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482章

谋断九州-第482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地不大,容兵不过三五千,还有一些百姓出没,怎么看都像是逃难,但是旗帜却不少,迎风飘扬,展露朝廷仅剩的威风。

    越往北越冷,赶到营地的第一天晚上,空中竟然飘落小雪。

    两人被送到帐篷里,却没有立刻得到召见,直到次日下午,才有宦者过来邀请。

    欢颜郡主住在一顶普通的帐篷,与士卒无异,只是多一张低矮的书案以及大量文书,她没留侍者,独自审阅文书、等候客人。

    湘东王三年前被宁王所杀,他的孙子,欢颜郡主的侄儿继位为帝,对形势却没有多大改变。

    欢颜郡主抬起头,徐础与张释清都吃一惊,几年不见,她竟似老了十几岁,不复少女模样。

    “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欢颜郡主问道,语气颇为冷淡。

    “给你送行呗。”张释清答道,徐础没有开口。

    “送行?朝廷很快就能夺回邺城,你们跑到关外送行?”

    张释清轻叹一声,“欢颜,虽然多年没有见面,但是咱们书信不断,仍是好友,我劝你一句,别再硬撑。天成之亡,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能起死回生的。”

    欢颜郡主冷笑一声,盯着张释清看了一会,目光转向徐础,变得更加严厉,发出无声的质问。

    “大势已去,你能撑到现在,已是奇迹。”

    “我以为你不会出山,这回又是替谁做说客?”

    徐础摇摇头,问道:“谁在守渔阳?”

    欢颜郡主似乎不想回答,沉默一会才道:“田匠,他说不想出塞,招兵八百守城。”顿了一下,她又道:“冯菊娘也在渔阳。”

    “鲍敦没有追到这里,田匠想必是守住了渔阳。”

    “暂时而已,除非楚王及时派兵北上,朝廷已派使者向他递交降书,一直未得回信。”

    张释清看一眼徐础,知道他又猜中了。

    “楚王必然北上,但是击败鲍敦之后,他亦要夺下渔阳,不会归还给你。”

    “你终究还是为楚王说话。”

    “楚王甚至不知道我还活着,我是替大势说话:顶多再有三年五载,乱世即将结束,人力至此而尽,谁也无法阻止。”

    “多谢你们夫妻二人前来送行,我很忙,你们先去休息吧。”欢颜郡主下逐客令。

    两人告辞,回到帐篷里,张释清问:“欢颜会听劝吗?”

    “她看得清楚,心中早有打算,两年前就将皇甫家从辽东驱逐。咱们的劝说,不过令她早走一两日而已。”

    “唉。咱们要跟着走吗?”

    徐础笑着摇头,“咱们回思过谷。”

    又过三日,关内传来消息说楚军果然杀到,准备与鲍敦大战一场。

    没有等候胜负结果,欢颜郡主传令拔营出发,来向徐础夫妻告辞时,她说:“辽东虽然僻远,足以暂容朝廷,天成未亡,待我重返冀州,必去拜访。”

    徐础与张释清都没多说什么,送出数里之外,停在高处,遥望车马远去。

    寒风萧瑟,徐础披着多年前获赠的旧衣,知道自己与她再也不会相见。

    :。:

    

    

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 
思过谷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焦黑之色,烧毁的旧屋堆在原地,被秋雨淋过,又被初冬的小雪压过,备显凄凉。

    徐础与张释清顿时生出不祥之感,按照临行之前的交待,村庄若是被烧,谷中村民应当尽快回来重建房屋,如今却见不到人影,甚至没有可以辨认的足迹。

    两人又到后山洞中查看,也没找到人,存粮与器物已被搬得干干净净。

    “鲍敦与兰若孚如此凶残,只因为你不肯出山,就要杀光所有人?”张释清既愤怒又恐惧,还有一些自责,“如果我留下的话……”

    “咱们得去一趟邺城。”

    “嗯?”

    “地上没有血迹,村民应该还活着。”

    张释清看着干净的地面,“那是因为这里被收拾过,所以没有血迹。”

    “既然没有收拾村子,何必收拾这里?士兵大概没这分闲情。”

    “有道理。那老伯那们有点过分了,搬走不说,也不留封书信通知咱们一声。”

    “想必另有原因。”

    天色将晚,两人就在洞中休息,次日一早,一同前往邺城。

    鲍敦在渔阳大败,邺城不知又落入谁的手中,两人赶路匆忙,一直没打听出来确切消息。

    徐础与张释清一路上没遇见百姓,离城数里倒是遇见一队兵卒。

    兵卒拦住两人,头目上下打量两眼,见他们骑在马上,容貌不俗,于是拱手道:“两位从哪里来?到邺城何事?怎么称呼?”

    徐础亦拱手道:“敢问如今城中的将军是哪一位?”

    “卢继往卢将军,你认得?”

    徐础不认得,“是楚将?”

    头目有点警惕,示意兵卒截断这两人的退路,“你连邺城归谁所有都不知道,就来刺探,是鲍家派来的奸细吧?”

    “会有如此明目张胆的奸细?”张释清插口道,“卢将军的上司是哪一位?”

    头目微微一愣,“你们就说自己认得谁吧。”

    “我说我们认识楚王,怕你不信。”张释清向徐础道:“楚王麾下将军,你总记得几个吧?”

    徐础小声道:“他当时自己就是将军,手下人我见过的不多,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麻金、宋五手能不能当成将军……”徐础摇摇头,觉得这两人都不是带兵的料,只能成为楚王心腹,于是试探道:“我认得毛元惕毛将军。”

    毛元惕本是湘州人,随郭时风前去平定湘、广两州。

    头目又是一愣,“倒是有这么一位将军,可是远在南方,没法过来作证……”

    张释清有些恼怒,“那就带我们去见卢将军,既然他是楚将,总能问个明白。”

    头目冷笑,正要答话,从邺城方向来了一队人马,头目道:“又来一位唐将军,你们若是认得他,也不用去见卢将军了。”

    说话间,人马已至,前驱兵卒大声喝道:“干嘛拦道?快快让开!”

    头目不敢争辩,更不敢引见陌生人,急忙命令众人退到路边,徐础与张释清还在张望,也被强迫退后。

    百余骑士疾驰而过,中间簇拥一员大将,身高体壮,一身铁甲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少量面容,徐础与张释清都不认得此人。

    路边的兵卒纷纷下拜,见陌生人不跪,头目小声道:“这是楚王驾下第一员猛将,天下无敌,还不快快跪拜?”

    徐础与张释清互视一眼,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与眼睛。

    骑士当中有人注意到这两名立而不跪的百姓,挺枪指来:“何人大胆,见唐将军不跪?”

    “唐为天唐将军?”徐础问道。

    骑士大怒,“唐将军名讳是你能叫的?”说罢拍马过来,枪尖直指目标前胸。

    徐础高声道:“唐为天,做了将军就忘记故人了吗?”

    马蹄声响,徐础的声音传得不远,但是刚刚经过的骑士都听到了,纷纷勒缰停下,枪槊齐齐指来,第一名骑士的枪尖已经抵在徐础胸前,未得命令,没有立刻动手。

    前方的骑士调头回来,一个浑厚的声音道:“谁叫我的名字?让开,让我瞧……哈哈。”

    一看到徐础与张释清,那人纵声大笑,在十几步外下马,大步流星赶来,伸手将徐础面前的那名骑士连人带马推开,扑通跪在地上,连磕几下,“公子,终于将你等来了。”

    众人无不大惊,骑士纷纷下马跪拜,已经跪在路边的兵卒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你……真是唐为天?”徐础还是难以相信。

    唐为天起身,摘去头盔,笑道:“可不就是我?咦,公子怎么矮了许多?模样倒是没变,公主也变得更矮了。”

    两人抬头看来,那张脸孔的确有六七分像是唐为天,但是宽大许多,还有几道伤疤,身材变化尤其令人难以置信,高出一大截不说,还粗壮几圈,倒是与他的力气更加相配。

    张释清目瞪口呆,“天啊,你是吃了多少粮食?”

    “胃口没变,还跟从前一样。”唐为天高兴极了,忍不住抱起徐础,上下晃了两下,放下之后看向张释清,“你没将公子养胖啊。”

    “我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喂他。”张释清冷冷地说,她已经知道徐础的伤是唐为天造成,但是徐础不说,她也不提。

    唐为天什么也没听出来,依然高兴,“我正要去谷里查看,没想到刚出城就遇见,运气真是不错。”

    “你要去思过谷?”徐础道。

    “对啊,我跟大将军打赌,说公子肯定住在山谷里,去请才能过来,大将军说不用请,公子自己就会来,还是大将军更厉害一些。”

    “大将军?”

    “先进城再说。”

    唐为天上马,亲自护着两人,兴高采烈地往城里去,一路上滔滔不绝,讲述这些年的经历,虽然说得颠三倒四,大致清楚。

    唐为天留在西京,度过一年艰难的冬天,次年一开春就四处平定郡县,寻找粮草,很快就与皇甫开派来的汉州军相遇,唐为天虽然勇猛,毕竟兵少,节节败退,又回到西京,处境更加艰难。

    “从春到夏,我就没吃过一顿饱饭,连半饱都没有。”唐为天唏嘘不已,直想流眼泪,“最后是大将军救了西京,也救了我。”

    最危急的时刻,从荆州来了一支人马,重挫汉州军,替西京解围,带兵者就是后来的大将军、当时的西路将军谭无谓。

    唐为天决定归降此人。

    徐础插口问道:“你为何不肯归降汉州军?”

    “汉州军人人都不是我的对手,全仗着人多将我逼退,所以我宁死不降。而且汉州军没有口德,让我将自己捆起来出城跪降。”唐为天骂了一句,“当我是牲口吗?大将军就不一样,先派人送粮进城,告诉我他与公子是结拜兄弟,我一听,立刻出城归降了。”

    两军合为一军,谭无谓迅速平定秦州大部分地区,亲自前去与凉州杨氏结盟,借来骑兵,作势要攻并州,其实转兵南下,进入汉州,击败皇甫开。

    此后就是一战接着一战,谭无谓并非百战百胜,但是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麾下兵卒也越来越多,他打仗不拘一格,不仅出乎敌军意料,往往也让自己人意外,事后又让部下敬佩不已。

    楚王与宁王争雄,决战选在了邺城,谭无谓与唐为天也率军赶来参战,立功颇多,声名昭著。

    战后,楚王派谭无谓率军佯攻吴州,骗取鲍敦的懈怠,楚王亲自入冀平乱。

    谭无谓与唐为天因此都没参加渔阳之战,随后赶来守卫邺城,在此休整兵卒,等候楚王的旨意。

    谭无谓打听到徐础还活着,大吃一惊,立刻派唐为天去往思过谷寻人,没见到徐础,却正好撞见刚刚从洞中回到谷里的村民,于是全带到城中安置。

    “大将军说,若是留下口信,公子听说村民安全,心中再一多疑,没准就不来城里了,还会躲起来。所以我们什么都没留,但是我着急啊,隔几天去看一眼,没想到今天走运。”

    徐础苦笑道:“谭大将军用的好计。”

    进到城里,徐础与张释清先见村民,见他们安全无恙,徐础独自去见谭无谓。

    谭无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