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432章

谋断九州-第432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将我带回来,是要交给单于,不是大妻。”

    “单于不在,大妻可以便宜行事,她会对单于说,带你去冀州,或可兵不血刃夺回渔阳。”

    “你干嘛不直接杀我?有大妻替你求情,单于肯定会放你一马。”

    寇道孤想了一会,“只是杀你,不能解我心头之恨,此去秦州,你会看到降世军之败,到了渔阳,你会看到张氏之亡,哦,还有梁王,据说你二人原是好友——对他的惨败,你多少会有一点感受吧?”

    不等徐础开口,寇道孤挥下手,卫兵将徐础拽出去,送进旁边的另一顶帐篷。

    降世军大败、单于亲往襄阳、汉中城夜袭未成、塞外诸部联手东进……到处都有大事发生,徐础却被困在贺荣人的一顶小帐篷里,一件也参与不了,这让他深感受挫,坐在铺上,喃喃低语:“瞧你等来的好时机。”

    次日一早,徐础正在吃饭,张庚溜进来,“你与寇道孤下午出发。”

    “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昨晚的夜袭原来是声东击西,城里的益州兵开门四散逃亡,贺荣骑兵正在追杀,所以要等半天,路上安全以后你们再出发。”

    “汉中城终究没能守住……”

    “要不是太相信蜀王,以为益州军会投降,单于早就将汉中城攻下来啦。唉,一群蠢人,拿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许多人成为俘虏,待会要开刀问斩,徐先生要去观看吗?”

    徐础摇摇头。

    张庚笑道:“其实没什么可怕的,看被杀的人痛哭流涕、屎尿齐下,还挺有意思。贺荣人喜欢这种事,小孩子都得去看,谁若露出惧色或是不忍,就会遭到嘲笑……”

    “大妻让你来的?”徐础问。

    “大妻没说让我来,但也没说不让我来。”

    “向单于坦白乃是唯一之计,大妻信任寇道孤,必酿大患。”

    “呵呵,你如果没有别的计策……我还是走吧。”

    “等一下。”

    “你想出别的办法了?”

    “我要跟你去看问斩。”

    “对嘛,很有意思,跟过节一样。”

    张庚说得没错,营地里的气氛的确像是过节,人人兴奋,随军的妇孺走出帐篷,成群结队走向刑场——就在营地大门以外。

    营地离城池不远,在一片空地上,已经挖出一座大坑,坑里躺着许多尸体,数百名俘虏站在坑前,被成群的骑兵包围。

    张庚带徐础登上一座望楼,居高临下,看得更清楚些,他也跟贺荣人一样兴奋,指指点点,“怎么还没人哭?是吓傻了吧?”

    贺荣骑兵大概也有同感,数十骑突然前冲,手中挥刀,嘴里大叫,围观诸人齐声助威,将到俘虏面前,骑兵又突然勒马。

    这一招屡试不爽,每每能将对方吓得痛哭失声,甚至跪地求饶。

    今天却意外地失效。

    几排俘虏不仅没有痛哭,反而从人群中发出大笑声,很快,所有俘虏同时大笑,贺荣人摸不着头脑,呼啸声渐弱。

    “他们在干嘛?”张庚疑惑地问。

    “这些人不是冀州兵。”

    “守城的就是冀州兵。”

    “他们是汉州兵,带头大笑的人乃是汉州长史,姓楼名碍。”

    “姓楼,是大将军的子孙?”

    “第六子。”

    “怪不得……你从前也姓楼吧?”

    “嗯。”

    “你们是兄弟?”

    “嗯。”

    “啧啧,我也有一个兄弟,若是能看到他……汉州兵为什么要笑?”

    “楼碍率兵夜袭,是为益州军争得逃亡机会,想必是益州将士逃走不少,所以他要大笑。”

    贺荣骑兵被笑声激怒,开始动手杀人。

    张庚说得轻松,这时却移开目光,躲躲闪闪,生怕被别人发现。

    徐础目不转睛。

    屠杀很快结束,一批中原士兵奉命掩埋尸坑,骑兵纵马踩踏。

    张庚道:“这就算结束了,下去吧。”

    徐础向小孩子道:“九州之地英雄辈出,总有不肯屈服之人。”

    “有啊,这不都被杀死了吗?”

    “杀不尽。”

    “呵呵,我看未必,杀得多了,就没人敢反抗了。”

    张庚要往下去,徐础突然抓住他的一条细瘦胳膊,张庚吓了一跳,“你想干嘛?”

    徐础小声道:“告诉大妻,东西不在渔阳,就在营中,就在单于身边。”

    张庚一愣,“什么意思?”

    “大妻自会明白。”徐础松开手。

    杀完俘虏之后,贺荣骑兵与中原兵卒分批进去屠城,汉中城里已经没剩什么人,屠城既是掠夺与惩罚,也是一种警示,宣告不服从者的下场。

    午时一过,徐础被叫出帐篷。

    二百多名贺荣骑兵列队,寇道孤也骑马,而不是乘车,向徐础道:“出发吧,或许在路上能见到芳德公主。”

    徐础一言不发地上马。

    由汉中前往秦州,最近的路是褒斜谷道,益州军曾将它毁掉,单于派人修复,不太牢固,勉强可供人马通行。

    直到入夜,一行人也没走出多远,停在实地上扎营休息,这种地方不用担心谁能逃跑,因此看守不严,徐础能够走来走去。

    他睡不着,站在外面观望天象——他认得许多星象,却从来看不出任何征兆。

    远处传来说话声,没过多久,寇道孤大步走来,夜色虽能掩饰脸色,却藏不住愤怒的步伐,“咱们两人回去。”

    “有意外发生?”

    “我不知道,肯定是你……我不知道。”寇道孤十分恼怒。

    两人在少量骑兵的护送下,连夜返回汉中城外的大营,次日凌晨才到,一下马就被送入大妻的帐中。

    寇道孤很自然地要进去,却被门口的卫兵拦住,请他在外面稍等。

    寇道孤吃了一惊,但是不敢争论,乖乖地退到一边。

    徐础独自进帐,看到大妻与几名仆妇坐在毯子上,一直没露面的周元宾站在旁边,向徐础笑了笑。

    “这么说来,你还是知情。”大妻道。

    “猜出来的。”

    “东西在哪,你也能猜出来?”

    徐础想了一会,肯定地回道:“能。”

    “给你一天时间。”

    “一天不够,想找出东西在哪,我得去见单于。”

    大妻沉默不语,周元宾叹了口气,“中宫应该早向我透露真相,事已至此,我送徐先生去见单于,无论如何将事情解决,咱们周家不能毁在这件事上。”

    大妻向徐础道:“不管你是猜出来的,还是真的掌握什么,先当我的面说个所以然来。”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难() 
(感谢读者“heathers”的飘红打赏。)

    徐础向单于大妻和周元宾先后拱手,开口道:“中宫见过欢颜郡主?”

    “未曾谋面,有过……书信往来。”

    “周参军呢?”

    周元宾笑着摇头,“没见过,听说过她的一些事迹。”

    “我见过,而且了解欢颜郡主为人:她手里若是握有中宫的把柄,绝不会留在身边,因为天成朝廷飘摇在外,无论是邺城还是渔阳,都不够安全,而且与中宫距离时近时远,为稳妥起见,她会将这份把柄藏在中宫身边。”

    “你刚才说是在单于身边。”

    “因为中宫一直留在单于身边,单于急于驰援襄阳,才有这次短暂分离,而我推测,把柄离单于更近,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它能随时生效。”

    周元宾稍一皱眉,向大妻道:“当初你干嘛要写信呢?还在信里说那么多?”

    单于大妻哼了一声。

    周元宾不敢说得太多,又向徐础道:“什么都是推测,你的话很难让我们相信啊。”

    徐础笑笑。

    单于大妻道:“推测只是说说而已,他知道得这么清楚,肯定是欢颜郡主告诉他的。”

    周元宾连连点头,觉得有理,拱手笑道:“欢颜郡主对徐公子还真是……信任,想必她也告诉你书信在谁手里了。”

    徐础摇头。

    “徐公子不愿说吗?”

    “我已经将我所知都说出来了,并无一字隐瞒。”

    周元宾连笑几声,显然不信,单于大妻也不信,“你想要什么,或者欢颜郡主想要什么,尽管说吧,别太过分,我都能满足。”

    “欢颜想要什么,中宫应当很清楚。”

    单于大妻沉默一会,“天成皇帝不会换人,单于平定冀、并两州之后,也不会怪罪渔阳,够了吗?”

    “嗯……”

    “单于透露过,张氏若是乖乖听话,可以给他们留几座郡县,我可以再多要一些,半个冀州总够了吧?”

    徐础这才点头,“欢颜郡主不会强人所难,更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

    单于大妻冷笑,“你呢?”

    “我要做单于的谋士,地位不能比寇道孤低。”

    单于大妻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徐先生何必舍近求远?你若是一开始就向单于俯首称臣,如今已是他的心腹,非寇先生所能比拟。便是现在,你只要肯低头,仍能得到单于的赏识。”

    “我要的不是赏识,而是原谅与信任,所以要求到中宫头上。”

    “嗯?”

    周元宾对徐础更了解一些,插口道:“他的意思是自己会说一些单于不爱听的话,中宫得替他解围,让单于原谅他并且信任他。”

    “多谢周参军。”徐础笑道。

    单于大妻显出一丝为难之色,“这不是一件事,以徐先生的‘口才’,我怕是要经常替你解围吧?如果只是言辞过激还好,徐先生若是心怀鬼胎欺骗单于,我也没有办法,便是拿性命担保,也没法让单于放过你。”

    “欢颜郡主与我都不会强人所难,我不过是要多救些人,劝单于少一些屠城之举。”

    听到这句话,单于大妻又有些怀疑,看向周元宾。

    周元宾上前道:“徐公子向来有匡济天下之志,我觉得可以帮他一把,单于也能得一个宽仁之名,并无坏处。”

    “只是劝单于少杀人、少屠城?”单于大妻问道。

    徐础点头,“天下大势,单于自有定夺,我劝不得,别人亦劝不得,我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令中宫为难。”

    “好吧。唉,是我当初一时失策……待会周元宾送你去襄阳,我给单于写一封信,只要你别做得过分,当会得到礼遇。见到单于之后,一天之内……”

    “至少需要三天。”

    单于大妻垂下目光想了一会,“三天之内,你要找出书信,让周元宾带来给我,我会记得你的功劳,保你一世无忧。”

    “希望中宫的保证能够更多一些。”

    “你还想怎样?”单于大妻有些恼怒,马上压制下去,“我以两个儿子的性命发誓,若是背信弃义,事后报复徐先生与欢颜郡主,叫我亲眼看着两子丧命,终生不再生育。”

    单于大妻对孪生子的喜爱人所共知,徐础拱手道:“从此以后,中宫无忧,我亦无忧。”

    “等你找出书信再说吧。”单于大妻挥下手,周元宾来到徐础面前,“请随我来。”

    帐外,寇道孤已经不在,周元宾打个哆嗦,“真是冷啊,好像比晋阳还冷。”

    “何时动身?”徐础问道。

    “徐公子赶了一夜路,先去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