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336章

谋断九州-第336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准备了清水。”

    徐础洗漱,昌言之仍不放心,“淮州军十几万,总能与贺荣人一战吧?”

    “淮州军没有十几万,且急于返回老家,无心恋战,出城时尚能维持镇定,一旦遭受攻击,必溃无疑。”

    “啊……”昌言之在意的不是淮州军要打败仗,而是公子竟然面带微笑。

    “睡吧,明天或许会有意外消息呢。”

    昌言之出去倒水,回来之后很晚才睡着,反复思索,如果公子真要效忠单于,自己是不是还要留下。

    次日一早昌言之就爬起来,出去查看情况。

    营地显得空荡许多,大部分士兵去追淮州军,另一部分前去占据邺城,只剩一些仆隶与妇孺在收拾东西,人人都在热烈地讨论,这一战打胜之后,自家主人会得多少赏赐。

    昌言之不能乱走,与附近的仆隶聊了几句,没得到多少消息,只好又回到帐篷里。

    徐础还在酣睡。

    日上三竿,徐础依然未醒,昌言之听到外面声响不断,又出去查看,只见一队队的贺荣骑兵正在进入营地,众仆隶措手不及,加快速度收拾帐篷。

    贺荣人习惯住帐篷,不喜欢受到城墙的束缚,虽然夺得邺城,仍在城外扎营。

    大批骑兵赶回营地,神情冷淡,对自家仆隶呵斥不断,显然不太高兴,但是也未见伤者。

    昌言之大惑不解,不敢询问,猛然想起公子的话,这不就是一件“意外消息”吗?刚要进帐通报,就见十余骑疾驰而至,带头者大声道:“单于要见徐础,现在!”

    帐篷里,徐础已经起床,走出来看了一眼,向昌言之笑道:“果然有意外。”

    大帐里只有很少的人,单于脸色阴沉,还有汗珠没有擦去,徐础一进来,他就紧紧盯着,直到徐础走到近前,目光也没有离开。

    “你知道些什么?”单于问。

    “嗯……看样子单于似乎没有进攻淮州军,这就是我所知道的。”

    “不不,昨晚你曾劝我不要进攻。”

    “对,我是劝过。”

    “你还说淮州军会有防备。”

    徐础微微一笑,“我随口一说而已,真的被我说中了?”

    寇道孤从外面进来,拱手行礼,单于却没有看他,“有防备的不是淮州军,而是梁王,他在路上设伏,但是被我们看穿。”

    “所以单于及时中止进攻。”徐础点头,像是刚刚恍然大悟,随即道:“奇怪,梁王怎会知道淮州军撤退,并料到贺荣人会去追击呢?”

    “我正要问你。”单于冷冷地说。

    “这可难说,容我猜一猜吧。请问单于,梁王带兵多少?”

    “有关系吗?”

    “大有关系,如果梁王率兵众多,那就是有备而来,此前的逃亡,想必是在筹兵,淮州军放弃邺城,坏了他的大计。反之,梁王如果率兵不多,那就是凑巧遇上,他来查看邺城形势,却撞见淮州军撤退,因此虚张声势。”

    单于沉默片刻,开口时语气稍缓,“梁王是伏兵,旗帜林立,远远地看不出兵多兵少。”

    “嗯,可以再等等。梁王如果是有备而来,必然兵多将广,又与淮州军汇合,实力大增,想必不愿无功而返,贺荣人退,他反而要进。”

    单于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率兵退却,要在宽广之地迎敌,“如果是凑巧呢?”

    “逃之夭夭,唯恐不及。”

    单于脸色铁青,他宁愿梁王是有备而来,真刀真枪地打一仗,也不愿只是凑巧,令他失去一个良机,更会令他在本部将士面前脸上无光。

    寇道孤上前,开口道:“单于被徐础骗了。”

    “嗯?”

    “梁王既不是有备而来,也不是凑巧赶上,他一直就在军中,随淮州人出城,只是中途改换旗帜,亮出真身。单于不知底细,以为梁王从别处率兵赶来,中了徐础的奸计。”

    单于看向徐础,徐础笑着摇头,似乎觉得不值一辩。

    “你有证据?”单于问道。

    “没有,但是绝不会错。”寇道孤看一眼徐础,“他显然早已料到单于会追击淮州军,所以预先设计。他在城内逗留多时,若无梁王,他与谁交谈?”

    单于又看向徐础,半信半疑。

    徐础轻叹一声,“我昨日进城时,梁人不肯承认梁王已走,想尽办法拖延时间,来回传话,假装梁王还在,我是迟迟没见到真人,才明白自己上当。寇先生将我看得太高,好像无所不知,又将单于看得太低,以为什么都瞒不住。当单于将左神卫王也定为人质时,我绝未想到其它。”

    寇道孤还要再说下去,单于抬手制止,“没有证据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是战是退,都是我一人决定,与他人无关。”

    一名贺荣大人匆匆跑进来,“单于,人质回来了!”

    单于既惊且喜,“他们逃回来的?还剩几人?”

    “十人都在。”

    单于大步走出帐篷迎接,虽然他愿意用这十名人质换取一场大胜,但是能见到他们活着回来,依然高兴。

    大帐里只剩下少量仆隶与卫兵,他们不懂中原话,寇道孤说:“我的确没有证据,但我猜得没错,梁王就在城中,是你设计恐吓单于。”

    “唉,寇先生前天还说不会公报私仇。”

    寇道孤脸上怒容一闪,“这不是公报私仇……嘿,你能隐瞒一时,隐瞒不了一世,梁王纵然肯为你保密,他身边的人自有不知深浅之人,真相很快就会泄露。”

    “有寇先生一直盯着,‘真相’的确会泄露。”

    徐础暗示对方会骗造“真相”,寇道孤怒极反笑,“我不必专盯着什么,徐公子阴谋太多,漏洞也不少,所以无法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总要在暴露之前另换地方。在单于这里也是一样,我只需盯着你,不让你再次逃走,早晚单于会看破你的真面目。”

    徐础笑道:“你要一直盯着我?”

    寇道孤微微点头。

    “好,以后我若是丢失什么东西,就找你问了。”

    从外面走进来一群人,单于握着贺荣平山的手臂,问道:“淮州军将你们释放,是怎么说的?”

    十名人质一路纵马疾驰,个个满头大汗,贺荣平山道:“淮将盛轩说,感谢单于送行,为表诚意,先将人质放回来,希望单于遵守诺言……”

    “嘿。”单于松开手掌,止步道:“十名人质而已,放回去。这么说来,梁王和淮州军没有追来,哈哈,果然是一场虚张声势,好,梁王有些手段,从前我倒小瞧他了。劳师动众,无功而还,全都怪我。”

    诸大人等单于又用本族语说了一遍,抢着认罪。

    单于又说许多话,逐渐慷慨激昂,重新唤起士气,贺荣平山等人既惊讶又兴奋,欢呼声不断。

    作为一名刚刚判断失误的首领,单于将威望损失降至最低。

    诸大人纷纷退去,单于向两名顾问道:“时机已过,再追淮人与梁王已经来不及,也无必要,我会分兵留守邺城,明天一早,亲自带兵去攻并州。”

    徐础与寇道孤都是一惊,寇道孤劝道:“单于似乎不必如此着急。”

    单于笑道:“不是我着急,这是早就定下的计划,天成军队今天应该已经攻入飞狐口,我再不动手,就要晚喽。”

    徐础一下子明白过来,单于南攻邺城,并将皇帝一直带在身边,其实都是在换取晋王的安心,给欢颜郡主提供偷袭的机会。

    不知晋王是不是会更早想到这一点。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进() 
贺荣军突然转向并州,最吃惊的人是皇帝张释虞,实在找不到别人商议,只得不顾嫌疑,又来见徐础。

    “真的吗?单于明天一早就要带兵进入并州?”

    时值傍晚,徐础正与昌言之一同吃饭,点头道:“单于的确是这么说的。你吃过了?粗茶淡饭,一块吃些吧。”

    便是山珍海味堆在面前,张释虞也没心情品尝,“你亲耳听单于说的?”

    徐础点头。

    “那肯定错不了。”张释虞发了一会呆,“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还听说,天成军队将从北边的飞狐口进入并州——很可能已成事实。”

    “我听说的也是这样。”徐础笑道。

    张释虞坐对徐础对面,昌言之稍稍让出一块地方,继续吃饭。

    “可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张释虞又一次问道。

    “单于想要占据并州、除掉晋王,很明显吧。”

    张释虞摇头,“对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一无所知?单于瞒着我也就算了,朝廷那边欢颜为什么也没向我透露一声?”

    “你什么都不知道?”

    “对啊,我被瞒得死死的,刚刚听说消息,比你还要晚。”

    徐础放下碗筷,上下打量皇帝。

    张释虞越发紧张,也低头查看,“怎么了?”

    徐础笑道:“没有。你被蒙在鼓里,其实很正常,其中原因你不该问我,该去问周元宾周参军。”

    “嗯?”张释虞琢磨一会终于明白过来,“单于身边尽是晋王的耳目,所以要让我一无所知,好骗过周元宾等人?”

    “这是我能猜出来的最好原因。”徐础端起碗筷继续吃。

    张释虞又发一会呆,喃喃道:“我可以装出一无所知啊,为什么非要瞒我呢?我才是皇帝,单于这么做,是将欢颜当成天成之主”

    徐础忍不住又放下碗筷,“我若是你,更关心欢颜郡主从哪里召集到的军队——飞狐口易守难攻,并州纵被骗过,想要一举夺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啊,欢颜带到渔阳的将士不过数千人,数日之内哪来的大军?单于借给她的?不可能啊,那样一来,所谓隐瞒消息就没有意义了。”

    昌言之忍不住咳了一声,紧接着连咳几声,像是被呛到了,最后还是开口道:“记得吗?单于曾经分出部分兵力返回塞外。”

    张释虞长长地哦了一声,“他们又回来了,可是塞外怎么办?单于真就不管不顾了?”

    徐础道:“这是单于下的一个赌注:晋王声称北出塞外,乃是虚张声势,他若真被骗过,以为单于不会西进并州,则根本不会北顾,更可能传心对西边秦州的威胁。”

    “晋王若是坚持北出呢?”

    “那单于就更要为塞外的父老报仇。”

    “沈家的支持者不少,应该会反对吧?”

    “看单于如何应对吧,我无从推测,你也不要参与其中。”

    “我才不会趟浑水,只是觉得”

    又有人掀帘进来,看到张释虞,两人都是一愣。

    周元宾十分尴尬,“啊我待会再来。”

    张释虞急忙起身,“不必,你留下,我这就走,我没什么事情,就是过来”帐篷里连壶劣酒都没有,“过来闲聊。”

    张释虞匆匆离去,周元宾立刻坐到他的位置上,急切地说:“晋王是你的结拜兄弟,徐公子不能见死不救。”

    “我现在自身难保。”

    “可徐公子救了淮州军。”

    “别这么说,传到单于耳朵里,我更难自保。”

    “徐公子至少替我想个主意啊。”

    “你与单于沾亲带故,我是外人,如何出得了主意?”

    周元宾改坐为跪,急道:“我给你跪下还不行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