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50章

谋断九州-第50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一旦收网,没人再会为邵先生隐瞒。”

    楼硬等人以为邵君倩的一言一行都受皇帝指派,是一种试探,所以从不提起他意欲换帝的建议,一旦进到廷尉狱中,自然有什么说什么。

    邵君倩微笑道:“走一步算一步吧,十七公子不也如此吗?”

    “我的步子可能会大一点。”

    “呵呵,说不定我就跟在十七公子身后呢。”邵君倩拱手告辞。

    楼础再次被软禁,待遇比之前要好一些,有两名宦者专门服侍,茶饭不缺,除了不能出院,别无限制。

    他将匕首藏在床下,待心等待机会。

    次日午后,他又见到皇帝,准确地说,是皇帝来见他,但这不是刺驾的良机,因为皇帝身边跟着四名带刀侍卫。

    皇帝走了一圈,挨间屋子查看,转身向跟在后面的楼础道:“还满意吗?”

    “很好,别的侍从肯定羡慕不已。”

    侍从夜里在资始园待命,完事之后,皇帝回内宫休息,他们却不能立刻出城,必须等到天亮,一群勋贵子弟,不得不挤在一起睡觉,如果皇帝连续前往资始园,他们好几天都得忍受这样的生活。

    楼础能独处一院,是连宠臣都得不到的优待。

    皇帝笑道:“很快他们就不会羡慕了。”

    “便是被羡慕一天,也是好的。”

    “哈哈。”皇帝回到庭院里,“你昨晚为何说西征大军会出意外?”

    “微臣思来想去,觉得陛下断不会就此罢手,既然出征前、出征时没有举动,那就必定是在秦州布下陷阱了。”

    “唉,你想得太多。朕虽为天下至尊,有时候也不得不做出一些退让,比如对太后——”皇帝咬了咬牙,“无可奈何,真是无可奈何,妇人见识短浅,耳根子也软,几句好话就能让她怀疑亲生儿子。”

    “太后怀疑得没有错。”

    皇帝脸色一沉,“即便如此,太后也应该站在朕这一边,帮助我除掉楼家,可她却将姐妹之情看得比母子之情更重。”

    “陛下多久没陪太后聊天、游玩了?”

    皇帝冷笑,“朕以天下奉养太后,却不如两名妇人数日的耳边风?不过你说得对,事情往往如此,付出最多,回报却未必最多。朕的生母胳膊肘往外拐,亲叔叔想要夺位,兄弟姐妹各存私心,大臣想要造反,子民试图刺驾——天下还有什么人比皇帝更难?”

    “吃不饱的饥民、做不完活的劳力、杀不完敌人的士兵……”

    “又是那一套老生常谈,楼础,你应该做得更好一些。”

    “正是因为历朝历代不得不谈,才会成为老生常谈。”

    “无聊,朕要听听别人的说法。”

    一名侍卫出去,很快带人回来。

    欢颜进院,面无表情,不看楼础,直接向皇帝行礼。

    皇帝打量两人,微笑道:“宗室当中,欢颜郡主算是辩才无碍,可惜,朕不能将你一直留在身边,到了楼家,你有机会与楼础经常切磋了。”

    欢颜并非独自一人,洛阳长公主跟来,笑道:“就是因为到了楼家,才不能与十七公子经常见面,外面的规矩比咱们更多。”

    皇帝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也对,大将军规矩是不少,据说连亲生儿子都不能进后宅,要见生母,需提前数日通报,另选房间让母子相见。是这样吗?楼础。”

    “勋贵之家大都如此,非大将军独然,便是陛下,也不许皇子随意进后宫吧?”

    皇帝大笑,向长公主道:“瞧你挑选的人才。”

    长公主冷淡地说:“不是我挑选他,是他利用我。”

    “不管怎样,楼卿满腹才华,只是不肯将这才华为朕所有。与禁锢有关吗?如果朕免除你的禁锢之身……”

    “陛下!”长公主立刻劝阻,“别忘了太庙里的誓言。”

    “朕没忘,只是假设一下。即使不免除禁锢,朕也能将一名布衣置于万人之上。”

    楼础拱手道:“微臣不怀疑陛下的诚意,但微臣还是决定一条路走到底。”

    长公主神情越来越冷,皇帝却再次大笑,“欢颜,你不为朕说几句吗?”

    欢颜第一次看向楼础,“前路将尽,何必执迷不返?”

    “我不做有名无实之人,宁愿名过于实,受天下人嘲笑。”

    “萤虫岂可与日月争辉?十七公子低微,无论所走何路,皆不为天下人所知,哪来的嘲笑?”

    “皇帝一人,可抵得上天下人,他知,我知。”

    皇帝笑得更开心,“欢颜,你可碰到对手了。”

    欢颜又向皇帝行礼,“我不当十七公子是对手。”

    “你们不是对手,是联手。”皇帝脸上笑容消失。

    “也不是联手,无论怎样,我不会同意刺驾这种事情。”

    “但是你也不肯为朕套楼础的话。”皇帝没有忘记欢颜郡主的不忠。

    “于公,陛下不需要我套话,于私,我与十七公子惺惺相惜,做不出虚与委蛇之事。”

    皇帝叹息一声,“都怪朕将你们惯得过分了。”

    长公主道:“陛下不过自责,除了这一两人,宗室子弟谁不敬仰陛下?”

    “就这一两人,朕最为在意。”皇帝显然想起张释端,神情落漠,无人敢劝,片刻之后,他向楼础道:“你说得对,秦州会有‘意外’,听说大将军一到西京,就会以军法处决孙、华二将,可他猜错了,‘意外’并不发生在那两人身上。”

    皇帝起身要走,几步之后转身道:“朕说过,会让你见到楼家倒塌,朕还向你承诺:肯定会给楼家留下一男,让欢颜郡主嫁过去,但这一男不会是你。既然你们惺惺相惜,那就多聊聊吧,一块猜想朕设下的‘意外’。”

第五十五章 分庭() 
(求收藏求推荐)

    皇帝带着侍卫离开,长公主不住摇头,向欢颜道:“你太让我失望了,湘东王与王妃会更加失望。”

    湘东王夫妇常年不在京城,欢颜对长公主比对父母更亲,恳切地说:“物极必反,长公主该劝陛下悬崖勒马。”

    长公主脸色微变,“你怎么敢?”转身离去。

    “我不该说那四个字。”欢颜叹道。

    皇帝名为“万物”,单说“物”字虽不犯讳,但是“物极必反”却不好听。

    楼础茫然道:“为什么将你留下?”

    “败坏我的名声?可我这些年来一直恣意妄为,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名声。要不然就是让我与十七公子生离死别,陛下与长公主以为……大家都以为我想嫁给你。”

    “但你不想?”

    “既非想,也非不想,为什么我一定要想着嫁给谁呢?就因为我是女儿身?因为我赞扬了某个人的文章?如果我是名男子,无论我的赞扬有多夸张,也不会被人误解。”

    楼础有些羞愧,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得一知己,此生无憾。”

    “是不是真知己,还要再看。陛下让咱们猜测秦州的‘意外’,何不就此开始?”

    “稍等。”楼础进屋里搬出两张凳子,分别放在庭院两头。

    庭院不大,无风无雨,正是隔院清淡的好时节。

    院门外,一名宦者探头看了一眼,立刻消失。

    两人都不在意,各自坐好,欢颜道:“十七公子先请。”

    楼础也不客气,“大将军已有防备,皇甫父子被强留军中,自身难保,此前被收买的孙、华二将也不可用——我猜陛下接下来要用的人是萧国公曹将军。”

    “如何用?”

    “曹神洗掌管军粮,若是关闭潼关,扣押粮草,大将军所部两万将士十日内必乱。”

    “秦、并二州隔河相望,大将军若向沈氏求助呢?”

    “陛下有可能亲率大军,先行讨伐并州,断大将军后路。”

    “嗯,是个方法,但是比较麻烦,曹神洗不是皇甫父子,未必愿意卷入君臣之争,亲征并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沈家反形未露,陛下此时征讨,有违众心。”

    楼础不认为皇帝会在意“众心”,但是没有纠缠,转而问道:“阁下的猜想呢?”

    听到“阁下”这个称呼,欢颜脸上露出微笑,正要开口,楼础抬手请她稍等,然后向门口探头的宦者道:“有劳尊管,给我们沏杯茶。”

    宦者消失,很快进来,而且是两个人,真的去堂屋里端出两张小几和两套茶水,放置在楼础与郡主身侧,随后躬身退出。

    “陛下没太为难咱们。”楼础笑道。

    “与陛下无关,是下边的人怕你我出事,无法向陛下交待。”欢颜拿起杯子品了一口,温热,比凉茶好些,“这场游戏还没结束,陛下需要咱们活着,至少当个见证人。”

    “陛下有点……特别。”楼础没想出合适的词来。

    欢颜笑道:“陛下当然特别。嗯,该我说了,我猜陛下接下来要用的不是曹将军,要伐的也不是沈家,而是要利用兰家,攻打皇甫家。”

    “这时攻打皇甫家,是因为冀州空虚,事半功倍,还能给明年远征贺荣部做准备。”

    “没错,远征贺荣部事在必行,陛下很可能会亲督大军,而且陛下不喜欢全线防守,必然是派几路大军深入漠北,将贺荣部王公大人一网打尽。”

    “又是一网打尽。陛下好像特别想要御驾亲征一次。”

    “陛下说过,开国君主无不以战立国,身后留下诸多掌兵重臣,国家纲纪混乱,十有八九源自于此,所以继位之君必须亲征以立威,一是镇压权臣,二是赢得军心。”

    楼础想了一会,“还真是这个道理。”

    “陛下很多话都有道理。”

    “陛下会如何利用兰家呢?”

    “兰将军在秦州平乱一年有余,说不上根基,至少对当地将士比较熟悉。”

    “找人刺杀大将军?”

    “应该不会,陛下憎恶这样的手段。”欢颜笑了笑。

    楼础不以为意,点头道:“就像手杀骆御史、囚禁广陵王,无论手段怎样,陛下要给天下人一个‘光明正大’的印象。”

    就连酒杀张释端,皇帝也要让众人亲耳听到世子认罪。

    “出力者必是兰家,但究竟要怎么做,我就猜不出来了。”

    两人沉思默想,楼础觉得欢颜的猜想更加合理,问道:“兰家有人随军西征吗?”

    “这次没有,但兰将军的两个侄儿没有随他返京,应该还在秦州守城。”

    “守城……”楼础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转而觉得不可能,笑着摇摇头。

    “十七公子为何有话不说?”

    “因为太过匪夷所思——或许匪夷所思才符合陛下的风格——我猜兰家二将可能奉密旨弃城,让与乱民,将祸水引向立足未稳的大将军。大将军若战死沙场,陛下满意,若大败而归,名声扫地,陛下可以‘光明正大’地夺取兵权。”

    “利用乱民?”欢颜的确觉得匪夷所思,“乱民乃是乌合之众,与官兵交战时,往往十不敌一。兰将军在秦州时连战连胜,只因兵少,才让乱民散而复聚。这样的乱民,即便有二十万人,怕也不是大将军的对手吧。”

    楼础笑道:“那就是还有别的办法。”

    片刻之后,两人几乎同时开口,一个说“太子”,一个说“梁升之”,随即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