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291章

谋断九州-第291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昌言之表面上冷静,心里却是忐忑不安,想不出徐础有何妙计能将孟应伯藏得无影无踪。

    还有数人知情,全都看过来,昌言之轻轻摇头,示意他们不可轻举妄动。

    张释清又走出来,在屋里翻了半天,找出一口宝剑,剑身上镶满宝石,被火光一照,奕奕发光,裨将心里赞了一声,想的是这口剑肯定值钱,而不是它有多锋利。

    事实上,那口剑甚至没有开刃,张释清没注意到,提在手里,自觉威风许多。

    缤纷握着球杖,寸步不离郡主左右。

    谷里房间大都低矮狭小,很快搜过一遍,只剩书房和一间卧房,裨将不愿与徐础打交道,这时只能勉为其难,但是想出个主意,向芳德郡主小声道“刺客的目标必然是徐公子,如今别的屋都没人,只剩下……”

    “昌将军说过没事……我去看看。”

    张释清走在前头,裨将带人随后。

    书房里无人,张释清敲卧房的门,平时她说进就进,当着外人的面,不好意思擅闯。

    “何人?”屋里问道,是徐础的声音。

    “官兵说是看到有人潜入山谷,要搜索一下,以防万一,你屋里有别人吗?”张释清比较小心,万一徐础真藏着某人,不愿被官兵发现,只要暗示一声,她会帮他挡住任何人。

    “确有一位客人。”

    张释清微微一惊,“是熟人?”

    “熟人,绝非刺客。”

    裨将上前,大声道“徐公子,四境不宁,地方不安,我等奉命守卫,谷里来的人不管是熟还是生,都请让我们看一眼,也好向上头交差。”

    房门打开,徐础站在门口,微笑道“这位将军怎么称呼?”

    裨将上前,拱手道“末将姓陈。客人何在?”

    徐础没有让开,稍一侧身,露出后面的孟应伯。

    孟应伯十分紧张,脸色阴晴不定,仍以为徐础要将自己交出去。

    如此轻易就找到人,裨将也很意外,同样有几分紧张,手握刀柄,示意副手去将其他兵卒都叫过来,然后道“阁下怎么称呼?何方人士?来此何事?”

    孟应伯不敢吱声,徐础替他道“这位孟应伯孟将军,乃是江东旧族,现在降世军中,为金圣女麾下之将。”

    屋里屋外都吃一惊,孟应伯后退两步,想要反抗,自知不敌,只得叹息一声,放弃拔刀的打算,心想吴王真是一退到底,连旧人都不认了。

    裨将立刻拔出腰刀,厉声道“大胆叛贼,竟敢潜入冀州,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张释清尤为吃惊,向徐础道“他真是……”

    徐础冲她点下头,向裨将道“小孟将军是我的贵客。”

    “徐公子,你既退位隐居,就当远离从前旧交,为何仍与叛贼勾结?我等皆是官兵,前方在与叛贼作战,后方……”

    “小孟将军也是湘东王、济北王的贵客。”徐础补充道。

    裨将张口结舌,张释清一头雾水,孟应伯更是莫名其妙,忍不住小声道“我是吗?”

    “他、他是邺城的贵客?”裨将不敢提起两王名号。

    “是。”

    “那么为何不去邺城,却来你这里?”

    “正因为身份特殊,不好进城,所以先来我这里,请我代为引见。陈将军来得正好,请你转告两王,说秦州贵客已至,请他们速来相见。”

    “嗯?”裨将没听明白,“叛贼”变成“贵客”也就算了,居然还要两王亲来拜见,实在不合常理。

    徐础无意啰嗦,后退两步,双手把门,向裨将道“有劳陈将军,此事重大,请尽快上达。”说罢关上房门。

    裨将愣了一会,将腰刀送入鞘中,向副手道“你立刻进城,我在这里守卫。”

    裨将向郡主行礼,随后叫上所有兵卒,将庭院团团包围,绝不允许任何人离去。

    张释清将宝剑递给缤纷,抬手敲门。

    徐础开门,“进来说话。”

    张释清也不客气,进屋看向所谓的“贵客”。

    孟应伯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尴尬地笑了笑,略一拱手,也想起身,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张释清打量几眼,“你是金圣女的部下?”

    “是,我是……”

    “你来这里干嘛?”

    “我……我来请徐公子回秦州。”

    “回秦州?他又不是秦人,哪来的回秦州?”

    “他……他是吴王,还是降世王的女婿、金圣女的夫君,降世军全体将士都盼着他再做首领……”

    张释清转向徐础,冷冷地问“果然如此?”

    徐础点下头。

    张释清脸色一沉,正要开口,那位“贵客”却重叹一声,“可是徐公子不肯跟我走,还要将我……将我……不知怎么处置。”

    孟应伯一直没明白徐础的用意,因此既失望又害怕,脸色越来越苍白。

    张释清脸色稍缓,随即有点发红,为了掩饰,急忙道“你又撒谎,父王和济北王不会来,欢颜也不会来,顶多派个亲信过来,甚至是官兵,将你们两个一块带走,正好他们缺个借口。”

    孟应伯从喉咙里发出古怪而短促的声响。

    徐础毫不在意,笑道“这三位的确不会来,但也不会是官兵,我猜……会是孙雅鹿孙先生。”

    张释清猛然明白过来,“你还要用那条计策!”

    “我说过再等等,如今时机已至,不必等了。”

    张释清看一眼心惊胆战的“贵客”,实在瞧不出时机何在,但是心里轻松许多,皱眉道“他带来秦州的消息,邺城尚不知晓,能让欢颜同意结盟?”

    “他在城里滞留七日,带来的消息多已过时。”

    “那这算什么时机?”

    “你看过那么多军报,以为西京形势如何?”

    “我有几天没看了。”

    “凭从前的印象就够。”

    “形势很好啊,各州官兵虽然到得晚些,但是毕竟正陆续赶过去,且粮草充足,马匹损失多些,不影响大局,应该很快就能将西京攻下。”

    “孙雅鹿会带来截然相反的消息。”徐础肯定地说。

    “真的?”张释清不太相信。

    孟应伯不受理睬,自己慢慢冷静下来,开始好奇这名少女的身份,忍不住道“你是……芳德郡主?”

    “对啊,你认得我?”

    “我不认得,只是听说过,你是徐公子的另一位夫人……”

    “嘿,我可不是‘另一位夫人’。”

    孟应伯管不住嘴,顺口道“不是就好,金圣女憋着一股劲儿要杀她呢。”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势() 
听说金圣女憋着一股劲儿要杀自己,张释清笑出声来,“欢迎她来。我倒是挺佩服她,自身难保,还想着争风吃醋——而且还是没影儿的争风吃醋。”

    “也不全是争风吃醋。”孟应伯不顾徐础的眼神示意,解释道:“金圣女说张氏没有好人——不是所有张氏,是万物帝的张氏——不分男女,都应该杀光。芳德郡主尤其该杀,因为你不忠、不孝、不贞:万物帝遇刺,你不报仇,反而放走刺驾者,是为不忠;听说你常常违背父母之命,胡作非为,是为不孝;你又不守礼仪,写下休夫之书,四处抛头露面,是为不贞;还有……”

    “够了!”张释清斥道,转向徐础,冷冷地说:“你还想让邺城与贼军结盟?若能成功,我不止佩服你,还当你是活神仙。”

    张释清转身离开,怀着一肚子火气。

    徐础向孟应伯道:“金圣女说过这些话?”

    孟应伯先是一瞪眼,打算死扛到底,转念又改变主意,笑道:“我学得不像?”

    “你说的那些事情,金圣女敬佩还来不及,怎么会当成罪过?”

    “呵呵。”孟应伯挠挠头,“我当时就对王颠将军说,在吴王……在公子面前不撒谎,他不听,非要我背下这通话,说是万一有用,就能让公子在邺城失去最重要的靠山……”

    “王颠这么着急让我去秦州?”

    “不止是王颠,大家都着急,眼看着降世军一日不如一日,周围的敌军却是越来越壮大……”

    “跪下。”徐础道。

    “嗯?”孟应伯愣住了,他一来就要磕头,被徐础和昌言之阻止,这时却无缘无故地又让他跪下,着实令人费解,但他很听话,不明白就不明白,先做再说,于是扑通跪下,恭恭敬敬磕个头,突然灵光一闪,喜道:“公子又要称王……”

    “我不走回头路,跪下是让你老老实实说话,不要再撒谎,若再玩弄花招,神弃鬼厌、天打雷劈。”

    孟应伯又吓又急,“不是我,全是王颠的主意。”

    “我不管主意是谁的,是你在做,罪就在你。”

    孟应伯又磕一个头,“我不敢了,请公子看在我哥哥的面子上,饶我一次。”

    说起孟僧伦,徐础叹了口气,“我不计较,但你不要起来,就跪在那里说话。”

    “是是,我不起来,在公子面前,本来也没有我站立的份儿。”为了劝说徐础出山,孟应伯比从前要恭谨许多。

    徐础搬开椅子,坐到一边去,“现在你可以说了。”

    “说……什么?”

    “降世军的真实状况。”

    孟应伯膝行,想改换方向面朝徐础,却遭到摆手阻止,他只好继续对着桌子说话,开口之前先重叹一声,“反正谎话都会被公子识破,我也没本事编得天衣无缝,还是说实话吧。降世军诸头目虽有不和,但是壮大许多,大家都说,金圣女比降世王善战,也更公平,愿意向她效忠,何况还有幼王在,弥勒依然眷顾全军将士。”

    在降世军中待得久了,孟应伯也开始信奉弥勒,而且是真心相信,说到这两个字时,不自觉地双手合什,往上看了一眼。

    “那些在东都投降的官兵,尤其是曹神洗,现在是金圣女的左膀右臂,从攻城掠地、排兵布阵,一直到编制行伍,全由他们做主,金圣女没有一桩反对。咱们吴人就可怜啦,本是公子嫡系,受公子所托,追随金圣女入秦,却遭到排斥,没一个人能称得上亲信,大事小情更是没资格参与。就在我出发之前,金圣女硬将吴兵拆散,分到各将军麾下,连吴军的旗帜都给取消啦。”

    “这一招够狠。”

    “可不是,金圣女丝毫不念公子的旧情,对吴人视若寻常兵卒,王颠将军的烧伤一直没有全好,如今只能做一名清闲的参将,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我更惨一些,只是一名裨将,带兵五百,其中九成并非吴人,而是降世军,根本不听我的。”

    孟应伯说到气愤处,摇头晃脑、咬牙切齿,徐础坐在一边仔细察看,相信他这次说的都是实话。

    “其他吴人也都如此?”

    “是啊,吴人最高不过偏将,带兵三千而已。真的,我们的要求其实不高,降世军人多势众,又是薛家旧部,比我们更受优势,可以接受;新军带兵入伙,同样人多势众,官职比我们更高,可以忍受;但是曹神洗等人算怎么回事呢?他们从前是官兵,乃是降世军的大仇人,又是降将降兵,人数不过三五百,忠诚更无保证,却纷纷受到重用。曹神洗不肯带兵,却是金圣女最信任的军师,事必参决,金圣女甚至称他为义父!”

    “义父?”

    “对啊,别说吴人,降世军也不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