殿的方向。

    楼础赶到时候,正值群臣告退,梁太傅等大臣陆续从他身边经过,偶尔有认识他的人,面露惊讶,马上挪开目光,装作没看见。

    楼础立刻明白,秦州出事了。

    殿内,皇帝坐在榻上与站在一边的邵君倩小声交谈,看上去十分冷静,没有前些天的狂躁与悲愤,亦没有喜悦之色。

    引路的宦者退下,另外两名宦者将楼础“押”至一边。

    邵君倩不住点头,时不时飞快地在木版上刻划几笔。

    许久之后,皇帝言讫,邵君倩夹着木版匆匆离去,对楼础不看一眼。

    皇帝闲下来,从宦者手中接过茶杯,不紧不慢地品饮,似乎在发呆,没注意到楼础的出现。

    果武侯兰恂跑着进来,远远地跪下叩见皇帝,随后膝行向前,瑟瑟发抖。

    皇帝将茶杯还给宦者,向兰恂道:“舅舅可有话说?”

    这一声“舅舅”吓得兰恂魂飞魄散,满朝文武都知道,皇帝对谁越是客气,那就是心中恨极。

    兰恂连连磕头,哭道:“老臣知罪,老臣该死,可老臣绝无欺瞒陛下之意,实在是……实在是……”

    从皇帝到大臣,随时都能泪流满面,楼础见怪不怪,只诧异这一招居然好用。

    皇帝不那么和善了,恨恨道:“若非太后求情,将军虽百死不得赎罪。”

    “陛下再给老臣一次机会,这回绝不再让陛下与太后操心。”

    兰恂指天发誓,押上全家人性命,良久之后,皇帝终于道:“将军休怪朕绝情,错就是错,不可饶恕,朕已草拟诏书,免你平西将军之职、果武侯之爵。”

    兰恂跪谢不止,最后道:“老臣别无所求,只求待罪行伍之间,奋勇杀敌,稍赎己罪,以慰陛下与太后之心。”

    “你还想带兵?”

    “老臣不求带兵,愿为士卒,冲锋陷阵……老臣全家都愿从军报国。”前有大将军以身作则,兰恂必须追随。

    皇帝沉吟片刻,“许你以外戚再去平乱……”

    “谢陛下……”

    “朕还没说完,许你平乱,但不许你带兵,即刻启程去往潼关,为曹神洗帐下监军,学学真正的老将是如何打仗的。”

    “是是,老臣马上出发。”兰恂心中虽不愿居于人下,嘴里却不敢多说一字。

    “死守潼关、带回太子,这两件事有一件做不到,舅舅就不要回来了,免得太后与朕为难。”

    兰恂面如死灰,连称遵旨,匆匆退殿。

    皇帝又发一会呆,扭脸笑道:“楼卿以为如何?”

    “不明所以。”楼础答道。

    “楼卿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会不明所以?大将军在前往西京的路上遭遇乱军伏击,官军大败,朕正发兵前去支援。果武侯急于立功赎罪,或许这一回能做得好些,即便仍是草包一个,也无妨。”

    “大将军率兵两万,后继将士当有八万,似乎不需要支援。”

    “哈哈,那八万大军都在潼关,尚未进入秦州,所以该支援还是要支援的,朝廷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将军死于乱军之中,对不对?”

    “大将军……”

    “现在传回来的消息比较乱,只知道大将军处境危险,楼卿可以心存希望,祷神拜佛,乞求大将军平安。”

    皇帝语气轻快,殊无急迫之意,看样子秦州事态都在朝廷掌握之中。

    楼础拒绝开口。

    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